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网络版截稿的时候,有人问我,为什么单独截取这一句,有没有什么含义?有。
十四五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这句,认定是个女人写的。再看作者:纳兰容若。哦,女的。半年后才发现他不是女人,而是个清初的官员。这是个引子。
那几年基本沉浸在唐诗的工整简洁;宋词的对仗洒脱;元曲的精巧别致当中——当然我仅仅是形容了表面上的。等到看多了自然想了解那些诗词作者。了解作者后,开始感兴趣那些时代背景。接着一发不可收拾。从人文延续到经济,从经济延续到社会结构,从社会结构延续到政治,从政治延续到宗教,从宗教延续到哲学,从哲学延续到心理学,从心理学延续到医学……后来我发现很多东西到了一定程度,都是环环相扣的。这让当时的我(二十多岁)很惊奇。然后又开始一轮更疯狂的扫荡式阅读。有时候甚至没时间消化,只是记住了。不过也就是那会,养成了一个习惯:忽略掉文字本身,看文字后面的那些东西。不过后来又研究过文字、符号的利奇力量,那是后话了。
再后来开始失眠+生物钟紊乱。有半年时间吧,每两天睡一次,一次大约睡12个小时左右。失眠还不是似睡非睡神经衰弱的失眠,是特精神那种。因为自己也觉得那样不正常,所以有时候刻意去找一些很晦涩的书来看,认为那应该会对催眠有奇效。记得有次在朋友家看到一堆有关物理和量子力学入门的书籍(朋友的父亲是搞这个的),于是便借来看。没看困,看惊了。跟着就带着好多疑问四处去蹭课听。没多久,我发现坏了,问题大了。因为就物理来说,看的越多,质疑越多,自己开始越发质疑这一切到底是怎么样的——未解太多了,甚至包括已经应用的那些原理其实依旧是未解状态。也就是那时候,为了给自己一个哪怕貌似明白的答案,开始转到非线性动力学,平面空间等等。可是适得其反,质疑开始成倍地增长。我茫然了。
然后,又开始和精神病人有了接触。再然后,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事:很多精神病人都能够快速的找到某种解释作为答案。甭管是鬼狐仙怪也好,物理生物也罢,总是很坚定地就确认了。我更加迷茫了,甚至担心:我是不是有问题了?
这种恐慌状态一直缠绕着我,直到某一天,我重新看到这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然后,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这就是我截取了这一句的原因。
在这本书快结束时,我要明确地告诉大家的是:这里有近20余篇是真实案例;也有些是出于一些原因,我基于真实案例在内容上做了增添或者删减的。所以,我希望你看这本书的时候不要过于沉迷于此。也不要依据这本书来判断自己以及身边的人是不是个精神病人或者心理障碍者,这样实在太片面,太武断了。
我一直认为,能认真地去思考,是一件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事。也许有人会问:产生思想有劲吗?能赚钱吗?这点我可以给肯定的回答:有劲,能挣钱(笑)。
道家说变通,佛家说自然,心学说知行合一,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应用。有兴趣查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所有很牛的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且很完整严谨。我知道那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出来的,那是经过多次严密地思考和多次地推翻重建形成的。但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原因就在于:应用。拿到了钥匙,想用却不会使用才是最要命的。当然了,也有不想去使用的人,对现实已经到了无视的境界。对于那种人,我会按照我的方式分类——仙。
还有就是未知。对于此,我不推荐轻易地用已知去否定未知,或者没通过真正深入地思考就去否定。照搬和粗鲁,都是很糟糕的事情。不过面对未知,也没必要害怕,而是要学会尊重未知的存在。其实那也是对自身的尊重。给自己一个尝试着去了解、辨析的机会,也就才有思考和探索的可能。
那么,这本书就到这里结束了。但是我希望属于自己的那些思考,会一直持续。
谢谢你能看完,并且读到这一句,我都记在心里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