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宴开完了,王熙凤遣平儿来要些剩下的螃蟹拿回屋里享用。这里有意思的是,曹雪芹用了很重要的一个技巧,借了一个场景,借了旁人的口,来评论人物。《红楼梦》有这么多人物,这么多丫鬟,一个一个去写他们,很麻烦的,而且看了可能根本没有印象。这一回借了李纨的口来讲这些丫鬟,评论她们一下。讲鸳鸯,讲平儿,讲彩云,讲袭人,讲每个人有她的特点、优点。譬如平儿,李纨说:即使凤姐像楚霸王,也要这个平儿在旁边来辅助她,是吧?所以,这一节把这些人物一个一个都点到了。我们说,贤袭人、俏平儿,她们的个性,这么一点就点出来了。回头想想,曹雪芹在适当的时候,突显每个人物的个性,平儿就是平儿,袭人就是袭人,鸳鸯当然是丫头王,与众不同。李纨看这些丫头,每个人都点评得非常自然,在这个时候对话里讲讲,也不是故意的,也不是特意的,就把几个人的个性和处境,通通讲出来了。
上次讲有一个特殊人物来了——刘姥姥进大观园。我念中学的时候,几十年前了,课本里面都选到这一节,大部分人都知道的,所以“刘姥姥进大观园”就变成一句俗话,等于是乡巴佬进城,看到城里面光怪陆离的东西。
刘姥姥在书里的角色功用不止于此。这回她第二次来,拿了一些瓜果、野菜过来,原本就要离开了,可是他们去跟王夫人讲,王夫人说难为她,留她住一晚吧!贾母说,这样一个积古的老人来,要把她留下来说说话。王熙凤非常乖滑的,刘姥姥第一次来的时候,王熙凤想这个乡下老太婆,不把她当一回事,给她二十两银子还要说,这原是要给丫头做衣服的,你先拿去吧!这时候一看贾母、王夫人都喜欢她,马上变了态度。刘姥姥也懂得拣一些贾母爱听的东西讲,她讲几个故事,其中有一个是说村里有位九十几岁的老奶奶,本来有一个孙子,头一个孙子不幸夭折了,老天爷开眼,又让他家生了第二个孙子,长得非常好,白得好像粉团一样,现在也十多岁了。
刘姥姥当然知道贾府的身世,宝玉的哥哥贾珠早逝,生了他来,贾母一听暗合她了,王夫人听了也宽慰。刘姥姥带来乡下自己种的新鲜瓜菜,等于把乡村农地泥土上长出的生命带进了大观园。大观园里那些奶奶、小姐、少爷们,裹的绫罗绸缎,吃的山珍海味,都是一些已经发展得过分了的东西,失去了原来的天然,譬如“茄鲞”那一道菜,一个茄子要十几只鸡来料理它,讲究得太过了,刘姥姥这个时候把原汁原味的茄子带进来,等于把乡间自然的生命带进来了。其次,她逗乐了贾母、王夫人,还有这些女孩子们,带来那么大一片欢声笑语。后来贾府衰了,她三进大观园的时候,把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儿救走了。在我看来,刘姥姥就像民俗中的土地婆,在人家需要帮助的时候,突然间出现来帮一把。她跟巧姐儿之间,好像有一种很神秘的联结,这也是曹雪芹很重要的伏笔之一。
令人讶异的是,《红楼梦》整本书写的是贵族阶级,怎么写一个乡下老太婆写得这么鲜活?所以,天才作家无所不能,像刘姥姥这个人物,也不好写,写个乡下老太太,你要模仿她的语言,模仿她的神态,弄得很自然。而且呢,曹雪芹对她的态度不是在笑她乡巴佬,其实刘姥姥很聪明的,她跑来,哄了这几个老太太笑,她心里明白得很,把她们哄得那么开心,最后拿了一大堆银子、一大堆衣服走。她并不是一个愚蠢的老太婆,她心里面有数的。要怎么样刻画这样一个人,这就是曹雪芹的本事。
到下一回,是《红楼梦》的高潮之一,更要从刘姥姥的角度,重新看一次大观园。大家都记得元妃省亲,从元妃的角度,我们看到了大观园的繁华、尊荣、尊贵,乡下人刘姥姥的角度当然很不一样,这一点,曹雪芹用得非常好。小说很重要的是视角(point of view),视角不同,整个的风格、意义、主题,就不一样。大观园刚落成的时候,贾政带了一群清客和宝玉,等于领我们走了一趟大观园,那是比较客观的描写,中间也有贾宝玉的主观感受,他在各处做了很多诗词。这一次刘姥姥进来了,从刘姥姥的眼睛来看,什么东西都是夸大的,所以她用的语言也是夸大的,她看的时候,真觉得是人间仙境了。她看到“省亲别墅”,跪下来说“玉皇宝殿”,对她来说,真是玉皇宝殿,是个神仙住的地方。刘姥姥进了潇湘馆,进了蘅芜苑,她的感受,让我们刷新(refresh)一次认识,重新对大观园有一番新的印象。这就是曹雪芹厉害的地方,他前面很久没有讲到大观园了,已经知道的他不讲了,新发生的,等刘姥姥来的时候,又给它一个近镜头(close up),夸大地来看大观园。后来,贾府衰败以后,宝玉再进大观园,听到潇湘馆鬼哭,那又是一种凄凉景象。所以大观园的兴衰是《红楼梦》的主题之一,从各种角度,背面的、侧面的来讲兴和衰。刘姥姥进来的时候,是极盛之时,我们听到的是一片笑声,看到的是一片繁华。
下一回,刘姥姥游大观园要进入更热闹的高峰。通过刘姥姥的眼睛看大观园,好像一个小孩子第一次进到迪斯尼乐园一样,到处都非常新奇的。从另一层面说,我们通通变成刘姥姥,通过书进大观园。大观园也就是曹雪芹心中的人间仙境,一个理想的国度。这个国度,由于刘姥姥进来,用不同的眼光再扫一遍以后,我们对大观园又有了新的看法,新的观点。我们一般人都没经历过像贾府的那种生活,我们等于跟在刘姥姥后头进去看大观园,这里那里仔细看,所以大观园写完了以后,我们对大观园也有一个整体的概貌(overall picture),知道大观园的全景了。曹雪芹三番四次用各种角度描写,这很重要的。如果换一个作家,可能他忍不住,抢先把那么不得了的一个园子,主观地写了一大堆,那样的写法,也许反而让我们脑子里糊涂一片,也失去身历其境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