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四月七日,李世民诏令,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随后登承天门,大赦天下,准许天下百姓大吃大喝三天,庆祝新太子得立!
随后,李世民对身边的侍臣感叹地说道:“我如果立李泰为太子,那就说明太子之位可以通过谋略经营得到。如今太子无道,魏王钻营,所以两个都弃用,这个方法可以传给子孙,以后就采用这个方法。况且如果立李泰,李承乾和李治都不会安全,而立李治,李承乾和李泰都会安养天年!”
一厢情愿,自说自话!
说太子之位不能靠经营得到,那么你的太子之位从何而来?立李治,李承乾和李泰就会安养天年,也是一厢情愿,只是李承乾和李泰死得早,不然挺到武后当国时代,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证明,长于妇人之手的李治暧昧地给了武则天机会,李世民为了李承乾和李泰的安全选择了李治,然而给大唐王朝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长达七年的争储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李承乾输了,李泰也没赢,倒是年仅十五岁的李治爆了一个大大的冷门,抢了半天,两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输给了十五岁的毛头少年。
不是青年不出色,不是少年太出色,一切都是李世民的一手导演。说到底,李导演只有一个原则:别威胁到皇权,别抢戏!
很遗憾,李承乾,你威胁到皇权;很遗憾,李泰,你抢戏了,而且将来也会威胁到皇权;恭喜你,李治,你年轻,不威胁皇权,也不抢戏,乖!
如此一来,一母同胞三兄弟有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结局:李治继承大统,成为历史上的唐高宗;原太子李承乾被废黜,放逐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李泰免去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等职,降爵,改封东莱郡王,后改封顺阳王,放逐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
从此,长安成为李治一个人的城市,而李承乾、李泰这两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皇子在有生之年与长安再无交集。
贞观十八年,李承乾逝世于黔州,时年二十六岁,以国公之礼于当地安葬,数十年后迁回皇陵安葬,活着没能回到长安,死后终于得偿所愿;
唐高宗永徽三年,李泰逝世于均州,时年三十五岁,就地安葬。1973年当地砖瓦厂清理出两座唐墓,一座是李泰墓,一座是李泰长子李欣墓。这位心比天高的皇子最终没能回到长安、安葬于皇陵之内,只能孤零零地长眠于自己的流放之地!
金枝玉叶,一母同胞,一人升天,两人入地,人生际遇,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