主人公相勐是一个小国勐维扎的第三个王子。他的大哥继承了父亲的王位,他的二哥在战胜了魔鬼的考验之后,当了另一国勐巴坚达的国王。相勐不满足宫廷的生活,要求父王让他到老百姓中间去学做人的本领。他离开了狭小的宫廷,独自走进茫茫的森林,像一只金鹿那样欢快地游猎。一天在金湖边突然听到哭声,他一箭射开了严实的石门,原来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在里面哭泣。她叫婻西里总布,是邻邦强大的国家勐荷傣的公主。她的哥哥沙瓦里有征服101个国家的野心,利用比武招亲的办法,将公主许给了另一个强大的国家勐瓦蒂的王子貌舒莱为妻,以便缔结有姻亲关系的军事联盟。正当婻西里总布为自己命运而叹息的时候,突然一阵巨风,魔鬼将她摄走。幸得相勐的救助,魔鬼被射死。公主对相勐产生了爱慕之情。他们在湖畔欢舞、歌唱、互诉衷情。
公主说:
啊,森林里最勇敢的猎人,
你营救的妹妹不是天上的仙人,
她是池塘里最寂寞的一朵睡莲,
心上没有春天的脚迹,
耳边没有知己的歌声。
相勐说:
啊,桂冠上最明亮的明珠,
森林里最美丽的孔雀,
如果你真是一朵还没有主人的花,
相勐愿意为你一辈子浇水。
当相勐得知公主的哥哥已将他许给了貌舒莱以后,心里很不平静,打算把公主送回她的家乡以后,便悄悄地离开。但是公主的爱情非常坚贞,她说原来的婻西里总布已经死去,再生的她,是永远属于相勐的。
相勐为了老百姓不受战争的血洗,在进城之前,将武器埋藏在一棵树下,企图用仁义去感化沙瓦里。骄横的沙瓦里看不起这个小国的王子,以怨报德,反诬相勐是拐走妹妹的魔鬼,下令当晚将相勐处死。沙瓦里的暴行,受到四位看守城门的小官所抵制,他们找出不同的借口,拒绝给执刑的人开城门,拖延了处决的时间,使相勐得救,逃回了自己的家乡。
沙瓦里得知相勐已逃走,下令追击。这时,相勐的父王和老百姓都决心反击来犯的敌人,相勐仍然不主张用战争去解决。为了保护两国的老百姓,他先派使臣带上聘礼和书信到勐荷傣去求婚,却未成功。
孟荷傣的军师是巫师维罗哈,对沙瓦里不但不调解劝说,反而一味地煽动,使本来紧张的局面,大有战事一触即发之势。正义的勐维扎,决定要制止沙瓦里的横蛮,联合了盟邦,在相勐的指挥下迎战。《相勐》用了较多的篇幅描绘战斗场面,参加的除了将士,还有受过训练的战象,从早上到黄昏,双方激烈地拼杀,相勐终于射死了貌舒莱,用计消灭了军师维罗哈,活捉了沙瓦里。
战事结束以后,沙瓦里因羞愤病死,相勐与公主结婚,并应勐荷傣老国王的请求,继承了王位,统一了森林中101个国家。101是傣族民间作品里常见的虚数,无非说明那是一个氏族部落林立、弱肉强食的时期,为确保安全,必须与邻近部落联盟,而亲属之间的联盟又更为牢固。《相勐》出现了两个对立的联盟,一方以沙瓦里为首,另一方以相勐为首。相勐作为理想的英雄,代表了傣族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让和平的百姓世代在桥梁上来来往往。”《相勐》很艺术地表现了这一主题。
根据傣文古籍《论傣族诗歌》所说,《相勐》产生在傣族历史上的绿叶信时代的后期。什么叫“绿叶信时代”,傣族流传一则传说:一位善良的青年,为了寻找幸福和光明,告别了未婚妻到远方去。未婚妻送他一只金鹦鹉作使者,往返传递他们刻在芭蕉叶上的情书。青年越走越远。芭蕉叶会干枯,他们终于中断了信息,互相思念着。后来,青年无意中在森林里发现小黑虫从贝叶上爬过的纹路,即使贝叶枯了纹路依然清晰,贝叶亦不碎裂。于是,青年受到启发,开始在贝叶上刻字,又恢复了他和未婚妻的联系。从那以后,青年男女都用贝叶来写情书。傣族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称为用绿叶写信的时代。傣族学者认为这不是一种幻想,而是有很高的历史认识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知道,那时傣族已有文字却没有理想的书写工具,贝叶的发现弥补了这一缺陷,对傣族文化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绿叶信时代后期,据说傣族的诗歌便进入了最兴旺的“凤凰诗”时代。这时傣族地区的佛寺已很普遍。
将《相勐》与《厘俸》比较,显然这是两种反映不同社会形态的作品。《相勐》有明显的佛教思想的影响。《厘俸》是粗犷壮阔的,而《相勐》是美妙的,其中有诗意与哲理的结合,大自然的芳香散发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