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李渊愿不愿意承认,贞观一朝的确比武德年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气象。
贞观元年正月十五日,李世民下诏,从即日起,中书、门下以及三品以上官员进入内阁议事,“内阁”一词,由此而来。
其实在唐代,内阁纯粹是一个空间概念,李世民执政时期平常在两仪殿上朝,每月一日、十五日则在太极殿上朝,而在太极殿前有东西两排房舍,称为“上阁”,李世民所说的内阁就是太极殿前的“上阁”,简单地说,就是高级官员开小会的地方,更高级的权力中心而已。如果能进入“上阁”开会,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是唐朝的核心了。
在引入“内阁”概念以后,李世民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其实这不是他的首创,而是延续隋朝的制度,在老爹李渊时代就已经实施,只不过李世民贯彻得更彻底而已。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均为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尚书省原有诸曹确定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户部原本叫民部,为了避李世民的名讳,改名为户部。
六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部级),副首长称侍郎(副部级),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正司局级)、员外郎(副司局级)。
中书省首长称中书令,门下省首长称侍中,尚书省由于武德年间李世民曾经担任过尚书令,因此在他当皇帝之后没有人再敢担当尚书令这样的高位,这样尚书省原来的首长称呼尚书令就消失了,而由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执掌尚书省。
在三省六部制下,通常的程序是这样的:中书省负责制令决策,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起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门下省如果对中书省所草拟的诏敕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凡中央各部、寺、监及地方各部门所呈上的奏章,重要的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认可以后,方送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或草拟批答,门下省如果认为批答不妥,也可驳回修改。
如此一来,三省有互相制约的功能,相当于早期的“三权分立”,然而此“三权分立”与现代的“三权分立”完全不是一回事。唐朝的三省,说到底是群臣相互制约,皇帝坐收渔翁之利,三省即便斗得死去活来,最后受益的一定是皇帝,因为最后的决定权在他之手。而现代的“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只是三权中的一极,跟唐太宗的权力根本没法比,用赵本山的话总结说,“国外比较乱套,天天弹劾领导,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说到底都是“三权分立”给闹的!
相比之下,李世民的“三权分立”非常巧妙,既给三省当家做主的权力,又不放弃背后操纵的手。说到底,唐代三省分割的是相权,巩固的是皇权,相权分散了,皇帝就安全了。
一个大型企业,总经理就如同秦汉时代的宰相,而董事长相当于封建王朝的皇帝,如果宰相的相权过大,那么皇权就必然受到压缩,直到成为压缩饼干。为了避免成为压缩饼干,隋唐都采用三省制,三省就如同三个大部门,大部门经理权力适中,且相互制约,更为关键的是,三个大部门经理都不足以冲击董事长的大权,如此一来,董事长安心了,大部门经理也安心了,两下心安,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三省六部制里真的没有宰相吗?这个可以有!
宰相是哪些人呢?三省的首长,即中书令两人,侍中两人,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这六个人就是宰相,没有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实。如此一来,唐代的宰相实际采用的是群相制,委员制。秦汉时期的宰相是独相,同一时期只有一根独苗,而唐代不是,同一时期,可以有一群。
唐朝初年,宰相并不多,只有三省首长等六人为宰相,还经常有空缺,等到李世民执政时,宰相的群体开始庞大起来,除了三省首长,其余的一些高官也可以是宰相,只要加授“参与朝政”“参知政务”“参议得失”“平章政事”,那么恭喜你,你也是宰相了,以后印名片时可以加一括弧——(享受宰相级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