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是我对李承乾的评价,也是李承乾一生的悲剧写照!
贞观十三年,当魏王李泰团结文人学士忙于编撰地理鸿篇巨著《括地志》时,李承乾又在做什么呢?
《资治通鉴》记载,这一年李承乾游猎过度,荒废学业,太子宫事务署长(太子右庶子)张玄素苦苦规劝,却没有结果。这条记载可谓是李承乾一生的分水岭,在这条记载之前,历史记载的李承乾是一个有作为有美誉的好少年,在这条记载之后,历史记载的李承乾就成了一个不可救药的顽劣青年。
其实无论是从基因还是从师资力量讲,李承乾都是皇子中最好的,论基因他是嫡长子,论师资力量,李世民给他配置的张玄素、于志宁、杜正伦也都是有名望、有学识的官员。那么为什么李承乾会在与李泰的竞争中每况愈下呢?在我看来,原因只有一个,性格决定命运。
小时候老师总是教育我们,要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因为前者是被动,后者则是主动。在我看来,李承乾属于“要我学”,李泰则属于“我要学”,一母同胞,基因相同,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的命运,李承乾随性的性格注定了他的人生败局!
说起来,先后辅佐李承乾的几位其实都是青史留名的高人,如果李承乾是个中规中矩的人,那么这几位一定会辅佐李承乾登上帝位,偏偏李承乾不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而是一个随性的人,一个想有自己活法的人,他的性格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他身边辅佐他的人。在这些辅佐的人当中,关键的人有三个,杜正伦,于志宁,张玄素。
杜正伦,秀才出身,出类拔萃,隋朝时每年全国选拔秀才不过十余人,杜正伦就是其中一个,更奇妙的是,在隋朝不多的秀才指标中,杜正伦一家占去了仨,其兄弟杜正玄、杜正藏都是隋朝秀才,一门三秀才,还让不让别人活了。开句玩笑话,如果杜家人上街遭到莫名其妙的殴打,不用问,一定是落第秀才干的!
杜正伦在贞观元年经魏征推荐出任兵部员外郎,后来一路青云直上,到贞观六年已经受李世民赏识升任中书侍郎,不久加授朝散大夫,出任太子右庶子。
对于这次任命,李世民很重视,特地把杜正伦召来语重心长地嘱咐了一番,大体意思说,太子对于国家而言很重要,必须找出色的人辅佐,所以我就找到了你,我身边也需要你这样的人,这次是忍痛割舍让给了太子,这一下你知道这次任命的轻重了吧!
接受任命的杜正伦从此活跃在太子的身边,最初的几年,波澜不惊,太子表现不错,杜正伦表现不错,李世民也很满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发生了变化。当时李承乾患有足疾,行动不便,经李世民批准,李承乾在痊愈之前不必朝谒,安心在太子宫静养。
在李承乾静养一段时间之后,李世民极为痛心地发现,以前那个乖孩子李承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远离君子、亲近小人的问题青年。为此李世民专门把杜正伦召来深谈了一次,李世民说道:“我儿疾病,乃可事也。但全无令誉,不闻爱贤好善,私所引接,多是小人,卿可察之。若教示不得,须来告我。”
李世民说这话是发自肺腑的,杜正伦听这话也是肝脑涂地、头脑发热。结果头脑一发热,就干了一件错事,他居然把这些话一股脑地都告诉了李承乾。
其实杜正伦也是有苦衷的,作为太子右庶子的他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垮。然而多次劝谏下来,他的话就成了一阵风,说完了,刮过了,在李承乾那里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被逼急了的杜正伦这次想出了最后的撒手锏:“你再不老实,我告诉你爸去!”
地上祸你不惹,你偏去惹天上的祸,这下大嘴杜正伦算是捅了马蜂窝。自觉委屈的李承乾给父亲李世民上了一道奏折,为自己极力辩解了一番,话里话外告诉李世民,你告诉杜正伦的话我都知道了,但是我不服,我很委屈!
接到儿子这样的上奏,李世民郁闷不已,本来想好好教育儿子,没想到杜正伦这个大嘴一张嘴就把自己给卖了,这不等于告诉太子了,自己不信任他吗?为人父者怎么能告诉儿子,我不信任你呢?
郁闷中的李世民召来了杜正伦,责问他为什么泄露了自己的话,杜正伦对曰:“开导不入,故以陛下语吓之,冀其有惧,或当反善。”
完了,杜正伦居然把自己当成大灰狼吓唬太子,有这么当老师的吗?
盛怒之下的李世民一挥手,杜正伦,你给我一边待着去!
自此杜正伦长时间混迹于老少边穷地区,先后出任过谷州刺史、交州都督(今都督府设在今越南河内),贞观十七年还因为与侯君集有关联流配州(今越南境内的荣市),直到唐高宗显庆年间才得以重新启用。
在杜正伦出入太子宫的同时,于志宁也活跃在太子宫,他也是李世民身边的红人,当李世民还在南征北战时,他就跟在李世民身边,与殷开山等人一起参赞军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后他依然跟随,同时兼任文学馆学士。
贞观三年,于志宁升任中书侍郎(正四品),李世民依然恩宠有加。有一天李世民召集重臣内殿欢宴,宴席还没开始,李世民环视一周,忽然发现少了于志宁,于志宁干什么去了?难道不知道有宴会吗?这时有人提醒李世民:“您召集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于志宁是正四品,所以没来!”
原来如此,把这茬给忘了!
如果换作别的皇帝,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可偏偏他是李世民,历史上最会当皇帝的皇帝。李世民当即下令:按照宴席的标准给于志宁提前单开一桌!同时加授散骑常侍,从今以后你就是从三品了。等等,别忙着谢恩,话还没说完,同时委任你代理太子宫左庶子,明天就到太子宫报到!
什么是恩宠?恩宠就是请你白吃一顿大餐,吃完饭然后告诉你,你又升官了!
与委任杜正伦时相同,在于志宁上任太子左庶子之前,李世民也语重心长地交代了一番。李世民嘱咐于志宁,一定要辅佐太子走正道,别让邪僻占据了他的内心,一定要用心辅佐太子,日后封赏朕自有安排。
带着皇帝的嘱咐,于志宁走进了太子宫,他的目标是将李承乾领上正道,遗憾的是,这个目标没有实现。
不过,尽管李承乾不长进,并不影响于志宁受到李世民的赏识,因为于志宁已经竭尽了全力。
为了教导李承乾,于志宁独自编撰《谏苑》二十卷,这二十卷《谏苑》编者于志宁一人,读者李承乾一人!在民国初年,也曾经出现过一份只供一个人阅读的报纸,编者袁克定(袁世凯长子)等数人,读者袁世凯一人!
与袁克定的报纸不同,于志宁劝诫李承乾向善,袁克定诱导袁世凯称帝,同样是给一个人看的读物,两者却判若云泥,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一个人的读物没有感动李承乾,却感动了李承乾的父亲李世民。李世民闻之大悦,赐黄金十斤、绢三百匹。贞观十四年,任命于志宁兼太子詹事(太子宫主管)。贞观十五年,于志宁因母亲去世解职,不久起复本官,然而仍旧不断上表,请求按照儒家传统为母亲守丧三年。
此时已经离不开于志宁的李世民只能夺情(不准官员为父母守丧),派出中书侍郎岑文本到于志宁家中传口谕曰:“忠孝不并,我儿须人辅弼,卿宜抑割,不可徇以私情。”
谁都可以走,老于不能走!
不能走的于志宁并不孤独,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战友,这个人就是张玄素。
张玄素,素有清名,为官深得民心。隋朝末年,张玄素出任景城县户曹,适逢窦建德攻陷景城,张玄素不幸被俘,即将被窦建德砍头。就在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居然有数千老百姓痛哭流涕地为张玄素请命,甚至有人愿意替张玄素去死!
这是为什么呢?
为张玄素请命的老百姓说道:“此人清慎若是,今倘杀之,乃无天也。大王将定天下,当深加礼接,以招四方,如何杀之,使善人解体?”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口碑也高于一切奖杯,有老百姓如此为张玄素请命,窦建德立刻对张玄素刮目相看,当场将他释放,并且委任为治书侍御史。
然而窦建德的任命却遭到了张玄素的拒绝,理由是皇帝杨广在,忠臣不事二主。闻听此言,窦建德没有勉强,直到杨广身死江都的消息传来,窦建德才重新征召张玄素出任黄门侍郎,这一次张玄素应召。
窦建德被荡平之后,张玄素出任景城都督府录事参军,逐步有了不小的声名,这个声名也渐渐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等到李世民即位,张玄素得以征召,答对得体,当即被李世民委任为侍御史,不久升任给事中(御前监督官)。
升任给事中只是张玄素履历中的一小步,不久他就因为一次进谏深深打动了李世民。
贞观四年六月二十二日,李世民下令整修洛阳宫殿,以备巡视。在李世民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次再简单不过的诏令,皇帝预备巡视,提前整修宫殿有什么不可以呢?然而偏偏就有人说不可以,这个人就是张玄素。
张玄素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归纳起来就是劳民伤财,容易生变。张玄素的一番劝诫说得李世民浑身不自在,李世民问道:“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张玄素对曰:“如果陛下还坚持仓促之间修复洛阳宫殿,那么结果会跟炀帝一样,天下大乱!”(若此殿卒兴,所谓同归于乱。)
“天下大乱”在别的皇帝听来或许只是危言耸听,然而在李世民听来却是逆耳忠言,因为他正是从天下大乱中走来,明白天下大乱对王朝意味着什么。李世民叹息道:“我不思量,遂至于此!”当即下令停止修复洛阳宫殿,同时赏赐张玄素彩缎二百匹,以资鼓励!
在这之后,张玄素不断升迁,后升任太子少詹事(太子宫副总管),不久转任太子右庶子,在接下来的几年,他将一直在太子李承乾身边效力,他渴望与于志宁一起为李承乾保驾护航,然而最终却发现,原来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贞观十三年,鉴于李承乾热衷游猎,荒废学业,张玄素上书讽谏,对李承乾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导,其中一句十分经典:“慎终如始,犹惧渐衰,始尚不慎,终将安保!”这句话值得历代太子铭记在心,只可惜李承乾太子依旧没把张玄素的上书当回事,同杜正伦和于志宁的话一样,它们都是风字辈的,一阵风而已。
屡战屡败,是结果,屡败屡战,是精神。现在张玄素对待李承乾也拿出了屡败屡战的精神,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总之要说到你回心转意为止。此后不久,张玄素又上书了,讽谏的重点依然是游猎,这一次张玄素的话依然苦口婆心,依然用心良苦,然而这样的金玉良言在李承乾那里还是风字辈的,刮过了,天空了无痕!
张玄素在上书中说道:“若其骑射畋游,酣歌戏玩,以悦耳目,终秽心神,渐染既久,必移情性。古人有言:‘心为万事主,动而无节即乱。’臣恐殿下败德之源,在于此矣。”
一语中的,无以复加!
写到现在,杜正伦、于志宁、张玄素一一亮相完毕,这三个人都是李世民为李承乾千挑万选的人才。倘若李承乾成器,三人得一人足矣,遗憾的是,李承乾偏偏不成器,三人纵使披肝沥胆,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
或许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被李世民寄予厚望的李承乾会不成器呢?这就回到了我之前的提法: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二、李承乾遭遇了过早的成人化教育。
过早的成人化教育让李承乾懂得了父皇和大臣们对太子的要求,也知道他们所要求的道德标准,因此每次李承乾临朝视事,必言忠孝之道,宫臣有人进谏,李承乾就会先揣摩进谏人的心态,然后正襟危坐,做出一副虚心倾听的样子,时不时还要做出引咎自责的姿态。有李世民的遗传基因,再加上后天老师的教育,李承乾的智商和口才都是一流的,群臣在他面前一般都讨不到便宜,只能忙于应答,然后诚惶诚恐地离去。时间一长,李承乾在群臣面前就树立了圣明的形象,至于圣明形象的背后,没有人知道是什么!
西方哲学家说,人都是有两面性的,李承乾就是双面人的典型。在朝堂上他是圣明智慧的皇太子,在私下里他却是有着各种嗜好的准问题青年,他的人生就是在圣明皇太子和问题青年之间不断切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是花,一面是字,或许李承乾也在疑惑,自己究竟是花,还是字,抑或花、字都不是!(硬币立起来,花非花,字非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