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史诗的正面英雄没有一位真正死亡的,即使不幸牺牲,也能死而复活。也没有一位英雄有最终的结局。因为人们希望英雄不死。
史诗处处洋溢着美好的理想,如形容宝木巴是一片乐土,四季如春,没有酷暑,也没有严寒,清风雨润,百花烂漫,百草芬芳。这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乌托邦”。在那寒风呼啸、黄沙滚滚的大自然的压迫下,人们向往四季如春,风调雨顺。史诗在传唱的历史流程中,人民的理想世界又成了奴隶主统治的“乐园”,成了新兴统治者对自己权势与威严的夸耀。他们又利用人们对统治者权威的畏惧与崇拜,将人民理想的世界和奴隶主统治的“天堂”合而为一。这应该说是这一史诗的局限,难以避免的局限。因为像江格尔这类神圣化了的统治者,又有其历史的规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奴隶制兴建过程,必然经过连绵不断的氏族部落之战,剑与火的肆虐,无数生命被毁灭,一个新的文明社会,就这样在野蛮社会的挽歌中艰难地分娩了。《江格尔》告诉读者,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社会,需要多少人浴血奋战。江格尔、洪古尔等为了本阶级的利益,无私无畏,赴汤滔火,死而无怨,史诗充溢着浓烈的英雄主义。它世世代代以理想的光芒,鼓舞着蒙古族人民,宝木巴这一理想的王国,犹如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蒙古全民族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