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兰克福的一家公寓里住进来一位哲学家。紧靠旅馆有一家小饭馆,有位哲学家常去那里吃饭,那也是英国军事人员常去的地方。不过,饭馆的一个侍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饭前,这位哲学家总要把一枚金币放在自己面前的桌上,饭后又把金币收回自己的口袋里。有一天,这位侍从忍不住问他在干什么。这位哲学家不乏嘲讽地说:“我每天在心里与那些军官们打赌,只要他们哪一天会除了马呀、狗呀、女人呀之外还能谈点别的话题,我就把金币放进教会的施舍箱去。”
这位高傲的哲学家就是阿图尔·叔本华。
真正的哲学家大多是怪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往往和一般人不一样。而叔本华尤其古怪,即便是在哲学家的圈子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他孤傲、自负,自诩为天才,但他的思想却不能被当时的人所理解,也遭到同行的嘲笑和冷遇。他老是会在周围的环境中发现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所以他和世人格格不入,一生独身,无妻无子,尤其蔑视女性,一辈子也没几个朋友。
当然,叔本华并不是不接受任何人。他虽然平素自视清高,但唯独崇敬歌德,与他有忘年之交。这得归功于他母亲的交际,歌德常常是他母亲的座上客。只要歌德出席,叔本华便显得毕恭毕敬。歌德也对这位年轻的哲学家非常器重。据说有一天,大家围着一张茶桌闲聊,唯独叔本华走到窗前,凝望夜空,肃穆沉思。几个女孩子便咯咯地笑了起来。歌德却说:“孩子们,让那个青年独自呆着吧!不要取笑他。将来有一天,他会超过我们所有的人。”
后来在1812年,叔本华进入了著名的柏林大学。他在柏林大学听费希特的讲课,但是很快就发现费希特一点也不值得他欣赏。虽然如此,但他依然来听费希特的课。只不过专门是为了找费希特的错处,以便和他争辩。他在听课笔记里所记的不是笔记,而是对费希特尖酸刻薄的批判。
1813年,叔本华从柏林大学博士毕业,此后4年,他全身心地写作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是一部集中了他全部智慧的作品,此后的著作都只是该书的评注而已。这部书奠定了叔本华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唯意志论的开山鼻祖。
自从苏格拉底以来,西方的思想家都认为,理性的东西才是世界的本源,我们都应该选择理性的生活。然而叔本华却把“意志”这种非理性的东西当作本源,当作生活的动力。在那个时代,没有人愿意同意他这个观点。所以直到晚年,他的思想才渐渐地为人接受。人们竞相拜访他,研究他的哲学。自此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在尼采、柏格森、詹姆士、杜威、萨特等人那里,我们都可以发现意志主义的印记。
这就是叔本华。一半是疯子,一半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