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叁·长恨遗歌

唐玄宗·叁·长恨遗歌

作者:赵扬 状态:完本 日期:09-02

本书为《唐玄宗》第三卷《长恨遗歌》。主要描写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晚期的政治生涯及朝局乱象,展现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渐变过程。武惠妃为谋取皇后之位,暗中勾结李林甫,迭使阴招,使得内宫暗流涌动,李隆基的三个儿子也蒙冤而死。李林甫权欲渐炽,暗弄机巧,扳倒张九龄并取而代之,从此把控朝政。他专政十六年,条理众务,又妒贤嫉能,一一翦除对自己有威胁之人,由此蒙蔽皇帝,一手遮天。而李隆基在武惠妃逝后,又专宠上杨玉环,此后逐渐怠政,享受奢靡的生活,权力又进一步囊入李林甫手中。借杨贵妃之荫,平庸无能的杨国忠竞平步青云,一路成为宰相。而心性狡诈、暗怀异志的安禄山因迭立边功,也让李隆基青眼有加。几个乱臣贼子之间,暗中枪来剑往,争斗不断,直弄得大唐乌烟瘴气。最终,一个好端端的盛唐时代败坏在他们手中。王朝的兴衰、储位的争夺、宫廷的爱情、嗜血的权谋、迭起的兵变……皆集于此卷,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唐玄宗·叁·长恨遗歌》全文阅读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赵扬
    主要描写贞观后期的文治武功。为彻底打通丝绸之路,李世民发动了高昌之役和龟兹之战,撵走西突厥,设立安西都护府。中西方文化顺畅融合,长安成为外国人云集的国际化大都市。其时,松赞干布雄起青藏高原,其仰慕唐朝文化,派人入唐求亲,于是有了文成公主入藏的佳话。看到国势愈隆、疆域渐广,李世民不免有些懈怠。在接班人问题上,他虽然接纳了众大臣的意见,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却又十分宠爱魏王李泰,导致两子为争储位,私下争斗不已,京城内外暗流涌动。最终,太子阴谋篡位被废,昔日功臣侯君集凄然就戮,弱李治继成太子。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唐太宗不顾群臣反对,悍然发动辽东之战,结果无功而返。沉寂之后,李世民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带人前往魏征墓前复立其碑,表达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为了将教化内容更加深入,李世民倾听高僧玄奘等人意见,对宗教采取了更包容的政策,唐朝由此成为思想最自由的时代,李世民被外邦尊为共同君主天可汗。从贞观十七年开始,魏征、岑文本、马周、高士廉、房玄龄、李靖……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文臣武将相继而逝,李世民悲痛之余,越发感到人夭寿有期,生命短暂,本不信方术的他,竟然也开始服丹药以求长生,最终毒药入腹,壮年而逝。小说结构开合自如张弛有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战争场面与国家治理穿插讲述,别有味道,人物性格丰满生动,呼之欲出。李世民对儿子之柔情、对臣子之有情、治国之老成,房玄龄之谨慎忠诚,禄东赞之机变多智……均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 作者:赵扬
    贞观年间君臣励精图治,实现天下大治的场景。李世民登基之时,东突厥入寇,他用疑兵之计,单骑在渭河便桥上与颉利达成盟约,换来了短暂但可贵的和平。对于如何实现天下大治,元老派、少壮派、君主之间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国家走向大辩论,李世民慧眼独具,采用魏征等人的建议,制定了抚民以静,唯重教化的国策。偃武修文,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接二连三地出台。为导人诤谏,李世民重用魏征,朝堂上出现了以魏征为代表的谏臣群体,不时纠察君臣过失;为任用良吏,李世民组建了以房、杜二人为代表的中央精干团队,形成了清明的政治风气;为震慑番邦,李世民任用李靖、李世勣为元帅,统辖全军,使大唐国威声名远播。在君臣的努力下,唐朝社会人丁增加、粮食丰盈、牛马成群,逐渐形成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民风,贞观之治由此而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儒家的理想盛世。本卷动静相交,战争场面与朝堂议论穿插进行,节奏明快,张弛有度。细节描写逼真动人,李世民对重臣杜如晦的关怀,对结发妻子长孙皇后的真爱,刻画细腻,表现了千古一帝温情脉脉的一面。
  • 作者:赵扬
    隋朝末年,炀帝苛政,民不聊生,各路豪杰,群起反隋,共逐天下。山西唐公李渊趁势起兵,一路攻城略地,渐有王者之相。李渊二子世民年方十八,有雄伟之姿,韬略之谋,率兵之才,其在浅水原之站平定薛仁果,柏壁、雀鼠谷之战荡平刘武周、大败宋金刚,洛阳之战逼降王世充,虎牢之战生擒窦建德……战功赫赫,为大唐王朝奠定了领土基础。因累累战功,李世民被封秦王,官至天策上将,地位仅次于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其身边聚集了一大批顶尖人才,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武有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传奇人物,荣耀之极,由此也引发了秦王与太子的储位之争。秦王集团与太子集团为争皇位,迭施阴谋、互相打压,两股政治势力此消彼涨,最终处于劣势的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登上皇位,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该卷力求还原历史真貌,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慷慨激扬,权谋斗争刀光血影、动人心魄,风土人情旖旎生动、贴近唐朝,饮食器物描写精致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 作者:赵扬
    本书为《唐玄宗》第二卷《盛世华章》。主要讲述李隆基如何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大展宏图,逐步实现开元盛世的纵横捭阖的历程。李隆基登基后,将年号改为开元,决心依贞观故事拨乱反正,重开盛世景象。然功臣占据朝中重位,其施政颇有阻力。他利用骊山阅兵的机会解除郭元振的兵权,后重新起用姚崇,毅然拜其为相,并迫使诸王离开京城,以此巩固皇权。随后,君臣大刀阔斧振兴朝纲,革除弊制,遂开一代新风。后陆续起用宋璟、张说等人,逐步完善、巩固朝纲,实现了内政外交的全面提升。在书中,李隆基卓越的治国才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审时度势,知人善任,充分挖掘姚崇、宋璟、张说等人的才能,取其优点,避其短处,安排他们在最适当的时期担任宰相之职,从而迅速地推动了朝政改革,使得盛世景象重现。而李隆基的宏图大略、姚崇的干练睿智、宋璟的守正率直、张说的有才无德,以及社会万象,都得到了鲜活灵动的展现。作者用恢宏、大气、富有张力的笔法,将波澜壮阔的开元历史画卷,描绘得绚烂无比。
  • 作者:赵扬
    本书为《唐玄宗》第一卷《乱世争雄》。主要围绕年轻的李隆基与韦皇后、太平公主等势力之间的权谋争斗,讲述了李隆基从一个纨绔子弟成长为一代帝王的艰险历程。唐中宗李显即位之后,庸庸碌碌,朝纲废弛,政局逐渐被韦皇后、上官婉儿等人所左右。年轻的李隆基从潞州返回长安,目睹红颜乱政韵形势,心急如焚。他与心腹刘幽求、麻嗣宗等人运筹帷幄,逐步掌握有利时机,于玄武门发动兵变,最终将父亲相王李旦推上皇位。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千方百计阻挠李隆基夺得太子之位。在李隆基被立为储君之后,又使出各种鬼蜮伎俩拉他下马。李隆基机敏过人,果断地摧毁了太平公主险恶的阴谋,终结了唐朝红颜乱政的局势。李隆基的聪明睿智、卓尔不凡、知人善任、运筹帷幄跃然纸上,真实而丰满。同时,政局的动荡、后宫的凶险、朝堂的瞬息万变、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一一生动呈现。除此之外,眼高而寡能的韦皇后、颇具机心的上官婉儿、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也被精心颦造。一幅波澜壮阔、纷繁多姿的帝王创业宏图,在作者细腻深邃的文字中,渐渐为您展开。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傅云桑
    季彤一直有个愿望,就是给霸道总裁的白月光当替身霸总把她养在私人别墅里,每个月给她上百万的零花钱,平时什么都不用她干,只在特定的时候让霸总看两眼,然后透过她的脸怀念远走的白月光初恋。等到白月光初恋回来了,霸总就扔给她一张巨额支票加几栋房子,恶狠狠的对她说拿着这些钱滚,滚得越远越好!季彤保证,自己一定是最敬业的白月光替身!直到有一天她穿进了古早霸总文里霸道狗男人彤彤,我爱你。季彤当初白纸黑字签的合同,说好只谈钱不走心的!霸总狗男人再给我一次机会。季彤那是另外的价钱!
  • 作者:朱淑真
    淑真钱塘人,幼警惠,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父母复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临安王唐佐为之立传。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记得以前书上就是写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欧阳修的词,但收在断肠词里面,才知道原是朱淑真的词。《断肠词》只有二十五首。清新流动,气质轻巧明快,虽说名为断肠,却不抑郁。毫无滞气之感。
  • 作者:白雨涵
    原名《种田习武平天下》 世道艰险,池桥松家中唯有三亩薄田,却让他种出个灿烂人世间。
  • 作者:伊勒猫
    人界,我是位面之子。冥界,十殿阎罗是我朋友。魔域对我有些失望,因为我没空去做那魔域之主,不为别的,那是因为我要去拯救仙界,实在脱不开身。
  • 作者:黄碧云
    什么是后殖民?作者说:「后殖民主义是论述权力的转移,后殖民的『后』不是只时间上的『后』,此时此刻,帝国主义的控制并非用军事控制,而是经济和意识形态的控制,后殖民论述,有反帝国文化控制的意义。」
  • 作者:慕璃枫
    【正文完,预收:《背靠大佬好虐渣[重生]》,戳专栏求收藏么么啾】 1. 童年代替受伤的室友去酒吧兼职,对酒吧老板千诗吟一见钟情。 当晚,他和室友打了个商量。 室友一脸懵逼:你要我把兼职让给你? 童年淡定抛出诱饵:兼职我来做,工资全给你。 室友:成交! 2. 童年有个亲姐姐,从小互怼到大。 得知她和千诗吟居然是闺蜜后,他给自己塑造了一个爹不疼娘不爱姐不宠的小可怜形象。 千诗吟惊讶。 童年习以为常,说想自力更生,请求不要告诉他姐他在酒吧兼职的事。 乖巧懂事的坚韧模样让千诗吟心软又心疼。 3.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机,童年表白成功,携千诗吟请全宿舍吃饭。 饭桌上,室友喝高了,不小心揭穿了童年的真面目。 童年心里重重一咯噔,饭后一路解释道歉,临到公寓门口,却撞上他姐满含惊愕和质问的眼神。 你们怎么会在一起? 童年: #我现在装可怜还来得及吗?# #晚了:)# 【外热内冷美人老板X外冷内热心机白莲花】 姐弟恋 1v1,双洁 年龄差四岁 提示:一篇沙雕小短文而已,作者脑容量有限,偶尔会当机,所以千万别深究逻辑,以及,恶意评论会全部反弹的哦?_ —— 预收:《背靠大佬好虐渣[重生]》 尤景致是行长千金,大总统外甥女,自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却在二十岁那年被好友蒋望蒽一枪贯穿心脏,惨死狱中。 所幸上天眷顾,让尤景致得以重生。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加倍奉还。 既然你害我家破人亡在先,那便休怪我好好教教你,什么叫做真正的翻脸无情! 于是尤景致开启了虐渣模式。 揪出吃里扒外的叛徒,接近蒋望蒽的白月光。 什么? 居然是如此正直善良的一个姑娘? 果断抢之! — 重生后,为了能顺利保护家人,尤景致决定找一个最大的靠山,亲自登门拜访。 哪成想一眼便惊为天人。 什么? 这比女人还美的男人竟是传闻中令人闻风丧胆的黎二爷? 怪不得坐轮椅也气势非凡。 越美的事物往往越危险,尤景致直言自己的仰慕,恰到好处地吹捧,吹得黎二爷的手下都信了。 不愧是二爷,魅力大大的,把行长千金大总统外甥女都迷得神魂颠倒。 可惜二爷不近女色。 所以——尤景致含羞带怯一笑,我想认您做干爹。 手下:??? 文案始于2020.8.20修于12.8已截图
  • 作者:腼腆的小猪
    大学毕业的夏杰,回老家开了个农家乐。种菜园养鸡鸭,闲着钓黄鳝打甲鱼,去山里找找春笋挖灵芝,缺什么桌椅瓢盆自己动手做,也是乐在其中。闲暇的时候,泡杯茶,看看白日依山尽的美景,过上了人们向往的生活。成为直播间的一股清流!欢迎大家加老群聊聊:975393897
  • 作者:一一枝春
    预收《政敌是我旧情郎》,给大家卖个萌求收藏1.李茵生于乡野,以采药为生。一日采药途中,她救下了一位身负重伤的贵公子,秉持救人救到底的原则,将其带回家疗养。养伤期间,贵公子对她百依百顺,无有不依,帮她料理了爱占便宜的邻里、晒制药材、抄写医书……到最后,甚至反过来,照顾她的饮食起居。父母双逝,孤苦无依,为求栖身之所,李茵答应与他一同回京。可是,京城富庶地,身为世家长子,他的身边,很难有她的一席之地。2.沈家式微,沈慕之为重振家族,向野心勃勃的三皇子投诚。为传信件,他落入圈套生死一线,却被李茵所救。他将她的爱慕瞧在眼里,心中却毫无波澜,直到,他看见了她身上的那半块玉佩——那是当朝勋贵宋国公留给独女的。从小在道观养病的宋小姐已被国公府接回,正金尊玉贵地养着,眼前的这位,又是谁?李茵凭着半块玉佩,认祖归宗,回到了国公府。可阴差阳错占了她身份的宋小姐已与国公夫妇亲如一家,宋小姐不愿意还给她名字,更不愿意还给她亲情。绿草茵茵,虽归故里,却成浮萍。3.承平八年,三皇子萧澈继位。新皇登基,沈家重回高位。沈慕之因着旧情与国公府的势力,准备娶李茵为妻。李茵处处要强,唯独在与他的感情一事上卑微退让,这样的夫人,娶回家也不算太差。提亲当日,新帝的圣旨却先他一步进门,要将李茵立为皇后。兄弟之妻不可欺。新皇继位,第一件事,便是夺了兄弟之妻。大婚之夜,一贯冷静的新帝紧紧握着李茵的手,嘴角含笑,深邃的眸子里却燃着嫉妒。小娘子,你日日与沈兄眉目传情,是不是忘了,你我之间,原是有婚约的?4.萧澈从小就知道,若他得登太子之位,国公府那位与他不对付的宋小姐,就是太子妃。但一场狸猫换太子的大戏,让真正的宋小姐流落在外许多年。他寻遍天涯海角,终于在青州的小山村里找到了人。但她却已与沈慕之两心相许,谈婚论嫁。他不允。属于他的太子之位,与未婚妻,他都要。——————————1.李茵(宋令嘉)萧澈,sc,he2.内含真假千金/君夺臣妻/爱而不自知搭配追悔莫及/雄竞修罗场3.男主第三章出场4.v前随榜,v后日更,更新时间上午十点之前,欢迎宝子们评论收藏预收《政敌是我旧情郎》文案:1.明家大小姐明昭尊贵无比,是锦绣堆里的千金。在家姐妹和睦,入宫帝王恩宠,先帝死后,她顺理成章变作太后。在顺风顺水的前半生里,她打击逆党,拉拢权臣,与先帝二圣临朝,让明家子弟步步高升。只有一件棘手事,她同先帝,没有孩子。先帝驾崩,群臣拨着算盘,想从宗室里过继一个孩子。明太后:不必了,这个皇帝,朕来当就是。2.尹渺本为皇子,若非宁王篡位,他该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而非跟在明家大小姐身后的仆从。宫变后,他流落街头,与乞丐同行。明大人善心大发,将其捡回了家。人人都以为他是老爷的私生子,明面上客客气气,暗地里却各使神通。明昭姿容不凡,胸襟也是不凡。她以为尹渺身世孤苦,便不提旧事,只教他读书习字、颂诗作文、明辨是非。尹渺在别人眼里是宁折不弯,在明昭眼里确实孺子可教也。后来,明昭入宫为后。那一抹倩影,却留在尹渺心中,经年不忘。再后来,先皇驾崩,太后临朝。她手腕了得,恩威并施,使王朝兴盛,万民臣服。尹渺在她临朝的第一年,登科及第,名列榜首。3.新科状元很是俊美,却处处与太后作对。几番传召,他竟不应。太后起了兴趣,觉得这股子倔强很是熟悉。又是一年行宫狩猎,群臣伴驾同行。百官之前,一名青衣官员身姿如玉,扶着太后下轿。有人告诉尹渺:这是太后的新宠。今夜,太后必定召他侍奉。尹渺盯着那人,咬牙切齿地道谢。酒筵歌席,兴尽回宫,太后掀开重重帘幕一看。久召不至的新科状元一身紫服,剑眉星目,皎若神人。记忆重叠,明太后这才想起来,青葱年岁里,自己似乎,与他有过那么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