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时的文学家、音乐家蔡邕,多才多艺,名声很大,他除了对音乐、文学有很高的造诣外,还对数学和天文有很深的研究。同时,他不但善于演奏古琴,还很会制琴。
据《后汉书·蔡邕列传》记载:蔡邕一次避难到吴国,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一带,有一个吴国人烧桐木煮饭,蔡邕路过时听见烧火的声音很响,不禁大喜过望,立即意识到这是块制琴的好材料,马上对做饭的人说,“这块木料能不能给我用来做琴?”吴国人说,“当然可以”。蔡邕将这段已经烧了一截的桐木带回去制作了一张古琴,果然琴音美妙。琴的尾部还留下了烧焦的痕迹,这就是被当时人们所称做的“焦尾琴”。这个故事记载在正史中,成了被后人千古流传的美谈。
三百多年后,焦尾琴被齐明帝获得,珍藏于国库之中,并下令不得随便动用,惟每隔五天,可以取出在御前弹奏,而且只能由大琴家王仲雄专用。可见此琴是何等珍贵。
明人王逢年得到了这张焦尾琴,后来家道一天不如一天,大有饿肚子的光景,就将这琴献给王敬美(明后七子王世贞之弟),说:“老病无聊,愿将此琴换数顷田,弄口薄粥喝喝。”王敬美答应了。可是数天后,王逢年回复说:“这焦尾琴真是件神物。昨夜风清月白,我取出焦尾琴,焚香弹奏。天上忽来双鹤,挟琴飞去,不一会儿就飞得无影无踪了。”从此,焦尾琴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古琴的面板一般都是用桐木制成,要年代久远的方称上等之材。除了桐木之外,松木也可制琴。唐代蜀中着名制琴家雷威制的“松雪琴”,所取即为峨眉山的松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