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2章
石迪会提及军演的事情,自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打算,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还没来得及向三亚提出正式的书面申请而已。当下既然有机会给陶东来说明自己的打算,石迪自然是要竭力把握住这样的机会。
与以往在江浙地区所进行的类似行动有所不同,石迪这次的计划更为激进大胆,他所设想的已经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武力展示,而且是想让舟山周边地区的大明卫所军也出兵参与,搞一次两国联合军演。如果执委会允许,那么在行动结束后顺便推销一批军火给参与军演的明军将领,所获的收益也能回点血,抵销一部分演习开支。
“跟明军搞联合军演?这可没有先例啊!”陶东来听到石迪这个大胆的主意也不免有些震惊。
事实并非如此,海汉当然也曾和明军一起举行过军事演习,而且不是一次两次。可参加演习的许家军本来就性质特殊,并不能与其他地方的明军一概而论。陶东来会发出这样的质疑,就表明他也根本没将许家军视作明军的一部分。
石迪没有去纠陶东来话里的漏洞,而是继续说明自己的打算“离舟山最近的宁波、绍兴、嘉兴、松江这几个州府,驻军卫所的指挥使和千户,大多都跟我国有私下的利益往来。我们的贸易渠道受到影响后,也会给他们造成损失,所以如果能够组织联合军演,必然能对江浙官府里一些看不清形势的人起到警示作用,让他们别把手伸得太长!”
陶东来道“关于联合军演这件事,你有没有跟这些明军武官交换过意见?”
“当然有过。”石迪毫不犹豫地应道“如果没有得到他们的赞同,我肯定不会把这作为一个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案提出来。事实上我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做这件事情,赞同我而且愿意参与进来的人占了多数,我们都认为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这可能是相对最平和的手段了。”
陶东来道“那你能大致说说目前支持你的大明武官有哪些人吗?”
石迪对此似乎也早有准备,立刻扳着指头道“昌国卫指挥使严国伟,石浦所千户马灵,临山卫指挥使魏山,观海卫指挥使黄涛,定海卫指挥使崔弘方……”
石迪一口气说了十几名大明武官的名字,最低也是千户一级,听起来的确不是闹着玩的,而且就算是浙江都指挥使司,都未必能让这么多高级武官对某件事统一意见,石迪能说服这么多人接受自己的构想,可谓实属不易。
陶东来再次向他确认道“你提到的这些武官,都明确表态愿意参与联合军演?”
石迪点点头,用肯定的口气应道“如果事情成了,他们各自都能得到好处,所以才会愿意参与进来。”
“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自己也做不了主吧?”陶东来还是对此心存疑虑。按照大明的体制,卫所一级的驻军要离开驻地举行军事演习,肯定得向上一级衙门报批,如果没有都指挥使司点头,率领部队擅离驻地可是要治罪的,想必那些指挥使和千户也不会为此而拿自己的仕途冒险。
石迪倒是信心十足“这个我早有准备,去年通过杭州通判王元帮忙,跟浙江都指挥使刘峰搭上了线,他已经点了头许可这件事。”
“花了不少银子吧?”陶东来听到这里便知官府方面应无大碍,心情才稍稍放松了一些,跟石迪开起了玩笑。
石迪点点头承认了陶东来的猜测,却没有说明具体的数目“这钱花得值不值,那就得看这演习最后能不能举行了!”
他言下之意,买通浙江高层官员的钱都已经花出去了,如果接下来不办这演习,那这钱等于就是扔在了水里。
这样做无疑是有些先斩后奏的意味,不过石迪若不能先打通高层,那就完全无法进行后续操作,去说服各个卫所的指挥使接受自己的方案。而他若没有得到这些军头的认可,那也没法向三亚申请举行这个特殊的军事演习。所以这样看来,石迪自作主张去收买浙江都指挥使的动作,也是有些孤注一掷的味道,如果军演这事没能得到三亚的认可,那这花出去的钱就只能当做结交刘峰的代价了。
陶东来何尝听不出石迪的意思,不过他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不止是江浙地区的局势而已。如果举办这样的军演,后续会对两国的关系造成怎样的影响,也是他现在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何况他这次北上要处理的事情,也与大明有很大的干系,即便他现在认可石迪的构想,或许过段时间也会产生新的变数。
“你应该知道我这次北上的任务吧?”陶东来突然转换了话题。
石迪点点头道“大致知道一些。”
陶东来道“那你也应该能想到,我国和大明之间的外交关系可能会有些许变化,就算你现在把所有关节都打通了,这联合军演也不一定能办成。你明白我意思吗?”
“我明白,但我们过去这十来年所做的事情,又有哪次是在动手去做之前就百分百有把握的?”石迪的态度倒是十分坚定,并未因为陶东来的告诫而动摇“联合军演这事要办成了,就相当于把一大票明军武官拉上了我们的船,对我们的好处远不只是眼前利益而已。我认为即便有些风险和波折,也还是值得一试。”
石迪认为陶东来的态度有些过于谨慎,不过他对此也能理解,毕竟陶东来近些年长期都在三亚待着,在那样安逸和平的环境之下,不免也会有所懈怠,不会像早些年那么有进取心。就算陶东来北上的任务会导致海汉和大明的外交关系有所变化,但在石迪看来却未必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附近州府这些地方官员并不乐意遵守朝廷的规定,这样的局面也不是崇祯皇帝下几道圣旨就能改变的。
他本来也不想提及联合军演的长远影响,以免被陶东来认为是在吹嘘邀功,不过看陶东来对此似乎仍有疑虑,态度有些摇摆不定,他也只能把有利条件都先摆出来,尝试劝说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石迪认为现阶段只是跟这些军头做些走私买卖还远远不够,他想通过联合军演这种形式,将这些人都拉进海汉的阵营,让他们的利益和前程都与海汉牢牢绑定在一起。这样等日后海汉要在江浙地区有所动作,将会遇到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当然了,即便意见相左,他也不会跟陶东来争执这件事的对错,而且他相信陶东来的态度也是一样。到了他们这个层级,已经不会再简单地通过评判一件事的对与错来决定取舍,只会审视这件事是否符合海汉的利益,符合自己的利益。只要利益足够大,那么承受一定的风险,付出一定的代价,都是可以接受的条件。
陶东来思考良久,最终还是作出了一定的妥协“这件事你可以继续进行,但先不要急着制定具体的时间安排,等我这趟去北边有了初步结果再说。另外该走的手续,你还是照章办理,不要图省事偷懒。”
陶东来所说的“手续”,自然便是指石迪应将联合军演的计划先通过正常渠道上报。这样做当然会比较麻烦,但规矩就是规矩,石迪虽有兵权在手,也还是得遵守现有的制度。
巡视完军火库之后,石迪又带着陶东来造访了本地的造船厂。负责人张千祥跟着他老爹张天贵在胜利港造船厂干了好几年,自然认得陶东来,看到他突然出现在舟山也是又惊又喜,连忙放下手头的事情与陶东来见礼。
张千祥是张家兄弟的老二,造船技术已得了他父亲的真传,所以才会被任命为舟山造船厂的负责人,也是正儿经的海汉官员。陶东来见到故人,自然也是要好言好语地勉励一番。
“你给陶总介绍一下我们舟山的造船情况。”石迪吩咐道“陶总问你什么,照实回答就是。”
舟山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是走私贸易的海上集散地,加之附近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所以本地的造船业早在海汉来这里之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不过那时候所能建造的海船多是排水量较小的船只,也谈不上有太大的技术含量,直到海汉占领这里后兴建了舟山造船厂,才让本地的造船业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本地的官办船厂根据军民用途的差别分为两个船厂,但实际上因为位置在军港和商港的连接处,所以若是从空俯瞰,两个船厂其实是连成一片,只是船坞分别位于军港和商港内,以此来保证闲杂人等不会窥探到海汉战船的制造技术。
这样的布局自然是为了便于船厂的物资和人员调配,目前造船厂拥有员工四百余人,去年从这里下水的船只总排水量超过万吨,这样的成绩在方圆千里内都没有其他同行能够做到。
陶东来关心的重点当然是军用船只,他之前跟石迪也谈及过这方面的话题,所以对本地造船厂的技术能力很是关心。如果这里的造船技术还不具备制造勇士级战船的水平,那么他大概就会重新考虑石迪所提出的要求了。
“陶大人,卑职在舟山任职期间,造船厂已交付海军威严级战船两艘,探险级战船艘,探索级战船十二艘,运兵船艘,综合补给船十艘,侦察快船四艘。其两艘威严级战船都是在本地完成蒸汽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目前也都已在海军正常服役。若以造船技术而论,舟山船厂其实并不逊色于三亚船厂,若是有机会建造勇士级战船,卑职一定倾尽全力,不负重托!”
张千祥显然事前就与石迪通过气,知道自己顶头上司的愿望,所以当陶东来问及舟山船厂目前的技术水平,张千祥便抓住机会,毫不掩饰地自夸了一番。而且他的确也确信自己管理的船厂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建造勇士级战船,所以语气十分自信,丝毫没有怯意。
海汉在海外领地的造船厂当然不止舟山一处,能够建造战船的地方也不少,不过威严级战船算是一道坎,绝大多数造船厂都不具备制造这种大型战船的能力。而装备了蒸汽推进系统的威严级战船的建造难度则是又要再高出一级,这套装备从三亚运来后,船厂还必须得有经过多年培训的机械工程师才能完成装配调试工作,而这样的工程师在目前个个都是宝贝人物,石迪也是花了不少工夫才为自己辖区的船厂争取到了两个名额。
理论上来说,能够建造蒸汽动力的威严级战船,就基本具备了建造勇士级战船的能力,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会有很多具体的问题出现。比如勇士级战船上的绝大多数非木制零件,舟山就没有相应的制造能力,全都得从三亚运过来进行装配。而这样的装配工作对于没有这种特殊战船建造经验的舟山船厂来说,间需要处理的技术细节着实不少。仅凭舟山船厂自己的技术力量,估计是很难原封原样地造出第二艘勇士级战船,更别说一上来就按照石迪的意图对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改造升级了。
陶东来虽然不是造船专家,但这些年去造船厂的次数也不少,他当然很清楚勇士级战船的建造难点在何处。张千祥的表态虽然很有底气,但陶东来却没有立刻就采信他的意见。
“勇士级战船前后两座旋转炮塔,是由近千个零件组成,你确定本地船厂在没见过实物的情况,对着图纸就能顺利完成装配调试?”陶东来随口便向他提出一道难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