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惨败令肃宗李亨心痛不已,也让朝野上下失望之极。
所以,肯定要有人来担这个责任。
观军容使鱼朝恩当然是不肯担这个责任。他想都没想就把黑锅扣在了郭子仪头上。因为他历来看郭子仪不顺眼,这回刚好抓他当替罪羊。鱼朝恩回京之后日夜不停地在李亨耳边唠叨,说他亲眼看见郭子仪率先逃跑了——快马加鞭头也不回地逃跑了。
郭子仪没有辩驳。
要说他无故逃跑那肯定是冤枉了他,可要说他没跑那也不符合事实。双方刚一接战,他的副手仆固怀恩就趁乱公报私仇,突然射杀了与其有宿怨的大将吴思礼。郭子仪担心仆固怀恩临阵倒戈,再加上那天的天气实在恶劣,只好率朔方军撤出战场。
此外,另一个显著的事实是——那天所有人都在跑。不光是朔方军,其他八大节度使也带着部众没命地跑。郭子仪依稀记得,当时对面的敌人也在跑,没命地往后瞎跑。
总而言之,那一天无人不跑。
但是有一点郭子仪还是不得不承认——六十万人的瞎跑实在是比五万人的瞎跑难看得多,而后果也严重得多。
据说各路逃跑的官兵没了管束之后,一路上比盗贼还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害得沿途百姓家毁人亡、叫苦连天。
所以郭子仪没有话说。他愿意担这个责任。
乾元二年七月,肃宗把郭子仪从洛阳前线召回长安,让李光弼取代他的朔方节度使之职,并表示要让李光弼担任元帅。李光弼很敏感也很谨慎地提议,还是派一个亲王来当元帅,自己当副职就可以了。肃宗听了很满意,随即任命赵王李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李光弼为副元帅。
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命其子史朝清镇守范阳,然后兵分四路大举南征。一路由将军令狐彰从黎阳(今河南浚县)渡过黄河,攻取滑州(今河南滑县);他本人亲率一路出濮阳(今河南濮阳市)、史朝义出白皋(今河南滑县北)、周挚出胡良(今河南浚县东),他们分别渡过黄河,相率围攻汴州(今河南开封)。
汴州守将许叔冀战败,举城而降。史思明乘胜西进,直取洛阳。李光弼感到洛阳无险可守,便撤走了城中所有军民和全部物资,渡过黄河北守河阳。
史思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洛阳。但是,此刻的洛阳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史思明在黄河南岸建筑月城,与李光弼隔河对峙。
这两个老对手终于又见面了。
史思明来势汹汹、志在必得,希望速战速决。
李光弼气定神闲、坚壁清野,一心要跟他打持久战。
为了炫耀燕军铁骑的战斗力,史思明让士兵每天牵着一千多匹战马到黄河南岸的沙洲洗澡;为了体现战马的健硕,他特意吩咐:一律挑选公马。
看着对岸那些膘肥体壮的北地良马,河阳城上的唐军每天恨得牙痒。可他们不得不承认,燕军骑兵的优势的确远远胜过唐军。
可是,忽然有一天,史思明的手下士兵却哭丧着脸回来报告,说今天一大早,所有战马一跳进水里就争先恐后地游向对岸,然后撒着欢儿跑进了河阳城,一匹也没剩下。史思明勃然大怒,惊问原由。
士兵说,唐军把他们的马也牵出来洗澡了。
史思明百思不解。他们洗他们的,咱们洗咱们的,为什么咱们的马偏偏就要撒着欢儿跑进人家的城里?
士兵们接下来的回答却让史思明一下子恍然大悟。
士兵说:“因为人家牵出来的是母马。”
士兵还说:“人家的母马还一个劲地叫唤。”
史思明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此刻,李光弼正在河阳城里一边拍着北地良马的肥膘,一边笑得嘴歪。
李光弼要跟史思明耗,可史思明耗不起。于是他心生一计,出兵扼守河清渡(今河南济源黄河南岸),要断李光弼的粮道。李光弼亲自率兵进驻野水渡(今河南孟津黄河北岸),安营扎寨、高度戒备。
史思明笑了。
李光弼啊李光弼,你这只老马也有失蹄的时候。
他当即召来猛将李日越,说:“李光弼擅长守城,可短于野战,而今突然出现在野外,要活捉他有如探囊取物。你率五百名精锐骑兵,连夜渡过黄河,给我把他抓住,抓不到就不要回来。”
次日凌晨,当李日越的五百骑兵偷偷摸到唐军营寨前的时候,四周突然响起一片喊叫声和口哨声。
李日越知道,中埋伏了。唐军早就给他张好了一个口袋。他想起史思明的命令,无奈地向唐军喊话:“司空(李光弼在唐中央的官职)在不在?”
唐军守将雍希颢似乎早知他有此一问,笑着回话:“昨晚就走了。”
李日越问:“营里有多少人?”
雍希颢据实而答:“一千人。”
李日越又问:“将领是谁?”
雍希颢报上自己的名字。李日越沉吟良久,对部下说:“今天活捉不到李光弼,就算抓到雍希颢回去,我们也死定了,不如归顺。”
看着李日越和他的五百部众放下武器走进唐营的时候,雍希颢不得不佩服李光弼,也终于明白他昨晚为何说那番话了。
李光弼临走前对雍希颢说:“敌军的高庭晖和李日越都是力敌万人的勇将,史思明必定派他们其中一人前来劫我。我现在就走,你们在这等着。敌军一来,你们无须跟他们交战;敌人要是投降,就带他一道来见我。”
雍希颢当时闻言,不禁哑然失笑。看来这李司空官当大了,脑袋就不好使了,把敌人当成轻易投降的懦夫和傻瓜。这话像是一个身经百战的人说的吗?
可此时此刻,雍希颢却不得不感叹,一切都被李光弼料中了。
换句话说,史思明的所思所想、一举一动似乎都被李光弼捏在掌心里了。
李日越投诚之后,李光弼立即将其引为心腹。很快,高庭晖也率部来降。事后有人问李光弼:“为何那么容易就收服了史思明的两员大将?”李光弼说:“人之常情。史思明一直深憾他没有机会跟我野战,听说我在野外,料想定能将我俘虏,所以对部将下了死令;而李日越抓不到我,势必不敢回去,只有投诚一路;至于高庭晖,他的勇气才干都在李日越之上,听说李日越得到我的优待和信任,自然不愿落于其后,所以也跟着归降。”
由于李光弼的保荐,降唐后的高庭晖很快就被朝廷任命为右武卫大将军,官秩是正三品。而他在史思明帐下时,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五台府(今山西五台县)果毅(征兵将军),官秩是正六品。
史思明终于还是被李光弼给耗住了。
整整耗了一年零四个月。
他发动了无数次进攻,却被李光弼一一击退,从而被牢牢牵制在中原战场上,根本无暇西取长安。
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正月,史思明把燕朝年号改为“应天”,希望以此去去晦气。
让史思明大喜过望的是,短短一个月后,新年号果然给他带来了好运。
而他的好运使者就是此时驻防在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的唐朝观军容使鱼朝恩。
这位唐朝天子跟前的红人很不欣赏李光弼的打法。他觉得像这样一味死守是懦弱无能的表现;在新年到来之际,唐军应该主动出击,夺回东京洛阳;更何况燕军都是北方人,长期在外征战,必定思乡,此时趁其军心涣散大举反攻,绝对可以取胜。他把这意思反复跟肃宗强调,肃宗越听越有理,于是敕命李光弼进军攻取东京。李光弼不为所动,上奏说:“贼锋尚锐,未可轻进。”
肃宗李亨还是比较信任李光弼这个平叛功臣的,一看见他的奏书,就把此事按下不表。可关键时刻,另一位天子眼中的平叛功臣却站在了鱼朝恩一边,坚决主张进攻。
他就是此时已经升任朔方节度使的仆固怀恩。
自从安禄山起兵以来,帝国平叛战场上的三根顶梁柱就是郭子仪、李光弼,还有仆固怀恩。郭子仪因邺城之败失势后,仆固怀恩的竞争对手就只剩下李光弼。所以他刻意反其道而行之,坚持反攻之说,目的就是压制李光弼,在天子面前争功邀宠。
最后,李亨的耳根子终于软了,便不断派遣使者逼迫李光弼出兵。李光弼无奈,只好命郑陈节度使李抱玉把守河阳,然后与仆固怀恩、鱼朝恩及驻守陕州的神策军节度使卫伯玉一同进兵洛阳。
史思明的幸运日就这么如期而至了。
就像他说的,李光弼擅长守城,短于野战。
这句话果然在上元二年二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得到了应验。
洛阳城外的北邙山下,临深履薄的李光弼选择了一个险要的地形列阵,而踌躇满志的仆固怀恩则率兵列阵于一马平川的平原之上。李光弼一再告诫他说:“依恃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列阵平原,一旦失利则全军覆没。史思明绝不可轻视!”可仆固怀恩置若罔闻。
看着各部阵形参差不齐的唐军,史思明笑了。
他多么希望唐军永远都以这副模样跟他打仗啊!
郁积在史思明胸中一年零四个月的怒火和求胜之心,此刻化作一声振聋发聩的号令,响彻在燕军士兵的耳边。
顷刻之间,燕军骑兵就像潮水一样漫过了平原。
起初是仆固怀恩的部众被击溃了,接着李光弼的阵形也被打垮了,然后各路唐军就全部丢盔弃甲掉头而逃……
李光弼和仆固怀恩渡过黄河,逃至闻喜(今山西闻喜县);鱼朝恩与卫伯玉逃回陕城;李抱玉弃城而走。河阳、怀州(今河南沁阳市)相继陷落。朝廷大为震恐,迅速向陕城增兵。
邙山大捷之后,史思明乘胜西进,命史朝义为前锋,从北路进攻陕城;他本人则率大军从南路向西挺进。史朝义进至礓子岭(今三门峡市南),被埋伏在此的卫伯玉打了个措手不及。史朝义屡次进攻,都被陕城的唐军击败。史思明只好退驻永宁(今河南洛宁县北)进行休整。他恨铁不成钢地对左右说:“小子怯懦,终不足成吾事!”打算按军法从事,诛杀史朝义及其手下大将。
史朝义大为惶恐。
可在惶恐的同时,却有一个细微的念头突然闪过他的脑海。
这是一个与当年的安庆绪如出一辙的念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史朝义一直以来的处境其实也与当年的安庆绪如出一辙。
史思明宠爱幼子史朝清,自从当上皇帝后,一直想杀了史朝义,立史朝清为太子。这些想法都是史思明亲口对左右说的。而史思明历来残忍嗜杀,左右之人轻则掉脑袋,重则被族诛,所以自然有人把这些话透露给了史朝义,希望这位性情温良、爱恤士卒的少主能够取而代之,以免他们终日活在伴君如伴虎的噩梦之中。
可史朝义始终下不了这个手。
三月十三日,史思明又命令史朝义修筑“三隅城”(依山而建的三面墙的城堡),用来储存军粮,限一天完工。史朝义率部下拼命赶工,刚筑完墙体,还没来得及涂泥,史思明就来视察了。他指着史朝义的鼻子破口大骂,命侍从骑马站在那儿监视史朝义干活。城堡竣工后,史思明犹然咬牙切齿地说:“等攻下陕城,终究要斩了你这贼东西!”
那一刻,史朝义心中那个可怕的念头再度翻涌而起,令他不寒而栗。
是夜,史思明宿于鹿桥驿,命心腹曹将军担任警卫。
正当史朝义被那个念头搞得辗转反侧之际,他的部将骆悦和蔡文景敲开了他的房门。骆悦说:“我等与大王命在旦夕!自古以来废黜旧主、拥立新君乃为常事,请大王召见曹将军,共谋大事!”
史朝义低着头一言不发。骆悦与蔡文景对视一眼,接着说:“王若不许,我等今天就投奔李唐,只恐大王也不能保全。”
史朝义抬起头来,一脸的泪水。
骆悦和蔡文景都不知道,或许连史朝义本人也不知道,这究竟是矛盾与痛苦的泪水,还是快慰与兴奋的泪水。
可无论如何,史朝义还是下了决心。他一边抹着脸一边说:“诸君好好干吧,不要惊动了父皇。”
随后曹将军也不得不上了骆悦等人的贼船。他很清楚,史思明深犯众怒,如果他不答应,肯定要死在主子前面。
当天深夜,骆悦率领史朝义帐下亲兵三百人,全副武装直扑鹿桥驿。戍卫禁军一见曹将军领头,无人敢拦。骆悦冲进史思明寝室,不见人影,连砍数人,宦官惊呼:“皇上在茅房。”骆悦等人冲出来时,史思明已备好马鞍。他刚刚跃上马背,骆悦的手下一箭射中其手臂,史思明跌落马下,被严严实实地捆了起来。
他满脸沮丧地问:“乱者为谁?”
骆悦说:“奉怀王命。”
史思明一下全明白了。他长叹一声,说:“我白天说错了话,活该如此下场。可现在杀我未免太早,何不等我攻下长安?而今大业难成了。”
骆悦将史思明囚禁在柳泉驿(今河南宜阳县西柳泉镇),然后回报史朝义。其时燕朝宰相周挚正率后军驻守福昌(今河南宜阳县西福昌镇),闻讯大惊失色,跌坐于地。次日,史朝义拔营返回洛阳,周挚出营迎接。史朝义听从骆悦之言斩杀了周挚。大军到达柳泉驿时,骆悦等人深恐夜长梦多,对史朝义晓以利害,随后绞杀了史思明。
自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四月称帝,至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三月被杀,史思明的帝王生涯总计不过一年零十一个月。
而此前的安禄山比他还不如,只当了一年皇帝就命丧黄泉。
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他们看上去就像两朵转瞬即逝的浪花。
然而,他们并不是浪花。
他们是深不可测的旋涡。
大唐王朝的巨舫一经驶过便开始剧烈的颠簸和摇晃,从此进入了一个半世纪的迷航。
换句话说,他们联手缔造的“安史之乱”更像是一把刀,把二百八十九年的唐朝历史遽然腰斩,劈成两半。
前半截叫盛唐——一百三十余年繁荣强大如日中天的盛唐。
后半截叫乱世——一百五十余年藩镇割据兵连祸结的乱世。
虽然李唐并未在他们手上终结,虽然他们行凶不久便死于非命,可帝国却在此后整整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不停地流血和战栗、呻吟与板荡……甚至连数百年后的大宋帝国也仍然背负着这个巨大的历史创伤,一路走得跌跌撞撞,举步维艰……
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帝王梦都做得极其短暂。
可在他们的美梦终结之处,大唐帝国的噩梦才刚刚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