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作品 《眼中的猎物》

Beast in View

●Margaret Millar/著

推理小说夫妻档

写出推理小说史名作《血腥的谋杀》(Bloody Murders,1972)的史家、评论家兼小说家朱利安·西蒙斯(Julian Symons),曾经写过一篇动人的文章,记录他与罗斯·麦唐诺(Ross Macdonald,1915~1983)夫妇恬淡如水的“越洋友谊”(a transatlantic friendship,西蒙斯当时住在英国伦敦,麦唐诺家族则定居在美国加州的圣塔芭芭拉,亦是台湾小说家白先勇客居美国多年的地方)。

那篇文章写到这位本名肯尼士·米勒(Kenneth Millar)的罗斯·麦唐诺,温文儒雅,谦冲自抑,对英语诗歌、历史有着惊人的丰富知识(麦唐诺是一位文学博士,他的研究主题是诗人柯律治,他的老师则是着名的大诗人奥登);他有一位体弱多病的妻子,为了照顾妻子,他们隐居加州一隅,足不出户,淡泊名利,潜心创作,无意与世界交际(这样的孤僻描述也不完全对,他们夫妇对某些事物又颇为热中,譬如他们两人都担任过美国推理小说协会的会长,太太则是圣塔芭芭拉环境保护的积极鼓吹者,我应该说,他们不爱出门也不擅交际,对文学创作却又专注而独立)。

罗斯·麦唐诺是出了名的沉默寡言,有人曾经问西蒙斯:“你见过肯尼士超过二十次,你有从他口中听到超过二十个字吗?”奇怪的是,麦唐诺似乎与西蒙斯一见如故,特别能与他倾谈;与西蒙斯相处时,麦唐诺就变成一位滔滔不绝的表达者,令人讶异于他的渊博多闻。西蒙斯的文章,虽然写的是他们见面次数无多的交往经验,却侧面写活了两位既彼此尊重又相依为命的文学夫妻。在那篇文章里,那位每天很早上床休息、因为眼疾不肯晚上外出吃饭、说话轻声细语的女主人,也就是麦唐诺对她言听计从的麦唐诺夫人,事实上是另一位在推理小说史上享有盛名的大作家:玛格丽特·米勒(Margaret Millar,1915~1994)。

玛格丽特·米勒本来是加拿大人,大学时结识了同在加拿大求学的肯尼士·米勒(肯尼士是美国人),一九三八年两人结婚,定居于密西根;肯尼士在那里修习博士并任教,玛格丽特则因心脏疾病而长期卧床。玛格丽特卧病期间读了大量的推理小说,引发兴趣想试试创作(生病是推理小说大师诞生的重要原因,历史上已经出现无数例子了),虽然她的医生全力劝阻,认为小说创作有碍健康,她仍然乐此不疲,一本接一本地写出极其独特的作品来。

玛格丽特刚开始的三本小说,都是一种略带悬疑惊悚风格的心理分析小说,但已经显示了她对精神异常世界的兴趣,也看到推理追究、步步进逼的原型,小说故事中更已经出现了一位警探:任职于加拿大多伦多警局的山德斯探长(Inspector Sands)。从第四本小说《墙上有眼》(Wall of Eyes,1943)开始,她正式把山德斯探长提拔变成主角,真正跨入推理小说的领域。她的推理小说不断显露出她对精神分析世界的了解与兴趣,一九四五年的《铁门》(The Iron Gates)里,写到一位逃离精神病院的患者,通过他的眼光看着一个不安定的日常世界,什么都显得不对劲,这种深度心理状态的描写能力,后来清楚标志着玛格丽特·米勒的风格特色,也使推理小说读者发现了全新的领域和经验,她也因此就一举成名了。

精神分析做背景

当玛格丽特·米勒成功成名时,她的丈夫肯尼士·米勒还在为自己的写作生涯奋斗;他一开始受到太太的鼓励和启发,把自己在欧洲旅行见识到纳粹党崛起的经验写入第一本推理小说《黑暗隧道》(The Dark Tunnel,1944),但没有受到太多的注意;后来为避免和已经成名的玛格丽特·米勒产生名字的混淆,乃改名为罗斯·麦唐诺,直到一九四九年,他推出以私家侦探刘亚契(Lew Archer)为主角的《动向飞靶》(The Moving Target),才正式在推理小说文坛取得一席之地。

玛格丽特·米勒一生体弱多病,经常住院接受治疗,日常生活中也无法忍受一点点烟味、噪音,到了晚上则眼睛几乎看不见东西(但她仍然活得很长寿,死时八十岁,整整比她同年出生的丈夫多活了十一年);她的身体状况使得她对身边环境与内在心理都十分敏感,对“病人”更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研究兴趣。她的小说是最早探讨各种身心症状者在犯罪里扮演的角色,对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的应用,更是推理小说史上最重要的开拓者;她的小说主人翁或叙述主体,很少是身心健全的人,通过这样的人的眼睛所看出去的扭曲世界,使得她的小说有一种说不出的怪诞气氛,又有一种全新的角色行为解释。

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一般认为就是《眼中的猎物》(A Beast In View,1955),这部小说曾经获得当年美国推理小说协会的“年度最佳小说奖”;而玛格丽特·米勒本人更在一九八二年荣获“推理大师奖”(Grand Master)的最高荣誉,肯定了她在推理小说题材开拓与创作成绩的终身成就。玛格丽特是一位不出远门而闭门创作不懈的作者,她的创作产出持续而稳定,只有她在七零年代痛失爱女,才停止创作整整六年。

《眼中的猎物》是玛格丽特另一部独树一帜的作品,从小说一开启,女主角就为种种奇怪的事件与现象所苦,而那些神经质的叙述语调和心理状态,也让我们看出女主角是有一定问题的;但事件与叙述一路牵引着你,你忍不住随着女主人翁的恐惧心情内心起伏,更随着她的理财顾问(在这里扮演侦探的角色)一路追索这位可怜女性的真实遭遇,然而不到最后一页,小说绝不会透露任何结局的解释给你(这也是玛格丽特·米勒的特色之一,你通常必须读到最后一页,真相才会大白)。

女主人翁的精神状态,以及“多重人格”的现象,这也是第一次有推理小说能够正面的处理它;利用这样的精神状态所产生的犯罪案件,也许在后来的推理小说中也应用得不少,但玛格丽特绝对是历史上的开路先锋,也绝对是当中了解最深刻、应用最自如的人。

有趣的是,罗斯·麦唐诺的推理小说也以应用心理分析闻名,他尤其擅长处理犯罪者童年时期的“创伤经验”(traumatic experiences),他笔下的刘亚契更被描述成“硬汉式的心理谘商者”;但在探索幽深黑暗的精神世界上,麦唐诺是远不如她太太的勇敢大胆,也不如她深刻怪异。玛格丽特·米勒比罗斯·麦唐诺更早成名,更是促成他创作的重要动力(肯尼士·米勒承认,要不是太太的激励,他早在前几本小说的失败中丧失了信心);但是到了晚期,玛格丽特的声名却有点被丈夫压抑,变得被人忽视或低估了,这对玛格丽特·米勒来说,实在是不尽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