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师兄

琼林宴翌日,一众新官便正式上任。

是日大朝会,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上朝,大理寺卿王征明、少卿容逸之、还有新官上任的大理寺正谢遥,自是通通不在。

韩昭也乐得清静,正式和大理寺中其余寺丞、司直、主簿等官员打了个照面,这些人不是她的同级,就是她的下级,而且大多都见识过她在舞弊案中的雷厉风行,生怕下一个就是自己似的避之唯恐不及,也有底层官员对她投以孺慕的目光,不过碍于上级在场,也不敢说太多。

她便也乐得清闲,咬着公厨拿来的早点,手里翻着阁楼里捧出来的卷宗案例,思绪却已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头顶一声饶有兴味的咳嗽声传来,一人似是忍着笑道:“子曜果真不同常人,连看东西也要倒着看的。”

韩昭猛地抬首,看见的自是一脸光风霁月的谢怀远。她也毫不尴尬,装模作样的放下一直拿反了的卷宗,他却凑过身来,附在她耳边低声道:“燕王长史案,子曜也真会挑。”

时人好风流,谢大公子更是这风流不羁的代表人物,只是现下他人在大理寺中,绯服鱼袋端庄的穿在身上,和第一日共事的同袍这样“耳鬓厮磨”,也实在太……违和了?

压下那违和感,韩昭若无其事的道:“谢寺正有何吩咐?”

谢遥一愣,似是对她疏离的称呼有些愕然,很快却似坦然接受了般,自己也换上了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春闱舞弊一案事了,大理寺派人到前刑部尚书魏康府上抄家,却发现魏府凌乱不堪,说是被人洗劫一空,却又不然。”

韩昭想了想,道:“可是魏家的人?”魏康流放,家产本该收归国有,但魏族又怎会放任族人多年为官搜刮而来的财富白白落入朝廷手中,派人潜入魏府去取也毫不出奇。

谢遥却是摇了摇头,道:“贼人翻箱倒柜,连有些砖瓦都被掀起,却是满室财物未取。”

“那贼人想必不是魏氏的人。只是,贼人是谁?图的又是什么?”

韩昭托腮沉思,眼尾却不自觉的瞟向了随手放在一旁的老旧卷宗。燕王长史案,是先帝登基后第一宗三司会审的案件,也是八王之乱之后最为重要的、为当时那长达十年的乱局一锤定性的案例。

燕王长史案,就是在八王之乱末年,在民间声望最高的淮阳王杀死当时大权独揽的燕王之后,燕王长史为主报仇,暗杀淮阳王的案件。这一定性,将淮阳王楚涟定性为弄权作乱八王之一,也将楚涟之死定性为作乱藩王之间的仇杀,当中主角燕王长史——沈毅,也以乱党之名判以斩首之刑。

而三司会审,便是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列席同审。在燕王长史一案中,刑部列席者为尚书王征明以及作笔录者侍郎魏康,大理寺列席者为大理卿谢钧,而御史台列席者……那是一个比其余三人更为她所熟悉的名字,也是一个在世间已消失十八年的名字。

御史大夫,崔行之。

谢遥沿着她的目光,看到了卷宗开首的四个名字。却听她悠悠道:“燕王长史案结案之后,令尊升任尚书令,后来更加封太傅,位极人臣;王尚书调迁至大理寺,从此离开六部体制;御史大夫崔行之更是致仕归隐,自此消失于世人目光之中。至于昔年刑部侍郎魏康,结案后升任刑部尚书,因本就依附王家而王大人迁至六部之外,而彻底接管了王氏一派在刑部的势力。”

她忽然抬首看着他,目光锐利:“所以,到底十八年前发生了什么,因此案加官进爵的魏康终于落得一个抄家流放的下场,那不正是一个突破口吗?”

谢遥轻笑:“这怎么听起来像是有一张围绕着我谢家的网正在收紧似的,而这撒网之人正是子曜?”

听见此话,韩昭仍是面不改容,摇头道:“不是谢家,是燕王长史案。昭也只是今早拿了这卷宗来看,现在听谢寺正说起这魏府贼人,有所猜想罢了。”

谢遥听她说得头头是道,却仍心有疑虑:“此案早已作结,又有什么隐情可言?”

“不知道。”韩昭口里说道,心里却是清楚不过。

隐情,自是有的。因为这本来就是她上京赴考的目的啊。

只是,前世的自己,在追逐那一抹白月光的过程中,忘记了而已。

他也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仍是那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让她不由感慨:这个前世她曾认为是“简单清白,和这样的人渡过余生也不会累”的人,还真一点也不简单。

不知她心中小九九的谢遥,只是交待了上头的意思,让她主理此案,而他大理寺正则任覆核一职。

说罢,只问:“可要备车?”

备车,自是到魏府去。韩昭却摇了摇头:“就算去了,要紧的物事也不是被贼人偷了,便是根本不在魏府之中。反而这贼人所图为何,我想我们很快便会知道。”

说罢,便让一队衙差去做做样子,搜查物证,再让手下司直为到魏府抄家的主簿作笔录,然后让一名主簿到大理寺的阁楼中,寻找自燕王长史案以来,魏康主审过的每一宗案件。

一番交代下来之后,自己却是批核起其他已在大理寺初审结束的案子来。

谢遥忍不住问:“子曜当真毫不着急?”

韩昭笑笑,没有回答,却在回家路上借取药之便走了趟药材铺子。

内堂果然坐了生人。

说是生人,却又不然。韩昭看见他的刹那,脚步不由得顿住。

那人却是忍不住了,直接跳起身来,正要叫嚷什么,韩昭大步流星的走到他跟前,直接用手掩住了他大张的口。

“师兄还是那么冲动啊。”

那人又是一跳:“你怎么——”

“怎么会认得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还是怎么会说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还'是这么冲动?”

韩昭见他下颌快要掉到地上的样子,悠悠走到榻前坐下,表情似笑非笑:“因为我和师兄一样,都重活一世了啊。”

那人还未反应过来。 “什么……重活……”

“本来我还在想,我们已经决定好要做的事,到底谁要来搅局,究竟是自己人,还是恰好也是知道当年内情的其他人?我也不能确定,究竟是重活一世的我在无形之中改变了这天下的走向,还是有别的人和我一样,是知道后来发生了些什么的。”

韩昭定定的看着面前比她大了一截,却像是被抓包的小孩那样呆呆的站在那里的男子,悠悠道:“然后我一看见你在这里,就明白了。师兄记得我上一世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还让一个男人得到了师门的玄铁令,把我们在京畿的人连根拔起。所以,这一世,是想放范于未然,自己先把事挑起来,再来提醒我肩上所负的吧?”

男子终于回过了神,叹了一口气,方道:“师父总说师妹是我辈之中最得他真传的,怎么在那楚桓的事上便糊涂了呢。”

却是变相承认了重生的事。

她没有接过那人的话,只是让他坐下,然后笑问:“上次见面不过一瞬,便被师兄一箭穿心,所以还未请教师兄贵姓?”

没想到她竟然对被自己所杀一事如此坦然,男子明显尴尬了,有些吞吞吐吐的说了自己的姓名来历。

这个在前世仅有“一面之缘”的师兄名叫徐望,本为徐州人士,拜入聚贤山庄门下时韩昭还不过是个牙牙学语的婴孩。到她开始懂事,他已为师门外出行走江湖,所以一直未曾见面。

直到她走出洛阳城,为谢钧父子送行的那一日。

“那日,为何要杀我?”

徐望直截了当的道:“以命抵命。”

自是以她一命,抵师门三千暗探之命。

“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出城?”

徐望:“城里城外都是放逐谢家的皇榜,你曾择谢怀远为夫,不会不送。”

韩昭眉毛一挑:“不觉得是借刀杀人之计吗?为何不先问我前因后果?”

是谁的借刀杀人之计,她总觉得不是楚桓——那就自然是他那精忠报效的族兄了。

徐望一呆,却听韩昭徐徐道:“你虽没问,隐情却也的确没有。我曾经为了一个人,累我们据点被抄,兄弟身死,就算用我一命抵这许多条命,对兄弟们也是不公。”

她如此坦诚,反让徐望不知说什么好了。

两人沉默以对,过了不知多久,却听她问:“这一次呢?既要放范于未然,为何不直接杀了?”

徐望坚定的道:“你还未铸成大错,杀不得。”

韩昭心下暗叹:这位师兄两世为人皆是行事冲动,却是本心不坏,这一世和他早早摊牌,或有可用之处。

嘴上却问:“师兄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徐望数了数,“二十天前?”

然后便听到了科举舞弊案的大事,然后便赶着上京了。

“那师兄可知道,在这一世,从不曾存在楚桓这个人?”

徐望脸上一副“难怪”的表情。

韩昭紧紧攥着手中玄铁令,似在说给他听,又似在说给自己听:“所以,师兄放心,在这一世,再没有人可以阻碍我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