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为阻止我军渡江南进,到1949年4月初为止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其中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部75个师约45万人,布防于江西湖口至上海间800余公里的地段上;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白崇禧部40个师约25万人,布防于湖口至宜昌间近千公里的地段上。另以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和江防舰队一部共有军舰26艘,炮艇56艘分驻安庆、芜湖、南京、镇江、上海等地,以江防舰队主力计舰艇40余艘分驻宜昌、汉口、九江,沿江巡弋;空军4个大队以南京、上海、武汉为基地,支援陆军作战。同时,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舰艇也停泊于上海,有可能对我军渡江作战进行武装干涉。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下游江面宽达2至10余公里。水位在四五月间开始上涨,特别是5月汛期,不仅水位猛涨,而且风浪高达50余厘米,如遇大海潮,则入海地段江水倒流。沿江各省多为水网稻田地,河流湖泊较多,不利于大兵团行动。
《南史·孔范传》称:“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度!”面对长江,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金陵》一诗中也发出了“金陵空壮观,天堑静波澜”的感慨。正因为长江地形险要,难以逾越,人杰地灵并享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美誉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遂成为一些王朝称雄割据的场所和落难王朝的栖息地。南京虎踞龙盘,三国时期的东吴,落难王朝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以及明初都在此建都。杭州风景优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和落难王朝南宋皆建都于此。
天堑的阻隔,的确在客观上给历代英雄豪杰完成统一大业增加了难度,他们有的为此兵败而饮恨终生。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20余万大军南下,结果被孙权、刘备的5万联军在赤壁打败,退回北方。赤壁之战,确立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9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消灭东晋,但为谢玄率领的8万晋军击败于淝水。淝水之战的地点虽不在长江边而在淮河边,但守江必守淮,东晋进行此战的目的,显而易见是为了确保江南。而淝水之战的结果,则导致了南北朝局面的形成。
长江虽难以逾越,但也绝非不能通过的鸿沟,它虽为阻碍中国统一的某种不利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长达169年的南北朝局面;公元979年,北宋先后削平南唐、吴越等割据势力,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到了元、明、清3朝,中国也很快归入一统。历史昭示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长江虽为一些封建王朝保持江南一隅的天然屏障,但它无法阻止中国的统一;从历史的长河中看,长江从来也没有阻止过中国的统一。
蒋介石“下野”回到溪口的第4天,1949年的1月25日,将何应钦、顾祝同、汤恩伯等召集到溪口,开了一次小规模的军事会议,部署长江防务。这是背着李宗仁、白崇禧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
蒋介石说:“我决定把长江防线划分为两大战区。湖口以西归白崇禧他们去管,其兵力大约有40个师,湖口以东归汤恩伯,大概有75个师,45万人。”
蒋又冲着顾祝同说:“墨三,会后你派专人把作战方案送交白崇禧,命其执行,湖口以东的作战计划不用告诉他们。”
蒋又接着说:“京沪杭战区作战方针大致是:以长江防线为外围,以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为核心,采用持久防御方针,最后坚守淞沪,与台湾相呼应。必要时以优势海空军从台湾支援淞沪,然后待机反攻。”
蒋介石面对汤恩伯说:“你在南京孝陵卫总部指挥所,要经常控制一二百辆卡车,以便随时使用。你要把主力放在镇江以东,确保沪杭。”
蒋还对汤恩伯说:“江宁要塞的大炮,你要秘密拆运去上海。”
蒋说到这里,又怒火上升,大骂桂系,说共产党只要我的命,可是桂系既要我的命,又要我的钱。
最后,蒋介石给与会者打气说:“我们要争取一年时间。麦克阿瑟表示,只要我们能支持一年,他们一定会全力支援我们。一年后国际形势必将发生重大变化,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打起来。”
蒋的几位部下,对于能否打起世界大战,说不准,他们对于在京沪杭支持一年,有怀疑。但他们谁也不敢在蒋介石面前谈不同看法。
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前,任命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九江以东之江南广大地区所有武装部队均归其掌握,担任长江防守及后方治安之维持。所辖计有:
正规部队:21个军,下辖60个师,177个步兵团,一个军属炮兵团和一个军属骑兵团。
准正规部队:7个交警总队、3个宪兵团、3个高级指挥部特务团、1个总统府警卫团。
特种部队:1个装甲车团、1个战车团。
要塞部队:江阴、江宁、吴淞3个要塞所属共3个要塞炮总台(每总台相当于一个步兵团)。
保安部队:1个保安旅、2个保安总队(相当于师)、6个县保安团。
警察部队:3个警察总队、1个水警总队(均相当于团)、2个水警分局(共4000余人,舰艇若干)。
海军2个舰队。
空军3个大队。全部兵力共计70万,大炮500门。
蒋军这些正规部队一般素质低劣,能作战者甚少。其中战斗力较强的有五十四军、二十八军、五十二军等8个军。其余皆散兵游勇,乌合之众。
无论其军事实力如何,蒋介石也不忘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丝毫也没有放松对国民党军政大权的控制。他在溪口老家设立了7座电台,随时对各地的部队进行遥控指挥。国民党军政要员们更是川流不息地到溪口向蒋介石请示、报告,商讨对策。蒋介石利用李宗仁进行的“和平”攻势,掩盖其求和备战的真实意图,企图在3个月至6个月内,恢复国民党军的作战能力,并在暗中制定了一个大规模的扩军备战计划。
蒋介石制定的这个庞大的扩军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全部恢复国民党军原有的120个军的建制和番号,编组成400个师,把已被人民解放军歼灭的各军、师分别在各省重新编组起来。如,在淮海战役中被歼灭的原黄伯韬兵团第六十三、第六十四军,由广东省负责重新组建起来;原黄维兵团的第十八军在衢州重建。
(2)加紧在各地征兵募兵,企图在短期内征募兵员250万人。根据蒋介石的这一计划,薛岳准备把广东省保安团扩编为5个保安师,朱绍良拟在3个月内编组成5个军,重庆绥靖公署主任张群则计划在西南编组18个军。
(3)已经退役及转业的各级军官被重新征召回来服役。
(4)组建新的以轻型战车为主的装甲兵团。
(5)扩充空军,并准备邀请美国人以志愿兵的名义参加国民党空军。
京沪杭警备司令部
总司令官:汤恩伯
副总司令官:冷欣 周碞 刘汝明 宋忠一 丁治磐 李延年 宣铁吾 陈大庆 张世希
淞沪警备司令部
司令:陈大庆; 副司令:李楚沄 周力行 刘昌义
淞沪防卫司令部 司令:石觉
第三十七军军长:罗泽闿; 副军长 张止戈
第二○二师 第二○四师 第二○八师
第五十二军军长:刘玉章; 副军长 平尔鸣
第二师 第二十五师 第二九六师
第七十五军军长:吴仲直; 副军长:徐达
第六师 第十六师 第九十六师
吴淞要塞司令:傅克先
第一绥靖区司令官:丁治磐; 副司令官:顾锡九 刘昌义
第一二三军军长:顾锡九; 副军长 纪毓智
第一八二师 第三○八师 第三三四师 暂编第七师
第二十一军军长:王克俊; 副军长:凌铄御
第一四五师 第一四六师 第二三○师
第五十一军军长:王秉钺; 副军长:董继陶
第四十一师 第一一三师 暂编第四师
第四军军长:王作华; 副军长李子亮
第五十九师 第九十师 第二八六师
暂编第一军军长:董继陶; 副军长不详
江阴要塞司令 戴戎光
首都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张耀明; 副总司令:覃异之 陈沛
第四十五军军长:陈沛; 副军长陈阵 朱式勤
第七十九师 第一○二师 第三一二师
第二十八军军长:刘秉哲;副军长刘建伟 丁俊
第五十二师 第八十师 第一九五师
江宁要塞司令:胡雄;
第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 副军长:周文藩
第八师 第一九八师 第二九一师
第九十九军军长:胡长青; 副军长:刘建修 王琛
第九十二师 第九十九师 第二六八师
第六兵团司令官:李延年; 副司令官:梁栋新
第七绥靖区司令官:张世希; 副司令官:唐云山 马师恭 曾振
第六十六军军长:罗贤达; 副军长:苏时
第十三师 第一八五师 第二三八师
第二十军军长:杨干才; 副军长陈亲民
第一三三师 第一三四师
第八十八军军长:杨宝毂; 副军长:赵化龙 盛岳
第四十九师 第一四九师 第三一三师
第八兵团司令官:刘汝明; 副司令官:曹福林 刘汝珍 米文和
第五十五军军长:曹福林;副军长:白耀先 陈宇书
第二十九师 第七十四师 第一八一师
第九十六军军长:于兆龙; 副军长:金定洲 肖续武
第七十五师 第一四一师 第二一二师
第六十八军军长:刘汝珍 副军长:王振声 陈新起
第八十一师 第一一九师 第一四三师
第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
第八十七军军长:段沄
第二二○师 第二二一师 第二二二师
第一○六军军长:王修身; 副军长:曾纪瑞
第一九二师 第二八一师 第二八二师
第九编练司令部司令:张雪中
第七十三军军长:李天霞
第十五师 第七十七师 第三一六师 暂编第八师
第七十四军军长:劳冠英; 副军长:叶修
第五十一师 第五十七师 第五十八师
暂编第二师 暂编第三师
第八十五军军长:吴求剑; 副军长:苟吉堂
第二十三师 第一一○师 第二一六师
第十八军军长:胡琏; 副军长:高魁元 肖锐
第十一师 第十四师 第一一八师
第六十七军军长:刘廉一; 副军长:曾潜英
第二一八师 第二一九师 第二八五师
第十二军军长:舒荣; 副军长:张树喻
第二○三师 第二二四师 第二五三师
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
空军驻南京、上海部队
华中军政长官公署
长官:白崇禧
副长官:李品仙 夏威 张轸 宋希濂 徐祖贻 陈明仁
第十兵团司令官:夏威; 副司令官:徐启明
第四十六军军长:谭何易; 副军长:诸葛曙
第一七四师 第一八八师 第二三六师
第一二六军军长:张湘泽
第三○四师 第三○五师 第三○六师
第三兵团司令官:张淦
第七军军长:李本一; 副军长:朱乃瑞
第一七一师 第一七二师 第二二四师
第四十八军军长:张文鸿; 副军长:黄建猷
第一三八师 第一七五师 第一七六师
第十九兵团司令官:张轸; 副司令官:赵子立 朱其平
第一二七军军长:赵子立
第三○九师 第三一○师
第一二八军军长:辛少亭; 副军长:裴毓华
第三一一师 第三一二师
第五十八军军长:鲁道源; 副军长:鲁元
第一八三师 第二二六师 第二六五师
第十六绥靖区司令官:霍揆彰; 副司令官:丁德隆 丁绍东
第九十七军军长:蒋当翊; 副军长:段海洲
第三十三师 第八十二师
第一○三军军长:王中柱; 副军长:黄一华
第三七四师
湘鄂边区绥靖司令部司令官:宋希濂; 副司令官:方靖 沈静
第十四兵团司令官:宋希濂 钟彬(后); 副司令官:李浡
第十五军军长:刘平; 副军长:廖剑夫
第六十四师 第一六○师 第二四三师
第七十九军军长:龚传文 方靖(后); 副军长:甘登俊
第九十八师 第一九四师 第一九九师
第一二二军军长:张绍勋 副军长:丁树中
第二一七师 第三四五师
第二十兵团司令官:陈克非
第二军军长:陈克非; 副军长:尹作干
第九师 第七十六师 第一六四师
第一二四军军长:赵援
第六十师 第二二三师
第一一八军军长:陈希平
第五十四师 第二九八师
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
第二十九军军长:陈明仁; 副军长:刘动浩
第一七九师 第二三四师 第三○七师
第七十一军军长:熊新民
第八十七师 第八十八师
海军江防舰队
空军驻武汉部队
武汉警备司令部司令官:刘昉
国民党军统帅部依据蒋介石的意图,决心将其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和华中军政长官公署两大集团共70万人,以及海军第二舰队、江防舰队,空军4个大队,在东起上海、西至湖北宜昌段的沿江`地带和浙赣以北地域设防。以一部兵力前出汉口至江阴段长江北岸,控制江北若干桥头堡和江心洲,主力沿南岸布防,将主要防御方向置于江阴以西、南京以东地段,并在战役纵深控制一定机动兵力。企图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时,依托既设阵地,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大量杀伤解放军于江面,或反击歼灭解放军于滩头阵地;如江防被突破,则退守上海及浙赣铁路一线,继续组织抵抗。其长江防御的具体部署为:
(一)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汤恩伯所属之25个军,约45万人,在上海至湖口段沿江地区及浙赣线以北地区布防,组成两道防线。沿江为第一道防线,共18个军,其中淞沪警备司令部所辖第三十七、第七十五、第五十二军,担任金山卫、吴淞口至白茆口段的防御;第一绥靖区所辖第一二三、第二十一、第五十一、第四军,担任白茆口至镇江段的防御,第五十四军位于丹阳、武进地区为战役预备队;第六兵团和首都卫戍总部所辖第四十五、第二十八、第九十九军,担任镇江以西之桥头镇至马鞍山段的防御,置重点于南京及浦口、浦镇地区;第七绥靖区所辖第六十六、第二十、第八十八军,担任马鞍山至铜陵段的防御,另以第十七兵团的第一○六军位于泾县、宁国地区为预备队;第八兵团所辖第五十五、第九十六、第六十八军,担任铜陵至湖口段的防御。
担任上述江防任务的第一梯队,分别以一部兵力控制长江北岸若干要点及江心洲。第二道防线布设于浙赣线及浙东地区,沿该线及其以南地区共7个军,即第七十三、第八十七、第七十四、第八十五、第十八、第六十七、第十二军,担任纵深防御。
(二)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白崇禧部15个军,约25万人,在湖口至宜昌段沿江地区布防。其中10个军直接担任江防,5个军担任长沙、南昌、九江、安庆等地防御。
(三)海军第二舰队,辖各种舰艇89艘,位于长江下游;江防舰队,辖各种舰艇44艘,位于长江中游。配置在上海、南京、汉口等地的空军4个大队,共有作战飞机300余架。海空军担负支援陆军扼守长江防线的任务。
此外,停泊在吴淞口和长江口的美、英军舰,也有可能对解放军渡江作战进行干涉和袭扰。
汤恩伯根据蒋介石的作战方针,策定长江防御要领。他就具体作战方案向蒋介石汇报说:“根据总裁批准的作战方针,我们决定长江防线指导要领如下:
1、共军如由镇江,南京段正面渡江时,应以机动部队阙汉骞的五十四军、胡长青的九十九军突击歼灭之;如不奏效,第一绥靖区顾锡九的一二三军、王克俊的第二十一军、王秉钺的第五十一军,由镇江沿公路和铁路逐次抵抗,直到退至上海。海空军全力协助地面部队,以确保淞沪地带。
2、共军如由皖南渡江时,张世希的第七绥靖区的第六十六军、二十军和刘汝明的第八兵团各部队应独立作战。曹福林的第五十五军、于兆龙的第九十六军、刘汝珍的第六十八军应伺机反扑。如不奏效,应适时退出皖南,以确保浙赣线的安全。南京以东部队,确保长江、钱塘江三角地带,不得已时再退守淞沪。
3、共军如只从正面渡江时,各部队应根据上述两项布置指导作战。
汤恩伯向蒋介石誓言:“总裁放心,长江防线固若金汤。我们还在长江方向部署了机动部队,如共军由镇江、南京段渡江,我军可以突击歼灭之;如不奏效,第一绥靖区各部队当由镇江沿公路和铁路逐节抵抗,退至上海,然后以海军全力协助地面部队,确保淞沪。”
蒋介石在地图上比画了一阵,表示很满意。他笑着说:“这才是我们治国的根本大计。至于和谈,只不过是争取一点时间而已。”
但深谙军情的李宗仁却知道长江防线是怎样的捉襟见肘。他认为汤恩伯按蒋介石旨意部署的长江防线,是“最不堪想象”的愚蠢的部署。多年后他在回忆录里说:
“汤氏把30万精锐部队悉数调往上海一隅,征集民财,在四郊筑碉防守。南京、镇江、芜湖一线,则以战斗力极为薄弱的部队聊作应付。这种部署无异开门揖盗,共产党自然就更不愿与吾人谈和了。”
蒋介石虽然作了放弃大陆确保台湾的打算,但他还是很看重长江防线,蒋介石在溪口命令汤恩伯:“你给我好好打,一定要守住长江天堑!”
根据上述作战指导要领,汤恩伯把京沪杭警备司令部所辖的兵力作了如下的部署:
(一)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官陈大庆,下辖罗泽闿第三十七军、刘玉章第五十二军、吴仲直第七十五军、朱致一第九十五师和马志超交警总队4个团。防区为白茆口、昆山、青浦、嘉兴、嘉善、浦东之线,任务是以有力一部守备金山卫、奉贤、南汇,特别警戒上海市区。
(二)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丁治磐,下辖顾锡九第一二三军、王克俊第二十一军、王秉钺第五十一军、王作华第四军、董继陶暂编第一军。其主要任务是以有力部队确保八圩港至仪征各桥头堡阵地,以一部守备白茆口至沙头峰之江防,并确保浒浦、福山、鹿苑镇、杨舍、江阴,孟河、大港、镇江、高资、桥头各据点。对鹿苑镇北之夹江洲岛、扬中、新码头、瓜洲、礼州、义渡局特别警戒。该绥靖区另以一部迅速肃清茅山、苏浙边区及太湖区之游击队。防区东至白茆口、昆山,西至镇江与南京间之桥头镇。
(三)首都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官张耀明,下辖陈沛第四十五军、刘秉哲第二十八军,其防守任务是以一部巩固大海、乌江镇各桥头阵地。江南地段,迅速加强工事。以一部守备桥头镇至铜井镇间的江防,并确保龙潭、栖霞及大胜关。对新州车站附近江岸应特别警戒。
(四)第七绥靖区,司令长官张世希,下辖罗贤达第六十六军、杨干才第二十军、杨宝毂第八十八军。以一部守备铜井镇至铜陵镇间之江防,确保采石、当涂、芜湖。对荻港附近之江面特别警戒。控制有力部队于芜湖繁昌机动。对各桥头堡阵地、江心洲,须派必要部队占领。防区东至钢井,西至钢陵。
(五)第八兵团,司令官刘汝明,下辖曹福林第五十五军、于兆龙第九十六军和刘汝珍第六十八军,担任铜陵至湖口之江防,各桥头堡阵地派有力部队确保之。
(六)机动兵团由汤恩伯直接指挥,包括驻守在丹阳的阙汉骞第五十四军和驻守龙潭的胡长青第九十九军。
在作完兵力部署之后,汤恩伯严令各部队立即在各自的防区修筑江防工事。汤恩伯还按战略、战术的考虑,要求各部队在修筑工事时要按不同作战要求,分为甲级、乙级、丙级3类。甲级据点工事,由国防部统一计划,决定位置,构筑永久性工事,要求在江防作战中,能在被包围的情况下,孤立坚守,作为战略反攻部队支撑点。乙级据点由防守部队军、师级选择决定,构筑半永久性工事,各据点间要修筑简易公路,相互联系,在战斗中能独立支撑一定的时间。丙级工事由江防部队师、团选定,构筑强度较大的野战工事。修筑这些工事所需的材料、人工、经费都由当地老百姓负担。许多军官借此机会,以修筑工事为名,大肆搜刮民财,把长江南岸沿江地区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老百姓怨声载道。
汤恩伯还不断到各部队视察,督促沿江部队加紧备战。他在常州召集京沪线守备部队团长以上军官开会,为他们打气说:“我们一定要守住长江,才能扭转局势。长江虽然是天险,要没有善于指挥的将领和精干的部队,还是不行的。比如说,口马善走,蒙古马性急,要是没有善于骑术的人,就不能发挥这些马的长处;长江的江面再宽,水流再急,如无精兵固守,也是枉然。今天长江对我们来说,是生与死的关键,守江各部队,决不能麻痹大意。共军一贯不打阵地战,他们长于奇袭,我们天上有飞机,江上有兵舰,岸上有要塞,炮火优于共军,对民船偷渡不足为虑,所以守住长江,阻止共军渡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汤恩伯还恐吓那些高级将领们说:“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把我们都列为战犯,我们大家除了坚决死战之外,已没有别的出路。”
汤恩伯表面上强硬,口口声声一定要守住长江,私下里却对自己的亲信唉声叹气地说:“从湖口到上海共790多公里,只有18个军,光靠军队防守是不够的。如果不打徐蚌会战,今天我们守长江的兵力要雄厚得多。可见战略决策的错误,影响太大了。”
江防部署最后敲定后,尽管汤恩伯等国民党高级将领对守江毫无信心,但他们还是开动宣传机器,召开各种会议,给下级官兵提神儿打气儿。
1949年3月上旬,汤恩伯到第一绥靖区视察,丁治磐请他给独立团长以上军官讲话。汤说:“外传的和平不可靠,决不可轻信和平,应加紧备战。现在我们的后备军已经建立起来了,整训几个月,就可以投入使用。我们有长江天险,有强大的后备力量,有现代化装备,有美国援助,对确保江南应具有坚定的信心。要准备共军4月渡江,如果它4月不来,我们5、6月就可以渡江反攻了!”
3月上旬,国防部新闻局中将局长邓文仪到浦镇,对第二十八军官兵讲道:“只要我们坚守江防6个月,国际形势一定起变化,英美不会看到中国落入共产党之手,为了他们的在华利益,不会袖手旁观。更何况现在美苏冲突尖锐,大战迫在眉睫,中国问题与世界反共联系在一起。目前和谈,是为了争取时间,若要按照共党的条件,就是向共党投降,我们大家只好逃到国外当白华,别无其他出路。至于白华的滋味,白俄流落在中国的悲惨情形,应引以为鉴。此路不走,只有作战到底,死里求生。你们二十八军扞卫首都门户,责任重大,关系国家存亡,这是军人报国的最好机会。只要坚守阵地,寸土必争,后援部队没有问题。我们尚有20个后备旅,装备精良,拥有现代化装备,随时可以增援你们。”
3月底,李宗仁在总统府召集南京附近部队的师长开会,会上军令部长徐永昌吹嘘长江防线固若金汤:“我们现在有这样强大的海空军力量,有这样的长江天险,如果共产党军队还能渡过,那真是天意了。”国防部次长秦德纯也跟着叫嚷:“长江自古天险,曹操、苻坚都渡不过来,更何况共产党?除非它是天兵天将!”
其实,汤恩伯、徐永昌、秦德纯等人的慷慨激昂,不过是半夜过坟地唱歌——自己给自己壮胆儿,国民党第八十八军副师长欧阳秉琰的回忆,倒是说出了当时江防的真情。
1949年二三月间,欧阳秉琰从芜湖乘车沿江西上,经过第八十八军第三一三师阵地时,见河滩上正在构筑工事,却很少看到加掩盖的火力点和交通壕,并且都是一线配备,没有纵深,也没有看到坚固的据点工事。同车的第八十八军一位处长说:“苏维中真糟糕,啥也不管!这些据点,几炮就完蛋啦,有啥用?他们的警戒更马虎哩,前几天传说黑沙洲发现有几个人,他们去搜索没找到个影子。洲上芦苇丛生,藏多少人也容易。他们在洲上放的警戒是天明放出去,傍晚收回来,夜间没有人,共产党夜间占领了,他们也不会晓得。共军将来渡江作战,当然要先占江心洲做跳板。黑沙洲离这岸最近,占领它就等于渡江成功。他们的长官夜间聚赌,白天睡觉,什么也不管。”
欧阳秉琰到第三一三师部后,同师长苏维中谈起江防计划,苏叫苦说:“啥计划!共军从哪儿来,哪儿就是我的重点。一排人,一连人,都可形成重点。一营、一团人过来,保管渡江完全成功,谁也没有办法再给打回去。”欧阳问:“那你准备怎么办呢?”苏说:“那时,只有我一个人顶上去!100多里的正面,不要说江心黑沙洲纵横那么大,光在岸上放警戒,一个师有几个人?咋摆?何况又都是新兵!赌运气吧,共军不从我正面渡江,我算守住了,从我这正面渡江,守不住是我的责任,只有听候法办!——恐怕那时也不可能再法办啦!”
1949年4月初,南京,国防部作战室。参谋总长顾祝同召开江防作战紧急会议。
汤恩伯的军事部署在会议上引起争论,作战厅厅长蔡文治激烈反对。
装甲兵司令徐庭瑶是安徽无为县人,他在会上打趣说:“从家乡那里得知,共产党的渡江部队挨家收集夜壶,准备放在船上,渡江时当油灯照明用。”他的话引得在座的人大笑不止,唯有汤恩伯毫无表情。
海军总司令桂永清说:“诸位以此作为笑话轻松一下,却万不可轻敌,共军诡计多端,必须加以防范。我们海军倒不怕他有灯,怕的是他偷渡。”
国防部次长秦德纯站起来说:“诸位不必过虑,长江自古天堑,曹操、苻坚都渡不过去,何况连兵舰都没有的共产党呢,除非他是天兵天将。”
联勤副总司令张秉钧说:“我们是否应该研究一下,我们沿江守备的兵力如何?据我所知,每个师的兵力不到5000人,以三分之一作沿江一线配备,不过1500人,再除去连营预备队,则真正在一线警卫江防的不足1000人,这样怎能守得住?”
伤兵管理处处长魏益山赞同,他说:“还是应该采取全部直接配备,也不要什么预备队了,乘共军半渡而歼灭其主力。我们有海军、空军,优势无论如何还在我们这边。只是,我们得弄清共军渡江的主渡方向。”
顾祝同点头说:“那我们先判断一下共军的主渡方向。”
国防部情报厅厅长侯腾接口说:“依据种种情报,共军的主要渡江方向是在瓜洲、扬中方面。”
作战厅长蔡文治不屑地打断侯腾的发言,站起身,来到地图前,极为自信地说:“根据共军行动征候,主渡方向应在荻港,换句话说是在南京的上游而不在南京的下游。因为荻港渡江容易,而渡江之后,共军则可以从繁昌、宜城直下长兴、嘉兴,将我军的主力逼退至常州、嘉兴、上海三角地区,这个态势显然对共军有利,对我们则非常艰难。那时候,我们将因为主力被困于常、嘉、沪而不得不敞开江西、浙江大门,任敌纵横。我决不同意这样的作战指导。与其这样,不如将主力控制在芜湖、宣城、郎溪,而后随战况退守浙赣铁路沿线,这样能逐次抵抗,使敌不能一举深入,还可能配合华中部队与共军做一次最后胜负的决战。”
蔡文治话锋一转,将身体转向沉默着的汤恩伯:“可是据汤总司令的战报,他的看法恰恰与此相反,汤总司令欲控制主力于京沪铁路沿线,这分明是自投罗网,第三厅不能同意!”
顾祝同马上插话:“这话说得有道理,汤总司令可以参考。”
整整3个小时会议,汤恩伯一言不发。
蔡文治提出国军的江防主力应自南京向上游延伸。因为这一段江面窄,北岸支流多,共军所征集的民船多藏于这些河湾之内。至于江阴以下的长江江面极阔,江北又无支流,共军不易渡,可以不必用重兵防守。这一方案当即得到李宗仁、何应钦和顾祝同的支持。
轮到汤恩伯发言,他对这个方案表示不以为然。他说:“首先,这个方案违背总裁的意旨。”然后,汤恩伯提出:“将江防守军的主力集中于江阴以下,以上海为核心集中防守,简言之,就是守上海而不守长江。”
蔡文治当即反对:“这是自杀政策。就战略、战术看,我想,中外军事家都不会认为你放弃长江守上海是上策。现在,代总统、何院长、顾总参谋长都同意我们三厅的作战方案,为什么你独持异议?”
“我的方案是总裁制定的,我只为总裁负责。”汤恩伯不冷不热地说。
“总裁已经下野,你不要以此压人。你违抗总参谋长的作战计划,我问你,如果共军大举渡江,你能守得住上海吗?”蔡文治穷追不舍。
参加会议的除少数当事者外,几乎没有人知道蒋介石“长江防御战”的真正底牌:战场仅仅是在上海,首都南京将被牺牲。现在令汤恩伯棘手的是,自李宗仁代理总统以来,一直不遗余力地策划南京防卫计划,大有与南京共存亡的味道。而汤恩伯自上任起就按照蒋介石的密令,将南京周围沿江要塞的大口径江防炮秘密拆运到了上海,他手中始终控制着200辆美式大卡车,随时准备把设在南京孝陵卫的京沪杭警备司令部撤退到上海去。
由于蔡文治等人并不知道蒋介石的这个计划,所以他们都赞同李宗仁的主张,一再强调要以重兵保卫南京。在这种情况下,汤恩伯既不能同意蔡文治等人的主张,又不便讲出蒋介石的计划,处于两难之中。
汤恩伯将桌子一拍:“大胆!什么守江不守江的,我枪毙你……”说着,把文件一推冲出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