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场战争曹操实际上已经做了二年的准备工作,早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征张绣,伐吕布的军事行动,其实就是为了尽除后顾之忧。张绣的主动归降,许都南部的威胁大减;还多了一个额外的收获:消灭了张杨及他的后继人眭固,攻取了河内郡,许都西北方向从此安全。
而建安五年元月清除董承等人的行动,则消除了来自内部的隐患;冒险出兵徐州打击刘备的成功,又使曹操对东部放下心来。现在可以以全部精力对付袁绍了。
当然,这也是在解除后顾之忧,曹操念念不忘的还是荆州。那里不仅是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还可以东收吴越,西伏巴渝。那时候,曹操才算得上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目标:将天下收入自己囊中——天下姓曹而不是姓刘。
最可贵的是,曹操通过一连串的实战,磨炼出了一支战力非凡的精兵,与初掌兖州时的三十万青州军相较,有了质的不同。更可喜的是,一大批将领已经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不遇紧要,曹操基本上可以真正地运筹帷幄了。
那么现在是否就具备了与袁绍一决生死的优势了呢?分析一下客观事实,我们就会发现,还是不行。不管从实力还是支持战争的后续能力上,还是处于明显的弱势,尤其是双方大局的军事态势上,曹军更是处在不利地位。
袁绍现在可以从三面包围曹操所控制的地盘:
东部由袁谭控制着黄河南岸的青州,袁军掌握着随时袭击曹操后方根据地兖州的主动权;
中部是袁绍的十余万机动部队,千里黄河防线,简直防不胜防,曹操即使把全部十多万兵力布置在那里,也是兵力单薄,处于随时挨打的境地;
西线的河内郡处境更是险恶,首先面对的是并州一州之力的威胁,而且地处黄河北岸,救援难以及时,就是想撤回河南,也绝非易事;
东南方向有降后复叛的汝南黄巾军刘辟、龚郝等部随时骚扰;
正南的广陵等地,已经与孙策的江东军刀兵相见;
西南更是疏忽不得,那是袁绍的盟友刘表的荆州部队,虽然通过收降张绣,曹军控制了荆州的南阳郡,但那刘表会就此罢休吗?
当年陶谦也是以十余万步骑守徐州而兵力捉襟见肘,现在曹操实际占有徐、兖、豫三州之地,这点部队哪里能顾得过来?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能解决一头是一头:命琅琊相臧霸率精兵入青州,攻齐、北海等地以牵制袁谭军,如此兖州可安;为防万一,又派东平相知兖州事程昱率兵七百人防守鄄城,以保障右翼安全;七百人能起啥作用?曹操的兵力再紧张,也曾欲增兵鄄城,但被程昱拒绝了。
程昱:“兵少有兵少的好处:那袁绍若是重兵来攻,得不偿失,轻骑来犯,未必有把握破城,但若是大举增兵鄄城,袁绍必感自己左翼受到威胁,一定会重兵来攻,如此鄄城必不能保,七百弱旅对西北方向的袁绍产生不了威胁,反而会更安全。”——程昱的胆略非凡!那袁绍如果不这么听话怎么办?
对汝南黄巾军刘辟、龚郝等部,曹操命蔡阳率部驻守叶县,以防止许都南部受到骚扰;又命裨将军李通率部与汝南太守蒲宠驻守汝南,以防江东孙策有什么意外举动。
防御荆州刘表,曹操派出的是扬武中郎将曹洪率部驻守宛县,只准监视,不准擅挑战火;而对处境危险的河内郡,曹操反而命令河内太守魏种主动攻击并州,实际上这是以攻为守之计,轻拍着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就顾不上来打你了。
为策万全,又令时任厉锋校尉领广阳太守的勇将曹仁驻防阳翟,以掩护左侧背;命建武将军夏侯惇率部防守敖仓,派一部防守孟津,以掩护左侧安全,必要时策应河内的魏种。
三下五去二,曹操的机动兵力还能剩多少?不足四万,骑兵仅两千六百余骑,所以关键的还是应付正面的袁绍主力,主动攻击没那个实力,坚守黄河防线也绝无可能,只能采取战略防御姿态,而且是让出天险黄河屏障,守点不守面,实是被迫如此布置。
顺许都向东北方向,曹操布置了四道防线:前哨据点为白马津,由东郡太守刘延驻守,首先阻击一旦渡河南下的袁军;二线由平虏校尉于禁率领步骑两千驻守延津,兼顾延津河防;派裨将军徐晃、张辽率步兵万人在阳武布置了第三道防线。
曹操本人则带领刘备的降将关羽,乐进、许褚诸将及郭嘉、荀攸等谋士驻扎官渡,组织指挥全局战斗,这也是通往许都的最后一个防守据点。
许都则交给了侍中兼尚书令荀彧,总理后方诸事,并指挥司隶校尉兼督关中盐运使司钟繇督运关中粮草,由督军校尉颍川太守夏侯渊督运到前军。
应该说,这是一个厥起屁股挨打的阵势,但除此之外又有什么良策?这是谋士郭嘉、荀攸共同制定的作战方案,唯一的有利之处是:能以逸待劳地根据敌情使用机动部队。
架势摆好了,就等着人家伸手来打了,令人担心的是:人家是先敲头呢?还是先朝屁股上来一脚?或许朝心窝里——许都来一重拳呢!事实上是三处先后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