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亡以后,蒙古贵族和军士被迫回到蒙古草原,经朱元璋多次派人攻打,其内部发生分裂。永乐初,蒙古分为三大部,即辽河、西辽河、老哈河流域的兀良哈,其西至杭爱山一带的鞑靼部和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及其以南准噶尔盆地的瓦剌部。由于蒙古地区与内地农业地区的长期隔绝,以及草原上大小封建主之间经常发生的相互掠夺的战争,使游牧经济凋敝,牧民的生活日益贫困。在明朝强盛时,瓦剌和鞑靼的统治者都接受过明朝的封号,在经济上也多次与明朝进行互市。但每当贡市的要求不能满足时,便不断以发动战争作为对明的要挟。明朝政府为了防止蒙古的侵扰,最初在北方设有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以后又增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加上固原和山西的偏关,称为九边,皆布有重兵。明朝政府又积极在沿边修筑长城。据万历《明会典》统计,当时九边所筑城堡、关隘、空心台、墩台等共达一万八千余座。
频繁的战争并没有阻碍蒙汉等各族人民之间的往来,长城也没有隔断彼此的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许多蒙古民众为生活所迫不断向内地迁徙,也有的汉人因被蒙古统治者俘虏为奴,或因逃避租役,或经营商业,而大量流入蒙古。隆庆时,在蒙古古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一地就居住有汉族人口五万余,居屋佃作,名曰板升。俺答汗继位后,特别是在他晚年和三娘子统治时期,蒙汉间很少发动战争。马市贸易极盛,除官市外,又得与塞下民互市。万历九年(1581)又修建了呼和浩特城(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此城很快发展成为蒙古地区与内地贸易的商业都市。长城附近延袤五千里无烽火警,近疆水陆屯田悉垦治如内地。蒙古封建主的财富显著增加,其币帛牲畜,动以万计,特别是鄂尔多斯、土默特、察哈尔等部所在地,随着内地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农业和手工业(包括铁的炼冶业和铸造业)的产量和产品都有显著增加。
明朝时,藏民以半农半牧为生,农产品有小麦、荞麦和青稞,上层僧侣和各地的部落首领构成封建领主阶级,拥有大量的田庄、财富和奴婢,而广大藏族人民则都是农奴。洪武时,明政府在西藏等地设立乌斯藏都指挥使司以及宣慰司、招讨府、元帅府、万户府、千户所等地方行政机构,任命藏族的封建领主为都指挥使、宣慰使、招讨使、万户、千户等官职,赐给他们诰命、印信,通过他们向所属藏民征收赋税。当时西藏喇嘛教的教派很多,有噶当派(红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和本布派,每派又分为若干小派。而以噶举派帕木竹巴法王的权力为最大。明朝设帕木竹巴万户府,并封帕木竹巴法王为“国师”,明朝还在西藏封立三大法王(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五大地方之王(阐化王、赞善王、护教王、阐教王、辅教王),此即西藏八王。八王各有封地,分别统辖一定地区,与明朝往来十分频繁。
明初,宗喀巴在西藏创立格鲁派(黄教),他在西藏进行宗教改革,主张“敬重戒律”,提倡苦行。宗喀巴第五弟子释迦也失作为他的代表曾两次到达北京,明成祖封其为“西天佛子大国师”,宣宗封其为“大慈法王”和“国师”。此后黄教在西藏的势力日大,信仰者日多。万历时,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坚错长期居留在西宁等地,与蒙古俺答汗相友好。与明朝首辅张居正也有书信往来,明朝封其为“大国师”。三世达赖喇嘛使黄教在蒙古得到广泛传播,在调和明朝皇帝和俺答汗的关系方面也有较大的贡献。四世达赖喇嘛云舟坚错曾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得到神宗授予的“普持金刚佛”的封号,此后,格鲁派的首领五世达赖喇嘛和四世班禅借青海蒙古固始汗的兵力,推翻噶玛派在西藏的统治,黄教在西藏的政治地位日益巩固,得到青海、蒙古以及东北各地喇嘛僧侣的支持。
明朝藏族人民与内地各族人民之间的来往更加频繁。永乐五年(1407)至十二年,在藏汉各族人民的艰苦劳作下,修通了四川雅州(今雅安)到乌斯藏的驿路。明朝在川、陇等地设茶马互市与藏民贸易,还准许西藏等地的僧俗官员派使来北京通贡,规定三年一贡,天顺年间一次贡使至二三千人。私人贸易被严格禁止,但汉藏两族人民之间的贸易关系始终不断。藏民经常以马匹、氆氇等物来内地换取盐、茶和布匹,汉族商人也从内地私自携茶与之易马,有人甚至越山涉水,深入藏族地区从事贸易活动。当时的河州、秦州(甘肃天水)、洮州(甘肃临洮)、雅州和打箭炉(四川康定)等地,已经成为藏汉各族人民互市的场所,私营贸易与官营贸易同样繁盛。
格鲁派
中国藏传佛教影响最大的宗派。格鲁,藏语意思是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称善律派。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故又称黄教。又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派,故称新噶当派。格鲁派强调修行次第,显密并重,先显后密;提倡苦行,僧人不结婚,戒杀生,禁饮酒,断绝世俗交往等。该派在藏族、蒙古族居住区流传甚广。到清代,格鲁派的达赖喇嘛与班禅两转世系统都由清政府确认,格鲁派成为西藏地方政权的执政教派,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维吾尔族在明朝称畏吾尔,亦作畏兀儿,是居住在新疆地区的主要民族。明代,除撒里畏吾儿仍从事游牧外,其他居住在于阗(今新疆于田)、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哈密、土鲁番(今新疆吐鲁番)等地的畏吾儿人都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其手工业也很发达。其耕地和牧场大部分掌握在封建主(蒙古族或畏吾儿族)的手中,一般农户则少地或无地,遭受封建主苛重的剥削。元末明初,畏吾儿族地区地大者称国,小者只称地面,形成封建割据的形势。洪武、永乐、宣德间,与内地恢复关系的小国和地面,前后共有七八十个之多。明朝政府从太祖时起先后在甘肃西部到新疆东部地区设立赤斤蒙古、哈密、沙州、安定、曲先、阿端、罕东、罕东左等八卫,卫设指挥,一度还在柳城、火州(均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等地设都指挥等官。明朝与哈密卫的关系最为密切。永乐二年(1404),明政府曾封哈密王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景泰时,土鲁番势力强大,攻占哈密城,兵锋及于嘉峪关内的甘州(今甘肃张掖)、肃州(今甘肃酒泉)等地。从此明朝对西域的控制日益松弛,不得不在嘉靖八年(1529)放弃哈密。
居住在云贵、四川、两广、湖广等地的少数民族有苗、瑶、彝、僮(即壮)、黎、傣等族。各族之间以及同一个民族不同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农业已有显著发展,并普遍使用犁耕。湖南一部分少数民族到明中期已蓄食甚富;云南一些民族在平坝种稻,一年两熟,产量也在增加。但住在高寒山区的某些部落,生产力还很低下,有些仍处在刀耕火种阶段。从社会发展的阶段看,有些已由封建领主经济过渡到地主经济,或是地主经济已占统治地位;有的阶级分化不明显,有的则已有阶级分化,开始由原始公社制末期进入奴隶制,或已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
明朝政府沿袭元朝的统治制度,在云贵、两广地区设置土司,通过各族的首领统治各族人民。但各地的土司与明朝也有矛盾,经常发动叛乱。明朝政府在平定叛乱后,往往把这些地区的土司裁撤,改设流官,即改土归流。改土归流的目的是建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但是在客观上打破了农奴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地主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对维护国家的统一有进步意义。
明朝统治时期,云贵各地经常爆发各族人民的起义。著名者有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苗族农民的邛水十五洞司(今贵州三穗)起义、英宗正统七年至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的广西桂平大藤峡起义。明朝有很多汉族人民陆续迁至云贵、两广等地,他们不仅与当地少数民族人民一起进行抗官斗争,还把先进的铁工具和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带到了苗、瑶等族聚居的地区,并从事耕作、开矿、采茶、兴修水利,对这些地区的开发起了积极作用。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的土著居民,长期以来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16世纪,高山族已有发达的农业,甘蔗和棉花的种植也逐渐兴盛起来。在农业方面可能已用铁锄耕作,狩猎则已普遍使用铁工具。狩猎剩余产品已用于交换。高山族社会的基层组织是部落,若干部落结合成社。一社或千人,或五六百人,已有贫富差别和阶级分化。随着东南地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汉族人民渡海到台湾。濒海之民每年都有渔船在澎湖和北港之间打鱼,又有很多人到台湾与高山族进行贸易,或在山口设店,或径自入山,以玛瑙瓷器等换取鹿皮、鹿角,受到高山族的热情接待。
高山族诸罗县人形象图
出自《皇清职贡图》。《皇清职贡图》是清朝记录海外各国及中国国内各少数民族的史籍。
万历、天启间,颜思齐、郑芝龙等在台湾建立政权。他们称君主,有官职,有武装,与高山族保持和睦友好关系。郑芝龙在台湾练兵积粮,又在厦门、金门竖旗招兵,参加者都是贫苦的饥民,他们出没海上,走私贸易,也登陆与明军作战,他们还头裹红巾,号“郑家军”,军纪甚严,禁止掠捕妇女、放火杀人、强割稻谷等。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后,郑芝龙于崇祯元年(1628)接受明朝的招抚,并在崇祯三年和十二年率领郑家军,以巧妙的海战击败荷兰殖民者。使荷兰“不敢窥内地者数年”。
居住在中国东北的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明初居于东北的女真人分为海西、建州和“野人”三部。分布在松花江以东,东滨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儿干的广大地域内。其中海西、建州两部多居住在松花江、牡丹江、乌苏里江各流域,野人女真则分布于黑龙江中下游南北各地,东北到鞑靼海峡等广阔地区。女真三部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野人女真比较落后,不事耕稼,以狩猎为生。海西、建州两部虽然亦过渔猎生活,但已从事畜牧和农耕。
明朝政府在东北设置都司卫所,直接统辖女真三部和黑龙江流域的各个少数民族,建州女真部的建州是最早设立的卫。永乐时,明朝政府任命建州部首领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猛哥贴木儿为建州左卫都督。后龙江部力量强大,南下压迫建州,阿哈出孙李满住率众西走。英宗正统时,建州部众几经迁徙,相继来到浑河支流苏子河上游的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地方。明朝政府任命李满住为建州卫指挥使,董山为建州左卫指挥使,又设置建州右卫,以凡察为指挥使。此即著名的建州三卫。建州部众进入赫图阿拉后,明政府在东北地区开设马市,专与建州部贸易。从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建州部的社会生产力有显著发展。农业已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手工业也很发达,“银、铁、革、木,皆有其工,而惟铁匠极巧”。建州女真以人参、貂皮和松木等与汉族贸易,贸易地除原有的抚顺外,又增加了清河(今辽宁本溪东北)、宽奠(今辽宁宽甸)、叆阳(今宽甸西北)三处。与这一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组织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此制度反映了建州部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发展,加强了建州部的军事实力。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采取又拉又打的办法,陆续把女真建州五部、长白三部、扈伦四部、东海诸部控制在自己的势力之下。二十七年,命额尔德尼、噶盖以蒙古文字女真音创制满文颁行。四十四年,他正式与明朝断绝关系,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女真族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设置官吏,制定法令。次年,包括库页岛及其附近的小岛在内的女真各地,都脱离明朝的统治,由后金政权管辖。女真各部的统一,客观符合历史发展,对加速中国东北地区的开发,对东北各族之间的进一步联系都有重大意义。
库页岛
库页岛,俄罗斯称为萨哈林岛,面积七万六千四百平方千米,是俄罗斯最大的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东部,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库页岛历史上曾为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皇俄国通过1858年《瑷珲条约》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逼迫清政府割让该岛。1905年和1918~1925年间,日本曾统治库页岛全境。1945年,苏联占领库页岛全境。现为俄罗斯萨哈林州管辖。
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发兵大举攻明,烧毁抚顺城。次年,又在萨尔浒大败明军。以后六七年间,由于明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明军连续败退,除山海关外极小地区,辽东大小七十余城,包括辽、沈在内,全部为后金占领。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后金一次掠获的辽东汉人达二十万口之多。二年,后金以辽阳为都。五年,迁都沈阳。六年,努尔哈赤率兵攻宁远(今辽宁兴城)时受伤,死于沈阳,其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时期后金的势力又有所扩展。不久,后金又扩充了八旗制度,先后建立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并继续在关内掳掠人口,分拨给八旗贵族或士兵之家为奴耕作。崇祯五年(1632),皇太极联合蒙古喀尔喀、科尔沁等部,攻打受明册封并与后金为敌的蒙古察哈尔部,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走死青海,后金攻占呼和浩特。至此,后金已占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从东、西、北三面,对积弱已久的明朝形成包围。明崇祯九年,即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得到满族贵族、蒙古王公、各部部落首领以及东北地区一些汉族地主的支持,改后金为“清”。从这时起,清朝已成为一个与明朝相对立的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