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宋夏议和 第三节 名义之争

在辽国的撮合下,宋朝和西夏都同意停战议和。于是,双方开始派使臣往来,交换议和条件。那么,宋夏两国分别开出了怎样的条件呢?他们能够达成一致吗?

宋仁宗告诉延州知州庞籍,你负责跟李元昊谈和,只要李元昊答应称臣,其他什么条件咱都没有,他就是当皇帝都成。咱也甭非得强迫他称可汗、单于或者赞普了,但是他必须称臣。不称臣,绝对不行。西夏与辽不一样,辽跟咱们是兄弟之国,西夏就是我大宋臣属,必须称臣。庞籍领命,派人深入西夏国境去探听消息。

李元昊这边也在探听消息,双方一拍即合。李元昊就派了一位刺史,来找庞籍谈和。庞籍一听,夏国谈和使节到,不敢怠慢,赶紧迎接。双方分宾主一落座,夏国使节就说:“前几天契丹使节来到本国,转说了南朝与北朝通好,只有西界不宁。契丹劝告本国,与南朝通好。但本国已然立国,自立年号,所以,不能以臣子身份上疏,还望南朝谅解。”

庞籍儒臣出身,夏国来使的话一听就明白什么意思。夏国官员中汉人不少,这位使节就是汉人,太狡猾了,一开口就是“前几日契丹使节到本国”,我们夏国为什么跟你谈和啊?是我舅舅让我这么干的。契丹使节跟我们讲,“南朝与北朝通好了,只有西界未曾安宁”。北朝,南朝,西界可以讲就是西朝,明显是鼎足而三之势。而且我国有年号了,不能以臣子的身份给你上书。

庞籍一听大为不快,我们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李元昊称臣,你不称臣,我没法跟皇帝复命啊。所以他就跟夏国的来使说,你先把元昊的来信呈上来我看看,国书是怎么写的?夏使就把国书呈上来了。国书开头写了这么一句话:“男邦泥定国兀卒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邦泥定国是西夏国的党项语发音,兀卒,就是青天子的意思,也就是天子的自称。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我是邦泥定国的天子,但我是你儿子,你是我爹,儿子给爹上书,就是这么个意思。庞籍一看,心就凉了,元昊称男不称臣。古代君臣名分是最重要的,你称他人为爹,今天看来,是丢人现眼到家的事,但在古代不是这样,称臣比对人称父还丢人。所以李元昊坚持,可以管宋朝皇帝叫爹,但绝不认你是我的君主。

庞籍说,李元昊不称臣,名分不正,此书不敢上呈天子,您还是带回去吧。

元昊的使臣一听着急了,你不上呈给天子,我的任务完不成啊,我肩负着谈和使命来的,回去之后没法跟我们国主交代。所以使臣赶紧解释:“子侍父和臣侍君道理是一样的,孝敬爹跟孝敬皇帝这不是一个道理吗?请您无论如何让我进汴京朝见天子,如果天子不答应,我们回去再商量。您无论如何让我去一趟汴京。”庞籍赶紧报告给朝廷,李元昊的国书称子不称臣,并且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李元昊的使节也是汉人,而且言辞恭顺,不如让他进京面君,我觉得这事有转圜的余地,李元昊说不定会称臣的。宋仁宗求和心切,应了下来。

元昊来使到了汴京之后,当然不能直接见皇帝了,先呈上国书。宋朝两府大臣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一个结论,元昊来使朝见天子,名不正,言不顺,不能见。只有李元昊称臣,皇帝才能见元昊的使臣,才能接受国书。于是,由宋朝的枢密院出面,召见元昊来使,提出了六点意见:

第一,国书里面,有一个字犯了我们宋朝的避讳,所以不能上呈天子,您原样带回。我们比范仲淹客气多了,没当面给你烧了。

第二,李元昊虽然很恭顺,想当我们皇上的儿子,但是当儿子没有不称臣的道理。我们皇上的儿子,有一个不是皇上的臣子吗?所以你必须得称臣,由我们皇上册封你为夏国主,否则的话,此事免谈。

第三,允许你们夏国自设行政机构,自己任免官员,但是,你不能用中原的官名。元昊立国,一切制度跟中原王朝一样,连首都都叫开封府,长官叫开封府尹。元昊手下大臣曾经跟庞籍通信,信上的落款是太尉某某某。庞籍一看就急了,绝不允许你自称太尉,太尉是三公,天子近臣,我都不是太尉,你一个陪臣怎么能做太尉呢?所以你关上门爱叫啥叫啥,像张元官拜西夏太师、国相、中书令兼尚书令,您关上门自己过瘾没人管。但是你给我们大宋上书的时候,不允许这么写。怎么写呢?要把党项语的官名音译成汉文。宋朝也是自欺欺人。比如说,你可以叫宁令、谟宁令,宁令就是大王,谟宁令就是天大王,反正我们也不懂宁令是什么玩意儿,我们理解大概就是一个比天朝知县低三级的官。你不准用太尉、枢密使、中书令,我们不能看见这个,天朝才能有这种官,你们怎么能有呢?

第四,大宋每年赏夏国银绢七万,相当于战争赔款,但名义上是大宋赏赐。

第五,允许开放两国边境贸易。

第六,两国沿边的堡寨维持现状。

这六条意见交给夏国来使带回。夏使不敢争辩,在人家这一亩三分地上,怎么争辩啊?于是,夏使陪着宋朝使臣回国复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