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倒霉时,好运已悄然藏于背后,只需你有足够的经验和智慧来承受。从朱元璋的经验来看:不管人的命运是多么悬殊,还是存在着好运和厄运相互平等的某种补偿。
投军以后,朱元璋很快展示出了比其他兵士略高一筹的德才,不仅作战勇敢,处事冷静有计谋,而且很讲义气。他遇事肯帮助别人,有危险时敢挺身而出,特别是对郭子兴忠心耿耿,倾心维护,又能常提些深思熟虑的建议。
转眼,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已有半月,由于他的出色表现,让郭子兴越来越喜欢,越来越信任。凡有有重要事情,总要和他商量;外出时,总把他带在身边。不久,在一次探视元军时,为保护郭子兴,朱元璋受了点轻伤,回来便赏封为千夫长,与汤和平起平坐。
这一天,郭子兴因五河县求援一事要与孙德崖等商议,朱元璋趁空又来到那座小院门前。事也真巧,马姑娘正从里面移步走出。俩人相视停下脚步,马姑娘的目光在朱元璋身上四处打量:“听说你前些天受伤了?”她声音里露出明显的关心。
朱元璋闻言,不觉心头一震。自从安葬了母亲后,这么些年下来,在这若大的人世间,他再没有听到这么温馨的问候,一时竟愣在哪里。
“你……好些了吗?”马姑娘又问,目光在他身上寻找,声音更加温存。
那天视探元军时,他们认出是郭元帅,仗着有六个,便来袭击,朱元璋拼死保护,右臂被刺了一刀,如今伤早痊愈,事也忘了,没想到马姑娘如此关心。
“一点小伤,早好了,感谢马姑娘挂念。”朱元璋真诚地回答。
“小伤也要注意调养好。”
“已经好了,请马姑娘放心。”朱元璋说着握紧拳头,弯起左手使劲地摇了两摇:“你看,不是全好了。”
马姑娘开心地笑了。她笑起来,灿若百合,甜淡清雅,朱元璋的目光无意间在那张脸上停了好一会。
马姑娘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垂下头,轻声问道:“听说你们是在城南五里处遇上元军的?”
“嗯。”
“千夫长对此事是怎么看的?”马姑娘抬起头来,仍然是轻轻地问道。
“我认为,元军可能近期可能要撤兵。他们老远赶来,在城南三十里外扎营这么久,却又不来攻城,肯定是心里害怕,派人来看,是担心我们去打他们。”
“元军肯定要撤走的。”马姑娘颇有主见地说:“元军最担心的是他背后的张士诚。”
朱元璋点点头,他不由得又看了马姑娘一眼,打心眼里佩服她的判断。
“你怎么不将这些想法跟郭元帅讲讲?”
“我,一个女流之辈。”马姑娘淡淡一笑,说:“如果你也是这么看的,还麻烦你给郭元帅讲一讲。”
“我一定将马姑娘的看法转报给郭元帅,我们不要花精力去对付南面的元军,有张士诚在背后牵扯着他们。”朱元璋说着,朗然一笑。
“听说元军在围困五河县?”马姑娘又问。
“我也是刚刚听说的,现在郭元帅正在与孙副帅他们商量求援五河县的事。”
“元军怎么会去围困五河县?”
“我也感到这事有些蹊窍。五河县是西边一个弹丸之地,攻下它什么也得不到,张士诚现在江苏高邮,元军不直接南下攻打张士诚,却去围什么五河县。再说,围五河县用得了几十万大军么?!”
“我看这中间一定有鬼”马姑娘说:“千夫长你能不能冒险去一趟,探听一下真实情况。”
“我人微言轻,只怕郭元帅不让去,他们正商量救援的事情。”
“我来想个办法,说我有事请你。至于这儿的事,我看郭元帅他们三五天之内是不会拿定主意的。”
朱元璋既敬佩又感激地看着马秀英,心里热呼呼的,有一种心心相印的感觉。
“你去吧,了解了情况,再给他们去建议。”马秀英对朱元璋说。
朱元璋点点头,敬服地望着马秀英。此刻,他似乎与她已经很熟了。心里想:天下竟然有这样聪明的女人!
当时的起义军队,就如同今天开的公司,只要你稍有胆量,缠上红巾,振臂一呼,必然应者如云。在郭子兴举义于濠州时,临近的五河县与永丰县也先后有人举义成功。虽说都挂靠红巾军,彼此间却很少往来,且相互都有吃掉对方的念头存在。正因为如此,五河县义军首领常遇春派人来求援,郭子兴本人颇有些举棋不定。几天来,郭子兴都与他的文臣武将们商讨救不救援五河的事情。
郭子兴帅府里的文臣武将也明显分成两派。主张救援的主要是武将,以大将郭彪为首,理由有三点:首先大家都是义军,于情于理应该救援;其次,五河县是濠州西南门户,被元军破了,更易来打我濠州;第三,元军此次来的目的是去西南奔袭刘福通,不可能为一个小小的五河县耽误时间,只要我们发兵去救,元军自然不战自退。
主张不救的,主要是文臣,以谋士张超为首,理由也是三条:一是认为大家虽都打着义军的旗号,但相互之间只有利益相争,很难得利益共享,如今能借元军之手灭了五河的常遇春,将来争天下还少个对手;二是,元军现在自顾不暇,得了五河,也不过是借道西南去打刘福通,哪里还会回师东北夺我濠州;三是,元军三十余万,我濠州倾其所有不过几万兵马,前去救援,岂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孙德崖对战争一无所知,很少呈强提看法,郭子兴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一拖,时间又过去了一日。五河县派出送救援书的信使再次走进帅府,磕头磕出了血,郭子兴手下文臣武将还是争不出高下。郭子兴正伤脑筋,满是尘土的朱元璋押来个瘦弱的元兵。
“快将实情说给我家元帅听。”朱元璋一拉腰上的佩剑,对元兵喝斥道。
“将军饶命,小人实说。”俘虏哭丧着脸:“小人是铁木乎手下的探子,奉命前来探听濠州的军情,铁木乎将军说,只要濠州派兵去支援五河,我们就趁虚出兵攻取濠州。”
情况既然如此,不救五河县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帅府中,主张不援助的文臣好象打了个大胜仗,一个个似有先见之明的样子;主张援助的几员武将干瞪了眼,一时也无话可说。
“拉下去,给我砍了。”郭子兴指着下面跪着的俘虏,一挥手说:“现在情况明白了,这救援的事就不要再提。朱千夫长,你捉元军探子有功,本帅要升你做个副将。”
“感谢元帅提拔。”朱元璋恭敬地说:“不过,小人有些看法,不知能不能说。”
“既有看法,不防说出来,大家都听听。”
“小人请求元帅,暂缓砍那元军探子的头,待小人把话说完,元帅要砍再砍。
“本帅答应你。”郭子兴点头说完,旁有侍从忙赶出去喊:刀下留人!
“小人认为,元军攻打五河县城,目的是围之打援,意在取我濠州,我们既明这个情况,更应前去救五河县之围。”
文臣武将个个诧异,郭子兴也不懈地望着朱元璋,朱元璋稍一停顿接着说:“原因有这么三条:其一,元军既然是围敌打援之计,围困五河的元军一定很弱,我们只需一支千人轻骑便可取胜;其二,五河红巾军与我们虽说是素无往来,但这次若救了他们,今后必然成为友邻,待元军北退,我们扩展地盘,也多个帮手;其三,元军此次围五河,本意就是要夺我濠州,派一支轻骑速去速归,既解五河城之围,又使元军一时不敢急攻濠州。只要元军稍待半月,刘福通的红巾军就能打到开封,元军便再无能力取我濠州。到那时,我们便可放手扩展地盘。”
一席话,说得帅府肃然。郭子兴眼珠转动,哈哈大笑:“说得好,有理!各位将军,你们谁去援救五河县?”
众人面面相觑,就是不说话,就连刚才主战最激烈的郭彪将军也在担心:一支轻骑,且要速战速决,能这么轻松地救了五河县?就在这时,朱元璋站出来说道:“如果元帅允许,给小人一千兵马,愿意去救五河县之围。”
郭子兴听了,非常高兴,得意地瞟孙德崖一眼,说:“没人去,就让他试试?”
孙德崖心里很不是滋味,眼珠一转说:“试一试,一千人,他能带得了吗?”
“那怎么办?”郭子兴瞪着他问。
“这样吧,让他立个军令状再去。”
郭子兴拿眼睛去盯着朱元璋,那意思分明在问:你敢吗?
朱元璋何等聪明,立刻明白郭子兴的意思,上前一步大声说:“小人愿立军令状,如果输了,以死谢罪。只请郭元帅封锁救援五河县的消息,将那俘虏捆在城门前示众,关紧城门,放出消息,元军即日要来进攻濠州。”
“这些都好办,本帅依了你。”郭子兴说。
这一夜,马秀英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安睡,朱元璋的影子老在她眼前晃动。在这个世界上,她已经生存了十八载,除了父亲,她还从来没曾有一刻想过其他的男子。
郭元帅对她虽好,但也仅仅是因为父亲的关系,给了她亲生儿女一般的物资待遇。郭元帅的夫人对她才是动了真感情,对她关心,体贴入微,但在这背后,聪明绝顶的马姑娘深感义母对自己的怜悯多于爱意。由于郭元帅的夫人对她的这份爱意,使得她衣食无缺,居室华美,有丫头侍候。一般富家小姐该有的东西,她似乎都有了。于是,她表现得心满意足,温和恬静。可在马姑娘的内心深处,却清楚自己一无所有,她感到痛心的孤独。举目无亲、寄人篱下,这种生活是最让人伤心的,连个说句知己话的人都没有。于是,马姑娘发愤读书,只有在读书的时候,她感到自己有了亲人朋友;只有在读书的时候,她感到自己能与多么好的亲人朋友可以交谈。
时间渐渐地过去,马姑娘渐渐地长大、成熟。因为读书,马姑娘不但解除了寂寞与烦恼,还增长了许多学问见识,人也越发温柔聪慧;因为读书,马姑娘变得感情丰富、是非分明,敬慕有勇有谋的男子,特别是一些有英雄气慨的男人。马姑娘虽然深居闺房,对城里的事情却总是非常清楚,她听说了那个前来投奔的和尚,知道了他勇杀元兵的故事,她敬佩他的勇敢,更感谢他能替自己的父母报仇。马秀英父母,双双为元兵所杀死,她打心里痛恨这些不把汉人当人的元兵。可她的义父郭子兴,在这件事情上却有些让她失望。她的父亲被元兵杀死后,郭子兴曾对她说,一定要杀尽元军,为她报仇。可是,从郭子兴这一段时间的表现来看。他的骨子里非常害怕元军,莫说去杀他们,连躲都躲不及。马秀英知道,这是因为郭子兴的力量还过于弱小。待他强大起来后,他是会去杀元军的。于是,马秀英一心只希望能够帮助郭子兴,使他能够尽快地强大起来。马姑娘突然听说了有这么一个勇敢的男子,不知为什么,竟觉得自己与他贴得很近,连面都没有见过,心里却总想起他来。实在睡不着,马秀英悄悄起身,披了件红外套走出门外。
皎洁的月光,洒满庭院,白日里秀美的花树,突然间仿佛有了灵魂,美得让人惊心动魄!马姑娘伫立阶前,大大的眼睛忽闪闪地凝视着,连眨也不眨一下。天啊!这平日里普普通通的庭院,竟然也会这么的美丽?!她为自己第一次发现这庭院的美丽而激动不已,对着月亮,她闭上双眼,将双手合在胸前,默默地祈祷说:“愿他此去大获全胜,平安归来!”
这时,朱元璋同样睡不着觉。不过,他不是在想有关那个马姑娘的事情,他的心,已经完全被将要进行的一场战争所占据。这是他第一次领军单独作战,一千条活鲜鲜的生命交付到他手上,更有五河县的几万军民的安危。朱元璋清楚地知道,这场战争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个人的一生,总有几个关键的时刻。每当在这种时刻,如果能够走得顺了,就会把自己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如果走得逆了,或许会走向死穴。现在的朱元璋就是处于自己人生的这种关键时刻。凭他过来的经验,对此他认识的非常清楚。我必须认真又认真地考虑每一个细节,一点也不能马虎。因为,如果是我的考虑不周而导致失败,我将会遗憾终生;如果我已经尽了全力,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还是失败了,这只能怪上天要如此安排。我也就无怨无悔了。大丈夫行事,就当如此。朱元璋这么想着,在心里对自己说。
夜,已经很深了,朱元璋独自一人,信步来到那条熟悉的小路,慢慢地往前走着,竟不知不觉地来到那让人留恋的小院门前。望着高高的围墙,望着围墙顶上的那一轮明月,朱元璋似乎感到,辉辉明亮的月光下面,围墙内有一个姑娘正在为他祈祷,说:“你一定要打赢这一仗!”
伟大的人物总是在自我限制中展示出来,征服自己的物资欲望,是一个人伟大的开始。伟大从来就不是自己得到多少,而是别人从自己这儿得到多少;不是自我认为有多好,而是别人的看法有多棒。
天快亮时,朱元璋带领的一千精兵到了离元军营帐只有两里的山坳里。在立军令状时,朱元璋虽说是非常的大胆,但在这次具体的救援过程中,却又异常的小心谨慎。一夜的深思熟虑,心里已有了底。出发前,他特意向郭元帅请求,让汤和来帮助他。朱元璋知道,“打虎需靠亲兄弟”,在这个世界上,他已经没有一个亲兄弟,他就将他能遇上的朋友,将汤和当成自己的亲兄弟。因为元军有三万余众,而他们仅仅有千人,要以一当三十,他不仅需要一个好的谋略,需要武功一等的精兵,更需要能同得脑袋的良友。
看似彬彬有礼的人类,实际上是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怪圈里,征战杀伐的本领往往通向权势的动力。征战杀伐,特别是搏杀的技艺,往往是野蛮人比文明人更高明。这完全是因为野蛮人每日都在生死线上炙烤,为了保全自己,能活下去,他们不得不随时操练和琢磨搏杀的技艺。在这个世上,之所以有文明人和野蛮人的区别,并不是因为文明人或是野蛮人自己,纯粹是由于他们的环境所至。象朱元璋这样一路走来的环境,是不可能长出一个文明人来的。是环境铸就了他的野蛮,也铸就了他天生就长于搏杀的技艺。
汤和是个极其忠义,又极其宽厚之人,虽然他比朱元璋早进郭子兴的军营,而此时又都是千夫长之职,特别是深知此去凶多吉少,可他还是义无反顾,欣然前来助他的老乡一臂之力。朱元璋看到汤和前来,心里非常高兴。这么久以来,俩人虽都在为郭子兴做事,但见面的机会还是很少,如今俩人就要去并肩作战,去打一场险恶的战争。想到儿时一起的玩耍,逃难时的相遇,如今转眼都成了军人,要去杀敌,不免生出许多感叹,有说不完的话语。
然而来不及交谈几句,就有探马来报告:元军营中,静悄悄的,并无半点动静。朱元璋听了不说话,只拿眼睛看着汤和,想先听听他的看法。大凡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人,谦卑成了他们自然的品格,正是这种品格,往往会帮助他们成就大事。
“兵贵神速,现元军睡死,岗哨打瞌睡,我们可以一面率军冲进敌营,杀他个人仰马翻;一面派人进城通知五河县的倾城出来接应。”汤和说:“这样一来,待元军回过神,五河县的兵也到了,合兵一处,我们也有近万人,先围歼他二千,只要有一营人被我们打跑,其余人就会跟着跑。这样,我们必然是胜券在握。”朱元璋看透了汤和的想法,补充说:“照千夫长的打法,我相信有五成把握取胜。但是……”
朱元璋说到这儿一停,眼瞅着汤和,直见汤和目光焦急地望着他,显然是希望他快往下说,这才开口说:“我想,如果我们现在马上派人进城,告诉五河县守将常遇春郭元帅已派出三万精兵,要他们配合行动,这样一来他们一定勇气倍增。我们隐蔽在这里,待天明元军攻城快破时,去放火将元军营帐烧个精光,然后向前击杀后撤元军,这样,元军一定惊慌失措,完全失去战斗意志,争相逃命。这么打,把握是不是又多二三成。”
“你真是棋高几着,汤和佩服的五体投地。只是,你肯定天明元军会攻城?”
“肯定。”
“就按你的打,胜算要大多了。”
“可是……”朱元璋望着汤和,说:“这样一来,常遇春他们,损失就会大许多。”
“只要仗打赢了,什么损失都可以捞回来。”汤和大声说。
“好,就这么干。”朱元璋高兴地点点头。
不久,天微亮,吴良来报:“禀将军,元兵军营人动马嘶,象似要去攻打五河城。”
朱元璋对汤和一笑,让汤和去把他的意思告诉士兵们。待汤和走后,又派花云去五河城内报信。两人都去了,朱元璋微笑着闭上眼睛。尽管血战在即,他还是要趁隙休息一下,蓄精养锐,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惨烈战斗。
围攻五河城的将军叫海呼儿,是元朝名将,这个人不但作战勇猛,而且很有心计。昨天晚上,海呼儿得知濠州郭子兴已捉住了他们的探子,弄清了他们虚围五河城实打濠州的计划,便即刻召集手下,来商议如何应对这件事情。
在将军府里,海呼儿亲自主持会议。他给众将简单地介绍了情况,然后说:“情况就是如此,如何应对,诸位将领,请把自己的高见讲出来。”
海呼儿的话语刚落,众将立刻议论纷纷,商议了好一会,最后一致认为:既然郭子兴已知他们用意,定做了很好准备,就干脆不打濠州,直接去攻打张士诚,一旦消灭张士诚,濠州也会不攻自败。听完大家的意见,海呼儿皱着眉头说:“只是,五河城守将常遇春实在可恶,怎么劝也不肯投降。如今,我军已经围了他几天,倘若再攻他不下,就来撤兵,这样会大挫军心。所以,我决定:在去攻打张士诚之前,一定要拿下五河城。”
于是,海呼儿下令:拂晓前,全军倾窠出动,太阳出来后攻占五河城,把常遇春活捉了,捆了去攻打张士诚。
为了激励士气,海呼儿还宣布,打下五河城,放假一日。这意味着可以任由士兵抢劫财物,强奸民女,士兵自然来了情绪。一时士气大振,个个都来了精神。可这些元军做梦也没有想到:常遇春的部下,今天斗志特别高,他们连续发起了四次进攻,五河城头上还是飘扬着“常”字将旗。海呼儿怒不可挡,亲自上阵督战,不想被一支流矢箭来,翻身掉下马来。手下人上前救起,劝他回营包扎。海呼儿双眼圆瞪,拔出流矢,用牙齿撕下块战袍将伤口胡乱一扎,挥剑高呼:“给我冲,占了五河城,放假三天!”
见到主帅如此,元兵们也跟着呼喊。一时间,形将败退的元军又振作起来,跟着他们主帅的剑锋,如汹涌的浪涛一般,向前冲去。这时候,五河城的守军,在海呼儿强大的攻势之下,已经死伤过半。眼见的五河城,危在旦夕,可就在这时候,后面奔来一匹黄马,老远就大声喊:“不好了,元帅,军营被烧了。”
海呼儿回头一看,只见自己的军营烈烟腾腾,一片火海。
“元帅,是不是濠州的兵来了?或是张士诚……”他身边的部将慌张地问道。
“快,撤兵!”海呼儿不想听这位部将瞎猜,历声大喝,勒马回奔军营。正攒足了劲往前冲杀的元军,猛地听到海呼儿这么一声命令,顿时象遇阻的恶浪,哗地掉头退去。
花云见了,对常遇春说:“你看,我们的人来了。”常遇春早已看得分明,长剑一指,大声高呼:“郭元帅的援军到了,大开城门,追击元兵!”说罢,一马当先,挥剑冲去。花云紧紧地跟在他后面。
兵败如山倒。海呼儿一马当先冲回自己的军营,熊熊燃烧的营帐让他惊得目瞪口呆,心里那点怒气渐为胆怯所替代,正不知怎么办才好,只见朱元璋、汤和领着一队军马直向他杀来。
“郭子兴的大军到了,元帅,我们往北撤。”一位副将说着拥了海呼儿,往北退去。
可笑元朝名将海呼儿,三万军马,攻城时死不过两千;这会儿溃退,人挤马踏,加上流失、利剑,死伤竟达七八千人。他带着仅有的两万余人,怆慌往北逃去。海呼儿做梦也没想到,来袭击他的部队,仅有一千人。
朱元璋投身入伍后指挥的第一场战争,就就能够以少胜多,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不但解救了五何城,还得到了大量的战利品,很有传奇的色彩。
常遇春在城门口恭恭敬敬地迎接朱元璋的队伍,当他知道朱元璋仅带一千人来救援他时,不由佩服得五体投地,忍不住大声喊起来:“奇才,奇才,真不差于当年的诸葛武侯啊!”
这个常遇春,貌奇体伟,勇力过人,特别是一双猿臂,非常善射,因生性豪放,又知体惜百姓,故深得军心民心。
朱元璋闻常遇春声音洪亮,当面夸奖,又见他丹眼圆睁,面色激动,知是发自内腑,由不得也动了真情,上前一步,握住常遇春双手,说:“常将军如此夸奖,朱元璋真是愧不敢当。其实,朱元璋更佩服常将军,如不是常将军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又怎能孤军守城如此之久,而且还能发起如此猛烈的冲锋?”
听了这番话,常遇春佩服之余,又多了几分亲切,对朱元璋道:“要说胆识过人,谁比得过你朱将军?一千人马,也敢来救援,现在来看,你这步棋也实在危险了些。”
“危险,难道你怕危险么?”
朱元璋说完,俩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良久,俩人的手也舍不得松开,双目对望,都有相见恨晚的意思。汤和过来,朱元璋这才松开常遇春的手,将汤和介绍给常遇春。大家高兴地谈着,都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就这样,五河之战,朱元璋不仅首建奇功,对他个人来说,还结识了一位后来帮他打天下的大将军,得到了一位可以共脑袋的好兄弟。这是后话,这里常遇春有感于朱元璋舍命相救,迎到城内,设盛宴款待朱元璋。宴后,俩人不顾劳累,彻夜长谈,临别时,常遇春倾其所有,凑足三千两银子交给朱元璋,非常真诚而又恋恋不舍地说:“我只希望朱将军尽快发展,到时,我常遇春才好有个发展的地方。”
朱元璋认真地点点头,说声:保重!令人将战死的七个勇士埋了,抬着三十七个伤员,带上三千两银子,与常遇春依依惜别。
回到濠州,朱元璋让花云与吴良抬了三千两白银交给郭子兴,特别申言这是五河常遇春将军献给元帅的。汤和、花云等一干同去的兄弟听了,都更加敬服朱元璋。郭子兴看到朱元璋打了胜仗,濠州平安,自己又得这么多白银,自然是眉开眼笑。这一回,郭子兴也懒得与孙德崖商量,就升了朱元璋为镇抚,同时也给汤和、花云、吴良各升两级,还大大方方地赏赐朱元璋一千两银子,作修“镇抚府”之用。
一生以来,整整二十六个年头,朱元璋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属于自己的银子。他久久地凝视着这些银子,感慨万千,连想也不用想,就将同去救援五河的兄弟们唤到一起,大声宣布说:“这银子,是五河之战的奖励,是我们拿命换来的,这银子应该去者有份。只可惜,我们有七位勇士战死了,不然每人刚好分到一两银子。现在我决定,把多出的这七两银子,平均加给受伤的战士。”
众军士听了,齐声欢呼。
朱元璋的目光已离开银子,望着五河县方向出神。他在心里深深地怀念那七位战死沙场的勇士,也回味着战场上与常遇春结下的真情。此时,他并不为那个本该是梦寐以求的镇抚动心,更不在意什么白银,他在意的是有多少真心实意敬服自己的人,他从他们的敬服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这晚朱元璋喝了不少酒,然后倒头便睡。梦里,他看见了母亲光秃秃的坟墓,后来又看见坟前堆满了白银,正愣愣地瞅着,听到母亲说:
我的儿,兵荒马乱的,不要白银,要人心……
可以用美色和财富来引诱的爱情是脆弱的,经受不了美色消退和物质馈乏的考验,爱情应该是生命的火花、友谊的升华、心灵的吻合,只有这样,才有力量持久地护卫她走向圆满的结局。
连日的行军征战,把朱元璋累得够呛,这一睡下,直到日头偏西,还是醒不来。孙副帅破天荒地差人前来请他,军士只好将他唤醒。
朱元璋弄清了怎么回事,开始心中有些嘀咕:这孙副帅,怎么会请我去八月楼赴宴?想到孙副帅平时对自己的轻蔑,朱元璋心里很不想去。沉默了一会,对差人说:“真是不敢当,你可知道孙副帅请我去有什么事吗?”
差人望着他,嘻嘻地笑了,说“天大的好事,他要招你为女婿。”
朱元璋惊呆了,差人走后,他立刻明白:这孙副帅是要拉拢我?可是,象他这样的人,我怎么能与他结成一党?朱元璋冷冷地笑着,开始思考该怎么处理这件有些棘手的事情。
他孙德崖要把女儿嫁给我朱元璋,看来是对我产生了兴趣,他下了这么大的功夫来拉拢我,看来这件事情况还真有些难办。简直是比打仗还难!朱元璋在心里对自己说,不免苦笑着摇摇头。他孙德崖这一次使得是软手法,看来我只能够用软的去应对。来而不往非君子,我只能去了,到时候我可以见机行事。想到这里,他微微地点了点头。可是,如果马秀英知道了,该怎么想?他终于想到了马秀英,就在这时候,他的心里涌出了一个高招,不由得眼前一亮。朱元璋忙唤汤和来,把情况简单地给他说了一下,然后说:“看来,我不去是不行的了!”
“难道,你真要去做那孙德崖的女婿?”汤和有些不安地问道。
“不!绝不可能!”朱元璋坚定地说。
“可是,你如果拒绝了他,象他这种小人,一定会脑羞成怒,加害于你。”汤和更加担心。
“没那么容易,我自有办法,我已经想出了一个高招。”
“什么高招,快说出来!”
“这事,还要请你帮一下忙,即刻去找马姑娘,就说我醉倒在八月楼,让她去接我。”
这可是什么高招?眨巴着眼,汤和去了。朱元璋出门赶往八月楼,刚坐下不久,孙德崖就来了。单挑的身子,清朗的脸,一身的凌罗绸缎,若不是在帅府里勾心斗角,到这八月楼来喝酒的他,还真算得上个美貌壮男。客气地跟朱元璋打过招呼,孙德崖笑眯眯地望着朱元璋,吩咐侍从上酒。酒是濠州的窖子酒,杯是濠州的高脚玉瓷杯,一杯能斟一两酒。侍从斟到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一手夺了侍从的酒杯,对孙德崖说:“孙副帅,今天是您请客,我心里太高兴了,能不能换成大杯。”
“我不胜酒力?”
“我那里敢要孙副帅也换大杯,我一个人换成大杯就行。”
“那好,那好,给朱将军换大杯。”孙德崖非常高兴,心想:这姓朱的不但有智谋,会打仗,为人也这般豪爽,我一定要将他拉过来为我所用,到时候郭子兴就没戏唱了。这么想着,满斟一杯,说:“朱将军,来,我敬你一杯。”说完一仰脖子将酒喝干。
朱元璋摆出一幅受宠若惊的憨样子,举起大碗,一口全干了,不等孙德崖发话,又说:“为感谢元帅的厚爱,末将愿自罚三杯,以表谢意。”说罢自斟自饮,转眼喝下三大碗。孙德崖开始赞叹朱元璋豪放,后来感到有些不妥:似这般下去,我怎么跟他讲亲事。这么想了,他示意亲信劝朱元璋不要猛喝。可已经迟了,当孙德崖的夫人带着女儿一扭一扭地进来时,朱元璋已经醉意非浅,说话已是言词不清了。他两眼发红地看着这濠州第一大美人:“确实漂亮,实在太美了!”嘴里这么说着,眼前却不断晃动马姑娘那双露出关切和异常聪明的眼睛……
朱元璋仿佛听到孙元帅在向他介绍自己的女儿,感到自己该有所表示,想站起来,结果一下子倒在地上,手肘拐翻桌上的一盘汤肉倒在身上,顿时异常狼狈。这可给本来就不愿将女儿下嫁给朱元璋的孙夫人得了口舌。
“一个醉鬼,有什么好。”她瞪一眼夫君,拉起女儿跺脚走了。
“豪爽,太豪爽了。”孙德崖说:“快,把他抬回去。”
几个差人,七手八脚,将一身邋遢的朱元璋扶起来。他们还没来得及移动脚步,就见马秀英急冲冲地赶来。看到这情况,马秀英一扬手喝道:“慢!他醉成这样,你们还是先别动他为好。”说到这儿,马秀英转向孙德崖说:“孙副帅,你们先回去罢。这儿有我照顾他就行了。”
孙德崖有些惊,也有些怒。他一时弄不清,马秀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难道,郭子兴对这个养女就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与这个和尚兵混到了一起?孙德崖在心里问自己。看一看马姑娘那张并不漂亮或者说有些偏丑的脸,不由得又摇摇头,放心地笑了。这么一个杰出的男子,怎么会娶这么一个丑八怪为妻?孙德崖这么想着,再次摇了摇头离去。
马秀英让人将朱元璋抬回家,让丫环小红端了盆水来替朱元璋擦洗。脸擦净了,前胸仍然油乎乎的。毕竟是个姑娘家,马秀英的手停在朱元璋的脖子下不动了。她望着朱元璋一张粗狂的脸,想着他到了郭元帅门下短短不到一年的战绩……这是一个能干一番大事的男子,可是,他能与我……马秀英生平第一次为自己的不漂亮深深地叹了口气。
“小姐,你怎么啦?”小红问她。
“没什么,我只是在想,这个男人太杰出了,我……”
“你不用担心,你不常说物以类聚吗?”
“我与他……类聚?”
“那不是,要论才智,你们差不多,要论诗书文章,他还不及你。”
“可男人看上女人的不是这些。”
“平庸的男的看上的不是这些,杰出的男人看上女的就是这些!”
“好个小红,说得这么肯定?”
“那不是,你记得我们在八月楼门前碰见孙夫人母女吗?他连那么漂亮的女人都赶走了,他是在为谁呀?”小红做了个鬼脸。
“莫再饶舌了,快去换盆水来。”马秀英吩咐小红。她想到了八月楼门前孙夫人母女怒气冲冲走出来的情景。“那位孙艳芳,实在是太美了,美得让所有的女人都会妒忌。这么美的女人,都给他朱元璋赶走了。而且,这一切看来都是他事先的设计。这个朱元璋,早早地就让汤和请我来照顾他,这么大胆,这么不加考虑。我与他也就是两面之交,他就敢如此。这分明是,为情所逼。很明显,在去赴宴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孙德崖的用意。啊!”马姑娘想到这里,不由有些吃惊,这个男人,真行!主意又多,胆子又大,又敢作敢为。“上天,实在太照顾我了,把这么好的男人给我,让我照顾他一辈子。”
满腔的热情充盈了马姑娘的心,她似乎什么也不顾了,让小红帮着脱下朱元璋的衣衫,将他擦洗得干干净净。
太阳刚刚摸上东面的山头,朱元璋醒了。他睁开眼睛,很快发现床前椅子上靠着的一位姑娘。
“马秀英!”他在心里喊道。头虽然还有些痛,可昨天发生的事情,他都一一记起来了。他开始为自己的那点武断而不安。
“她会怎么想我,我为什么就要她来照顾我呢?”他问自己,深情地望着床前的姑娘,看到她熟睡时甜蜜的笑脸:“我不是做对了么?她不是来了么?她不是守了我一通宵么?”
朱元璋象是又打了一次大胜仗,心里乐不可滋。他突然感到非常口渴,爬起来想去找口水喝,这才发现自己的衣被脱光了,身上擦得干干净净,不由得心里呼然一动,突然看见她瘦弱的双肩缩了一下。
“她冷!”朱元璋对自己说,顾不上口渴,顾不上赤裸着上身,拿了被盖轻轻地走过去。
聪明的姑娘都是惊醒的,被盖还刚碰到马姑娘的身上,她便醒了。
“朱将军……”刚看到朱元璋赤裸的上身,她有些害燥,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倒是朱元璋慌乱地扯过被子遮住自己的身子。
“干净的衣服在这儿,来,穿上。”马秀英从身后的凳子上捧出一叠叠得很整齐的衣服。
“昨夜怕弄醒你,没给你穿。”马姑娘将衣服送过去。
趁着朱元璋慌乱穿衣服的当儿,马姑娘端来一大碗凉茶递给朱元璋,朱元璋一口气全喝下去。有个女人照顾,真好!朱元璋在心里说,直直地瞅着马秀英:“昨晚上,就你照顾我?”
“还有小红。”
“我……”
“你别问我了。”马姑娘拦住朱元璋的话:“不是你让汤和叫我来的吗?”
“真对不起,让你……”
“我是自愿的。”马姑娘又一次打断朱元璋的话。
两个人的眼睛相互望着,就象七月初七时天上的两颗星星。朱元璋终于忍耐不住,一把抱紧马姑娘。在朱元璋怀里喘了口气,马姑娘便轻轻地挣脱出来。
“我不知道,你喜欢我什么?”仰起脸,深情地望着朱元璋,马姑娘问道。
二十多年来,朱元璋第一次这么紧紧地拥抱了一位姑娘,虽说只是一刹那,但他已经领略了这其中的美妙。难道就为了拥抱的美妙,他喜欢马姑娘?
“我知道,孙姑娘是濠州城里最漂亮的美人。你怎么要拒绝她?”
朱元璋还没想清第一个问题,马姑娘又问了第二问,这第二问朱元璋顺口就答出来:“因为我喜欢你!”
马姑娘的心为之震动,但她仍很镇定,她坚持地问:“你喜欢我什么?”
“我见到你,就象见到我常时梦想中的一个女人。”那句最难启齿的话脱口而出后,朱元璋冷冷静静地搜出心里想说的话:“这个女人,又聪明,又有学问,心地非常善良,特别跟我谈得来,她不但是我的夫人,还是我最好的朋友。遇事,我们可以相互商量,她常常能给我最有价值的衷告,因为她与我命运相联,荣辱共享,遇矛盾,我们可以联手解决,她总能不顾一切最坚决地支持我,因为她信任我,非常地重视我。”
马姑娘静静地听着,心里充满感激和幸运的狂喜,天啊,命运实在太关照自己了。她无须再问什么,一头扎在朱元璋怀里。
“这事……”马姑娘突然挣出身子,抬起头望着朱元璋问道。
“我年纪已经这么大了,如果你不反对,我们尽快成亲。”
“我会反对吗?”
“既然这样,我们明天就去禀明,请他二位老人同意我们的婚事。”
马秀英含羞地笑,点了点头。第二天,朱元璋去求郭元帅恩准,马姑娘去向夫人禀明。
由于朱元璋的杰出表现,郭子兴已经在想如何好好地把他拢络在自己身边。在与朱元璋相处时,郭子兴已经分明地感到:这个年青人,心中有一股豪气,弄不好,到时会离开自己。为此,他也下了一番力气,不但很快地擢升朱元璋,还给了他比同等官职更好的待遇。郭子兴知道,仅仅这样,似乎还欠点什么,最好……刚刚想到自己的义女,就得到夫人来告马姑娘的婚事。郭子兴听了大喜,问夫人说:“你认为呢?”
“我看这个朱元璋人很厚道,又有本事,又重义气。把马姑娘嫁给他,今后他可以死心塌地跟着你。”
郭子兴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的夫人,也真了不起,有眼力。既然你这么说了,就赶快准备。待我来择一个吉日,让他们尽早完婚。”
原来,婚嫁的最好吉日,就在第三天。由郭子兴亲自主持,朱元璋与马姑娘举行了比较得体的婚礼,俩人欢天喜地进了洞房。婚事虽然办得不是很隆重,这新婚的两个人,却非常非常地开心。
可是,孙德崖却不开心。就在婚礼宴上,他暗暗地发誓:自己一定要找个机会,把朱元璋这个和尚兵干掉!
真正的统帅,对部下,即使是最普通的一兵,也绝不让他们空流一滴血,但如果是为了必需要做成的事情,就一定要求他们无条件效忠,甚至牺牲生命,对自己,也是如此。
作为富甲一方的孙德崖,他之所以支持郭子兴起义,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平时里受尽了元朝官吏的窝囊气,二是为了保自己现有的财富。他知道,自己不加入起义,别人起义成功,他的财富也完了。而郭子兴起义,纯是为了出人头地。
这样的两个人搅在一块,一个想利用对方保住自己的财产,一个想利用对方的财产来发展自己的势力,双方都想控制对方。孙德崖毕竟不懂得打仗,这才让郭子兴做了主帅,但他从心里看不起这位昔日的算命先生。他看到各处的义军一边在与元军对抗,一边在自相弱肉强食,而郭子兴做了主帅后,胸无大志,智谋平平,被人吃掉只是迟早的事。可惜他孙德崖虽知此事,却又无法自己去领兵打仗。正为此烦躁不安,苍天有眼,来了位投军的和尚。
开始,因为郭子兴器重,他就很自然地讨厌这和尚;可是,这和尚来了不久,干出的一件件漂亮的事情终使孙德崖明白:不能再讨厌他,应该喜欢他、支持他、依靠他,这是个不简单的和尚,是个可以成大事的和尚。作为商人的孙德崖,是大胆而果断的,就象当初毅然决定支持郭子兴起义一样,他毅然决定将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给朱元璋。太可恨!这秃头不但不领情,反而要了郭子兴收养的那个丑八怪!
孙德崖震怒了,他咽不下这口窝囊气,他非置朱元璋于死地而后快。冥思苦想了多时,他终于想出了办法,也等来了时机。这日,郭子兴与孙德崖商量发放军响的事,他本来还有许多粮食,却坚持说没有,建议让朱元璋去抢脱脱每月都要北运的十万担粮食。
当时,由于元王朝的黑暗统治,刘福通的起义部队已经点燃了元末农民起义的烈火,无数支起义队伍如雨后春笋。江淮一带有刘福通,江汉一带有徐寿辉、彭莹玉,庆元(今浙江宁波)有方国珍,高邮(今属江苏)有张士诚,他们各自为战,攻城占地,对元朝发起攻击。1352年,徐寿辉军攻克江南重镇杭州,与此同时徐州的起义军也占领了徐州及周围地区,切断了元朝赖以南北联系的交通主动脉。当时元大都需要的粮食很大一部分需从南方运送,没有了顺畅的交通,只能派重兵押粮北运。眼瞅着数万担粮食,义军们都看着眼馋,却不敢轻易动手。因为押粮的元军太强大,去劫粮,显然是去送死。这一点,孙德崖知道,郭子兴当然也清楚,听了孙德崖的建议,郭子兴一个劲摇头,说:“这怎么可能,元军的粮食都是重兵押送。我们现在这点兵力,防止义军来吞并都难,那有力量去夺元军的粮食?”
“话不能这么说,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他朱元璋可能行。”孙德崖凑近郭子兴:“郭元帅,你记得,朱将军用了多少兵马杀退三万元军,解了五河城之围?”
郭子兴不吭声,眼一愣一愣地瞅着孙德崖。
“他不就只用了一千人?这次,我们抽出几千人来给他,还担心他夺不到元军的粮食?”
“几千人,夺粮食!?”
“对啊,押粮的元军不过也就三万人。朱将军,你说呢?”孙德崖把头转向朱元璋:“我只是担心,朱将军新婚燕尔,舍不得离开罢了。”
郭子兴眼望着朱元璋。
朱元璋何等人物,只打孙德崖一开口建议他去劫粮,便明白了他的恶毒用意,不但不恼,反而冷静地考虑起劫粮的事来。这会儿,他已经心中有数,当看到郭子兴征询的目光时,立刻上前一步,毕恭毕敬地回答:“末将愿意去夺粮。”
孙德崖听了,微微一振,细长的眼里,露出杀机。郭子兴虽然也担心朱元璋此去太冒险,但苦于粮食问题实难解决,便高兴地点了点头。
由于劫粮之事关系到举义部队的生死存亡,郭子兴非常重视,特意拨给朱元璋精兵三千。朱元璋谢过郭子兴,走出帅府。他没有回家,就匆匆去找汤和,把事情说了。汤和沉思了一会,说:“这明明是孙德崖想害你。”
“我知道,不过他害不了我。”朱元璋颇自信地说:“自从救援五河回来,我就在想夺粮的事,只要我们小心谋划,这事是可以做成的”。
见朱元璋如此信心,汤和的心放下一半。朱元璋给汤和讲了自己的一些打算,让汤和到五河去找常遇春,然后匆匆赶回家里。
自从父母死后,朱元璋象一片枯叶,被困厄的风吹着,四处飘零了这么些年,如今有了自己的家,不仅衣食有人照顾,更主要的是她是这么善解人意,聪慧多谋。朱元璋感到自己不仅是娶到一位夫人,而是觅到一名军师,凡有事与她商量,总能够得到智慧的回应。回到家里,他便将夺粮的事,一五一十地给马秀英讲了。她听后微微地笑了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看过许多书,除了女人该读的《女儿经》等,更有男人们必须读的四书五经。只因她的兴趣广泛,时间又充裕,性格外柔内刚,深处常有一种男人的豪气。为此,她同时还读了军事、地理之类的书籍。原本是想能有一日与郭子兴说起话来能用得上,现在却是面对自己的夫君。马秀英为此非常地高兴,在心里暗暗地感谢上天给她的这种机会。凭了女人的谨慎和细心,马秀英帮助朱元璋提出了许多战术上的建议。最让人高兴的是,关于这次战斗,在战略上他们夫妻都是一致的。直到天快亮时,夫妻俩对夺粮的事终于有了周祥的安排。
第二天,朱元璋立刻紧急行动起来:带着吴良,一起到营中挑选精兵,又让花云去组织车船,到午时一切妥当,汤和正好风尘仆仆地赶回来。
“朱将军,你真是神算。”汤和喝了口水说:“我把你的意思讲完,常将军满口答应,他们今晚就乘船连夜顺五河往下赶到洪泽湖口,做好一切接应准备。”
“答应去多少人?”
“八千,都是些久经沙场,原来跟他一起占山为王的。”
“太好了!”朱元璋一甩手,抬头望着晴朗的天空,长长地舒了口气。第二天傍晚,朱元璋,汤和等一行人来到明光镇洪泽湖口处,常遇春已在那儿等着,告诉朱元璋:元军正在明光镇渡口装粮上船,估计到明天拂晓可以装完。
“好,我们都休息一会,你回去按计划进行,半夜时分我们去袭击岸上的元军,待我们先拼杀两个小时,你们再动手抢粮。”朱元璋说。
“是不是分给你三千兵马?”常遇春问。
“不!”朱元璋感激地望着常遇春,说:“粮食上了船,押送兵一定会随船而上,你们抢粮,可不容易。”
“可是,你们……”
朱元璋看着常遇春:“就这么办罢,只能这么办!”
“好,我听朱将军的。只是,我与朱将军换一换,我去抢岸上的,你去抢水上的。”
“不行!”朱元璋说:“将军的情谊我领了,就这么办,大战之前,怎能随意更换主帅?!”
常遇春的目光很坚定,还要开口,被朱元璋伸手拦住,顺手将他往前一推,自己转身拉着汤和走了。
常遇春站在原地,目送他俩走远,嘴里喃喃自语:“以一抗十,临危不惧,真英雄也!”
这次往北去的押粮官,正是上次攻打五河城海呼儿的副将奕麻都。他五短身材,浓眉大眼,机智勇猛,是元朝有名的猛将之一。
经过艰难的转运,奕麻都已将百余万担粮食运到明光镇,几十条大船早在这儿候着,只要把粮食装上船运到洪泽湖,再顺青渠往东到渤海湾,就可安全北运到天津了。现在事情刚完成一半,切不可掉以轻心。在明光镇,奕麻都请来诸押粮官,详细商量运粮事宜,闻报有人闯营,说是有要事见将军。
原来,朱元璋走后,孙德崖虽料他这次必死无疑,但一想到上次解五河之围朱元璋创下的奇迹,不免又有些担心,为了以防万一,孙德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唤来他身边的第一勇士肖辉,让他去给押粮官报个信。这闯营的人,正是连夜赶来的肖辉。他颇为得意地将朱元璋带兵来劫粮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奕麻都。奕麻都听了,哈哈大笑,安排好好款待肖辉。然后得意地捋着下巴的几根山羊胡须,一直瞅着他离去,不屑地说:“这些汉人,就喜欢窝里斗。”言罢又大笑起来,众将官也跟着笑,有的甚至笑出泪水。笑毕,奕麻都脸露凶相,狠狠地说:“立刻集结押粮部队,准备消灭劫粮的叛军!”
午夜刚过不久,朱元璋便接到吴良来报,说元军在渡口附近展开搜查。吴良走后,汤和不由得对朱元璋投去赞服的一瞥,他原主张就在渡口附近隐蔽,朱元璋坚持在离渡口十里处休息。再过一更,吴良又回报,元军的搜查在扩大。又过一更,吴良再回报,元军朝他们这里袭来。朱元璋沉思着,他有些费解,有些弄不明白,下令:各小队注意隐蔽,一旦被元军发现,就全线出击,向渡口前进,死战元军。
快三更天时,一小股元军发现了他们,按照朱元璋的令,一百多元军很快都成了刀下鬼。撕杀惊动了元军,更多的元军朝他们奔来。朱元璋看一眼汤和,双双举剑高呼:“冲啊!杀呀!!”
汤和、花云、吴良紧随其后,三千挑出来的好汉,也毫无惧色地跟上。面对近万的元军,他们不但不退缩,反倒勇猛的冲过去。元军被这阵势吓傻了,开始惊慌地往后溃逃,正好遇上奕麻都。他连斩数人,这才稳住阵脚。长剑一挥,疾声喝道:“谁杀了朱和尚,赏银一百两。”
奕麻都的副使骑马赶来:“将军,粮船的兵是不是再多留些,以防……”
“你去吧,我杀了朱和尚就回来。”奕麻都对朱元璋狠之如骨,他要杀了这个和尚才能解心中之恨。
战争是件非常残酷的事情,需要对奕的双方都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勇力,没有冷静的头脑,常常会走到失败里去。因为仇恨,精明透顶的奕麻都失去了冷静,他挥剑飞驰,要去杀死自己的仇敌。可是,奕麻都做梦也没想到,郭子兴的叛军到了朱和尚手下,作战竟如此勇猛,三人杀一人,对方无一人退缩。
朱元璋、汤和与花云、吴良,挺枪仗剑,那里人多就往那里冲杀,所到之处,只见肉飞血溅,哀嚎声声。然而,战争毕竟是战争,除了勇敢、顽强,还需有实力。三对一的战争,且人多势重的麻奕都手下,都是些久经沙场,能征善战的士兵,一个个如狼似虎的十分了得。杀到天快亮时,朱元璋的三千勇士,终于被元兵一一斩杀,仅仅剩下了伤痕累累的朱元璋、汤和、花云和吴良。他们被大队元军追逼着,且战且退,一直退到水边。原是勇猛无比的奕麻都,被朱元璋刺穿右肩,自已不能攻击。他歪在马背上,望着穷途末路的朱元璋,脸上却挂着胜利者的微笑。“哈哈,哈哈哈!”他仰头朝天,笑声里充满杀气。罢了,麻奕都咬牙切齿地对士兵喊道:“杀死他!杀死这个和尚!!”
朱元璋不言语,挥剑向前做了要冲杀的样子,元军便呀呀地后退。趁此机会,朱元璋推一把花云、吴良,拉起汤和回身跃入洪泽湖中。
朱元璋醒来时,已在清渠的船上,身边坐着汤和与常遇春,看到他醒来,俩人都非常高兴。
“朱将军!”常遇春望着他。
“都得手了吗?”
“足足五十万担。”汤和得意地说。
“花云与吴良?”
“在前面船上躺着,要呆会才醒得过来。”
朱元璋猛地坐起来,放眼望去,只见一艘接一艘的帆船,满满地载着劫来的粮食,船上的兵勇,却已看不到一个熟悉的。朱元璋深深地叹了口气,面朝洪泽湖方向,双膝跪下,忍不住长泪汪汪。汤和与常遇春也跟着跪下来。好一会,常遇春扶起朱元璋,镇定地说:“这也是意料中的事。”
朱元璋听了为之一震。这次战事的安排,他就抱了个“死”字。他让自己的三千人抢岸上未上船的粮食,并有意让元军看出抢粮者势孤而出兵围而歼之,却伏下常遇春的八千之众去抢已上船的粮食。这样,岸上显然会牺牲极大,而水上粮食则必得无凝。这一切他并不给常遇春明言,常遇春却全料到了。想到临战前常遇春要与他替换的事,朱元璋心里非常激动。“真是一位有情有意、有勇有谋的帅才。”朱元璋在心里说:“只可惜又要分手了!”
二十里水路,转眼就到了清渠的白头岩,再往前走,河床窄了,水也浅了,若大的粮船根本去不了。再说,顺河而上,只能到五河城,要去濠州,则需扭头向西了。在白头岩的清渠边早有上千辆马车在等着,船一靠边,军士们忙着下船装车。
“常将军,留一半粮食你运去五河?”朱元璋着问。常遇春笑而不答。
“我可要借你的两千兵押粮回濠州。”朱元璋又说。
“朱将军还是看不起我常遇春,要与我借两千兵?”
“常将军,你此话怎讲?”
“兵,可不可以不借,都随你去。若蒙朱将军不嫌弃,我常遇春也愿随将军左右效命。”
“真的,真的?!”朱元璋一把抱紧常遇春,仰天长叹:“我朱元璋何德何能,能得常将军来共创大业!真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
常遇春心里更是激动,只是说不出话来。他年幼家道富蔗,从父读书习武;到青年时,父亲遭人陷害,家财抄没。为报父仇,他手刃仇人,被官府追杀,流落山林为盗,凭绝人勇力做了大哥。群雄起义,他便带了兄弟们去攻五河,自己做了将军。他深知五河独木难撑,一直苦于没能找到一个有为之人,成一番大事。自上次遇一朱元璋来救五河城,便深信此人定是当世雄才。这次又巧遇朱元璋相求,更是喜出望外,经劫粮一事,对朱元璋更是心诚悦服,早已暗下决心,终身追随,成就大业,现看朱元璋对自己如此重视,更是欢心不已。
一场激战之后,经过生死考验,两位死里逃生的军人,更加佩服对方,成了殊死的兄弟。从这以后,常遇春追随朱元璋,一路冲杀下去,开疆扩土,打败各路义军,最后来席卷幽燕,直捣元朝大都,立下了赫赫的战功。朱元璋为了对他加奖,封他为开平王鄂国公。可惜命不遐年,常遇春英年早逝,三十九岁时得“御甲风”暴死于军中。朱元璋得知后,心痛如焚,作诗曰:“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这是后话。
自朱元璋率兵去劫粮,郭子兴心中无底,在帅府坐立不安。郭子兴本是个胸无大志的人,起兵不过是一个投机的行为。如今已捞到了好处,做了大元帅,剩下的事,便是只想保住这上天恩赐的富贵。现如今天下大乱,没饭吃的穷苦人要想活下去,就只有当兵。因此,要扩展势力,兵源已不成问题。关键是需得有养兵的粮食。只要有了粮食给人吃,要多少兵都可以。这一直以来,军队所需的粮食,基本上都是孙德崖供应,正因为如此,他才遇事总要迁就孙德崖五分。近些日子来,孙德崖与他越来越离心,时时以粮食来制衬他郭子兴。如果这一次朱元璋弄不到粮食,他不但失去一员得力的战将,失去三千精锐的勇士,更有可能让他的部队饿肚子。到时候,情况将无比的严峻。想到这里,郭子兴的心中如一团乱麻。就在这时候,朱元璋凯旋归来。
郭子兴一颗悬起的心凳时落下,喜出望外走出帅府,亲自迎接朱元璋。在帅府里,郭子兴听完劫粮的战事,帅颜大开,夸过朱元璋,又夸常遇春。得意万分地说:“现在,我要封赏各位。封朱元璋为总兵官,汤和授管军总管,常遇春授总管都督,花云、吴良均做千夫长,日后再建功劳,即刻加封。”
郭子兴的话音刚落,儿子郭天叙急了,他怒气冲冲地瞪着双眼,一步跳到朱元璋面前。原来,郭子兴濠州举义后,自己封元帅,孙德崖封左副元帅,自己亲生儿子天叙为总兵官。如今,郭子兴让朱元璋也做了总兵官,这不是与自己平起平坐?这是心性高傲,却又虚伪无才的郭天叙所不能容忍的。他眼睛直瞪朱元璋,脖子上冒出青筋,气急败坏地说:“这朱和尚来投濠州这才几年,就从一个卫兵升到将军,又做镇抚,这回还升总兵官,这也太不尽人情了。”
“你给我住口,什么人情?本帅只知道论功行赏!做将军、元帅都要能带兵打仗,朱元璋哪次晋升,不是打出来的?孙副帅,你说呢?”郭子兴声色俱厉地训斥了儿子,又转过头来问孙德崖。
“可是,他把带去的兄弟们都打光了,只留他自己回来做总兵官”没等孙德崖开口,郭天叙抢着说。
“你再胡说八道,我赶你出去。”郭子兴大声地喝斥儿子,感到有些恶心。郭天叙虽然是我儿子,但他太不争气了,非但能力太差,还跟着孙德崖来反对我。这么下去,我郭子兴辛苦打来的天下,不是迟早都会落到孙德崖手里?郭子兴这么委屈地想着。其实,大凡无能的人,生出的儿子又象他自己,往往就很难与他同心。因为比他稍有心机的人,往往就很容易骗走他儿子的心。郭子兴一时不明这个道理,但还是有自己的一套打算。现在来了这个朱元璋,文滔武略都很突出,成了我的义女婿,又与孙德崖不和,让他当个总兵官,自己元帅的位子不就稳坐无忧了。郭子兴这么想着,扭头坚持地问孙德崖:“孙副元帅,你看朱元璋能不能先做这个总兵官”
“这个……”孙德崖吱唔着,手摸下巴,斜一眼朱元璋,心里说:别得意,我就不信你躲得了第一次还能躲过第二次。
“好吧,就这么办。几位将军劳累了,快去休息,明天,我在府里摆宴,为几位将军庆贺。”
郭子兴见孙德崖久久不语,便大声地宣布。这回有了朱元璋,他更不怕孙副帅了。
可就在此时,孙德崖已经想好了怎样除去他的眼中刺,朱元璋。
命运的变化如同月亮的阴晴圆缺,不影响智者的情绪。朱元璋面不改色地倒掉厄运赐予的失败之酒,却紧紧握住盛酒的机会之杯。
孙德崖的府坻,富丽堂皇,装修豪华的大厅里,有一张华丽的帅椅,孙德崖端坐于上,目光斜视着跪在他面前的肖辉。
“孙副帅,小人有辱使命,请赐罪。”肖辉头埋在地下说。
孙德崖在椅子一动不动,温和地说:“你没有罪,该做的你都做好了,我也没错,只是……你起来罢,坐下说话。”
肖辉在孙德崖右边椅子上坐下来,孙德崖再不看他,只望着茶杯出神:“这次,我们都没有错。”他突然抬起头来盯着肖辉说:“只是,这个朱和尚……太难办了。如今,他不但毫发未伤,既成了郭子兴那老鬼的女婿,又有了常遇春,汤和这些死党,我们要取代郭子兴就更难了。不过,我就不信,我这个江南首富会一直跟在算命先生后面?”
正在这时候,有人来报:郭公子到!
孙德崖向肖辉丢个眼神让他藏起来,自己笑哈哈地迎上去,与郭天叙密谋了好一会,唤肖辉出来吩咐道:“从现在起,你去跟着郭公子办一件大事,一定要象听我的一样听他的安排,待事成之后再回来。”说罢转向郭天叙说:“这个人,我就交给公子了,公子带回去好好安排一下,一定要万无一失。”
在孙德崖与郭天叙商量时,朱元璋正离开帅府,三步并着两步赶回镇抚府。他第一次有点儿一日不见如别三秋的感觉,就如所有的好夫妻一般,不单是生理上的那点需要,更多的是他想见到她,心里有许多话要说给她听。
朱元璋还刚到城外,马秀英就知道了,一颗悬了两天的心登时落了下来。她感谢上苍,她丈夫险中求胜,捡回一条命,赢了这一仗。她招呼下人杀鸡宰鹅,她要好好地慰劳自己命大的丈夫。
朱元璋见到屋里满桌的菜,却见不到马秀英的影子,便抬脚走进里屋,马秀英正跪在香案前祈祷。望着马秀英虔诚的模样,朱元璋心里非常激动:有人挂念,真好!他心里说,走过去扶起马秀英:“我饿了,吃饭去。”
马秀英端起满杯的酒,真诚地为丈夫祝贺:“来,元璋,为你们满载而归……”
朱元璋摇摇手,马秀英见朱元璋满脸沉痛,立刻止住了话头,她懂了丈夫的心事,便与朱元璋不约而同地走到庭院,面对东方,夫妻双双跪下,将这第一杯酒敬献给洪泽湖抢粮之战牺牲的三千英烈。
“多好的战士,不该全部战死。”朱元璋说:“元军好象知道我们一定来劫粮,搜索圈一再扩大,搜到十里地外。”
“他们一定是得到密报。”
“可有谁会知道,且这么快去密报?”
“只有那天到帅府里的人做得到。”马秀英很有把握地说:“这报密的人,一定是孙副帅的人。”
“你这么肯定?”
“他能挑唆郭元帅让你去做这十成会送命的事,就会派人去告密的。”
“这么说,我们这将军府也不安全了?”
“已经知道了,有什么不安全的?”马秀英反问,瞅着朱元璋:“对!来,为我们知道了不安全干杯!”朱元璋突然笑起来。
马秀英看着朱元璋,眼睛充满了柔情,好一会,忍不住扑到他的怀里。
三更时分,前面的正房里闹哄哄的。家丁们都拥在朱元璋的卧房,低着头垂泪。主人就这么去了,他们这些下人,又到何处去谋得生计。大家正为自己的将来担心,朱元璋与夫人从后面的厢房出来,家丁们都大吃一惊。
朱元璋平日里与夫人睡的被子被被刺穿,他们竟然还是好好的,这让家丁们又惊又喜。有胆大的正要开口问一问原因,朱元璋一摆手,示意什么都不要问,不仅不要问,朱元璋还嘱咐家丁说:“你们出去吧,这里发生的事,谁也不准声张出去。”家丁们会意地点点头,应声出去。
家丁们走后,夫妻俩四目相对,马秀英担心地说:“这种事,我去告诉郭元帅,他可能也不会相信;他就是信了,也拿孙德崖无法;倘若他俩人真干起来,濠州红巾军就完了。”
“夫人说的极是,可他们在暗处,我们在明处,真是防不胜防。”朱元璋说。四目相望着,俩人都在想办法。
“我有了。”这话俩人似乎同时讲出来。
“我们都写在手上,只一个字。”朱元璋提议。
“行。”马秀英回答。
他们想到的办法,同时写好在掌心,同时亮出来,原来都是一个“走”字。
“现在只有不去防他,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马秀英说。
朱元璋望着夫人,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马秀英猜准了丈夫的心思,知道朱元璋在担心郭子兴那里不好交待,于是开口说:“郭元帅那儿,我去说服,大不了我在这里做人质,郭元帅一定会让你去的。”
朱元璋听了,紧紧地拥抱着自己的夫人,说:“这样一来,可要让你受苦了。”
马秀英躺在朱元璋怀里,良久,抬起头来说:“为了你,什么苦我都能吃。只是,这一会,我留在这里,并不会吃苦,要吃苦的,反倒是你。我……真为你担心。”
“你,真好!你不要为我担心。如今有这么多兄弟跟着我,还有汤和与常遇春。我这一去,还真是可以天马行空,做些事情出来。”
“我想问你,此去先攻哪里?”马秀英轻轻地问道。
“定远!”朱元璋脱口而出。
“看来我已是多虑,将军早以成竹在胸。”
“那里的话。”朱元璋分辩道:“攻打定远,还是在夫人的启发下刚刚想到的。如今我濠州西面有彭莹玉在瑞州与元军大战,东面有张士诚在高邮与元军大战,这东西两方面军队都无力顾及我濠州正南面的定远,这正是定远最易于攻击之时。且定远地处我濠州与滁州之间,历来非常富遮,攻之实可获益非浅。”
“兵弱粮丰。又是天赐良机!”马秀英深情地望着朱元璋:“我祝你马到成功!”
“谢夫人贵言,我一定攻占定远。为我自己,也为你打出一遍新天地来。”朱元璋信心十足地说。稍停,由不得又涌出许多担心,他深情地望着马秀英:“我走后,你可怎么办?”
“你放心,我会去找义母把事情讲明,然后让她与我一起去说服郭元帅,就说是他派你去打定远的。”
朱元璋听了还是不放心地望她。马秀英不由得咯咯地笑了,说:“我了解郭元帅,你就放心去吧。”
朱元璋这才感激地点点头,关切地说:“我这一去,就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又有了身孕,但愿在生孩子前我能赶回。”
马秀英掐子算了算,说:“要到年底,这孩子才会出来,我想那时我们一定早见面了。”
“但愿如此。”朱元璋说着,紧紧地拥抱着马秀英,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这晚,他睡得很甜,一大早醒来,心情非常舒畅。“孙德崖,你倒是帮了我一个大忙,濠州太小了,更小的是像孙德崖这些人,离开你们,难道不是一桩很好的事情么?”他自言自语,偏过头来,看看熟睡的马秀英,心里有些不舍。
“可是,这又算得了什么?不要多久,我会来接她走的。”他自信地说。
这是1355年,一个美丽的秋天。朗朗的天空,发出灿然的光辉,澄清而又缥缈;几只高飞的云雀,箭一般飞向远方。前面的云彩,如碧海般一片汪洋。近处的原野,有一片高梁,丰满的穗头,在秋风中得意地轻摇,好似波动的洪流。
朱元璋万分地高兴,因为虽然是无奈出走,可他一走出这高高的城墙,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惬意。因为对他来说,这确实又是个丰收的秋天!他心里热烘烘的,带着一行人走出濠州,爬上一座小山头。他勒马回头,久久地注视着濠州城,突然感到这座城似乎太小。
一年前,为进到这坐城门后,自己能有一个好些的发展,他不惜冒了生命危险,去截杀元军。十二个可怜的元兵,就因为他那点念想,成了皇觉寺里走出来的三个和尚的刀下鬼。生命,对自己来说是多么的保贵,而对他人来说,又是多么的不值一提。
朱元璋有了这么不同于普通投军人的开始,接着便有了他不同于普通军人的继续,先是为郭元帅救驾,再后是去解五河之围,劫元军粮食……现在想来,自己之所以能有这么多与他人的不同,只不过是因为早年的那些苦难,由于这些苦难而长久地积压在心中的那份豪气。正因为有了这份豪气,他朱元璋比其他的军人更加大胆,更加敢于冒险,而善于冒险。结果,他终于成全了自己,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他赢得了主帅的信任,赢得了比任何人都更快地迁升,还赢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最重要的是,他有了一群能与他生死与共的好兄弟!
是的,正如郭子兴所言,他的每一次升迁,都是以命相搏换来的。可到头来,却要遭到“自己人”刺杀!人生真是险恶,小人处处都有!然而,真正的智者,总是能有效地躲开小人的攻击,坚实地保全自己。朱元璋的目光,移向带出来的部队,足足八千人,还有常遇春、汤和、吴良、花云这些忠勇的好兄弟。命运没有亏待我,郭元帅没有亏待我,我也不必和那些人去计较什么!他脸上露出一丝舒心的微笑,目光追踪着云雀消逝的远方,他的心似乎也进入那汪洋般云海,感到眼前的大道无比宽阔。
常遇春与汤和诸将见朱元璋停着不走,便众星托月般地围在他身边。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汤和说。
朱元璋回头看看汤和,说:“你在替我抱倔?我感到自己不倔,呆在濠州城里不一定就好。”
“跟那些人在一起,难成大事。”常遇春说:“守着这么个小城,迟早被别人消灭。”
“常将军说得好。我们此去扩展势力,既是为了郭元帅,也是为我们自己。如今群雄争霸天下,必然是弱肉强食,倘不尽快壮大自己,终是他人锅里的肉。所以现在要生存,就得有实力,至于那些虚名虚利,实在没半点用途。孙德崖逼我走,我该感谢他。”
从将面面相觑。朱元璋哈哈大笑,勒转马头,冲下山去,众将紧随。一时只见尘烟四起,滚滚然如条狂奔的黄龙。到离定远三十里处安泰镇时,日头已开始西沉。朱元璋下令在镇西头的平阔处安营扎寨。士兵们忙呼着,朱元璋召来常遇春、汤和、花云、吴良诸将说道:“而今我们出来,首先得有块立足之地。虽说是替郭元帅开僵拓土,但有孙德崖在,我们的给养不一定能保证,因此,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粮食来源。定远就在前面,我想去夺取,作立足之地。吴良,你带几个人,速去定远探明情况,回来报告。这附近有关情况,也都尽力去察明。所谓知已知彼,才能打赢。”
吴良领命去了,朱元璋在心里说:“定远城高墙厚,储粮丰足,我能打得下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