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现代化的公司理念冲击民国的传统旧

一场座谈会,几乎把叶氏纺织的仇恨度拉满了。

大部分旧派老板拂袖而去,一副与叶氏纺织抗争到底的样子,尤其是翘脚沙逊、荣氏、盛家这三大家,在叶洛分发完合同后便离席了,根本没有签约的意向。

也有很小一部分旧派老板选择留下,但在聆听了叶洛改革之内容后,这留下的寥寥十几人也走了七八个,最后愿意出售公司的仅有三人。

面对一片狼籍的会场,盛爱颐有些忐忑不安,觉得二少爷可能逼得太紧,做的有些太过,但事已至此,她都上了叶洛的船,也只好跟着一路冲到底了。

倒是穆藕初坚定不移跟着叶洛,十分认同他的改革方向。

“提高质量和数量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且1931年开年就会彻底实施关税自主,那时会有大量洋行退出国内市场,但等到那时候再做生意,已经慢人一步。所以我们必须在这最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完成所有改革。”

叶洛看出了她的焦虑,笑着坐下解释道,也是给新来的三个同伴打点强心针,

“欲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数量,那就得引进海外进口技术和设备,同时建造更多的纺织厂,培养更多的工人。为何现在做不起来,怎么都无法和日本以及列强的纺织品抗衡?一是技术设备不过关,老板们不舍得花大钱提高技术成本,一是国内纺织厂沆瀣一气,对工人的剥削已达极致,说白了,要不是真没钱,谁愿意来纺织厂当工人啊。”

叶洛看了眼盛爱颐,她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包身工制是包工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包工头到农村贫苦农民家里招收12至15岁女孩,这些女孩由包工头一并送入工厂,她们与包工头订有契约期限,期限一般为三年,有的则延长到女工出嫁。”

等待训练期满,仍需在工厂干满一年,方可转为正式工人,个别工人甚至需要三年时间才能转正。转正期内工人工资很低,只相当于普通工人的一半。

“针对他们,七小姐去罗列他们的罪状,然后不停去租界法庭、警察厅、巡捕房等地告状,不求能告倒他们,只要事情闹大,闹出声音即可。然后我会安排人在工人群体里大肆宣传,让他们主动离开荣氏和盛家。没了工人,他们拿什么来竞争?”

“我们的用工制度分为三类。其中包工制是大康纱厂、富士纱厂、宝来纱厂和隆兴纱厂等日本纱厂普遍采用的招雇工人和管理工人的雇佣制度。因日本人语言不通,且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因此无法直接有效管理工人,于是雇佣一些亲日的华人当包工头,代替日本人招工并管理工人。”

盛爱颐大概是觉得自己从小锦衣玉食的生活是这么来的,有些于心不忍和愧疚。

且后世也一直在沿用。

可让他们放弃剥削工人,那也不可能,这是一个悖论,谁也不能保证对工人好,他们就会多干活,多产出。

这些都是后世惯用的竞争技巧,叶洛信手拈来,但还是让他们大开眼界了。

叶洛对他们都是深入调查过的,说的简单,但几句话里,不知道已经带过去多少死人,

包工制在风月场用的多,包身工制度不就是后来的学徒制和许多工厂的招工制吗?只是没有民国时那么扭曲和苛刻。

养成工制充分利用童工年幼无知、远离父母、人生地疏等弱点,能够更好地对工人进行管控。”

值得注意的是,训练期内,由工厂派专人集中管理监督,养成工放工后就返回规定住处,由警卫看守,进出没有自由,外人更不能进入。

这在如今的商界越来越行不通了。

说白了,这和古代卖身的丫鬟没有区别,且因为女工居多,包工头还经常借此将她们当做淫乐的工具,时常有女包身工被包工头搞大肚子,最后惨遭抛弃的传闻在纺织厂流传。

叶洛的说辞赤裸裸,毫不留情的把国内纺织厂,或者说大部分工厂的惨无人道行为给揭露了出来。

“包身工进厂后,先学习3个月,然后分派工种。在包工期间,包工头分期付给女工家庭30至40大洋报酬,包身工的衣、食、住均由包工头供给。厂方给包身工的工资和津贴全部由包工头领取,包身工每月只能拿到几角零用钱。除此之外,她们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工余时间还要经常到包工头家帮佣。”

其实这三种用工制度就是变相的奴隶主和奴隶。

至于养成工制,后世所谓的“管培生”、“转正”之类的概念,不就是把它稍微高大上化和人性化了一些?

“我们的最大竞争对手,荣氏和盛家喜欢用包工制和包身工制,且出事的次数不少,相信底下的工人早已怨声载道。”叶洛看了眼盛爱颐,发现她不敢抬头看自己,便笑了笑。

这是不争的事实,众人没法反驳。

包工头等于多了一层剥削关系,而且他们贪得无厌,喜欢杀熟,起步50%的抽成让工人根本拿不到多少钱,这种模式下,工人能好好干活才有鬼了。

民国企业家的思维还在前清时期,别提叶洛的后世理念,连国外的先进理念都接受不了,还是妥妥的奴隶主和大地主思想。

“她们身着‘号衣’(带记号的衣服),十几个人居住在一个宿舍。平时不准外出,有要事外出要请假,并在包工头的监视下活动。整体上包身工缺乏人身自由,包工期满,包工头还常借口工时不够,需要补充、帮助工厂义务生产等。”

“而沙逊洋行喜欢用养成工制度,他们自认更人性化,实际上更歹毒恶劣。所谓的招工启事写的冠冕堂皇,实际上给工人的待遇完全达不到所写的标准,呵呵,一切解释权在商家手里。由于饭吃不饱和劳动条件恶劣,沙逊洋行所属的纺织厂里,工伤病倒和死亡的工人很多。”

“养成工制在洋行的棉纱厂最盛行,他们委托招工头到内地农村进行招考,招收男女童工,年龄在八九岁至十五六岁之间,这些童工便是养成工。破产的农民为了生活,只得把孩子(多为女孩)交给招工头带到沿海纱厂工作。”

“到厂后,养成工先训练3到6个月,此间除在工头监督下劳动外,也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教育培训。养成期内,由厂方供应吃住,不给工资,只发给少量的津贴。

“有的日式纱厂还分头等、二等、三等包工头,他们利用帮会和同乡关系招来非技术工人并对其进行短期培训,工人生产过程也由包工头监督,包工头将工人工资扣除50%后剩余部分发给工人,荣氏和盛家现在也采用这类制度。”

“我们首要的改革,就是用工制度。双休,一天不超过十二小时的工作时间,待遇福利明确,给工人基本生活保障,食宿问题等等,这些,他们的纺织厂都有写,就是做不到,我们只要做到即可,这是第一步。”

叶洛竖起一根手指,

“第二步,我会派人去海外进购最先进的纺织设备,全面淘汰那些老旧设备,这样也能减少工人的伤亡率。”

“第三步,将企业文化植入工人心中,工厂不仅仅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也可以是他们生活和交际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