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流丽万有,东方意境——唐朝文学 “诗佛”——王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

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林成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殷璠《河岳英灵集》

王维,字摩诘,诗画双绝。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才华横溢的王维,15岁便远离家乡,在长安和东都洛阳为仕途而奔走。他不但擅长诗歌,而且音乐、绘画也十分精通,这使他能够很方便地登上仕途。相传,王维到长安昭国坊庾敬休家中做客时,看见墙上挂着一副《按乐图》,上面画着众多伶人正在奏乐。王维细看一会儿,便笑着说:“这副画上的乐工,正演奏到《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当下,有好奇的人真招来乐工演奏检验,结果与王维所说一致,乐工的手指起落,指法毫无差错。这样一来,王维受到当时上层社会达官贵人的欢迎。另外,据《丹青记》记载,王维为歧王李范画了一副《巨石图》,犹如真的巨石一样。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巨石不翼而飞。过了六七十年后,高丽使者把此图归还大唐。唐宪宗见王维的画如此神奇,于是将此图藏于宫中,并在地上洒乌鸡狗血以镇压,怕《巨石图》再次飞走。这个故事当然不会是真事,但王维绘画技巧之高却是实情。由于王维诗画并称,因此,王维在作诗时,不自觉地将构图、色彩、明暗等绘画技巧融入诗中,使诗具有画意。

王维得九公主的推荐,在府试中顺利通过,获得头名,进而一举中进士,步入仕途。然而官场中的种种糜烂腐败的现象,使他感到非常沮丧。在王维中年以后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居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也是由于他的生活经历与心境的变化,后人称道的往往是他的山水田园诗。他信奉禅理,后半生徘徊于仕隐之间。他以优雅闲逸的情致描写了闲静舒适的田园生活和美丽可爱的山水。他的田园诗描绘的是闲静的意境;山水诗描绘的是幽静的意境。并且王维的诗中有画法、画意、画风,他以画家的只眼匠心来构建诗篇,达到了“诗中有画”的佳境。刘士麟在《文致》中说:“晃补之云右丞妙于诗,故画意有余。余谓右丞精于画,故诗态转工。”所说的就是王维的诗、画有相得益彰之妙。总览王维的诗可以看到他在继承陶渊明、谢灵运传统的基础上,最大特点是以画法入诗,创造出或凄丽清幽、或磅礴恢宏的意境,充满富于理趣的诗情画意之美。如《汉江临泛》就充分展示了王维的绘画技巧:楚寒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开篇两句,诗人就描绘出汉江雄浑壮阔的幕景,泛舟江上,纵目远眺,浩瀚的汉江之水入荆江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波澜壮阔,气势恢弘。任水一气流走,劈空飞去,直至宇宙尽处,时空之外。就人的视觉而言,水流愈远,则人的视角愈小,对象也就愈小,汉水的形藐也愈来愈消失,明暗的差别也愈来愈减弱,成为一片虚无的空白。水流天地外,扑入视野的,当是一片大气,一片空白,可谓于无极之中见流之渺远,于飞动之中现水之浩瀚,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人将目不可及的景色写入诗中,收茫茫平原于纸端,纳浩荡江水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气氛。接着,诗人以山光水色作为画面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流到天边,两岸重重青山,烟雾迷朦,时隐时现,若隐若无。诗人又以极淡之墨,描绘了一副意境优美的山水画。

就绘画艺术来看,国画山水,常于画笔难到之外,留下空白,促人想象。王维此诗,则于诗笔难尽之处,拓开空间,任人驰聘。它运用了中国古典绘画的散点透视法,并不关心汉水在空中的精确位置,采用的是展现宏观视野的模糊透视法则,使读者能以流动的目光驰聘于天地之间,既不受焦点的约束,也不受地平线的限制,从而构成了“象外之象”的更大心理空间。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那种含蓄蕴藉,意在笔外的美学风范。诗人抒发的感情以“含蓄”、“曲意”见长,很多诗作都属于平淡而有点韵之列。刘熙载曾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王维诗中写静也是如此,静之精神写不出,借动态写之。他颇善于把动与静巧妙结合起来,构成妙境,益增静穆之感。山川景物中的幽静意境,在王维疏朗淡泊的气氛营造中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山月当头,春野空旷,亭亭桂树,徐徐落花,月惊山鸟,音回空谷,多么宁静而幽美的境界!诗人着意去捕捉“花落”、“月出”、“鸟鸣”等一些春夜中仅有的短暂而细微的动态,将春涧月夜静谧的实在感烘托出来,在安详而又生动的静与动的对立统一中,突出春山月夜的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