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7年11月11日,鲁登道夫在蒙斯的第5集团军总部召集两个集团军的参谋长,库尔和夏仑堡,加上参谋本部的作战处长韦兹尔开会,会上确定了德军在1918年的战略方针。德军的战略目标是赶在美军大量开到西线之前,发动一个决定性的打击,以彻底摧毁西线的协约国军队。而协约国的战略方针仍是贝当的既定方针,实行全面防御,等待美军主力的到来。德军迅速从东线调来部队,集中起190多个师,而协约国也集结了180多个师。德军的计划是在英、法部队之间的结合部,阿拉斯和拉费尔之间实施突破,得手后以一部兵力向南作牵制性攻击,以掩护攻击主力转向西北,将英军逼向海岸,或将其歼灭,或迫其撤回英伦三岛,然后再集中主力打击法军。
1918年3月21日凌晨,德军6000门火炮作了5小时的短暂而密集的射击,从而拉开了被德国人称为“皇帝会战”的第一阶段“米歇尔作战”,也称“松姆河攻势”。3月23日,战场形势打乱了德军原来的计划,德军贝洛第17军团、乌维兹第2集团军在主攻方向进展甚小,而辅助进攻方向上的古特尔第18集团军出乎意料地取得重大战果。鲁登道夫根据这一情况和“50个英军师被击溃”这一被夸大的情报,重新规定了进攻计划:迂回联军的两侧翼,同时击破英军和法军,将英军打退到沿海一带,将法军击退到巴黎。3月25日,英军第5集团军向西北退往海边,法军第6集团军向西南撤往巴黎。德军在通往亚眠的路上撕开了一个15公里宽的缺口。法军统帅部急调预备队第1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参战,于3月28日封闭了通往亚眠的缺口。德军因其补给线需经过一片4年战争所造成的“人工沙漠”,后勤补给无法跟上,难以扩张战果。接着双方进入胶着状态,鲁登道夫害怕陷入类似以往的消耗战,在4月5日晚下令全线停止战斗,第一阶段“米歇尔作战”告一段落。
德军在70公里正面上,楔入60公里,就短时间里占领地盘的多少而论,成绩巨大,但将英军逼向海岸的主要目标没有达到。从战场态势来看,德军形成了一个纵深60公里、宽150公里的预示危机的弧形突出部。此战德军伤亡24万人,联军伤亡被俘21.2万人。
早在1月,法军参谋本部就有建立联军最高指挥机构和协约国军总预备队的打算,但贝当和黑格为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表示反对。直到德军开始进攻,形势变得危急起来,经英、法两国政府首脑在道仑斯会商会后,3月26日才任命福煦将军为西线联军的“协调者”,他的指挥权十分有限。直到4月14日,福煦才进一步成为西线最高联军统帅,开始付诸实施建立协约国总预备队的计划。
4月9日,鲁登道夫又在佛兰德地区发动强大攻势,开始了“皇帝会战”中代号为“乔治”的第二阶段作战,也称“利斯河攻势”。德军第4、第6集团军向当面的英军第2、第1集团军实施突击,德军第6集团军首先摧毁葡萄牙的两个师,很快打开了缺口,当天傍晚前出到达埃斯泰尔地区的利斯河河岸。第二天德军第4集团军楔入英军第2集团军阵地,占领梅森附近一块高地。4月10日,英军眼看即将被围,放弃阿尔芒蒂埃尔,向海岸退却。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黑格几次向福煦求援,但后者正在组织总预备队,只派了法国第10集团军中的4个师和1个骑兵军前去相助。英军眼看就要被逼下大海,但他们拼死战斗,终于守住了阿兹布鲁克这一重要铁路枢纽站。4月12日起,英军在前来增援的法军协助下不断展开反击,迫使德军于4月15日暂停进攻。4月17日,德军恢复攻势,一星期后攻下凯梅尔山地,不过对会战已无足轻重。4月29日,德军对佛兰德的进攻完全停止下来,从而结束了第二阶段的“乔治”作战。德军损失8万人,联军损失11万人,战场主动权仍操在德军手里。
鲁登道夫试图通过不断地向联军要害部位发动奇袭来保持手中的主动权。“乔治”战斗刚结束,就着手制订新的、旨在摧毁英军的第三次进攻计划,通常被称做“马恩河攻势”。由于协约国军的预备队已集结在前两次英军受打击的地区,所以这一次要在兰斯和瓦兹河之间,先对法军发动佯攻,达成突破后对巴黎形成威胁,将协约国军的预备队吸引过来。然后再对英军实施突击。为达成奇袭的效果,德军采用了种种欺敌手段。
5月27日凌晨,德军炮兵急速射击了法军第6集团军的阵地,两小时后,德军第7集团军几乎未遇抵抗,在双层徐进弹幕掩护下占领谢曼代达默,轻易地渡过了埃纳河。日落黄昏时,德军已到达韦勒河,并在几处强渡成功。德军在第一天就取得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重大战果,中央突破获得成功,调虎离山的目的业已达到,协约国的预备队、法军第5集团军的13个师已从佛兰德赶到突破地点,德军第7集团军占领了韦勒河南面的部分高地,到达了计划所规定的位置。鲁登道夫命令朝兰斯和苏瓦松方向发展进攻。5月28日,经一整天激烈交锋,德军在夜间攻克苏瓦松。5月29日,贝当下令法军于第二天从两翼向德军反攻。5月30日,法军预定的反攻因德军在中央迅猛的发展而胎死腹中,德军全力进击,抵达马恩河。但这也是德军进攻的顶点。以后几天里,法军增援部队源源而来,抵抗力剧增。6月5日,法军在马恩河南岸、兰斯遏制了德军凶猛的势头。6月9日,德军第18集团军为改善亚眠至蒂埃里堡之间的战线,向贡比涅方向进攻,但没有达成目的。鲁登道夫第三次攻势结束。是役德军死伤、被俘近12万人,协约国军损失约17万人。
德军这次中央突破出人意料的成功,很大程度是法军第6集团军部署上的失误造成的。原来法军参谋本部准备在前线采取“弹性防御”,在防区的第一阵地线上布置少数兵力,将防守的主要兵力布置在纵深第二阵地线上。这种“前轻后重”的配置虽然会造成第一阵地线失守,但对方在进攻第二阵地线时,就因无法得到炮兵的相助和遭遇强有力的纵深防御而受挫。然而这一合理的“弹性防御”观念被法国总理兼陆军部长克莱孟梭否定,他坚持要将大部分兵力配置在第一阵地线上。第6军团司令杜切尼也坚持这种兵力配置,这样法军便密集挤缩在防线的最前沿,成为德军密集炮火下的炮灰。等到德军步兵进攻时,法军防线上已没有抵抗能力。
经过这次进攻,德军战线上除了原来的亚眠和佛兰德两块突出部外,又增加了一块马恩河突出部。表面看德军再次进逼巴黎,法国人心惶惶,不过双方实力已悄悄地发生变化,美国的武器和军事基数装备正不断涌入西线。年初,美军在西线不过29万人,6月底增加到近90万人,7月超过了100万人。而德国方面兵员后续已告急,人力资源接近枯竭。鲁登道夫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突袭方式,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实力,几乎与阵地消耗战的效果无异。
为了在美军发挥作用前打垮英、法军队,鲁登道夫决定在7月15日发起第5次进攻,目标和过去一样,粉碎佛兰德地区英军。但先从打击兰斯地区的法军开始,以便从佛兰德引开对方尽可能多的兵力。德军第1、第3、第7集团军实施兰斯方面的进攻,进攻打响后两个星期,德军第4、第6集团军开始进攻佛兰德的英军。法军这次事先获得准确的情报,作了充分准备。在兵力部署上,接受了教训,采取前轻后重的“弹性防御”的配置。
7月15日,法军首先向估计中的德军进攻部队集结地发起突然炮击,企图未交手先捞把便宜,但效果不大。德军准时展开行动,经3个多小时的炮击后,炮火改为徐进弹幕射击,德军步兵出动,轻松地占领了法军前沿阵地。德军第7集团军在浓密的烟幕掩护下,颇为顺利地渡过了马恩河。但以后几天里,向法军防线的纵深发展遭到坚强之阻击。法军前轻后重的战术配置产生了极大效果,德军无法摧毁法军纵深内的强大防御火力。7月16日,德军第1、第3集团军停止了攻击。第二天,第7军团接到命令:在7月21日凌晨前撤回马恩河北岸。德军在兰斯的攻势虽说是虚晃一枪,但远没有达到所希望的效果。鲁登道夫正打算正戏开场,决定将炮兵调往佛兰德,开始对英军实施进攻,但协约国军已抢先动手。
7月18日,芒让指挥的法军第10集团军从秘密集结点——维莱科特雷森林跃出,向马恩河突出部的德军发动强大反击。法军共投入20个师,其中美军两个师,还有350辆坦克也投入战斗,400架飞机在空中组成3个层次的机群:2000米以上的机群对付德军歼击机,1000~2000米的机群攻击德军侦察机,1000米以下的机群扫射德军地面目标、轰炸德军后方和对付德军强击机。法军的进攻使德军统帅部深感意外,被迫放弃原来对佛兰德英军的进攻计划,调兵前往增援。战至8月4日法军停止进攻时,德军已退过马恩河、乌克尔河,撤至埃纳河和韦勒河之线。法军已占领苏瓦松,也进到了韦勒河上。巴黎又一次摆脱了危险。协约国方面士气大振,这次会战也称做“第二次马恩河会战”。鲁登道夫期望在美军主力参战前摧毁英、法军队的战略企图彻底失败了,德军转入防御,持续了半年之久的“皇帝会战”终以德国人的失败而告终,战争主动权已转到协约国一边。
早在7月24日,福煦召集贝当、黑格、潘兴会商决定,未来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是消除马恩河、亚眠、圣米耶尔德军的三块突出部,使铁路交通线与战线平行,以便改善和保障后勤补给。第二阶段联军将发起全面攻势。马恩河突出部由法军负责,已在消除过程中,亚眠方面由英军负责铲除,圣米耶尔地段则由美军包办。
8月8日凌晨,英国远征军黑格元帅指挥英军第4集团军、法军第1、第3集团军发起亚眠会战。协约国部队运用康布雷会战中的成功经验,在徐进弹幕和近千架飞机的掩护下,500多辆坦克滚滚向前,步兵战斗群紧跟在后面,德军出现了大战中罕见的士气崩溃的现象,他们从心理上被彻底击败了。起初德军士兵还顽强抵抗,一等到坦克越过他们防守的堑壕阵地,便成片成片地投降了,他们认为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便放下了武器。联军的坦克群摧毁了德军第2集团军中6~7个精锐师,席卷了德军后方并端掉好几个师指挥部。尽管遭到突然打击,德军还是迅速调动预备队增援,协约国军的坦克也遭到很大损失,以后几天里,开头的运动战又演变为阵地消耗战。德军虽然被逼退近20公里,但还是守住了防线。亚眠会战于8月12日结束,黑格毕竟达到了目的,此战消除了德军对巴黎-亚眠铁路的威胁。接着,协约国军又在苏瓦松至阿拉斯的150公里战线上发动连续不断打击,到了9月初,德军第2、第9、第17、第18集团军全部撤回齐格菲防线(亦称兴登堡防线),这是德军发动春季攻势时的出发阵地。
鲁登道夫把8月8日这一天看成这次大战中德军最黑暗的日子。他和他的统帅部的战斗意志正是在亚眠攻势中彻底崩溃,并决定停止战争,进行和谈。鲁登道夫在战后回忆录里写道:“8月8日已毫无疑问证明德军战斗力的衰颓,我已经没有希望找到一种战略手段来挽回颓势。一切计划都不再有安全的基础,以后的战争指导将成为一种不负责的赌博,那也是我一向认为必败的。对于我而言,德国民族的命运是一种太高的赌注,所以这个战争必须结束。”
9月12日,潘兴指挥的美国第1集团军向圣米耶尔德军突出部发起进攻。自从美军来到欧洲,一直没有机会独立成军,独立自主进行作战,总是分散到英法部队接受指挥,联军统帅福煦觉得这样使用美军比较顺手,故而常常阻挠潘兴将军建立美军独立指挥体制,借故分散、抽调不断抵达和正在集结的美军。为此,潘兴几次与福煦发生激烈争吵,甚至有打福煦耳光的冲动。当德国人发动春季攻势时,英、法军队的首脑们便联合起来对潘兴施加压力,要求美军分成几部分隶属英、法军队的领导,被潘兴拒绝。英法方面的理由之一是美军初来乍到没有经验,也未必是德国人的对手。但在6月里,初出茅庐的美军打得勇猛顽强,让德军大吃一惊。美、德两军在名叫康蒂尼的村庄第一次交锋,美军第1师半小时就将德军击溃,攻占了这一具有重大价值的高地村落,使德军心理上受到沉重打击。当法军第6军团向后狼狈溃逃时,毫无战斗经验的美军第3师赶来激战三天,粉碎了德军强渡马恩河的企图。美军第2师在贝莱奥森林一码一码地战斗了整整3个星期,将盘踞在坚固而完善的防御工事中的德军赶出森林。德军统帅部感到现在他们遇到了真正的劲敌。美军的出色战斗赢得了敌军和友军的一致尊敬,福煦最终只好同意美军编成独立的作战指挥体制。于是,美军便揭开了圣米耶尔会战大幕。
德军在得到美军就要进攻的消息后,立即开始了撤退,当美军于9月12日凌晨发起进攻时,德军撤退工作远没有结束,但重炮部队已经撤走,所以到第二天,圣米耶尔突出部已经消除,美军损失7000人,德军被俘就达1.5万人。协约国方面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已经全部完成,接下来就是按计划发起第二阶段的反攻。
协约国的反攻计划是:美军第1集团军、法军第4集团军在战线右翼向德军侧后的梅济埃尔进攻,以动摇对方整个防线;英军第1、第3、第4集团军在法军第1军团军支援下,在圣康坦和康布雷之间进行中央突破,向莫伯日方向进击;由比利时国王阿尔贝指挥的佛兰德集团军群在战线的左翼、利斯河至海岸之间出击。三个总方向上的进攻时间从右到左依次顺延一天。德军预料协约国军全面进攻即将开始,赶紧在齐格菲防线后方修建三条从海岸到穆斯河的新防线。第一条防线经热尔芒、根丹、布伦吉利达、克里姆吉利达、根特、孔代、瓦朗西安、勒卡托、吉兹、雷代尔、武齐埃,到达孔桑武阿。第二条防线经安特卫普、布鲁塞尔、那慕尔、吉韦,再溯穆斯河而上到达凡尔登,亦称“安特卫普-穆斯防线”。第三条防线沿着德国边境,直到10月才开始动工。
9月26日,右翼的美军和法军首先开始进攻。3天里只前进了数公里,10月3日和8日,法军第5、第10集团军也转入进攻,同样没有打开局面。协约国军在右翼的攻势于10月13日被迫停止。失利的原因是德军事先加强了防御,而美军的进攻组织出现严重混乱,后方道路被堵塞,粮食和弹药无法送抵前线,之后又调用有战斗经验的部队,却更增加了混乱程度,并遭到重大损失,18天的战斗只前进了5~12公里。美军的失利引起了法国总理克莱孟梭的严厉指责,甚至要求联军统帅福煦将潘兴撤职。
9月27日,协约国军在战线中部展开行动,英军第1、第3集团军在康布雷开始发动打击,第二天强渡斯凯尔特河,经战斗一个月,在10月29日攻入康布雷郊区,将当面之敌逐出齐格菲防线。英军第4集团军、法军第1集团军也于9月29日在圣康坦和拉费尔转入进攻,第二天即在30公里的正面上突破齐格菲防线。
9月28日,佛兰德集团军群由利斯河向北展开进攻,部队克服了沼泽地造成的后勤补给上的困难,顽强推进使德军第6集团军处于即将被合围的困境,不得不在10月2日开始撤出齐格菲防线。
协约国军的10月攻势大获全胜,德军士气低落,节节败退。德军在撤退时一路进行破坏,经过之地成为一片废墟。11月5日,经连续攻坚,协约国军深深突破德军中央正面,战绩不佳的美军第1集团军几度拼杀后,终于也突破了当面德军阵地。11月6日,德军统帅部下令撤往“安特卫普-穆斯防线”,直到康边停战协定于11月11日签订时,协约国部队已抵达“安特卫普-穆斯防线”,并且突破了防线南端。此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事行动已告结束。
通往贡比涅森林之路漫长而曲折。早在1916年年底时,东线和西线战场上经历了一连串巨型会战后仍不见胜负,战争结束遥遥无期,生命和财富的巨大消耗程度令各国政府始料未及。既然战争不能解决问题,和平势力便在各国不同程度抬头。1916年11月13日,英国前外交大臣兰斯敦向内阁提出了一份和平谈判备忘录,但遭到当时以陆军大臣劳合·乔治为首的主战派的反对。不过这一备忘录反映了英国政府部分成员的情绪。同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风闻美国政府即将提出和平建议,便抢先抛出自己的和平谈判建议,以显示外交上的高姿态。
这份建议声称德国及其盟国是为捍卫自身生存和发展而战,到目前为止已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并且准备如有必要将这场强加于它们的战争进行到底,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声明不负任何责任。但建议又表示不企图摧毁和消灭敌方,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建议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德国将这份照会通过美国政府转交给了英、法、俄、意、葡、日、罗、塞等各敌国。
协约国家得到这份和谈建议后,于12月29日作了集体答复。答复指出德国的建议是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是一个既无内容又不具体、不具有任何开始谈判条件的提议。答复历数了德、奥种种背信弃义、破坏世界和平的事例,谴责其在战争中犯下的种种罪行,声称协约国家是为和平与正义而战,并将拒绝这样一个没有诚意和没有意义的建议。但在最后又强调了比利时的独立,赔偿和未来的安全保证是和平的先决条件。
就在德国抛出和谈建议,协约国尚未答复时,美国以中立国身份于12月18日向交战双方发出了和平建议。美国的意思是要求交战双方各自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和保证未来不再发生类似冲突的妥善办法,美国愿意以可以被接受的方式、甚至采取主动,从中斡旋和出力,并且准备在结束战争后建立一个旨在保证全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国际联盟。美国建议的其余部分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话。
德国于12月26日对美国的建议作了回复,认为交战双方直接交换意见是达到所希望的结果最适当的办法。提议在中立国领土上迅速召集各交战国代表会议。最后敷衍道:德国愿在建立国际联盟这一崇高任务方面同美国进行合作。
协约国在1917年1月10日对美国的建议作了答复。首先对美国的崇高情感表示敬意,同时相信目前不可能实现协约国所期望的和平,因为这种和平将保证恢复协约国家的一切被占领土,以及对比利时、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的赔偿。对美国将两个交战集团混为一谈的做法表示抗议,因为这场战争的责任和道义上的评价,对交战双方都完全相反,并再次提醒美国:协约国没有挑起战争也不要战争,不是为自己利益而战,首先是为了保障各国人民的独立、公理和人道而战。至于结束战争的条件,协约国表示在正式谈判之前不予详细公布,但还是开列了一系列条件:恢复比利时、塞尔维亚等独立国家的地位并应得到赔偿,归还一切被占领土,解放奥匈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允许他们成立独立国家,改组欧洲并将土耳其从欧洲赶出去。
协约国拒绝直接谈判,因为知道自己的和平条件同战场现状之间距离实在太大,而自己的劲儿还没有全部使完,不愿接受有利于同盟国的和平条件。到了1917年8月1日,罗马教皇贝尼迪克特十五世发出了“致各交战国人民的统治者”的和平建议。但教皇的建议主要有利于德、奥方面,所以被协约国方面拒绝。当年底俄国退出战争后,美军一时还来不及填补真空,协约国见德国已摆脱两面作战的形势便感到西线压力的沉重,英国内阁中求和的呼声再起,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迫于形势提出了和平条件,他表示:英国无意取消德国在世界上的强国地位,强迫它接受不同形式的政府,也无意分裂奥匈帝国,英国仅要求恢复比利时主权并给予赔偿,对1871年铸成的大错——割取法国的阿、洛两省给予重新考虑,让奥匈境内的少数民族在其帝国结构内实行自治,给其境内的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以重返祖国的自由。至于俄国,可由其自己与德国去解决,但英国赞成建立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家。德国的殖民地问题应召开一个国际会议来解决。只要答应这些条件,英国欢迎和平。
劳合·乔治首相发表和平演说后没几天,美国总统威尔逊于1918年1月8日在国会宣布了著名的“十四点和平计划”,其内容要旨为:1.公开谈判和约;2.海洋自由;3.取消经济壁垒;4.裁减军备;5.基于受治人民的利益对殖民地要求加以调整;6.撤出俄国领土并由俄国自由决定其国家政策;7.撤出比利时领土并恢复其主权;8.撤出法国领土,阿、洛两省应归还法国;9.依照民族界线调整意大利的国界;10.允许奥匈帝国人民有自主发展的机会;11.撤出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三国,并给予塞尔维亚以出海口;12.应保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的非土耳其民族可自主发展,达达尼尔海峡应对所有国家的船只保持开放;13.波兰应成为独立国家并给予出海口;14.建立国际联盟并赋予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
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对交战两方的利益来说,客观上都有利有弊。它抓住了全世界普遍厌战的心理,可谓深得人心。协约国方面虽然在某些条款上不太赞同,也发现这位自告奋勇的和事佬似乎打着主宰世界的算盘,但为了争取美国的援助,不得不在表面上赞同。但此刻已成了德国内政外交幕后主宰的鲁登道夫却把“十四点和平计划”斥之为胡说八道。他一意孤行,想以西线的决定性攻势迫使对方屈服于德国的意志。
在鲁登道夫的西线攻势发动前,他手下负责同协约国秘密接触的哈弗顿上校同英国参谋总长威尔逊的密使秘密会晤,英国人提出了更低的和平条件:其中将归还阿、洛两省改为允许自治。但鲁登道夫是一个典型的不懂妥协艺术的日耳曼人,他不仅拒绝,还向政府内阁隐瞒了此事。他对政府中主张和谈的人深恶痛绝,并且一直向其政府甚至参谋总长兴登堡隐瞒真实的军事现状。6月下旬,德军的西线攻势已露出失败的迹象,帝国外交大臣屈尔曼在议会表示:单凭军事手段而无外交努力是不能结束战争的。对长期不知战场形势真相的人来说,屈尔曼无疑在暗示军事形势对德国不利。鲁登道夫立即以政府内政外交不能很好配合前线作战为由,逼迫屈尔曼辞去外交大臣职务,并由海军将领辛兹接任。
如果说鲁登道夫过去一直是个主战派中的最强硬的人物,那么到了8月8日英军发起亚眠会战以后,他的态度转了180度。8月11日的御前会议前,鲁登道夫对辛兹说:“三星期前我有把握迫使敌人求和,今天我已不再有把握了。”但在后来讨论所能接受的和平条件时,鲁登道夫坚持长期占领比利时,吞并波兰等不现实的要求,同时严密封锁前线攻势失利的消息,不让政府要员知道。这时的鲁登道夫已完全不是四年前攻打列日要塞和叱咤坦能堡时那种思路明快、行动果断的状态了,他已心力憔悴,迟疑不决,变得有点神经质。
直到9月28日,鲁登道夫才将前线形势已恶化的真实情况告诉兴登堡,次日便要求外交大臣辛兹通过美国总统威尔逊安排停战。为便于谈判,10月3日成立了以马克斯·巴登亲王为首的新政府。鲁登道夫现在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急切地催促新政府向协约国要求停战,但巴登首相认为在军事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这种要求是示弱的表现,对德国不利,这位新首相认为德国应声明愿意撤出比利时,归还阿、洛两省,并在东欧谈判新和约,然后静待协约国的反应。但鲁登道夫却表示军队在48小时内将崩溃,他要挽救他的军队(10月底鲁登道夫承认要求停战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于是巴登只好违背自己正确的判断,于10月3日向威尔逊发出了要求停战的通牒。
威尔逊未经协约国协商,于10月8日向巴登复电,要求澄清3个问题:1.德国是否接受“十四点和平建议”;2.德国是否承诺停战达成后即撤出所有占领地区;3.新首相是否代表全体德国人民。德国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后,威尔逊于10月14日第二次复电,提出了3项停战条件:1.协约国军现有的优势应予维持;2.德国应立即停止潜艇战;3.德国应不再受专制政权的控制。这时,鲁登道夫已感到自己铸成大错,想借机补救,遂坚持不能停止潜艇战,他向巴登表示战争可拖到明年,以较满意的和平条件结束。新内阁的外交大臣索尔夫当即讥讽道:“如果是这样,9月底你对形势的分析和急于停战的做法就错得太离谱了!”显然,鲁登道夫已没了章法。
德国政府于10月20日致电威尔逊,同意停止潜艇战,不过强调深信美国总统不会提出“不荣誉的要求”,德国还想保留帝制。也许是英、法施加了压力,威尔逊于10月23日向德国发出第3份措辞严厉的通牒:如果美国现在和以后不得不同德国的军阀或皇室打交道,则提出的要求不是和谈而是投降。德皇威廉二世当然不愿放弃帝制,但为了便于谈判,他要求鲁登道夫自动辞职,后者的态度又变得强硬起来,并擅自向部队发出了不接受威尔逊通牒的声明。10月26日,格赖纳接替鲁登道夫任德军首席军需官。11月1日,威尔逊第四次通牒送至柏林,除了一些防止冲突的条件外,提出德国可以派代表团去同联军统帅福煦接洽。这时巴登已打定主意,如果协约国方面再提出实在难以接受的条件,他将呼吁整个国家进行决死战。
正在这时,德国后院起火,国内爆发了革命。原来德国海军上层军官深知一旦停战达成,德国将被迫交出整个舰队,他们觉得与其蒙受耻辱,不如在战斗中与舰队共沉海底。于是在11月3日,德国公海舰队司令希尔上将瞒着政府,秘密下令整个舰队从基尔军港起航驶往泰晤士河口,在同英国舰队交战中光荣沉没。但早已厌战的水兵拒绝执行命令,并与派来镇压的部队发生武装冲突,继而在军舰上升起红旗,事态很快发展成起义。基尔港的水兵起义如燎原之势向全国蔓延。11月7日,德国统帅部决定从前线调回几个可靠的师,去镇压基尔的水兵起义。柏林政府刚松了口气,格赖纳打来电话,他必须用这些部队先镇压在科仑发生的新暴动。不久政府又得到一个更坏的消息,这些可靠的部队竟拒绝镇压起义士兵,自动溃散了。但这还不算是最坏的消息。就在这天夜间,刚出监狱的慕尼黑戏剧批评家艾斯纳尔,衣衫褴褛,蓬首垢面走进巴伐利亚政府办公楼,宣布延续了千年的魏特尔斯巴赫王朝被推翻,自己任巴伐利亚共和国总理。
11月8日,德国中部和北部的各大城市几乎都落入士兵和工人组成的苏维埃手里。德国社会民主党中的独立派号召柏林工人总罢工,以推翻政府。社会民主党中的多数派力劝工人不要罢工,但对下属组织、人员已感难以控制。巴登首相几次与躲在斯巴统帅部的威廉二世通话,要他让位给长孙以挽救霍亨佐伦王朝,被德皇拒绝。德皇发布调动军队镇压叛乱的命令,兴登堡和格赖纳认为军队不会服从便扣住不发。是夜,政府顾问们力劝巴登首相发动政变,宣布德皇退位,但巴登不愿采取这种强硬做法。
11月9日清晨,柏林爆发革命,数十万工人和士兵涌向市中心,兴登堡和格赖纳一同前往统帅部谒见德皇,实际上是去摊牌。兴登堡说他实在说不出他所应该说的话,所以他必须辞职。威廉二世打断他的话,让格赖纳报告局势,后者告诉他起义者正在切断通往前线的补给线,前线部队只有5天储备粮,接着又把50位团长从前线召集到统帅部,当着德皇的面问他们,他们的部下是否会服从德皇命令,去镇压国内叛乱分子。结果只有一人说会服从,少数人沉默不语,大多数人认为不会服从。摊牌已到这个份儿上,威廉二世只好考虑退位,但还想捞一点是一点,他做出决定:退出皇位但保留普鲁士国王的地位。理由是:不这样做,军队会因失去效忠对象而解体。这时,前外交大臣辛兹打电话告诉柏林的巴登首相,德皇已有退位之意,要他等待宣布。巴登眼看德国即将被革命所淹没,厉声回答不能再等了,退位必须立即宣布。接着,他根本不征求德皇的意见就向国民宣布:威廉二世同时放弃德国皇位和普鲁士王位,他本人将暂时留任首相,直到成立新政府为止。
与此同时,威廉二世那里正在起草退位诏书。当威廉皇帝得知柏林那边已抢先宣布自己退位的消息后,不禁大骂:“这是背叛!一位巴登亲王已推翻普鲁士国王!”他仍不罢休,向柏林接连发出电报以示抗议,但这些电报不仅一份也没发出去,而且一小时后局势发展使他的退位已变得不重要了。兴登堡告诉威廉皇帝,现在已不再有任何效忠他的部队了,为避免哗变的军队劫持皇帝送交协约国,兴登堡建议威廉二世立即启程,前往荷兰避难。11月10日凌晨,德皇的火车在黑暗中向荷兰驶去,投奔伯恩廷克伯爵,因为他们都是圣约翰武士团的团员,根据誓言,对于落难的团员应给予庇护。一路上威廉皇帝一言不发,直到进入伯恩廷克的别墅,他才向欢迎他的主人说:“现在我必须要喝一杯好的、热的、浓的英国茶,是的,完全是英国味道!”
11月9日中午,巴登刚宣布完德皇退位,社会民主党多数派(右翼)领导人艾伯特和谢德曼谒见巴登,以温和的语气发出最后通牒:社会民主党必须接管政府。谢德曼告诉巴登所有的军队已归顺新政权,不信可以派代表到任何一处兵营看看就会知道。巴登原想以德皇退位来挽救君主政体,现在只好交出政权。谢德曼在国会的阳台上向聚集在国会门前的群众宣布,德国从此成为一个共和国。
马鞍工人出身的艾伯特接管政府的3小时内,便作出了两项重要的决定,他宣布组成一个包括社会民主党两派各3人的新政府内阁。同时他知道最关键的是取得军队的支持,其他事项都无关紧要。当晚他同军队第二号人物格赖纳将军达成秘密协定:新政府答应按传统维护陆军地位和军官团的权威,保证部队的财政开支和粮食供应。军队则保证支持新政府实现自己的执政目标,清除德国境内的布尔什维克革命。这个秘密协议很多年之后才为人所知。与此同时,格赖纳也说服了兴登堡继续留在原位,主持陆军撤回国内的工作。艾伯特请格赖纳转达新政府对兴登堡的问候。这样,德国度过了1918年11月9日这个充满惊涛骇浪的难忘日子。
就在德国处于激烈动荡时,协约国家也在10月底会商如何向德国提出停战条件。黑格认为德军实力尚存,英、法军队也早已厌战,只要德军退出占领区并归还阿、洛两省即可停战,不宜提出过分苛刻的条件。贝当主张德军应交出所有火炮,这样他们就会丧失再战的能力,不过他认为德国人会拒绝这个条件。潘兴赞成贝当的意见。克莱孟梭表示如因条件而使和谈破裂,则德国会像俄国一样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乔治首相也认为现在主要的敌人不是德国,而是布尔什维克主义。福煦预计如果战争继续下去,还需要3~5个月的时间才能胜利结束,但他表示如果德国接受我们的和平条件,则不应再流血。
11月5日,协约国方面通知德国派代表团前来谈判,摇摇欲坠的巴登内阁组成以艾兹伯格为团长的和谈代表团前往。11月8日,在法国贡比涅森林附近雷松德斯火车站的一列车厢里,福煦代表协约国方面同德国代表团面晤。福煦首先冷冷发问:“先生们来干什么?”艾兹伯格回答:“我们是来根据贵方的建议进行停战谈判的。”福煦立即回答:“我们没有建议也不想谈判。”接着福煦起身准备离开,艾兹伯格不知所措,团员中一员外交官奥布恩多夫及时说道:“元帅不必计较,您认为我们应使用何种措辞我们都接受,这对我们已无关紧要,情况已经太严重了。”福煦提醒道:“先生们必须明白你们要求的是什么。”奥布恩多夫说:“我们是根据美国总统的通牒来到这里,假如您允许,我将宣读。”接着他宣读了通牒的全文。随后福煦命令他的参谋长魏刚向德国代表团宣读了停战条件。
艾兹伯格认为条件太苛刻,难以接受。福煦则表示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德国必须在72小时内答复。一位德国骑兵上尉于11月9日黄昏将文件送到德军统帅部,格赖纳密电代表团就封锁和战俘问题略加修改。第二天代表团的温特费德上校与魏刚正在商谈这个问题时,福煦突然闯进来说:“如果你们在15分钟内还谈不妥,那就让我来,我保证5分钟就完事。”原来他刚看到一份登载柏林爆发革命的报纸,并将报纸打开给德国代表团看。这时格赖纳又来了份电报,不知何故是用明码发的,授权代表团即使在对方不同意任何修改的情况下仍可签字。格赖纳是以政府首相的名义发出这份电报的,但当时巴登内阁已辞职,新内阁还未成立,新首相是谁,无人知晓。
11月11日,德国代表团在贡比涅森林的一节火车车厢中,在极其苛刻的停战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规定:德国必须在14天内撤出一切被占领土,归还阿、洛两省,交出东非殖民地;协约国军队占领莱茵河左岸,并在右岸建立非军事区;德国立即释放协约国全部俘虏;德国还应向协约国方面交出5000门火炮、25000挺机枪、3000门迫击炮、2000架飞机、5000台火车头、15万节火车车厢、5000辆卡车、6艘重型巡洋舰、10艘战列舰、8艘轻巡洋舰、50艘驱逐舰和160艘潜艇。同时规定:对德国的封锁暂不撤销。
签字手续完毕,艾兹伯格当即发表了一项慷慨激昂的声明,最后一句是“一个7000万人的民族已遭受了苦难,但它不会死亡”!福煦听完后说了声“很好”,便起身离开了房间。此刻是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整,西线正式停火。它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事行动的终止。接下去要做的是以缔结和约的形式正式结束战争状态。
炮声沉寂,战场平静,双方士兵钻出地面来到中间地带,协约国的士兵用食品、香烟、肥皂等换取德国士兵的手枪、刺刀、铁十字勋章,几天前还是弹雨如飞的战场,现已成为以货易货的黑市生意场。
1918年7月,勇猛强悍的法国将军德斯佩雷就任萨洛尼卡前线联军司令,给协约国在巴尔干的这块战略死角带来了活力。协约国军已超过60万人,保加利亚部队和少数德军加起来不过40万人。9月14日,协约国军在切尔纳河以东发起攻势,几天以后,突贯保军战线并发起追击战,塞军重新进入自己的祖国开始了解放战争。保军第11集团军全面崩溃,很快投降。期间保军约1万士兵发生哗变,进军首都索菲亚。9月29日,哗变部队被赶来的德军1个师镇压下去。是日,惊恐万状的保加利亚政府匆匆与协约国方面签订了停战协定。根据协定:保军立即撤出希腊和塞尔维亚,不得在两地进行破坏和运走给养;除保留3个步兵师和4个骑兵团外,其余保军一律复员,全部武器在协约国监督下入库;在正式和约签订前,协约国可使用东线的保军战俘;协约国可使用保国境内一切交通设施,军队自由通过。保加利亚退出战争后,国王斐迪南退位,由其子继承王位。
在巴勒斯坦战线,英军于1918年9月19日突破德国将军赞德尔斯指挥的土耳其防线。英国骑兵军在拉法特至海边的40公里地段冲入突破口,向土军后方发展顺利。土耳其军全线崩溃。10月1日英军攻陷大马士革,很快占领整个巴勒斯坦和几乎整个叙利亚。但协约国尚未夺取美索不达米亚的重要地区,所以并不急于谈判。10月中旬,英军向战略要地摩苏尔发动进攻,在沙尔卡特堡一带使土军第6集团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占领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大部分。期间,英国传奇英雄劳仑斯组织的阿拉伯人起义,也对英军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1918年10月30日,已经焦头烂额的土耳其不得不在摩德洛斯港的英国“阿哈梅隆号”战列舰上,签订了条件极其苛刻的摩德洛斯停战协定。其中规定:土耳其交出全部海军舰只;除小部分维持边界和国内治安的部队外,陆军全部复员,所有军事装备交给协约国;断绝与同盟国的关系;协约国军队有权占领土耳其国内任何一个战略要地,并对其铁路实行监督。
意大利战线上,奥匈帝国的形势继续恶化。奥皇卡尔曾通过希克斯特斯亲王给法国总统普恩加莱一封信函,表示他将使用一切力量来支持法国对阿、洛两省的公正要求。后者表示法国坚持恢复1814年的国界,即以萨尔河为界,同时要求德国赔偿,并在莱茵河左岸获得安全保障。法国总统还表示,一年之内将有100万美军加入参战行列,协约国必须彻底击败德国后才和它谈判,但愿意同奥匈单独媾和,奥匈可以割取德国的巴伐利亚、西里西亚,不过奥匈必须把南提罗尔和达尔马提亚割让给意大利。后来奥、法两国的代表在瑞士秘密会晤时,协约国方面又加大了补偿,包括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部分土地。奥匈一方面对这种角色变换的巨大和速度缺乏信心,另一方面因两国高层官员各自向外界泄露了秘密而节外生枝,弄得互相攻讦,奥匈外交大臣柴尔林被迫辞职。奥匈的和平试探遂以戏剧化结局告终。
1918年秋,奥皇卡尔决定向国内少数民族让步,准许自治,但不包括匈牙利境内。奥皇的这一宣言等于是帝国的讣告,正如其最后一任外交大臣安德拉塞所说:“因为要防止别人杀害我们,所以我们就只好自杀。”
就在奥匈帝国朝不保夕之际,奥军参谋总长亚尔兹居然决定向意大利发动大规模进攻。1918年6月15日,奥、意两军展开皮亚韦河会战,奥军初战略有小胜,夺得了皮亚韦河对岸几处阵地,但仍然是后勤补给的滞后,加上意军的反复冲击,使得奥军在皮亚韦河上无法扩张战果。6月22日夜,奥军前沿部队接到撤回对岸的命令,在损失了15万人之后,终于无功而返。
尽管战场主动权已明显转到意大利一方,但意军参谋总长迪亚兹过于谨慎,不愿冒险,福煦一再催促他乘胜发动一个攻势,都被他拒绝。直到9月26日协约国西线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后,迪亚兹和首相奥兰多才勉强同意。到10月3日,德国向威尔逊要求停战时,意大利统帅部出于对战后分赃的考虑,其行动突然变得迅速起来。他们的作战计划是集中全部兵力共9个军,57个师,其中英军3个师,法军2个师,捷克1个师,各种大小火炮近1万门,首先在皮亚韦河下游进行突破,切断该地奥军同特兰托方面的联系,接着向西席卷奥军山地战线。奥军共58个师,6000多门火炮。
由于多雨天气,原定10月10日发动的进攻拖到10月24日才开始。会战头4天里,奥军尚能顽强抵抗,到10月27日,意军第8集团军的迂回成功使奥军阵地开始动摇。此时此刻,奥匈帝国危机在前线和后方同时并发,国内因前线屡屡失败而四分五裂,匈牙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塞尔维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波兰人纷纷宣布独立,正在筹建自己的国家。消息传到前线,又导致军心涣散,兵无斗志。在会战的关键时刻,捷克人和克罗地亚人的部队不愿继续作战,匈牙利的几个师则在10月25日借口本国已受来自塞尔维亚方向的威胁,需要保卫而离开前线。到10月28日,奥军部队中已有30个师拒绝作战。10月30日起,奥军整个战线开始崩溃,意军相继占领战略要地维多里奥威尼托、特里恩特和的里雅斯特,并从瑞士边境到亚得利亚海岸绵长的战线上发起大规模追击战。
当参谋总长亚尔兹把前线崩溃的情况报告给政府时,财政部长史皮兹穆勒掏出怀表看了一看说:现在已是12点半了,我们赶快去吃饭,饭后我们就必须立即求和。10月27日,奥匈政府向协约国请求立即进行单独媾和的谈判。10月29日,奥匈向协约国方面表示愿在任何条件下接受和约。10月31日,以韦贝尔将军为首的奥匈代表团抵达帕多瓦附近的朱斯蒂城,与意军副参谋总长巴多格里奥为首的协约国方面举行谈判。1918年11月3日,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当22小时后停战协议生效时,意军已俘虏42.7万名奥军官兵。根据停战条件:奥匈军队保留20个师,其余均复员;奥匈释放全部协约国的战俘;海军舰艇解除武装并全部交给协约国;协约国军有在奥匈境内通行的权力。
停战协议的签订加速了奥匈帝国的解体。10月28日,布拉格宣布成立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同一天里,萨格勒布的国民议会宣布全体奥匈境内的南斯拉夫脱离哈布斯堡王朝成立自己国家;波兰人也于这天在克拉科夫宣布脱离奥匈;11月16日,匈牙利宣布为独立的共和国;而在4天前,11月12日,奥地利也宣布为共和国,奥皇卡尔流亡出走,长达700多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