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呼叫转移

爱情呼叫转移

作者:刘仪伟 状态:完本 日期:09-02

十二个星座女郎、十二种致使诱惑、十二种流行时尚、十二段绯色传奇。七年之痒,让长相平凡的徐朗终于在审美疲劳面前败下阵来,跟发妻分手;12个如花似玉女人,让徐朗在接下来的择偶过程中饱览人间春色,痛并快乐着。一切皆因自称天使的神秘人所送手机,具有阿拉丁神灯般魔力,能将梦中天使带到徐朗身边。在10次选择过程中,徐朗体验到天使的童叟无欺,更体会到女人的性感百变。男人事业累,感情更累,12个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女人让徐朗爽到更加痛到,虽是欲罢不能,实则勉为其难。12个女人的类型跟星座有异曲同工之妙,星星相映。要不美艳惹火,要不爽直干练,要不精打细算,要不古怪精灵………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碎梦回收
    苏晨下山寻找失散的妹妹并调查父母被害真相,下山前,师傅为他定下十桩亲事,然而下山后却想退婚,不料竟被一个神秘女人拉上车直接把他霸王硬上弓……
  • 作者:孟中得意
    8月19日更新很晚,不要等。在费霓看来,房子要比爱情可靠得多。要不是结婚才能分房,费霓决不会跟方穆扬结婚。旁人不明就里,以为费霓选择方穆扬,是图他长得好看,毕竟他除了脸外一无所有。后来方穆扬因画画暴得大名,他的父母也恢复待遇,人人皆夸费霓慧眼识珠,一早就看中了方穆扬的才华。故事从七十年代开始。
  • 作者:蓬莱客
    叙府保宁县里天德药材行的女大掌柜叶云锦十八年前生下一个遗腹女,寡妇当家,膝下无子,为免被人当成绝户觊觎家财,生性好强的叶云锦一咬牙,把闺女当成小子养。长到十几岁后,考虑西医有前途,还让去了省城的医校念书。闺女大了,少女怀春,想和白脸的留洋男学生恋爱,闹着恢复女儿身。叶云锦不点头,闺女出了点意外。女主苏醒,发现自己成了民国初年这户人家里的女儿——假小子。她对这个身份挺满意的,决定就这么混下去了。11月2号开。立意:待定。
  • 作者:灵莉
    她从小被算为煞星,受父母姐姐们冷眼相待,连世上唯一能带给她温暧的小男孩,长大后也抛弃了她。好不容易要结婚了,未婚夫却跟校花同学跑了。抛弃她的竹马从国外回来,跟她说:我们男未婚女未嫁,不如一起试婚吧?结果她被拉进民政局领证了。......第二天,竹马老公递给她一张金卡,目光灼灼:钱归你,你归我。
  • 作者:伴读小牧童
    你好,我是齐思远。哦,他们平时叫我又土又无趣的齐组长。没错,我是管妖怪的,还有什么问题吗?嗯,可以。但是我有权不回答你的问题。当然,当然有。不管是妖怪还是鬼怪,其实都在你身边,你没发现而已。无可奉告,妖怪也需要个人隐私。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你每天都能看的见,至于它们想不想吃你这种问题,你让我怎么回答?
  • 作者:肯·福莱特
    1767年苏格兰的一个煤矿区,涌动着一股不安的力量:两个躁动不安的年轻人——一个不想一世为奴的矿工,一个不愿安于现状的小姐——他们不甘心被生活禁锢,不甘心被命运安排,于是拼命从这里逃脱,却一次又一次陷入到困境中……
  • 作者:欧文·华莱士
    在意大利的一个考古现场,圣经专家蒙蒂教授找到了基督的弟弟詹姆斯于一世纪初所写的第一个真本福音——《国际新约》。愤世嫉俗的出版界公关大员兰德尔应邀参加宣传工作。然而,就在其为宣传《国际新约》搜集背景材料的过程中,他越来越觉察到这项不可思议的发现的可疑性和诸多破绽,并发觉自己越来越深地陷入了爱情、复仇和谋杀的极其危险的境地之中……
  • 作者: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
    ★ 22个自由意志撞上时代宿命,捕捉世界重启时的希望与幻灭★ 从希望到绝望的彗星年代:世界从未如此充满希望,人类也从未这般迷茫★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齐荐,荣获英国《金融时报》2018年年度好书(评论员精选)★ 纪念一战结束百年回首之作:100年过去了,世界变得更好了吗?1918年11月11日,法国元帅费迪南·福煦和德意志代表马蒂亚斯·埃茨贝格尔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这一天,德国士兵鲁道夫·赫斯从前线赶回战败的祖国,美国军官哈里·杜鲁门正懒洋洋地享受着蓝莓蛋糕和胜利,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日记中抱怨安静的生活被庆祝所打破。所有人都背负不同的过去,面临相同的现实,迎向未知的未来:福煦在和平时期被人遗忘;埃茨贝格尔回国后遭遇刺杀;赫斯成为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杜鲁门退伍参政,以总统身份参与另一场世界大战;伍尔夫再也难寻内心的安静,直到投河自尽……全书包括了超过20位历史人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人物在1918年至1923年的不同遭遇和走向:胡志明、甘地、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阿拉伯的劳伦斯原型)、乔治·格罗兹(德国讽刺画家)、阿诺德·勋伯格(著名作曲家)等等。通过整理书信、日记和相关报道,以人物私人视角来重新还原他们当时眼中的世界。借以蒙太的叙事手法,作者不仅向我们讲述了这些人在影响世界走向之前的故事,并且将他们的命运串联起来,表现了1918年至1923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1918这一年就如同彗星般炽焰燃烧又稍纵即逝,整个世界被撕裂成两半,人类处于激情和消沉、狂喜和毁灭之间。千万种可能性在前方招手,所有人将要为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开始奋斗,或挣扎。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以一种吸引读者跟随其后的写法,让人进入那难以置信的一年:1918年。通过绝佳的品味、对细节的敏锐和对庞大结构的掌握能力,他重新开启了那个时代,并让他的读者们在书中重新发现自己和20世纪。——菲利普·布罗姆,知名历史学家在不同的时光中,喧嚣的时间(狠狠地)盖下了它的印迹。舍恩普夫卢格引领读者经历了自己的命运,如此急切,历历在目,如同它刚刚发生一般。——西比勒·列维查洛芙,毕希纳得奖作家从每天送到英国《金融时报》办公室的麻袋中挑出一本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在最近抵达的众多优秀作品中,我特别喜欢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的《彗星年代》。通过对一战直接后果的研究,舍恩普夫卢格给原本熟悉的故事提供了新鲜又多样的视角,提醒我们在大屠杀和混乱中曾诞生过一段乐观且充满希望的短暂时光。——弗雷德里克·斯图德曼,英国《金融时报》文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