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请先生

六叔公的话还在继续:“这事儿,我们几个老家伙已经商量好了,咱们村里族田的产出,本来就是用来支撑族里和学堂的用度,原先的王先生讲礼,说因着咱们村给了他遮风避雨的地方,所以不收咱们村里的束脩,族田里的产出也用来交了村子的‘保命钱’。”

这话说得,下边儿的人都回忆起了不太好的画面,交头接耳愤愤不平。

“但是,”六叔公提高了声音,“现在,新朝已立,咱们村子安分守己,圣上贤明,地里的产出准许咱们十税一,大家伙只要不是好吃懒做的孬货,地里的产出都吃得饱。族田里的产出除了能给村里的娃子请上个好先生,咱们也能买上几刀新纸,没得日子好过了,还让娃子门拿着小棍在地上划拉。”

“我同意!”下边有人开口道,他喊出这话,也是心潮澎湃,他家小娃回家,在地上写过三个大字,说那是他的名字,但可惜他看不懂,地上的字儿又不能保存下来,但当时他娃看他那期待的眼神,他还是狠狠地夸了娃。而后,娃子就更爱练大字了。

想到娃娃每天捡柴割草后,回来都会自觉练字儿,又想到族里请的是个举人老爷来教书,他哪怕是要自家出钱,都要咬紧牙关把娃送进去,都是读书,二大爷能够考上秀才县里安家,自家娃凭什么不可以,更何况如今还是族里出钱,谁不去谁是傻子。

“六堂叔,我同意,今年春耕,我先忙活咱族田里的事儿。”

“还有我,我也愿意去族田里干活儿,我家葫芦要入学。”

“还有我家的。”

顿时,祠堂门口便成了报名现场。

一个村子里,情况大多相似,杨家村不是什么遭文曲星青睐的地方,随随便便就能出读书人。但经历过乱世的孩子总会更加懂事儿,他们也没有原来的杨靖运气那么好,有父亲叔伯兄长等撑在他上边儿,使他能够埋头读书,不问世事。

而村里的孩子,日日都得看着祖辈父辈们辛劳地活下去,乱世穿梭的叛军、流寇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危险,饿肚子是他们的常态,这时在他们父辈嘴里,靠读书在县里落户,帮他们跟县令周旋,跟叛军谈判,带他们到外县买粮食的能够天天吃饱饭的二大爷、二祖祖就成了他们眼里崇拜的对象。

父母嘴里的二大爷是因为会读书,才能做到这么多村里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那么读书,在他们眼里也就是能够通向伟大的阶梯,加上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大家都很珍惜,所以村里的孩子大多在学习上都很是努力。

六叔公也是知道村里的情况,他也想恢复族学,杨氏一族能够出个能耐人,对他们杨家村来说,那也是一桩大好事,就像他二哥,庇护了杨家村十来年,他家也受益匪浅。

“好了,都安静下来。”六叔公发话了,“族田的事儿,不是你们说去就去,说不去就不去的,到时候怎么安排,我们还得先商量一番,毕竟族田里的产出,除了供养学堂,咱们族里的大事儿也是从这里面出钱。当然,丑话说在前头,想要送娃子进学堂,那地里的事儿就得多干点儿,要不然,你就拿钱来补!”

“六叔公说得没错!”

“对,六爷说得对。”

“下面,杀猪!”六叔公冷不丁又放出一句话,下面的气氛瞬间热闹到了顶点。

趁着大家都去排队等分猪肉,杨靖来到了六叔公身边,但有个身影比他更快。

“六叔。”刘桂兰欢喜的声音响起,杨靖顿时响起她是那个曾经在他家门口拍门的人,他对这妇女没有什么好感,但今天人家不找他,他也没有理由赶人走,他就想着等会再来。

没想到刘桂兰眼尖,一眼就把他瞧着了,“杨小少爷!”

这一声,让周围的人都皱上眉头,杨靖也是心里一咯噔。

“不会说话就闭上你的嘴!”六叔公呵斥道:“你是哪家的?我怎么没在村里见过你?”

刘桂兰本来还有些委屈,她那儿不会说话了,但听间六叔公的问话,赶忙回答道:“六叔这是贵人多忘事儿,我啊,秀兰她姑姑。”

“秀兰……?”六叔公疑惑。

“她男人是你们村桂甲,我是桂甲媳妇儿的亲姑姑,我家儿子也是读书人。”刘桂兰给六叔公解惑。

而后又笑着说道:“六叔,我刚刚可瞧见你说话了,那阵势可老威风了。”

六叔公对她的赞美不置可否,没有表现出很开心。

刘桂兰也不介意,“听说你们村要请个举人老爷来当先生,那可了不得啊。咱们县里也就只有两个举人老爷,您老还能请到,杨家村的学生们有福啊,你说这么有学问的先生来教书,那学生得学得多好啊,我这是羡慕得紧,……”

“我也认为很好。”六叔公打断她毫无逻辑、内容空洞的赞美,就想要离开。

刘桂兰不敢再扭捏,直接道:“您看,我儿能不能来跟着先生学一下呢?”

怕六叔公不愿意,又道:“我儿可聪明,学问可好了,在家的时候,就时时刻刻手里都捧着书,一天不看都不行,到时他还能带着杨家的小子们一起学,先生准会喜欢这种学生,等我儿高中了,那跟杨家的小子们也是同窗啊。”

刘桂兰这段话,反而让本就不是很想让外村人掺进杨家学堂的六叔公,对她儿子来杨家村进学一事更加反感了,但他也确实不知道梁先生那边是怎么看的,万一刘桂兰嘴里那小子真是个有运道的,自己说不收他,先生会不会认为是他们村小肚鸡肠。

“这事儿我做不得主,”六叔公没把话说死,“我得先问问举人老爷,他不愿意,那谁来说都没有,就算他愿意,杨家村也有杨家村的规矩。”

“我晓得的,我儿那么聪慧优秀,举人老爷肯定是愿意的。”刘桂兰已经开始美了,她对她儿子很有自信。

六叔公见她脸上莫名开始暗喜,只觉她有什么毛病,示意了一直站在旁边的杨靖一下,然后就带着他到了祠堂里。

“你不去看杀猪,找我干嘛?”六叔公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小子是想跟您说小子想换种的事儿来着。”杨靖笑眯眯道。

“换什么种?祖宗传下来的地,传下来的种子,你说换就换?”六叔公质问道:“那我问问你,我听小二子说,你给他提过,你挑了五六块薄地,要种个什么新鲜东西,你那新鲜东西怎么种?你种过地吗?下过田吗?你挑那薄田连稻子都种不了,只能种几亩麦子,收成也就那点儿,你种那东西能成吗?能吃饱吗?你还打算雇人种,到时没有收成,你是打算卖房子付钱吗?”

六叔公一连串的疑问,糊了杨靖一脸,但他也不是真什么都不懂,不过他没有直接回答六叔公问题,而是又问了个看起来跟种地毫无关系的问题:“六叔公,我前两日给您端去的那碗卤肉你觉得怎么样?”

“不错,很好吃。”六叔公很坦诚,“怎么,你是想说吃人最短,拿人手软?让我吃了你的东西就闭嘴?”

“当然不是,”杨靖哭笑不得,“我跟您说这个,重点在于那肉里边粉粉软软的东西,那是我要种的。”

“粉粉软软的?”六叔公回忆到,“那碗卤味我就吃了一筷子肉,不过老大他们吃你说的那个吃的多。”

杨靖愣住,合着搞半天,您没吃到啊,“那没关系,今下午,我给您背了一背篓那玩意儿和另一种我要种的东西过去。”

“另一种?”六叔公有些惊讶,“你个没下过地的书呆子,一下地,就要种两种新鲜玩意儿?”

“对!”杨靖道:“我跟卤味一起煮的,叫土豆,另一种叫红薯,两样产量都很高,但土豆不能连种,不然会有虫害。”

“等会儿,我忘了问你,这些东西你是从哪儿听来的?”六叔公问道。

“这个……”杨靖露出迟疑的样子,而后下定决心,压低声音在六叔公耳畔说:“您知不知道‘炭火’这个人?”

“炭火……!?”六叔公也紧张起来,“他去找你了?不,不可能,你别给我编故事,什么炭火不炭火的。”

“我就知道您是知道的。”杨靖见六叔公反应这么大,反而放了心,就不怕唬不住他。

“这些东西是他给我的。”顶着六叔公疑惑的眼神,杨靖麻溜地将自己想了好几天的谎话说了出来:“他本来是想找我大伯,但没想到我家出事儿了,林县大户也都差不多灭完了,货压在手里出不出去,想原路拉回去,但又不甘心,这是他专程收的,走商们从西域弄回来的,高产作物,知道咱们一直跟他换粮食,所以特地为咱们跑的这一趟。所以就找到了我,本来我将信将疑,不过跟着他吃了几个土豆和红薯之后,觉得味道还不错,就算不能高产,但那东西也好吃顶饿,我就把东西给买了下来。”

“你说的是真的?”六叔公盯着杨靖的眼睛。

“嗯嗯。”杨靖真诚点头,心里默默说着对不起。

“可,有消息传来,他前年就已经被圣上给……”六叔公做了一个手刃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