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没怎么变,总板着一张脸...”

宁老夫人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似是越过了庆嬷嬷看向遥远的过去,幽深而绵长的注视着前方幽幽的感叹道:

“祈妹妹走得早,我没来得及去送送她...”

听到宁老夫人说这话,便是一直笑模样的白嬷嬷和不说话的庆嬷嬷也都沉默了。

黛玉和俞灯互相对视了一眼,眼里都是不解和困惑也不好随便接话,还是庆嬷嬷低头说了一句:

“老夫人知道您过得也不容易,扬州到底太远了,她说您若是知道了必然会亲自来的,所以那时候才不叫老爷派人告诉您。”

此话一出,便是白嬷嬷也忍不住别开了眼睛暗自拭了眼泪,反倒是宁老夫人转而笑了起来。

“行了,说那些做什么,这还不是过来了,到底...他们还是栽倒我的手里了。”

宁老夫人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神慈爱的落在了俞灯的身上,随后又转而看向了和俞灯站在一块儿的黛玉。

“好孩子,你既来了京城,若有什么不便宜的尽可来找姨婆婆,这临安伯府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虽不知道话题怎么又到自己这里来了,黛玉还是脆生生的应了下来。看来这临安伯府老夫人的故事也不少啊,她暗暗地在心里想着。

院坝里一时气氛正到好,几人正热热闹闹的说话,不想一个丫鬟步履飞快的走进来和宁老夫人通报。

“老夫人,夫人带着人过来了。”

“过来就过来,难不成还要我去请,你下去吧,别让我坏了心情。”

宁老夫人摆手就让丫鬟下去,又接着说:“过两日我要带着你灯姐姐去普善寺上香,我想着正好小玉儿你也来了京城,到时候你和我们一块儿去,也好散散心。”

看来大家是都知道她哀思过重把自己病倒了的事了,黛玉心底暗暗想着倒也没拒绝,点了头。

“好。”

话音落下,就听到不远处有人往这边走来的脚步声。

黛玉随着脚步声响起的方向看过去,便看见管事妈妈带着四五个丫鬟护着中间锦衣华服的一对母女过来了。

黛玉心里盘算着这应该就是临安伯府的夫人张氏,随即和身旁的俞灯一起站起身子。

张夫人带着人走到篱笆门处停下了脚步。

“母亲。”

“祖母。”

张氏身侧的小姑娘怯生生的看着宁老夫人,见对方没有反应,又抿嘴向俞大姑娘唤道:“大姐姐。”

“太太,二妹妹。”

出乎黛玉意料的是俞大姑娘似乎也对这位临安伯府的二姑娘看起来并不怎么喜欢。

对着临安伯夫人行了礼后,只淡淡的对俞二姑娘回了礼,介绍了黛玉。

“这是林御史家的嫡女,林姑娘。”

小姑娘看了一眼黛玉,轻声唤道:“林姐姐。”

“俞姑娘。”

脚步一顿,黛玉回礼,又对着临安伯夫人行礼道:“伯夫人。”

“林姑娘不必多礼,到了咱们家和自己家是一样的,有什么只管打发人来説。”

张氏看了一眼黛玉,含蓄的点了一下头便移开了目光,然后笑着转过头和宁老夫人拉扯着:

“前院的客人都到了差不多了,儿媳特来请您过去。”

“我不过去,你们自己热闹了就行了。”

听闻宁老夫人直言不过去,张夫人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顿了顿,眼神看向站在宁老夫人身旁的俞灯和黛玉,说:

“今儿,跟大姑娘定了婚事的袁家也来了,就是您看在大姑娘的份上不好不露面。”

“袁家也来了。”

“对,袁太太还特意问了大姑娘,不过去委实不太好。”

定亲。

袁家?

听到俞灯已经定亲了,黛玉惊讶的看了一眼旁边看着不过八九岁的人,哪知正和俞灯羞涩躲闪望的眼神对上,一时倒有些尴尬。

两人快速的对了一眼,又迅速地分开。

“儿媳来的时候,正好老爷也打发来了人说,青哥今儿也来了,这时候正和老爷在前院书房。”

张夫人低垂着雪白细腻的颈子,脸上的神情因为低着头看不分明,不过语气却是十分的恭敬,缓声道:

“袁太太是青哥的母亲,自然是想见见大姑娘。往年过节的时候也时时的往咱们府上送节礼,您看要不去坐坐。”

“...罢了,只为了灯丫头。”宁老夫人叹了口气,说:“你先过去吧,我过会儿就过来。”

“是。”

张夫人得了话也不迟疑,留下了为首的那个管事妈妈之后,带着人又徐徐的离开了。

白嬷嬷等人走了,上前一步问道:“老太太,那咱们先回院子吧。”

“好。”

从篱笆院子里出来,黛玉这才知道原来那院子虽是宁老夫人日常居住的地方,可是正经的院子却是在内院的寿安堂。

来到寿安堂,一众丫鬟迎了上来,宁老夫人带着人先进内室换衣裳,走之前还让俞灯把黛玉一并带回来俞大姑娘的住所。

俞大姑娘住的地方在宁老夫人主屋旁边的东厢房那一排。

“妹妹且先坐坐,我很快就出来了。”

黛玉点了头,笑着说:“姐姐自去就是了。”

“那...那我进去了,沁儿你好生侍候着林姑娘。”

俞灯一路上脸都红红的,此时看见黛玉了然的眼神,更是羞怯的不行,捂着脸就跟着丫鬟进去换衣裳了。

“林姑娘,请用茶。”

沁儿到了茶给黛玉放在桌子上,柔顺的站在两步远的地方欠了身。

“行,就放在这里吧。”黛玉点了头,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俞灯的住处。

与俞大姑娘大大咧咧的性格不同,这间居室却是暖色居多,粉色的纱帐和明亮的鹅黄让整间屋子充斥着少女的甜蜜。

摆饰上也不是一味的选用金银玉器,多是木制和陶器。

最重要的是生活的气息很浓重,这倒不是说这间屋子很乱。恰恰相反,随手放置的书卷,下到一半的棋盘,还有已经完成的香囊都散发着温馨的气息...

见黛玉看着篮子里的香囊,一旁侍立着的沁儿顺着看过去,发现了自家姑娘没做完的针线。她一边过去把布篮子收拢起来,一边笑着解释起来:

"这是我们姑娘刚学的针线,说是用来练手的。"

听了丫鬟的话,黛玉想到荷包上的两只鸭子,不由点了头:嗯,应该是吧。

不多时,俞大姑娘换了衣裳出来,脸上也没了刚才的潮红,看来是平静些了。

“我好了,妹妹咱们走吧。”

“好。”

到了正堂里,宁老夫人已经收拾好了,见了黛玉她们,脸上也笑着说:“咱们过去吧,早些过去了,也好回来吃午食。”

见宁老夫人说话了,黛玉轻皱着眉头说:“姨婆婆,我就不过去了,我在这院子里逛逛等你们回来。”

话没说完,见对方似要反驳,赶紧接着讲了自己的看法。

“知道您的意思,可我到底母孝在身,有些事情不好做的太过了。我听着正院那边的动静不小,想来人肯定不少,你就依了玉儿吧。”

也许是考虑到人言可畏,今日人也确时多了些,宁老夫人犹豫了片刻。

“也好,阿穆,那你留下照顾着林姑娘,有什么事儿打发人来找我。”

“是,女婢知道了。”

一个深褐色衣裳的管事嬷嬷站出来应了声,朝着黛玉行了礼,站在她的身旁。

安排好了一切,宁老夫人细细的嘱咐了黛玉才带着人走了。临走之时,俞大姑娘依依不舍的拉着黛玉的手说着:

“黛玉妹妹,我见了人马上就来,到时候咱们一块下棋。”

“知道了,姐姐快去吧。”

目送着人走了,阿穆站出来询问道:“姑娘可是累了,女婢带姑娘去厢房歇息一会儿。”

黛玉是没什么累的感觉,不过看了眼跟着的庆嬷嬷和丫鬟们,尤其是庆嬷嬷,确实是精神没有出门的时候好。

思考了下,她说:“我倒是不怎么累,不过让嬷嬷她们去歇歇也好。”

“这怎么行,姑娘,老奴还是跟着您一块儿才安心。”

“嬷嬷不用担心,我和银蝶姐姐跟着姑娘。”

黄蛾也知道庆嬷嬷年纪大了精神不济,赶紧安抚着,一旁的银蝶也应了声。

“好了,嬷嬷放心就是。”

黛玉看了眼今日跟着过来的丫鬟,除了两个大丫鬟,还有照月和盛秋一块儿跟来了,当下也不迟疑,吩咐下去:

“照月,你和盛秋扶着嬷嬷先去歇会儿。”

"那...老奴先下去了。"

见此,庆嬷嬷也只好跟着阿穆管事派来的人先去客房。

难得出来一趟,黛玉经过这位管事妈妈的介绍,知道寿安堂后面的花园子里有座人工湖。

里面的荷花今年开得早,颜色很是鲜艳,于是便带着黄蛾几人去往花园去了。

到了地方,果然有一池盛开的荷花,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的簇拥着圣洁的白荷,乍一看到令人心神振奋。

最妙的是在漫无边际的荷花池的中间,竟藏有水榭和木桥,勾连着彼此交错互往,隐约现于荷叶花枝之间,别有一番风情意味。正是:

绿腰盈盈池上舞,烟波流转荷间戏。

黛玉被眼前的美景惊住,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好在跟来的管事妈妈是临安伯府的人,对这里也算是看多了,提醒了她。

“林姑娘,亭子里面看着更怡人,不如进去看看。”

听见一旁跟来的阿穆的话,黛玉点了头正要进去没就听后面追出来的丫鬟着急的唤着阿穆。

“穆妈妈,白嬷嬷打发人来取东西,着急得很,你快去看看。”

"什么东西。"阿穆看着追出来的小丫鬟,沉声说:“屋里的阿季也找不到。”

“阿季姐姐没有钥匙...”

小丫鬟望着穆妈妈,急得不行,黛玉看她这样急,也知道肯定不是小事,赶紧说:“穆妈妈去便是了,我就在前面亭子里坐坐。”

穆妈妈看了眼荷花池里的水榭,想着里面这会子应该也没什么人,只要快去快回应该是没事儿的,于是陪着笑对黛玉嘱咐着。

“那...那就多谢姑娘了,女婢很快就回来。”

穆妈妈瞪了一眼小丫鬟,和黛玉行了礼,急急忙忙的带人离开了。

看着人走了,黛玉也重新提起兴致带着丫鬟往水榭里走去。

主仆几人进了荷花开道的木桥,沿途的荷花开得极高,比人都高出半截,又近,有些甚至把花苞伸到了桥上。

“姑娘,真漂亮啊。”

银蝶赞叹的发出感慨,黄蛾也在旁边羡艳的连连点头:“也不知是谁的手笔,瞧着真真像是仙境一般。”

几人走走停停的,已然忘了来路,又走得有些乏了,索性在水榭里歇息了下来。

黛玉才倚着围栏坐了下来,就听得不远处似有人哄笑的声音。

“玉青,给兄弟们看看,表妹又给你绣什么...”

“...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