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米尔斯上尉参与了联合国太空军团的“太阳系探索计划”,目前驻扎木卫三。此刻,他正站在基地行动控制中心楼顶的透明半球里向外看。控制中心是一栋两层高的建筑物,建在一座小石山顶上没有冰的地方。他居高临下地看着一堆凌乱的半球形建筑、车辆、小屋和储存罐——这就是他指挥的基地。基地四周灰蒙蒙的,飘荡着一阵阵变幻不定的雾气——那是甲烷和氨气的混合物。在这片阴沉晦暗的雾气当中,石壁和冰崖若隐若现,让人分不清哪一块是石头、哪一块是寒冰。这是一个不祥的世界,一个充满了毒气的外星球;它的严寒能够在几秒之内把人冻得像碳一样黑、像玻璃一样脆——而把他与死亡分隔开的,就只有这个圆顶的三层薄墙!虽然米尔斯上尉拥有超出常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还经过了多年的严格训练,可是一想到这点,他还是忍不住全身发抖。伽倪墨得斯——木卫三……木星最大的卫星……这真是……他想道,真是一个恐怖的地方。
“近距雷达已锁定,着陆程序已启动,预计落地时间三分五十秒。”米尔斯的沉思被身后一个声音打断了,说话的是坐在控制台前的当值控制员。
“很好,中尉。”米尔斯确认道,“你联络卡梅隆了吗?”
“已经在三号屏幕上开通了一个通信频道,长官。”
于是,米尔斯绕到辅助终端前,屏幕里有一把空椅子,椅子后面是底层控制室的内部。他按下呼叫键,几秒钟后,卡梅隆中尉的脸出现在屏幕上。
“那帮头头儿三分钟后到达。”米尔斯道,“一切都正常吧?”
“一切安好,长官!”
米尔斯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站在半球的墙边。只见三台履带车缓缓排成一列,各就各位,准备迎接来客。米尔斯颇为满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还有六十秒。”当值控制员宣布,“降落过程无异常,对方随时会出现在视线范围内。”
就在这时,基地中央着陆坪上方的一团雾气变得越来越暗,一个模糊的轮廓慢慢显现出来——那是一架中短途近地运输机。只见运输机从混沌中滑翔而出,依靠几个喷气口保持着平衡,所有着陆支架都已经伸展开了。当运输机接触到其中一个降落平台时,减震器发生变形,把剩余动量全部吸收了。这时,三辆迎客履带车开始向运输机驶去。米尔斯松了一口气,转身离开透明半球,顺着楼梯走到了一楼。
十分钟后,第一辆履带车停在了行动控制中心门外,一根可伸缩管道延伸出去,连上了气密舱门。斯坦尼斯洛少校、彼得斯上校带着一帮随行人员穿过管道,来到了控制中心的外围接入舱。米尔斯上尉和几名军官就在那里等候。见面礼毕,一行人也不用做什么准备工作,直接走上一楼,然后沿着一条坡道走进邻近的半球——这个半球下面正是三号竖井的入口。他们走过一连串迷宫似的楼梯和走廊,终于来到了三号竖井高层气密舱的前厅;一个升降舱就在气密锁的另一头等待着。在接下来的四分钟里,他们不停地下坠,一直深入到木卫三的冰壳里。
等他们从另一个气密舱走出来时,已经到达了三号竖井底层的前厅。他们能感觉到空气中的震动,也能隐约听见机器的轰鸣,但却完全看不见那些机器的踪影。一行人走出前厅,穿过一条短短的过道,终于来到了底层控制室。这里的控制终端和各种设备排列得错综复杂,十几名操作员正在各自岗位上埋头工作。控制室有一面较宽的墙是用玻璃做的,让室内的人能够看到室外工作现场的全景。一行人并排站在玻璃墙前看着外面的奇观,卡梅隆中尉也上前加入他们的行列。
外面是一个类似教堂的巨大空间——工程队通过加热使冰融化,同时也用工具强行砍削,硬是在亘古不化的坚冰里开凿出一个长九百英尺、高一百英尺的巨型洞穴——而控制室就在这个洞穴的地面上。在无数盏弧光灯的照射下,粗糙的洞壁闪烁着白色和灰色的光芒。洞里就像一个杂乱无章的大工地,地上有用网状钢筋铺设的道路,还有起重机、龙门架、大梁,以及不同尺寸的管道……各种各样的机械装置应有尽有。左边墙上架起了纵横交错的梯子、脚手架、栈道和小舱室——从地面一直到洞顶,从控制室这一端一直延伸到洞穴尽头。好几十名工作人员遍布整个洞穴,他们穿着难看的重型太空服,都在奔走劳碌着,忙得不可开交。洞穴里充满了高压氩气,目的是防止甲烷以及从冰里释放出来的其他气体发生爆炸。
在这一刻,每一双眼睛都盯着右边的洞壁。几乎整整一面墙都是一大片光滑的黑色金属,而且这堵金属墙从地面开始,以平缓的弧度向外弯曲,最后消失在洞穴的顶端。这面墙非常巨大,而且像是一个侧翻在地的巨型圆柱体的一部分。看来这个圆柱体还有很大一部分深埋在洞穴的地底下。在墙的近端,就在控制室外面,一个庞大的机翼曲面从圆柱体伸出来,像大桥一样在他们头顶跨过,一直连到左边的洞壁,最后消失在冰墙里。在墙根金属与冰层相接的地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直径六英尺的洞——在开挖前,工程队绕着这个圆柱体上上下下打了一系列导洞,这些孔就是这片导洞网络的不同端口。
这东西可比“织女星”飞船大多了。它在木卫三这个永恒冰封的坟墓里到底躺了多久,没人知道。可是根据卫星数据计算出来的场矢量结果是正确的,这冰层地下肯定有一个巨大的物体——而且不是矿床那么简单。
“天哪!”斯坦尼斯洛少校看了很久,长长地舒了口气,“就是这家伙了,对吧?”
“太大了!”彼得斯说道,还吹了一下口哨。随行人员都心领神会,争相开口附和,发出与长官相同的感慨。
斯坦尼斯洛少校转头看着米尔斯上尉,“这么说来,你们已经为这个重要时刻做好准备咯,上尉?”
“是的,长官!”米尔斯确认道,随即指着两百英尺开外的一处地方。只见一群人聚集在墙边,外面围了一圈各式各样的设备。在他们身边,船体已经被切开了一个八平方英尺左右的矩形,“第一个入口就在那里——大概是靠近船身中间的位置吧。船身外壳是双层的,都已经打通了,里面还有内壳……”为了让访客看清楚,他示意大家留意装在玻璃幕墙旁边的一个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正是这个入口的特写。
“初步钻探显示内壳是单层的。各位看到从内壳伸出来的这些阀门是我们装上去的,目的是在正式开凿之前,先对内部气体进行采样。同时,我们已经在入口后面的空间里灌满了氩气。”
说到这里,米尔斯并没有继续详细解释这次行动,而是转头看着卡梅隆,“中尉,请对通信线路做最后检查。”
“遵命,长官。”卡梅隆回应后,快步走到控制室另一端的监控终端前,盯着一组屏幕。
“冰窟呼叫地铁,请回答。”
在船体外面指挥行动的是指挥官斯翠西。这时候,他的头盔出现在屏幕里,面罩后的脸清晰可见。“检查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他报告道,“随时待命。”
“冰窟呼叫坑口,请汇报传输质量。”
“视频和音频都很清晰。”当值控制员坐在地表控制中心的半球里,与他们相距已经很遥远了。
“冰窟呼叫木卫三主基地。”卡梅隆向着三号屏幕说道。屏幕上显示出福斯特的脸——他所在的主基地在七百英里之外的南面。
“接收清晰。”
“冰窟呼叫‘朱庇特四号’,请回答。”
“所有通信频道清晰,检查完毕。”最后,四号屏幕传来副总指挥的声音。他就坐镇在“朱庇特四号”宇宙飞船的核心区域。“朱庇特四号”有一英里长,是这次木星任务的指挥舰,此刻正在两千英里的高空环绕木卫三巡航。
“长官,所有通信频道检查完毕,一切正常,可以开始了!”卡梅隆大声向米尔斯报告。
“那就开始吧,中尉。”
“遵命,长官!”
卡梅隆中尉把命令转达给斯翠西指挥官,船体外面的队伍就立刻开始行动了。他们头顶有一个龙门架,上面垂下来一台大型凿岩机,他们开始把凿岩机往前推去。队员们都穿着沉重的太空服,动作自然也显得有些笨重。控制室里,一行人默默站在全景窗前,看着钻头势不可当地钻进船体内壳……最后,队员们把凿岩机暂时推开。
“初步钻孔完毕。”斯翠西报告道,“里面什么也看不见。”
一小时后,露出来的一大片金属上出现了一组小孔。队员们先是用强光灯进行照射,然后将其中一个孔里塞进软管摄像头。屏幕上忽明忽暗,从一片亮光中能看出,这是一个很大的空间,里面堆满了管线和设备。没过多久,斯翠西的手下便开始用喷灯切割船体内壳。米尔斯邀请彼得斯和斯坦尼斯洛一起出去近距离观察这次开舱行动。于是三人离开控制室,往下走到底层。几分钟后,他们换上了太空服,离开气密舱,走在了冰洞的地面上。当他们走到入口时,队员们刚刚把切下来的矩形金属板搬到一旁。
刚才通过钻孔观察,他们对内壳里面的空间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如今在射灯的照耀下,大家看得更清楚了——刚才的印象是正确的。初步目测完成后,两位站在旁边候命的中士一齐走上前。两人的背包插着通信线缆,手里拿着有线电视摄像头和手电筒,身上还挂着一个装满工具和配件的袋子。与此同时,团队的其他成员把一块块黏性塑胶垫粘在洞口边缘,防止参差不齐的边缘棱角磨断电线。然后,他们将一把可伸缩铝制梯垂到洞里,将梯子另一端固定在洞口。走在前面的中士在洞口转过身来,小心翼翼地把脚放在梯子的第一根横杠上,然后一级一级往下爬,渐渐消失在洞里。等他找到一个牢固的地方站好了,第二位中士才接着往下爬。
在开头的二十分钟,两人在机械丛林里艰难穿行,不断地欺身避开乱七八糟的设备。亮光从头上的大洞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凌乱斑驳的黑影。进展很缓慢,因为他们很难找到水平的地面——看来这艘飞船是侧躺着的。两人继续缓慢往前推进,几根电线蜿蜒着,一点一点游进黑暗里。终于,两位中士停下了脚步——前面是一个向外凸起的舱壁。飞船外的屏幕显示,挡在两人面前的其实是一扇舱门。这扇门金属质地,钢灰色,十英尺高、四英尺宽,看起来很牢固。也不知道门后面是什么地方。经过长时间的讨论,长官们最后决定还是让两人先原路返回,到出口收集电钻、喷灯以及其他小器械——也就是把钻孔、净化、灌氩气、切割等工序全部再重复一遍——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了。从那扇舱门的外观看来,这项工作会相当费时。于是米尔斯、斯坦尼斯洛和彼得斯回到控制室,带上一帮随行人员,一起回到地面吃午餐。三小时后,他们又下来了。
第一个隔间后面依然是一个机械设备室。这一间也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却比第一间面积更大,而且里面有很多扇紧闭的舱门。两位中士随机选了在顶上的一扇门,开始钻孔。那些电线越拉越长,已经开始拖慢两位中士的脚步了,所以趁他们干活时,别的队员也下来,在两个隔间里安装滚轴,减轻他们的负担。当这扇舱门被切开后,另一个小分队下来替换第一队人。
他们架起一把梯子爬上去,发现自己站在一条长廊的墙壁上,而这条走廊似乎是一直通向飞船船头的。他们头顶和脚下都有一连串紧闭的舱门,一直延伸到显示屏外面。从入口一直到这里,他们使用的电缆已经超过了两百英尺。
“自从走进长廊以来,我们已经走过了五个隔间。”通话频道传来话音,“墙壁很光滑,看起来是金属;墙壁表面覆盖着一层类似塑料的物质,不过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剥落。地板是黑色的,看起来是橡胶质地。两边墙上有很多舱门,都像第一扇那么巨大,有些还……”
“等等,乔。”说话者的同伴突然插话道,“把大灯往这儿照过来……就在你脚边。看到没有,你脚下那扇舱门往旁边滑开了一点,没有完全闭合?”
这时候,屏幕上出现一双太空军团标配的重型工作靴。这双靴子笼罩在一团亮光里,靴底踩着一块金属板。只见靴子往旁边让开一点,露出了一条黑色的缝。这条缝隙有十二英寸宽,就在金属板的边缘。然后,这双靴子的主人把脚从金属板上移开,站在一旁仔细检查这里的状况。
“你说得对。”乔的声音很郑重,“我们看能不能把它打开。”
接下来,摄像机和射灯一阵乱晃,屏幕的画面时而全黑,时而出现手臂、小腿、天花板和刺眼的灯光。当画面最终稳定下来时,屏幕上出现两条全副武装的手臂,掰扯着门缝的两边。
终于,一个声音传来:“没用,卡死了。”
“用千斤顶行吗?”
“嗯,也许吧。递给我好吗?”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把千斤顶装好,然后开始向两边扩张,哪知千斤顶突然滑了出来。两人骂骂咧咧地重新试了一次。
“它开始动了!来吧,宝贝儿……给我加点灯光,我觉得现在会容易点了……看你能不能用脚帮忙蹬一下……”
随后,那块灰色的金属门板开始移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逐渐退出屏幕,露出了下面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
“这个舱门已经开了三分之二,”一个声音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但现在彻底卡住,实在不能再打开了。我们打算往里面很快地扫一眼,等梯子来了再进去察看。能不能找人运一把梯子过来,就放在这个走廊的入口处?”
接下来,摄像机逐渐逼近那个长方形的黑色深洞。几秒钟后,一束圆形的亮光出现在画面当中,隐约照出了远处的一面墙。然后这束亮光在黑暗里缓缓移动,镜头紧随其后。
画面上出现一排一排类似电子设备的东西……小隔间的角落……家具的腿……舱壁的某个区域……这些图像在圆形的亮光中缓缓移动。
“尽头那里有许多垃圾,满地都是……把灯光打过来一点……”
只见几个五颜六色的圆柱体堆成一堆,每一个都有果冻罐子那么大……有东西卷成一团,像是一根编织而成的带子……还有个灰色的小盒子,其中一面镶着几个按钮。
“那是什么?移过去一点点,杰瑞……不,再往左一点。”
有个白色的东西……一根长条形的白色的东西。
“天哪!快看,杰瑞!快看呀!”
在一团阴森森的白光里,一个骷髅头仰面朝天,咧开嘴对着他们——即便是在上面走廊里看着屏幕,两人也被吓了一跳。其实,真正让他们吃惊的并不是骷髅头本身,而是这具骷髅的大小。那一根根白骨箍成一个个巨圈,人类的胸膛再怎么鼓起来也没那么大。除此之外,在场观察者当中就算是最外行的那位也明白,不管飞船里的这个物种是什么,一看就知道绝对不是人类。
摄像机拍下来的信息被传回底层控制室的处理器后,又通过数据电缆传送到木卫三表面的基地行动控制中心。那里的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编码,然后转发到七百英里外的木卫三主基地。主基地的微波中继器把信号强度恢复到最大,随后将其上传到绕木卫三飞行的旗舰上。在那里,数据进入信息交换与时序安排复合处理器,接着被调制转换成高能激光,最后嵌入到传送回地球的主信息流当中。这些数据以每秒十八万六千英里的速度穿越太阳系。一个多小时后,绕太阳运行的远程中继信标感应到茫茫太空中的这个数据流——这时,信号强度已经大大削弱。这个中继信标在距离火星几百万英里处,将信息重新发送出去。位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深空联络站收到信息后,再传送至美国中部上空的同步通信卫星。卫星又把信息流发射到圣安东尼奥的地面接收站,最后通过地面线路网络到达旅程的终点:联合国太空军团设在得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的任务控制中心。最后,这些数据会被全部投喂给行动司令部里面那些嗷嗷待哺的计算机。
木星任务的旗舰“朱庇特四号”飞了整整十一个月才到达这颗巨大的星球。可是,这次任务收集到的最新信息却在四个小时之内,就安全抵达了联合国太空军团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