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奈良,你会想到什么呢?也许你脱口而出的是“鹿”,又或者很多人会先想到东大寺的大佛。然而在中世,奈良就等于兴福寺。
那么,兴福寺是一座怎样的寺院呢?这座收藏了以国宝阿修罗像为首的众多珍贵文物的著名寺院,对它的历史,大家却意外地知之甚少。奈良是本书最主要的舞台,因而必须先了解兴福寺的基本知识。首先大致介绍一下它。
兴福寺的前身是藤原氏的祖先藤原镰足于天智天皇八年(669)创建的山阶寺。而后在迁都藤原京时,镰足之子藤原不比等将山阶寺搬到了厩坂(厩坂寺)。接着和铜三年(710),首都迁到平城京,遂在奈良的春日构筑佛堂,将镰足下令塑造的释迦三尊像从厩坂寺移来,并按“兴国家之福”之意,取名兴福寺。
在此以后,兴福寺作为藤原氏的氏寺愈发兴盛,并于养老四年(720)列为官寺,成为举办维摩会等国家法会的场所。因此,兴福寺同时受到檀越藤原氏与朝廷双方的影响。
兴福寺国宝五重塔(右)与东金堂
院政时代伊始,从白河院时代(1073—1129)开始,藤原氏的嫡传一系,也就是摄关家的子孙开始在兴福寺出家。第一位是藤原师实(藤原道长之孙)之子觉信。他于承保元年(1074)十岁时(虚岁,下同)出家,成为兴福寺别当(兴福寺的最高领导,又称“寺务”)赖信的弟子。康和二年(1100),觉信就任兴福寺别当。摄关家子弟担任兴福寺别当的传统就此确立。
摄关家之所以与兴福寺关系紧密,是因为院政政策确立之后,摄关家因自家政治权威下降而感到危机。事实上在这个时期,向来由藤原氏的氏长者(藤氏长者)决定的兴福寺人事任免,也受到了院——“治天之君”的干涉,对此不满的兴福寺频频发起嗷诉(强诉)。(参考拙著《一揆的原理》)
在院与摄关家、兴福寺相互对立的态势下,兴福寺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强化。俗称“僧兵”,也就是当时所称的“大众”登上了历史舞台。在白河院政之后的鸟羽院政期,就有个大和源氏出身(即武士出身)的僧侣,名叫信实,在兴福寺的权势如日中天,人称“日本第一武勇恶僧”。
由于与摄关家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兴福寺被卷入摄关家内部政治斗争中去。保元元年(1156),因藤原忠通、藤原赖长兄弟反目,保元之乱爆发,信实率领兴福寺站在了藤氏长者藤原赖长这一边,不过未赶上战斗。藤原赖长败亡后,信实等人的领地被没收了。
治承三年(1179),平清盛发动政变,软禁后白河院。此时,被视为反平氏的藤氏长者松殿基房被流放。兴福寺僧人因而奋起,此后一直站在反平氏的立场上。次年,也就是治承四年,平清盛第五子平重衡率军讨伐南都(奈良),战火中兴福寺、东大寺几乎化为灰烬。
治承·寿永内乱(也就是所谓的“源平合战”)结束后,在兴福寺别当信圆的奔走下,兴福寺得以重建。镰仓幕府成立后,大和国(今奈良县)不设守护,兴福寺作为事实上的守护统治大和。
然而这时出现了新的问题,这就是摄关家的分裂。镰仓时代初期,摄关家分裂为近卫家和九条家,近卫家与九条家互为对手,都试图征服另一方,掌控兴福寺。结果,信圆掌握的大乘院、一乘院成为争夺的对象。其过程迂回曲折,最终近卫家子弟被送入一乘院,九条家子弟被送入大乘院,形成一种共存状态。此外,近卫家又进一步分出鹰司家,九条家又分出一条家和二条家(也就是“五摄家”),后来这些家族子弟也进入一乘院和大乘院。
一般认为,当时兴福寺有超过一百个院家和坊舍,摄关家子弟的出家地一乘院和大乘院在其中是特别的存在。天皇与摄关家子弟担任院主的院家称为“门迹”,在兴福寺中,一乘院与大乘院就是“门迹”,称为“两门迹(两门)”。几乎所有的院家、坊舍都从属于这两大门迹,形成了以门迹为中心的主从制门流组织。学界称其为“两门体制”。
于是,兴福寺的僧侣因为出身的不同,也被明显地区分开来。摄关家出身的称作“贵种”,他们以固定的节奏步步高升,最终成为门主(门迹之主)。比摄关家地位低的贵族清华家、名家出身的僧侣叫作“良家”。“良家”阶层的僧侣虽然也具备担任别当的资格,升迁速度却有天壤之别。举一个例子,出身贵种的大乘院寻尊二十七岁就做了别当,良家出身的东北院俊圆直到四十二岁才终于就任此职。这是因为贵种僧侣享受特别的优惠待遇(良家必须要先担任权别当才能成为别当,贵种则不需要,等等)。僧侣的地位与他们作为僧人的成绩、能力毫无关系,仅仅由血脉和家族出身决定。良家绝无法凌驾于贵种之上。此外,在良家之下还有“凡僧”。
摄关家子弟就任门主时,将会继承门迹庞大的财产。而且,他们还可以对下属的院家施加影响。贵种僧侣的门流统治的深化,导致门迹之间围绕庄园等利权发生利益争端。永仁元年(1293),因为近卫、九条、一条家的对立,一乘院与大乘院爆发冲突,经镰仓幕府介入,到永仁五年总算平息(永仁的南都斗乱)。此外观应二年(1351),为争夺喜多院的控制权,两门迹兵戎相见(观应的争端)。
在永仁的南都斗乱中,一乘院、大乘院双方的“实际参战部队”是众徒。众徒这个词,原本和大众(寺僧集团)同义。然而,如前所述,随着寺院内部身份等级差异的产生,兴福寺内的众徒即大众,也随即不再是一个整体。镰仓中期,专事学问的僧侣在大众之中被称作“学侣”;与之相对,武装的下级僧侣被叫作“众徒”,以示区别。
到了镰仓末期,众徒当中的中层僧侣作为“六方”独立出来,相反,下层僧侣们组成“官符众徒(官务众徒)”这一武装集团。他们既是兴福寺的僧侣,又担任兴福寺领属庄园的庄官等职务。由于他们几乎与兴福寺内的佛事无关(仅仅负责筹措资金),实际上和武士别无二致,唯一的区别是剃了光头而已。
这些众徒是兴福寺的军事警察,受学侣和六方指挥。但是,随着永仁的南都斗乱等寺内暴力冲突频发,众徒的发言权也日渐增强。
另外还有一个被称为“国民”的群体。国民指春日社白衣神人,与其余诸国的“国人(地方武士)”属于同一阶层。春日社是祭祀藤原氏氏神的神社,在中世与兴福寺是一体的。因此,国民也从属于兴福寺,作为兴福寺和春日社的暴力机构活动。由于众徒与国民二者特征类似,常被并称为“众徒、国民”。(但是国民的身份并非僧侣,与众徒不同,他们并不剃发。此外,相比众徒,国民于兴福寺的独立性更强。)他们或属于一乘院,或属于大乘院,被称作“坊人”。
这些大和国的武士们,都会参加每年九月十七日(现在是十二月十七日)举行的春日社若宫祭(御祭,详见第五章),一起在流镝马仪式中当差。最初是平田党、长川党及他国武士参加,十三世纪中叶到十四世纪初有长谷川党、乾协党和葛上党参加,镰仓末期至南北朝期间有散在党参加。补充一句,永仁的南都斗乱,就开始于永仁元年(1293)的御祭上,大乘院一方的武士混在流镝马队列中进入奈良,袭击了一乘院,一乘院方武士遂应战。
自从散在党参与御祭以后,渐渐就没有他国武士参加了,大和国武士独占了流镝马的差使。最终形成了以国民阶层为中心,长川、长谷川、平田、葛上、乾协、散在六党轮流与之搭配,担负御祭的流镝马职责的体制。
前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兴福寺通过御祭将大和国内的武士组织起来。笔者并不否认这一理论,但除此之外,我认为流镝马这一差使也使众徒和国民之间的联系更加强化。与其说这是兴福寺对大和一国的控制得到加强的表现,倒不如说是“众徒、国民”团结了。下一节开始,我们就以他们的行动为中心,来看一看动乱中飘摇的大和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