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考古界惊天谜团猜测篇 古人用电吗

电能的运用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形态,也是现代文明的发源。1938年的青海南部地区,这里高寒缺氧,冬季漫长,一年有十个月都是在冰封之下度过。考古学家却在一个天然形成的凹形山洞的焦黑的墙角处,发现了锈迹斑斑的铜丝以及明显的用电的痕迹!冰天雪地中究竟掩埋了些什么惊天往事?

电,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事物之一。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量。自然界的闪电就是电的一种现象。物理学中我们知道,通过实验会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其吸引力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电是个一般术语,包括了许多种由于电荷的存在或移动而产生的现象。这其中有许多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像闪电、静电等等,还有一些比较生疏的概念,像电磁场、电磁感应等等。

很久以前,就有许多术士致力于研究电的现象。可是,所得到的结果真是乏善可陈,少之又少。直到17、18世纪,才出现了一些在科学方面重要的发展和突破。在那时,科学家并没有找到电的实际用途。时间推进到19世纪末期,由于电机工程学的进步,把电带进了工业和家庭里面。在这个电气研发的黄金时代,日新月异、连绵不断的快速发展带给了工业和社会,难以形容、无法想象的巨大改变。作为能源的一种供给方式,电所具有的多重优点,意味着电的用途几乎是无可限量。例如,大众交通、取暖、照明、电讯、计算等等,都必须用电为主要能源。

来到21世纪,现代工业社会仍旧依赖着电能源。在可看见的未来,电想必是绿色科技的主角之一。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地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电的发现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革命,由它产生的动能现在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释放,人对电的需求夸张地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对氧气的需求,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现在还会在黑暗中探索。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

1732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分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分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富兰克林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确实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一些电的现象,但对于电的本质的认识与我们现在的“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容易移动的恰恰是带负电的电子”的看法却是相反。

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后来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1799年,意大利科学家伏特以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银和锌的圆形板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电池——伏特电池。

1821年英国人法拉第完成了一项重大的发明。在这两年之前,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认为假如磁铁固定,线圈就可能会运动。根据这种设想,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装置内,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线路就会绕着一块磁铁不停地转动。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是第一台使用电流将物体运动的装置。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

1831年,法拉第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台发电机。他发现第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就叫作电磁感应。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是一项最伟大的贡献。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发电机。

然而,早在1938年的考古工作中,考古学家们就在青海南部(那里高寒缺氧,冬季漫长,滴水结冰的日子长达10个月之久),发现了古人的用电痕迹。考古学家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了青海南部的极寒地区,进行长达一个月的考察。带队的是C大考古系的院长,一同到达的是他8个学生。在当地牧民的带领下,一行人不是很困难地就到达了目的地——一个天然形成的凹形山洞。拿着放大镜审视着山洞墙壁的学生被一处特别的痕迹吸引住了。当他走近细看时,惊讶地发现,这处痕迹竟然和现代人用电灯时的情形一样!焦黑的墙角处有几根不同质地的金属线,而唯一能够用肉眼辨别的是铜丝——那是一根已经锈迹斑斑的铜丝。在金属线捆绑处有一个类似于电灯泡的圆形质地的金属球体。戴上橡胶手套的学生轻轻地拿起金属球体,然而,不可思议的事儿发生了,金属球体迅速地风化,化成了粉尘,并且如花瓣的形状般飘出了山洞,转瞬消失得无影无踪。值得庆幸的是,金属线还完好无损的保持着它的原样。大家都不敢再轻举妄动了。待学生们一起取完样品、拍照、整理、分类。

寒冷的气候让考察不得不提前结束,但是,这一次的考古发现却是能在考古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伟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