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甄嬷嬷来的时候,楚修明正在给沈锦画像,沈锦穿着一身水红色月华锦的高腰裙,肚子隆起,斜靠在贵妃榻上,两边是蓬软的垫子,头发松松挽起,更多的零散落在四周,旁边的花瓶中还有几枝梅花,却衬得沈锦人比花娇,躺了一会沈锦有些困了,半睡半醒的时候竟然多了几分慵懒的媚态。
赵嬷嬷进来说了甄嬷嬷的事情,楚修明问道,“既然是私下来的,想来太后也不想让太多人知道,直接请甄嬷嬷进来。”
沈锦勉强睁开了眼睛说道,“怎么了?”
“太后身边的甄嬷嬷来了。”楚修明放下笔,走到沈锦的沈斌把她扶了起来,让她坐好解释道。
沈锦哦了一声,然后问道,“画好了吗?”
“还没有。”楚修明当时也是看着沈锦笑的样子,忽然想把她画下来,所以才有了刚刚那一幕。
沈锦点点头,楚修明扶着沈锦走到客厅,安宁倒了温水本想端给沈锦,却被楚修明接了过来,抵在唇边让沈锦喝了一杯,沈锦摸了下肚子对着安宁招了招手说道,“我要更衣。”
楚修明看着沈锦的小动作就明白了过来,安平和安宁扶着沈锦往内室走去,说是更衣其实是小解的,随着孩子的月份越来越大,沈锦去小解的次数也变多了不少,等沈锦小解完又换了一身衣服出来的时候,就看见了甄嬷嬷,沈锦对着她点了下头,等甄嬷嬷行礼后,说道,“起来吧,甄嬷嬷坐。”
沈锦坐在了楚修明的身边,安平拿了软垫放在她腰间的位置,甄嬷嬷道了谢才坐下,沈锦问道,“皇祖母可好?”
“回伯夫人的话,太后身子康健,今日想起了伯夫人,特让老奴来探望一下。”甄嬷嬷笑得和善,说道。
沈锦点点头,“该是我这个当孙女的去探望皇祖母的。”
甄嬷嬷开口道,“太后也知伯夫人身子不便,说让伯夫人好好养着,等以后再抱着孩子进宫就好。”
沈锦笑着应了下来,又有些疑惑地说道,“那要等好久了。”
甄嬷嬷闻言,心中更确定了几分,这位永宁伯夫人并非那种心机深沉的,“一切都以伯夫人的身子为重。”
“皇祖母真好。”沈锦感叹道。
甄嬷嬷笑了一下没有说什么,又问了几句比如吃的香不香,睡得好不好一类的,沈锦抱着肚子说道,“吃的不太好。”
“……”甄嬷嬷其实只是客套的问一下,表现太后对沈锦的关照而已,没想到沈锦竟然接了这么一句话。
沈锦一脸苦恼地抱怨道,“我觉得这边……”反正就是羊肉太膻牛肉太老鱼肉太少,没有一样让她吃的顺心的。
甄嬷嬷眼角抽了抽,开始听沈锦抱怨糕点的花样太少,没有乔老头家的烧饼……楚修明坐在一旁没有丝毫不满的听着沈锦的抱怨,还倒了一杯水放到了沈锦的手上,沈锦喝了一口继续说道,“就是青菜都不合胃口,上次我在皇后宫中吃了那个糕点金丝卷味道倒是不错,可惜就是没有人会做……”
与此同时太后宫中,就见消瘦了许多的皇后坐在位置上,她已经来了半个时辰了,可是别说一句话,甚至连太后的面都没见到,难免心中有些不安,皇后足足坐了一个时辰的冷板凳,就见从里屋走出了一个宫女,皇后认出是太后身边得用的,那宫女态度恭顺的行礼后说道,“太后说今日没时间见皇后了,让皇后先回宫去。”
皇后脸色变了变才说道,“不知太后……”
宫女笑了一下说道,“回皇后的话,太后让奴婢给皇后带一句话,那个小太监已经处理了,只希望皇后明白什么是皇后。”说完宫女就低下了头站在一旁。
皇后抓着帕子的手一紧,勉强笑了一下,“妾倒是不太明白,不知可以求见一下母后吗?”
宫女恭声说道,“太后已经歇下了。”
怪不得今日太后会忽然把她召来,又让她坐了这么久的冷板凳,皇后只觉得心一紧,不可能的,明明都安排的妥当了,怎么会怀疑到她身上。
皇后心中慌乱,离开的时候,脸色有些发白,脚步难免慌乱了几分。
永宁伯府中,到了最后,甄嬷嬷甚至有些落荒而逃的味道,留下了太后赏赐的,带着小太监就走了,等回到太后宫中,那个小太监也没了踪影,太后就像是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人一样,直接问道,“你觉得如何?”
“永宁伯很宠三郡主。”甄嬷嬷想到永宁伯夫妇之间的小动作,每一次永宁伯都是恰到好处给沈锦倒了水,让沈锦润润喉后接着说下去,还没有丝毫不耐。
太后捻着佛珠说道,“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啊……”
甄嬷嬷知道太后又想起了往事,她低着头不敢多说什么,直到听见太后问道,“那人呢?”
“三郡主很活泼。”甄嬷嬷开口道,“倒是挺喜说话的,对皇后宫中的金丝卷有些念念不忘的。”
太后问道,“她没问小太监的事情?”
“并没有。”甄嬷嬷开口道。
太后眼睛眯了一下说道,“永宁伯呢?”
“永宁伯并没有开口。”甄嬷嬷恭声说道。
太后点了点头,说道,“也是个有分寸的孩子。
甄嬷嬷伺候太后许久,比旁人多了几分胆子闻言笑道,“奴婢倒是觉得,恐怕三郡主都不知道小太监被带走的事情。”
太后闻言愣了愣,许久后才说道,“恩。”端着茶喝了一口,没再说什么。
永宁伯府中,沈锦说的也有些累了,满脸期待地看着楚修明,“夫君,可有事情要忙?”
“并无。”楚修明看着沈锦得样子,手指在她的耳垂上捏了一下。
沈锦扶着安宁的手站了起来说道,“那我去更衣。”
“好。”楚修明应了下来,“我到书房等你。”
沈锦笑盈盈地点头,看着才出来的赵嬷嬷说道,“太后赏的东西,嬷嬷收拾一下吧。”
赵嬷嬷应了下来,沈锦换回了那身月华锦的衣裙后,又回到了刚刚躺的位置,舒服的躺下,枕着软垫看着认真做画的楚修明,色不迷人,人自醉,沈锦看了一会,摸了摸肚子,小小的打了个哈欠,又开始迷迷糊糊睡了。
半睡半醒间,就听见赵嬷嬷进来的声音。
赵嬷嬷双手捧着一根玉兰簪说道,“这是老奴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在蜀缎中发现的。”
楚修明拿过哪只白玉簪,很简单的簪子,但是可以看出用的玉料极好,像是时常被人把玩似得,油润漂亮,楚修明看向了赵嬷嬷。
赵嬷嬷低声说道,“这是太子妃之物。”
楚修明皱眉接过,问道,“确定?”
“是。”赵嬷嬷开口道。
楚修明拿了过来看了许久,才说道,“太后宫中有人?”
“老奴不知。”赵嬷嬷恭声说道。
楚修明忽然看见贵妃榻上,沈锦已经醒了正抱着软垫一脸好奇地看着他们,楚修明放下了玉兰簪走了过来,伸手整理了一下沈锦脸上的发说道,“醒了怎么不开口?”
赵嬷嬷也端了水过来,楚修明扶着沈锦坐了起来。
沈锦端着杯子喝了几口水说道,“我有些饿了呢,夫君画好了吗?”
“大致画好了。”楚修明单膝跪在地上,给沈锦的鞋子穿上,然后牵着她的手到书桌前,让她看着上面的美人酣睡图。
沈锦满脸惊喜,“夫君真厉害。”
“不及夫人一半的美貌。”楚修明开口道。
沈锦笑着眼睛都眯了起来,“夫君真好。”
楚修明笑了一下,见自家娘子高兴,心中也喜悦,沈锦自然是看见了桌子上的那只玉兰簪,“这是谁的?”
赵嬷嬷看了眼楚修明,楚修明点头后,才把事情说了一遍,沈锦哦了一声,又看了两眼就不在意了,赵嬷嬷说道,“夫人觉得如何?”
“很美啊。”沈锦说的是自己的画像。
赵嬷嬷笑道,“不及夫人。”
沈锦欢快的笑了起来,楚修明问道,“夫人觉得这支簪子该如何处理?”
“你们知道是谁塞进来的吗?”沈锦反问道。
赵嬷嬷恭声说道,“不知。”
沈锦眼神都没离开画像,很自然地说道,“在单子上吗?”
“不在。”赵嬷嬷回答道。
沈锦说道,“那就收起来放到一边好了。”
楚修明闻言眼睛眯了一下,确实如此,他们不知道放这簪子的人是敌是友,也不知道图的是什么,从太后宫中出来的,太后虽然如今吃斋念佛,可是早年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否则怎么能从一个小宫女走到今天,既然有人要试探,他们只要动了就落入了下乘,还不如以静制动,不管是什么目的,这个人既然已经出招了,怕是还会有后续。
而且只要他动了,就难免会留下线索来。
赵嬷嬷其实不过是被这支玉簪乱了心神,此时也冷静下来说道,“夫人既然饿了,老奴去厨房催催。”
沈锦点头,楚修明伸手拿起那支玉簪交到了赵嬷嬷手上,沈锦皱了皱眉,问道,“我能看看吗?”
赵嬷嬷笑着把簪子放到了沈锦的手上,沈锦拿着仔细看了看,就还给了赵嬷嬷说道,“好了。”
“安平你与老奴去厨房,先端些糕点来给夫人垫垫。”赵嬷嬷开口道。
安平应了下来,和赵嬷嬷一并出去了,安宁也出了书房,从外面把门给关上了,沈锦看着赵嬷嬷三人,眨了眨眼小声问道,“她们怎么知道我有话与夫君说。”
楚修明笑着点了点沈锦的鼻子,沈锦的脸上藏不住事情,刚刚脸上满是我知道一些事情但是不确定要不要与夫君说一说的犹豫神色。
沈锦见楚修明没有开口,也不再追问,只觉得赵嬷嬷她们与自己是心有灵犀,抱着大肚子说道,“我好像在母妃那里见过……和这个感觉有些像的。”
楚修明看向神技能,沈锦仔细想了想才说道,“不是这个样子,好像玉质比这个也差一些,好像玉兰花瓣也是这样稍稍卷一些……”
“当初太子妃很爱玉兰花。”楚修明这才开口道,“所以不少人也流行起来了玉兰样式的首饰。”
沈锦点头,可是这些和别的玉兰花首饰并不相同,果然楚修明说道,“我记得赵嬷嬷说过,太子妃的首饰花样都是太子亲手画的。”
“哦。”沈锦忽然问道,“夫君什么时候给我画?”
楚修明笑着说道,“好。”
沈锦这就满意了,也不再去管什么白玉兰的事情了,拉着楚修明的手说起了自己喜欢的,比如她更喜欢有颜色的,喜欢开的灿烂漂亮的花……楚修明搂着沈锦的腰往饭厅的方向走去,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他也觉得妻子更适合鲜艳的。
赵嬷嬷叫安平出去端糕点只是一个借口,很快饭菜都被摆放好了,沈锦净手后就坐了下来,楚修明坐在沈锦的身边,他们两个人的时候并不会铺张许多,都是两个人喜欢的菜色,应该说更偏向沈锦的,红稻米粥、还有小巧的包子,沈锦吃到了八分饱就停了下来,楚修明把剩下的都给吃完,也正好吃到了八分饱,赵嬷嬷从来不会准备太多的东西来。
晚上睡觉的时候,沈锦忽然想了起来,问道,“夫君,那个小太监呢?”
楚修明轻轻抚着沈锦的后背,说道,“被太后身边的甄嬷嬷带走了。”
“哦。”沈锦闭上了眼睛,怕是那个小太监……活不了了吧,她的手轻轻放在肚子上,她与那个小太监无冤无仇,可是小太监为了私心来害她,谁也不比谁无辜,想了一会沈锦也就睡着了。
此时宫中皇后却翻来覆去睡不着,玉竹起身问道,“娘娘,要不要喝点水?”
皇后叹了口气坐了起来,玉竹赶紧拿了衣服给她披上,宫女点了灯,皇后开口道,“给我倒杯水。”
“是。”另一个宫女端了水来。
皇后接过喝了一口就皱起了眉头,“换。”
玉竹赶紧接了过来,亲手倒了水,皇后心烦的时候喝的水要微热一些,果然这次皇后喝了一杯后,才说道,“玉竹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去。”
“是。”屋中的宫女嬷嬷都赶紧退了出去,把门也给关好了。
玉竹跪在脚踏上给皇后捶着腿,问道,“娘娘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那件事……真的不会有人发现吗?”皇后有些犹豫地说道。
玉竹恭声说道,“娘娘放心吧,奴婢都安排妥当了,绝对查不到娘娘这儿。”
皇后却皱起了眉头说道,“可是太后……”
玉竹柔声说道,“娘娘,若是太后真的有证据,怎么会如此?”
“而且,小太监上午才去的永宁伯府,这么短时间。”玉竹开口道。
皇后眼睛眯了一下,确实如此若是太后有证据,可就不是这般了,不过是试探而已,若是她晃了阵脚……
“恩。”皇后应了下来,看向玉竹说道,“那接下来还按照计划行事。”
玉竹应了下来,“下面就和娘娘没有关系了,娘娘才是被陷害的那个人。”
皇后点头,玉竹恭声说道,“娘娘还要水吗?”
“不用了。”皇后摆摆手,心中安定了下来,“熄灯吧。”
“是。”玉竹伺候着皇后重新躺下,又仔细把床幔整理好,这才熄了灯,“奴婢就在脚踏上,娘娘若是有事了尽管喊奴婢。”
皇后没有说话,心中思量着,想道太后让宫女传来的话,心中一阵烦躁,若是可以,难道她愿意如此?如果陛下早早立了她的儿子为太子,她也不会坐不稳皇后之位,皇帝竟然还想要立贵妃,兰妃有宠、常妃有子,不管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还有那些更年轻的姑娘,皇后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在这个后宫之中,只有坐到了太后之位才能真正的稳下来。
想到太后,皇后心中也觉得憋屈,太后是给她撑腰的,可是偏偏太后虽然吃斋念佛,却不愿意放权,皇后对太后又怕又敬的。
而此时被皇后想到的常妃和兰妃在宫中也没有睡着,兰妃长得极漂亮,周身的气质更是如空谷幽兰一般,优雅请冷,就算在此时也是一脸淡然,像是没有什么事情能让她动容一般,身边的大宫女静喜说道,“会不会有人故意害娘娘?这消息到底是谁送来的?”
兰妃摇了摇头,说道,“这样的事情,怕是假不了。”
静喜皱着眉头,满脸着急,“若是常妃觉得是娘娘做的怎么办?这事情还牵扯到了皇后。”
兰妃说道,“给我备一份礼,明日我去见常妃。”
静喜说道,“娘娘,会不会是常妃娘娘故意陷害娘娘?毕竟那贵妃之位……”
兰妃只是看了静喜一眼,却没在说什么,静喜也不敢再说,说道,“那奴婢这就去准备。”
常妃宫中,此时的灯也是亮着的,采璇给常妃换了杯热茶,“娘娘,要不要先休息?”
“采璇,你觉得会是谁?”常妃皱眉问道。
采璇恭声说道,“奴婢不知。”
常妃端着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就寝吧。”
“是。”采璇伺候着常妃上床休息,而她留在屋中伺候。
躺在床上,常妃并没有睡,只觉得心中乱乱的,反正现在陛下还没定下来太子人选,凭什么她不能争一下,否则到时候的太子真的能容下她的两个儿子吗?就凭着皇后的两个儿子的气量?常妃心中冷笑,当初瑞王世子,又是怎么受伤的?甚至连皇子都不是。
兰妃吗?常妃觉得不是,兰妃不是那种傻子,她又没有子嗣,就为了一个贵妃位同时得罪她与皇后?那么是谁呢?
想着想着,常妃模模糊糊就睡着了。
因为太后常年礼佛,所以并不要宫中嫔妃早上去问安,所以众人只需要到皇后宫中静坐一会,给皇后请安后,就可以离开了,这日连皇后的人都没见到,兰妃和常妃进来后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个人都坐在位置上并没有开口,今日皇后并没有见她们,等人来齐后没多久,就见皇后身边的玉竹出来说道,“皇后娘娘今日身子不适,各位请先回宫吧。”
众嫔妃也没有意见,都告辞离开了,常妃回到宫中后,就让宫女去备了茶水糕点,果然没多久,就见兰妃带着宫女过来了,常妃并没诧异只是说道,“妹妹来尝尝姐姐这边的茶。”
兰妃点点头,让宫女把准备的礼送上后,就说道,“我今日来是有话与姐姐说的。”
常妃笑道,“那我们到屋中说话。”
兰妃应了下来,两个人进屋后,就直接打开了门窗让宫女都退了出去,兰妃也没卖关子,直接说道,“姐姐可知昨日有小太监拿了中宫腰牌去请永宁伯夫人进宫之事。”
常妃开口道,“知道,还知道是我宫中的人找的那个小太监。”
兰妃说道,“姐姐怎么想?”
常妃反问道,“妹妹是如何想的?”
兰妃微微垂眸说道,“姐姐可知,妹妹这辈子都不可能有孕了。”
常妃愣了一下,眼中闪过惊讶,这她还真不知道,常妃说道,“我记得妹妹曾……”
“恩,正是因为那个孩子,伤了身子,这事情太后和陛下都知道。”就算一向淡然的兰妃,谈起这事情脸上也多了几分惆怅和恨意,“当初……算了以往的事情就不说了。”兰妃看向了常妃说道,“不过,我与姐姐的敌人怕是同一个人。”
常妃一下子就明白了兰妃的意思,怕是那个孩子是被皇后弄掉的,不过这也可能,兰妃无子无背景能坐稳妃位,靠的正是皇帝的宠爱,若是有子的话,怕是早就升了贵妃位了,皇后害的一个女人再也不能做母亲,就算换成了她,怕是也饶不过的。
此时常妃倒是确定了,这件事怕真是皇后所为,为的不过是贼喊追贼,使得皇帝废掉立贵妃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