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名的哲学家至少得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你要活得长,另一个是你要不断地发出声音。英国人伯兰特·罗素就同时做到了这两点。他活到了97岁,而且他一辈子都在满世界宣讲他的各种思想。就在逝世的前几天,他还发表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声明,谴责以色列袭击埃及和巴勒斯坦的难民营……
罗素无疑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虽然英国人也注意到还有一个叫维特根斯坦的奥地利哲学家也很伟大,但是有着特别自豪感的英国人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英国哲学家艾耶尔在一本讨论维特根斯坦的书中这样赞叹道:维特根斯坦如此伟大,以至于成为仅次于罗素的哲学家。
罗素似乎总是精力充沛,在他的一生中,在许多领域中都是积极的活跃分子。用现在的教育体制来看,罗素要文科能文科,要理科能理科。不过严格说来,作为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的罗素,要比作为哲学家和文学家的罗素要重要得多。他在数学和逻辑上的成就几乎是划时代的,是数学中“逻辑派”的领袖。而罗素的文字,也是优雅流畅,机智幽默,堪称现代英语写作的典范。后来他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据说,罗素迄今为止是不靠文学作品(小说和诗)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是柏格森)。
罗素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有三个简单而强烈的热情决定了我的一生:对爱的需求,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类苦难难以承受的同情。”这种说法还真得十分贴切。他一生结过4次婚,其中第4次婚姻时,罗素已年届八旬。而他同时是伟大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此外,罗素还爱发表自己对于社会的看法,在敏感的时期,他总会出现在敏感的场合说一通敏感的话,做一些敏感的事。1915年,罗素因参加反战活动,被政府宣判为有罪,并被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解除了教职。他甚至因批评政府而蹲了半年监狱。但是这一点也没有影响罗素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1955年,罗素争取到爱因斯坦的支持,发表了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号召东西方科学家召开一次世界性会议,共同讨论采取什么实际行动,以应付人类面临的核武器危机;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因组织群众在空军总部和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而被法庭判处一周的监禁……
在学问上,罗素是语言分析学派的主要成员。他讨厌那些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形而上学的思考,而愿意讨论数学或逻辑这些比较确定的东西,在他看来,逻辑属于“那个能被思想理解,却不能被思想所创造的独立的世界”。玩数学或者玩逻辑当然需要足够聪明和清晰的大脑。而罗素活到90多岁还有清楚的头脑和不老的热情。据说,罗素在80多岁时说他的已经90多岁的老师怀特海“真是老糊涂了”,而怀特海先生反过来说罗素“还是不成熟”。怀特海是个天才,他非常年轻时就成了剑桥的教授。由于他是天才,所以很快就看出罗素也是天才。罗素在剑桥上大学时,怀特海对罗素说:“你不用学了,你都会了。”不久后他们由师生变成合作者,共同写作了划时代的著作《数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