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的分水岭。
“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国力蒸蒸日上,一派盛世景象;“安史之乱”之后,国力迅速衰退,国内藩镇林立,与此同时,在不经意中,唐朝的皇宫内部也在发生改变,最典型也最致命的,便是宦官完成了“从奴到臣”的转变。
以前,宦官仅仅是皇帝的家奴,现在,宦官已经从奴摇身一变成了臣!
“从奴到臣”的发端,应该说是从李隆基时代开始。在李隆基时代,著名宦官杨思勖经常带兵出征,无形中他就被李隆基当成了一名将军使用。在杨思勖之后,高力士在王朝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只不过他并没有在朝中担任显要官职,因此他的“臣”的身份并不是很明显。
真正标志着唐朝宦官完成“从奴到臣”转变的,是李亨宠信的宦官——李辅国。
如果从履历看,李辅国的前半生就活了两字:失败!
李辅国原名李静忠,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谋生也为了改变命运,李静忠便主动阉割,进宫当了一名小宦官。由于李静忠长得比较丑,一般人都不喜欢他,因此李静忠在从小宦官长成为大宦官的路上一片坎坷,很少看到亮光。
后来李静忠投到了高力士名下,指望跟随高力士出人头地。然而高力士没有对李静忠青眼有加,他跟一般人一样,对李静忠很不待见。
李静忠在高力士跟前苦熬到四十多岁,才得到一个微不足道的机会:到皇家飞龙马厩记账。说是记账,其实就是当一名普通马童,顺便帮马厩记一下账,这就是李静忠侍奉高力士多年得到的结果。据说高力士还是看在他略通文墨的面子上,不然连这个机会也没有。
李静忠从此在马厩记账,时光荏苒,李静忠对高力士的怨恨渐渐生根发芽。
或许,老天看李静忠前半生太苦了,于是给他的后半生安排了两个贵人。
第一个贵人叫王,此人是李林甫面前的红人,在朝中担任多个职务,闲厩使是他众多职务中的一个,这样王就与李静忠有了交集。
作为李静忠的上司,王用心观察了李静忠,时间一长,他发现了李静忠身上的优点:工作兢兢业业,而且勇于举报同事的贪污,更关键的是,他养的马比别人养的马都肥,说明他比别人用心。王一高兴,便把李静忠当宝贝一样介绍给另外一个人,这个人是李静忠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
皇太子李亨。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李静忠可能仅仅是李静忠,不会成为后来的李辅国。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李静忠跟随李亨踏上逃亡之路。在别人还在惶惶不知所措时,李静忠却用自己敏感的政治嗅觉,发现了天赐良机。
在马嵬坡,李静忠空前地活跃起来,他先是参与了诛杀杨国忠的密谋,后来又建议李亨与李隆基分道扬镳,向灵武进军。
如果说以前的李静忠是一个贴身宦官,那么从马嵬坡起,李静忠就变成了贴心宦官。
从贴身到贴心,看似一字之差,对于李静忠而言却是天差地别。
抵达灵武郡后,李静忠又跟其他大臣一起劝说李亨登基,在拥立李亨登基的人群中,他是最起劲的一个。
从此之后,李静忠不再是以前的李静忠,他成为李亨眼中不可或缺的人。
登基之后,李亨将李静忠擢升为太子家令、代理元帅府行军司马,重用的迹象已经昭然若揭。
这时,李亨动了给李静忠改名的念头,李静忠别叫了,以后叫李护国吧!
李静忠马上顺杆爬,跪地高喊:“臣李护国谢恩!”
李护国叫了没几天,李亨又对他说:“李护国别叫了,以后你就叫李辅国吧!”
李辅国就此闪亮登场。
改名成功的李辅国从此扮演起重要角色,全国各地来的奏章、行军印信等重要物件都由他保管,而李辅国也不负众望,他事事小心,事事用心,一举一动深得李亨赏识。
如果人生有前世,那么李辅国的前世一定是一条善于伪装自己的变色龙。
在李辅国青云直上的过程中,他非但没有引起别人的猜忌和打压,相反还得到不少帮助,这都得益于他善于伪装,而且伪装得很彻底。
就是一个简单的不吃肉,都成了他标榜自己的理由。
李辅国双手合十说:“这是因为我追求佛家的修行!”
其实,真实原因可能是身体对肉类过敏。
久而久之,李辅国“慈善”的形象尽人皆知,人们都以为他是一个性格柔和、心地善良的好人,却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人家的马甲。
两京收复之后,李辅国的好日子来了,他跟随李亨进入长安分享胜利果实。
进入长安,李辅国完成了“从奴到臣”的转变,他一下接过了N个担子:
殿中监,少府监,闲厩、五坊、宫苑、营田、栽接总监使,兼陇右群牧、京畿铸钱、长春宫等使。
以前这些职位多数由杨国忠、王、安禄山等大臣担任,现在李亨信不过大臣了,他只信得过李辅国。
除了给李辅国身上加担子,李亨还给李辅国破天荒的封赏:
封成国公,实封五百户。
宦官封国公,享实封,这在唐朝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与李辅国一起分享这一特殊封赏的,还有李辅国曾经的上司——高力士。
不同的是,李辅国是李亨的人,高力士是太上皇李隆基的人。
李辅国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看高力士脸色唯唯诺诺的小宦官,他成了新科皇帝身边最红的宦官,比当年的高力士有过之而无不及。
众所周知,唐朝中后期,宦官势力扶摇直上,不仅干预朝政,而且掌管禁军,实力大到可以废立皇帝的地步。如果追查宦官掌握禁军的源头,始作俑者还是李亨,第一个吃螃蟹的则是李辅国。
李辅国在担任诸多官职的同时,还受李亨委托掌管北衙禁军,为了让李辅国工作方便,李亨特意给李辅国在宫中解决了一套住房。
这还不算,原本皇帝的敕令要由中书省发出,现在改了,由李辅国签字后才能发出。至于宰相和百官,他们离皇帝越来越远,有时政府发生紧急事务,他们都需要向李辅国奏报,然后由李辅国向皇帝奏报,最后皇帝的旨意再由李辅国向宰相和百官转达。
朝廷格局一旦到了这个地步,李辅国想不红都难。
同当年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一样,人一红自然就会有人主动凑上来,宰相李揆就是其中一个。明明李揆出身崤山以东的名门望族,与李辅国的李姓八百竿子打不着,李揆却不这样认为,他直接以李辅国的子侄自居,一见面便干脆利落地喊道:“五爹(李辅国在家中排名第五)!”
眼看李揆如此投入血本,百官干着急没办法,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喊一声“五郎”。
“五爹”也好,“五郎”也罢,只说明了一个事实,李辅国很红。
不久,李辅国的红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皇帝李亨居然给他操办了一门亲事。
在开元天宝年间,高力士曾经迎娶了一个小吏的女儿,开了宦官正式娶妻的一个先河。如今,李亨更上一层楼,他给李辅国选的人家,比高力士岳父家的门第高得多。
李亨选的是前任吏部侍郎元希声的侄孙女。
经过这次联姻,元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李辅国妻子的叔叔一举进入高官行列,而李辅国的岳父则升任梁州长史。
谁说只有读书改变命运?
婚姻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