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点心

叶明月到家时刚过下午三点,离林彤彤放学回家还有段时间。

她趁着家里没人,把锅里剩下的小米粥兑点热水拌匀喝了,又把锅和碗筷都洗刷干净。

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叶明月打开从新疆一路背来的柳条箱,箱子的一半已经空了。

上辈子在知道叶家在北京的亲戚就只有叶文绣一家后,她就把箱子里带来的土产分成了两份,一份给叶文绣,一份给叶贵林。

这辈子她也还是这么分的,只不过剩下的那一半叶明月却不准备再送给所谓的生父了,这些东西她另有用途。

眼前堆得满满当当的是几个绑得扎实的红色塑料袋。

叶明月打开其中一袋,里面装着炒好的甜杏仁、还没剥壳的山核桃和巴旦木,几种坚果混装在一起,果仁粒粒饱满精致,打开袋子就有一股扑面而来的香甜味。

巴旦木要每年八月才成熟,且只产在天山以南的喀什莎车县一带,北疆少有得卖。

眼前这些还是在上火车的前一晚,她在乌市的大巴扎门口看到有人挑着两大筐巴旦木蹲在路边摆摊,卖得也便宜,只要两毛五一斤。

想到这东西是在新疆都稀罕的长寿果,她和阿娜也只有在每年乡里赶集的时候才有份吃上一口,她才顺手买了些。

剩下的杏仁和山核桃都不值钱。

富蕴县以南四十公里的阿尔泰山里有一片野核桃沟,长着一片天然核桃林,和内地的核桃比起来,个大壳薄,野核桃沟再往西走半里路还有一山的杏子树和野苹果树。

每年秋天阿娜都会向人借了牛车,带叶明月去山里捡核桃和掉在地上的果子,拿来制果干。

另外几个袋子叶明月没有拆开,里面有晒干的新疆灰枣,还有她们自己做的葡萄干。

用来做葡萄干的马奶葡萄在新疆遍地都是,夏天吃不完的如果来不及做成葡萄干就要烂在架上。

倒不是叶明月专挑些不值钱的东西从新疆带来,而是新疆本地有名的土产就这些。

捡起一粒巴旦木果仁放在手心,叶明月又想起了中午在车上就考虑过的问题。

从新疆收货不难,但想要在北京找到稳定的销路却没那么容易。

这个年代人们还不明白坚果的营养价值,更多的是当个解馋的零嘴吃,价格首先就贵不到哪儿去,就算从新疆来的巴旦木稀罕些,千里迢迢运过来,在市场上也就只能卖个野山货的价。

如果她想做这个生意,就得去市场上或是去热闹的马路上摆摊,细水长流,一个月赚上小几百块当然没问题。

但问题就在于她缺钱缺得急,一个月三四百块和普通人的工资比起来是一笔巨款,和两万元比起来就是杯水车薪了。

况且她也没有整日的功夫都耗在这上面。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换个思路呢,自从那天在荣禄斋吃过那道酷似娜帕里勇的奶酥之后,她就一直在想这个事了。

荣禄斋的奶酥卖八毛钱一块,才巴掌大的一口,用到的原材料就那几样,无非摆盘和样子精致些。

而新疆有很多传统糕点,真材实料,用的原料都是新疆就地取材,味道不逊色于这些老字号里的这个酥那个饼的。

那为什么不试试在北京卖独一份的新疆点心呢?

现在市场放开了,经济环境也好了,老百姓就爱尝个鲜。

遥远的新疆二字对于北京人民来说也颇具异域风情,要不怎么几年后那些戴着五颜六色的花帽烤羊肉串的摊子跟前总是大排长龙呢。

话说回来。

作为国营饭店点心房里的大师傅,林大海在行业里的资源和眼界应该都是远超旁人的。

她可以拿着自己做的点心给他品尝,听听他的意见。

顺便也向他讨教一下,如果和点心铺子合作,自己提供的方子被采用了,能不能一并谈下方子对应原材料的供应。

在北京,大饭店和老字号的点心铺子光一天的流水就高得吓人,有些店从凌晨起就有人在门口排队。

如果能揽下一家店里某几样点心原材料的供应,肯定比在市场上不稳定地摆摊要好。

虽然收入算不上多,也不知能占到两万块里的多少,但至少她能有空腾出手来做别的。

说干就干。

在新疆的时候,阿娜做吃食的手艺远近闻名。

她们家没有男人,为了多赚些家用,每年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和古尔邦节阿娜都会承包乡宴上所有的点心。

巴哈力,巴哈拉瓦,玫瑰花馕,切糕……还有很多各种叫不上名字的点心,新鲜又美味。

几年下来,她也学了一手做点心的功夫。

叶明月看了眼屋里鸡蛋、面粉和白砂糖都是现成的。

她从身上的零钱里数出五毛——叶文绣肯定不会要她的钱,她准备偷偷塞给林彤彤。

准备齐全后,叶明月一头扎进厨房。

...

抹了抹额上的汗,叶明月合上烤炉的盖子。

得亏林大海是点心师傅,平时在家也爱琢磨这些,叶家厨房里是有专用来做点心的烤炉的。

这时候虽然还没有烤箱,但大饭店里会用那种烤烤鸭的明炉来烤点心,自己家则可以拿类似后世烤红薯和烤葱油饼的大缸形状的罐子做一个烤炉,中间垫上铁丝架,下面烧无烟的白炭,通过加取木炭调整温度烘熟。

花了一下午功夫,再等一刻钟就能开锅了。

叶明月擦擦汗,听见院子里传来林彤彤的大嗓门,

“什么味儿这么香啊?爸,又在家里研究你那枣糕呢?”

林彤彤还没进院子,隔着老远就闻到一股异常诱人的麦香和枣香味,但这时候也没到林大海下班回家的时间。

等她加快脚步,待看见只有叶明月一个人站在灶边,一手扇风,一手掀开她爸最宝贝的那顶烤炉时,林彤彤愣住了。

“明月,你还会做点心呢?”

三两下凑到炉边,看着叶明月用钳子拨了拨缸底的白炭,又把炉架上一块四四方方看着颜色像烧糊了似的大方糕翻了个面,盖上炉子。

林彤彤忍不住开口问,

“这是枣糕吗?不,不是,这比我爸做的枣糕要香多了!”

叶明月没有卖关子,炉里的果仁巴哈力还没熟,她先是递给林彤彤一把剥好的核桃仁,又把自己想要做点心店生意的想法告诉林彤彤。

听了她的计划,林彤彤觉得可行,但她还是诧异道,

“你这么急着赚钱干什么?你养母看病的事舅舅不是说了他会帮你的?”

叶明月没有告诉过林彤彤阿娜的病具体是什么情况,所以林彤彤以为手术费的花销也不过就是几千块最多了,舅舅应该负担得起。

扫了眼林彤彤单纯疑问的表情,叶明月没否认她的话,只是顺嘴接道,

“他帮忙是他的事,但我养母来北京看病,总不能每天都住在你舅舅家吧,看病买药,吃喝住行,哪里不用钱,我是想着能挣一点是一点。”

林彤彤想了想也是。

闻着还没出炉糕点的香气,她猛地想起另一件事,一拍掌心,

“你运气不错!也不用找外面的店了,这个月我爸就在研究新点心呢!你知道他们饭店里的点心房也分中餐部和西餐部,我爸负责的就是传统中式点心中点房。”

说到这里她皱了皱眉,

“但是我爸他们今年被西点房压得可狠了,好像是那边的总厨从上海的西餐厅学会了什么……蛋糕!对,奶油蛋糕,朱古力蛋糕,据说都是法国那边流行的甜品,花样可多了。现在每个月的销量都把我爸压在下面!”

林彤彤撇撇嘴,

“要我说,那些甜得齁人的蛋糕,哪有咱们的大小八件、时令点心一半的案上功夫!可是没辙!现在饭店里让我爸也搞创新呢,听说过一段时间还要搞什么中西品鉴会!你没看见我爸在家的时候没事就钻进厨房里捣鼓,就是在忙这个!”

说着,林彤彤突然又想来关于这个品鉴会的另一件事,

“我爸说过,那个品鉴会可是有奖金的,新研发的点心如果被上面选中在餐厅里供应,提供想法的师傅能分到两百块钱,一款点心两百块!怎么样,这可是一笔巨款!”

叶明月也激动起来,这倒是意外之喜。

想凭方子解决原材料供应的事原本就非拜托林大海不可,由他来引荐,她的方子才不会被贪。

但这个点心铺子如果就是国营饭店,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两人敲定等林大海回家后和他商量此事,看炉里的点心还没出锅,林彤彤又兴奋地拍拍叶明月的肩,和她提起另一件事。

“对了明月,还有个事我本来一回来就想跟你说的,但你做的点心太香,一打岔我差点给忘了。”

林彤彤一脸得意地开口,

“前两天我妈不是和你说了舅舅家的情况嘛,他们不在家,但雪晴表妹下周要过十六周岁的生日了,周末会提前在家里办生日会,邀请了不少同学,她让我请你也一起去参加!”

林彤彤是真的替叶明月感到高兴。

在她看来叶雪晴虽然家境好,却从不会像贺姣姣一样用鼻孔看人。

上个月的一次私下聊天,叶雪晴还和她说起觉得这个从小在新疆长大的姐姐身世可怜,从小没有得到过父爱母爱不说,还要被寄养在维族家庭长大,不知道这些年过得是什么苦日子。

现在叶明月住在自己家,两人还相处得不错,林彤彤自然就没理会她妈对她少掺和舅舅家家事的叮嘱,主动在叶雪晴跟前说了不少叶明月的好话。

在林彤彤看来,虽然舅母现在拒绝接纳叶明月,但叶明月和叶雪晴两人毕竟是亲姐妹,性格又都不错,应该能相处得来。

现在有机会让她们先熟悉彼此,成为朋友,对于迟早要在舅舅家生活的叶明月来说是好事。

这份邀请也在叶明月的意料之外。

前世,林彤彤并没有提起这回事,所以叶明月只记得她在某个周末去参加了一场同学的生日会,全然没联系到叶雪晴这号人。

不知道这次又是哪里发生了变化。

但原本就没什么好回避的,她也想会会这个前世的故人,叶明月点头,欣然同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都看到这里了,点个收藏再走嘛_(:3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