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加]仇春卉
首先必须指出,《星之继承者》是我翻译过的最精彩的小说,没有之一。
还记得当时刚完成约翰·瓦利代表作《钢铁海滩》的翻译不久,主人公希尔迪在月球上的离奇遭遇还萦绕在脑海里,编辑大人就把《星之继承者》三部曲的第一部交到我手上了。这两本书的题材都和太空有关,但风格却大相径庭。
我早先之所以接《钢铁海滩》,是因为全书的第一句话太惊世骇俗;而《星之继承者》这个故事,我是看了简介之后才决定翻译的。“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一具有五万年历史的人类尸体”,这个悬念迫使我像悬崖跳水般直落坑底,绝不可能抗拒。在开始翻译之前,照例要先把全书细读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我再次体会到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为了追随主角解开这个谜团,我竟然做了一件好久没做的妙事(还是蠢事?):熬夜读小说!
上一次通宵达旦看书是几年前,忘了是看《海伯利安》,还是“米奇·拉普”系列当中的一本。说起熬夜看书,特别怀念中学时躲在被窝里打开手电筒看卫斯理的岁月,很享受那种放浪形骸的罪恶感和满足感。读书时放纵一下,代价就是第二天上课恨不得悬梁刺股、打嘴巴;而现在这样做其实没问题,第二天上班时来杯咖啡就可以了。
《星之继承者》成书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作者大胆地在本世纪初假设了一个全球性的和谐社会,作为本故事的框架。在这个世界里,科技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全球各国已经去军事化,人类得以集中精力探索外太空。这样一个近乎乌托邦的时代背景,使读者可以舒适地躺下来,抛开对权谋斗争的顾虑,全情投入纯粹的科技领域,尽情享受探索和解谜的乐趣。作为一个代入型的阅读者,我在读此书时,完全没有心累的感觉。
书中甚少出现上帝视角,读者基本上是跟随主角的脚步前进,在信息的迷宫里兜兜转转地摸索。和主角一起,读者为每一条新线索的出现心生期待,为每一个被证伪的假设扼腕叹息;为前进的每一步感到振奋,也为每一次徒劳无功的尝试感到沮丧。到最后谜底解开时,相信读者能和主角一样,体会到苦尽甘来的成功喜悦。而书中也埋下了几处伏笔,为续集做铺垫,以引出更大的谜团。
在故事里,主角及团队对海量的信息进行严谨的分析、大胆的假设,一步步小心求证,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逐渐逼近真相,最终揭开了人类身世之谜。既然此书探讨的是人类的起源,自然少不了会涉及与进化论相关的大量知识。此外,书中还有很多数理化的术语和概念。为了在翻译时尽量少出纰漏,有时候为了搞懂一个单词,我必须查阅许多资料,从维基百科到科普网站一个都不放过。几个月下来,我仿佛把大学的岁月又经历了一次。治学需要诚惶诚恐的态度,翻译又何尝不是呢?
本书虽然不长,格局却很大,主角的足迹踏过了太阳系的几大星球。然而,故事的主线并没有生死攸关的刺激场面,主角也无须进行你死我活的争斗。正相反,大部分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会议室、实验室、远程飞船以及考古现场,故事情节则主要依靠人物的对话去推进。这一点和卫斯理后期的小说颇为相像,后者也是几个人围坐,一聊就聊个三五十页——这种场景,用英式粤语描述就是“斋talk”。年少的我看卫斯理系列,越往后越觉得闷,终于放弃了。可如今步入中年,重遇这种风格的小说却看得不忍释卷。
本书以叙事为主,语言风格比较朴素,不过作者也不忘插入些许小幽默,为故事增色不少。有好几处我在翻译时也忍不住笑出声来,比如一位教授为了防止研究生偷喝自己实验室的咖啡,就把咖啡粉储存在一个透明玻璃罐子里,外面贴上“三氧化二铁”的标签;而白糖罐子则写着“磷酸氢二钠”,而煮咖啡的器具则是烧杯……
书中有一条暗线,描写的是“月球人”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沉重,作者用极少的笔墨刻画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以及在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挣扎与沉沦。在阅读和翻译的过程中,这些沉重的情节在我脑海里反反复复地出现,留下一种挥之不去的悲怆感,借用文天祥的两句诗就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此外,还有另外一条隐秘的暗线,将会在《星之继承者》的第二部当中详细展开。当另一层真相揭晓时,代入型的读者也许能体会到造物弄人的真正含义,同时也为人类的壮举深感自豪。那又将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在1977年就幻想人类世界在二十一世纪初达到大同,然而走到今天,他也许会感到失望了——早知如此,或许应该把时代设置在下世纪初更保险一点。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书中的一段文字作为本文结束,不知有没有读者看完此书也会如我,有一点感触,有一点深思。
“我还想了一些以前从没想过的事情:人生在世,总该有比工厂、矿洞和军营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吧?可惜我想不出来,因为我从小到大只知道那些东西。可是如果这个宇宙当中真的有一个充满温暖、色彩和光明的地方,那么我们的苦难也许能换取一个美好的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