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从哈丁战场逃离的十字军领导人,只有打先锋的特里波利伯爵雷蒙三世和率领后卫部队的伊柏兰。除此二人以外,并没有任何领导人战死,而是全部做了萨拉丁的俘虏。
其中包括:
耶路撒冷国王路西尼安;
路西尼安的两位弟弟,他们是耶路撒冷军队的指挥官;
蒙费拉特侯爵威廉;
雷诺·德·沙提永;
手捧“真十字架”的阿克主教;
圣殿骑士团团长热拉尔。
哈丁战役于7月4日午后宣告结束。被带到萨拉丁营帐的十字军王侯们,早已口渴难耐。
萨拉丁见状,吩咐手下递给耶路撒冷国王水喝。路西尼安自己没有喝水,而是把递过来的水杯交给了站在一旁的沙提永。
看到这一情景,萨拉丁突然怒不可遏。他大呼“你不能喝水!”随即拔出剑来,砍倒了沙提永。苏丹的近卫兵士立即上前,将沙提永斩首。萨拉丁终于实现了亲手斩杀劫掠朝圣者的强盗的誓言。
在被捕的诸位要人中,只有沙提永遭到了死亡的命运。其他人,包括国王路西尼安在内,首先被萨拉丁带回大马士革。萨拉丁并不想杀害各位王侯,将他们留下还有其他的用处。只有圣殿骑士团的团长,与其他王侯略为不同。
至于比王侯级别低的俘虏,则受到了萨拉丁的严惩。毕竟,这大批兵士如果留在穆斯林中间,可能生出各种祸端。
被称为“突厥子”的改宗基督教的突厥士兵,是十字军中最忠诚的战士,战死的比例非常高。可以说,在与穆斯林的战斗中,战死比例最高的,除了两大宗教骑士团之外,就是这些信奉基督教的突厥人了。因此在哈丁战役中,他们被俘的人数最少。
萨拉丁将俘获的“突厥子”全部斩首。作为突厥人,改宗基督教是背叛伊斯兰的行为,因此这些人不能存活。
对于“突厥子”以外的俘虏,大都被作为奴隶贩卖。由于伊斯兰教禁止贩卖穆斯林为奴,这次被卖的都是信奉天主教和其他基督教派的步兵。
萨拉丁对于俘获的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的骑士,给予了保命的机会。他承诺,如果这些骑士改宗伊斯兰教,可以在穆斯林军队中获得要职。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对穆斯林处以死刑,通过改宗,这些骑士就能得到活命的机会。
但是,骑士们绝少答应改宗。最终,萨拉丁下令处死了230名宗教骑士团的骑士。
在哈丁战役42年之后的记载中,我们可以找到一名圣殿骑士团骑士改宗的事实。这位当时年仅20岁的西班牙骑士,加入了穆斯林军队,并在意大利商人贸易记录里,成为大马士革的守备队长。
经过此战,萨拉丁几乎彻底消灭了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和“突厥子”这些十字军国家常备军的有生力量。他们一直担负着两次十字军东征之间中近东最主要的防御任务。因此,消灭他们,萨拉丁所擒获的要人就失去了支持。
但是,这一处理取得的效果只是暂时的。无论是改宗的突厥人,还是宗教骑士团,都很快得到了新的志愿兵的补充。
两大宗教骑士团的成员大都来自西欧。他们的日常生活与西欧的修士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通过祈祷与冥想来接近上帝。但他们还有一条接近上帝的途径,那就是以基督战士的名义与穆斯林作战。由于中世纪人心中强烈的信仰诉求,两大骑士团的兵员补充一直没有中断。
萨拉丁知道,杀死骑士团的成员不足以根除骑士团。但他毕竟是以战胜敌人为最优先目的的武将,因此一定要尽可能做到削弱敌军的战斗力。在哈丁战役之后,他也一直秉持相同的策略。
对于武将来说,新获得的胜利一定要尽可能充分利用,这就是常说的“趁热打铁”。
7月4日哈丁战役结束后,第二天一早,萨拉丁就向附近的提比利亚斯派遣了使者,要求开城投降。萨拉丁提出,如果这座加利利的中心城市能够开城投降,他保证每一位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提比利亚斯是特里波利伯爵雷蒙三世的领地。在雷蒙出征期间,由伯爵夫人,也即是伊柏兰的妹妹守卫。伯爵夫人同意了萨拉丁的要求,毕竟在哈丁战役之后,没有人敢于违抗萨拉丁的旨意。
萨拉丁完全遵守自己提出的条件。在萨拉丁所派卫队的护送下,伯爵夫人与其子女、佣人,携带着全部家当,前往伯爵所在的推罗。
从此,萨拉丁将第一次十字军时代丹克雷迪占据的十字军国家的东部屏障——加利利,收入了自己手中。这相当于在耶路撒冷王国的内部打入了一个巨大的楔子。提比利亚斯城,是哈丁战役以后两天内不战而取的收获。
第二天,7月7日,萨拉丁命令其侄儿率军西征阿克。由于兵力不足,萨拉丁于次日亲率大军前往阿克城下。
萨拉丁之所以选择阿克作为第二个目标,是因为在近东地区,夺取海港城市十分重要。
埃及虽然拥有海军,但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的百年之内,从未靠近过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海岸。面对意大利滨海城邦对制海权的控制,处于劣势的埃及海军,只有夺取一些海港,才能扭转局面。因此,萨拉丁希望一鼓作气,攻下阿克、雅法和亚实基伦等几座重要的海港城市。
其中,阿克是西欧船只最多的一座港口。如果萨拉丁能够取得阿克,来自西欧的援军就难以登陆了。
但阿克也是一座以城墙坚固而著称的城市。因此,萨拉丁希望能以先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占领阿克城。
哈丁战役的结果自然也传到了阿克。居民为了能在城里继续生活,同意了萨拉丁的条件。但是,居民中也有决定离开城市的。城中居留区内的比萨、热那亚、威尼斯商人们,以其经济人的特点,积极介入与穆斯林的贸易。但在萨拉丁取得城市以后,他们对自己的居留区是否还能存在,就起了怀疑。除了“首先是威尼斯人,其次才是基督徒”的威尼斯商人还愿意留下以外,成为二等公民的基督徒商人们,纷纷离开阿克的居留区,移居推罗或特里波利。
萨拉丁对巴勒斯坦其他几座海港城市采取了相同的策略。他的目的,是在进攻耶路撒冷之前,切断其补给线。
萨拉丁征服各个城市时,利用了被俘的两位要人,一位是耶路撒冷国王路西尼安,另一位是圣殿骑士团团长热拉尔。
当萨拉丁的大军来到一座城市前时,两位俘虏就被兵士带到城墙下面。萨拉丁命令他们说服城市,不要进行无谓的战斗,尽量在不抵抗的情况下开城。
耶路撒冷国王和圣殿骑士团团长都照做了。城墙上的守军往往对他们展开辛辣的嘲讽和轻蔑的叫骂。最终,萨拉丁结束了费时费力的海港攻势。
恬不知耻的路西尼安,在此之后还苟活了7年,而圣殿骑士团团长热拉尔则在两年后病逝。他们都得到了萨拉丁的释放,回到故国,而并非死于穆斯林的牢狱之中。
虽然萨拉丁的策略一直奏效,但到了9月,他中止了这次进攻。他下一步要做的,是“圣战”的最重要一步,收复圣城耶路撒冷。作为伊斯兰世界的最高世俗领袖,萨拉丁以哈丁战役的英雄事迹而得到广泛的传颂。然而,他的行动自由反倒不如以前了。
伊斯兰社会也是封建社会。相当于同时代西欧皇帝与国王的苏丹,对服膺于自身权威的埃米尔与领主,并没有直接约束的能力。他的亲兵数量并不很多,相反要依靠各地埃米尔与领主提供的兵力来征战。
苏丹能够长期作战,完全是来自各地埃米尔和领主的支持。由于他们并不希望折损兵力,如果一旦出现多方面的反对意见,苏丹就无法组织大军。有时,宗教方面的原因就会成为埃米尔和领主拒绝出兵的引子。
按照伊斯兰教法,如果丈夫外出四个月以上不归,妻子就有权利提出离婚。埃米尔们有可能面临妻子离婚的诉讼,除非是在参加圣战战斗的情况下。因此,如果萨拉丁想继续开展军事行动,就必须打着任何穆斯林都不能拒绝的“武力吉哈德”的旗号,以夺回耶路撒冷为终极目标。
1187年9月20日,萨拉丁的大军,来到了耶路撒冷城下。
耶路撒冷并非一座易守难攻的都市。四周的城墙不过4公里长,城外也没有任何援军。因此,只要萨拉丁坚持进攻,耶路撒冷迟早会落入穆斯林之手。由于路西尼安所率领的大军早就败绩哈丁战场,城内几乎无兵可用,更不要说有能力的指挥官了。
耶路撒冷城内的居民,差不多有6万人。
其中四分之一,也就是1.5万人,是穆斯林所说的“法兰克人”。他们从西欧来到这里,或者是西欧人的后代。
其余4.5万人,是由希腊东正教徒、亚美尼亚基督教徒等东方基督徒和犹太人、穆斯林组成的“东方人”。
因此,这6万人并不能作为一个整体来抵御萨拉丁所率的穆斯林军队。东方的基督徒和犹太人,曾经在穆斯林的吉兹亚税收制度下生活过。而从当时的力量对比来看,任何防卫的努力其实都是无济于事的。毕竟在过去的500年间,基督徒的统治只有最后100年的历史。至于1.5万名法兰克人,肯定比任何人都对萨拉丁的大军感到恐惧。此时,城内的焦点在负责防御的巴里安·伊柏兰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