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一百六十把刀剑,并且把把都是精品,可令世人趋之若鹜。

这么多刀剑,即使集全国之力,也得十几年才能完成,而郑远钧三天就造出来了。

“炼器场里几个匠师?”崔先生问。

“十个。”

崔先生瞳孔猛缩,只有十个工匠,只有三天时间,到底是怎么做出这么多刀剑的?简直颠覆了世人的认知。

想不通先不想了,暂时放着,接着问。

“你到哪儿找到的十个顶级匠师?”

“不需要顶级匠师,只要研究出了配料比例,普通的匠师就可以炼出这样的刀剑来。”

饶是崔先生见惯大场面,这时也觉得一阵眩晕,一手按住脑袋,眼睛却越发明亮。

十个匠师,普通的匠师,三天,一百六十把宝刀宝剑。

照这个速度,只要二十来天,就可以用这样的刀剑武装一支千人的队伍。

这样的一支队伍,若是交给他来训练,崔先生自信,就是对着十倍于己的人马,也是可以一战的。

“炼器场设在哪里?”

“我外公庄子上。”

“多少人看守?”

“我大表兄带了二十个人,天天守着。”

“二十个人?什么人?”

“庄子里的庄民。”

“你……你……”崔先生手指着郑远钧,一时说不出话来,脸上伤疤皱起,一向风度翩然的他这时看起来竟有些狰狞了。

这个二公子怎么如此糊涂,如此重要的机密,他就让二十个毫无战斗经验的庄民守着,他就不怕有人闯入庄子发现炼器场吗?

三天做出一百六十把刀剑,品质又是如此之好,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事,他到底知不知道?

一旦被人发现,将会引起巨大的动荡,到时候郑大都督都不能平下这局势。

“马上停止生产,把炉封了,匠师转移走。”崔先生断然道。

“呃……”郑远钧看着崔先生的脸色,欲言又止。

“不行不行,我的剑还没造好呢。”老牛听见要封炉,急忙跑过来。

崔先生往地上划拉一圈:“不是有这么多剑?”

“崔先生你是个读书人,这你就不懂了,兵器必须要自己定的用着才趁手,是不是,老张?霍青?你们说说。”

“不行,只有这个,要么你就用原来的。用了这么多年,肯定趁手了。”崔先生铁面无情。

老牛苦着脸,趁手是趁手了,但和二公子做出来的刀剑一比,他们的就是垃圾啊。

两个亲卫倒是不慌,他们赶着上一炉就造出了自己合意的大刀。

郑远钧举手,弱弱地道:“崔先生,还有一炉,都准备好了,只等入炉了……”

“哈?都准备好了,崔先生!”老牛精神猛然一振,急忙转向崔先生。

“崔先生,我去守着,没人敢闯入。”霍青神采奕奕,主动请缨。

“我也去守着,只要几日,很快的……”老张接腔,满脸讨好的笑。

崔先生看了看三人,叹口气,无力地挥挥手,英雄难过宝刀关,去吧,去吧……不让他们炼出这一炉,恐怕他们要抓心挠肺了。

“这炉出来后马上封炉。”崔先生再次叮嘱郑远钧。

“好,马上封。”郑远钧一口答应。

“郑大都督知道炼器场吗?”

郑远钧急忙道:“不知道,你们可千万瞒紧了,别让我爹和我大哥知道了,不然这些刀剑可都保不住了。”

崔先生目光一闪:“炼器之法,你不准备告诉郑大都督?”

“不告诉。”郑远钧毫不犹豫。

告诉她爹干什么,她可是要带着军队去找世外桃源的,谁敢拦她,谁拦杀谁,皇帝来照杀不误。

她爹是皇帝的头号忠臣,她爹的兵马就是皇帝的兵马,把她爹的部队武装好了,到时候不是自找麻烦。

“咄!”箭射入靶子的声音。

“砰!”靶子倒地的声音。

“哧!”箭射入石头的声音。

“崔先生!”接着是霍青的一声惊呼。

郑远钧转头看去,只见霍青拿着一张弓,还保持着射箭的姿势。

八十几步外,箭靶被洞穿,倒在地上,箭矢深深地扎入了两百步外的一块石头内。

盯着那支犹在颤动的箭尾,满场静默,仿佛连空气都静止了。

轰——片刻后,空气流动起来。

几人跑到石头前,看看那扎入石头中的箭矢,老牛双手抓着箭尾使劲往外拔,咬牙切齿,手上青筋爆出,好不容易拔出了这支箭。

霍青还站在原地,愣愣地看着手中的弓。

“这个叫神臂弓,三百步内可射穿重甲。”郑远钧拿起一张弓,递给崔先生,“这里装有机关,一个人就可以发射。”

古代弓箭的有效射程一般在一百二十米以内,再想要射程远点就要用弩了,弩十分笨重,常常需要几十人同时协作,运输也不便。

神臂弓射程远远高于一般弓箭,但携带方便,且只需一人操作。

它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射速快,别的弓箭射一箭的时间里,神臂弓可以射出三箭。

神臂弓的好处,已经不需要郑远钧去一一解说了。

站在这儿的,除了郑远钧是照本宣科,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外,其他几人都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上手射了几箭,对这神臂弓的好处已是了然于心。

老牛射了几箭,站着哈哈大笑:“痛快!”

老张擅木工,对这神臂弓的构造十分感兴趣,拿着左看右看,恨不得拆开了研究一番,啧啧赞叹:“神物!真是神物。”

“一千人,再配上这神臂弓,就是对上几万人,也是有极大的机会获胜的。”崔先生豪气顿生。

“崔先生,这里有六十张弓,下一批还有四十几张,一百人够用了。先暂时用着,等军队扩建了,差多少再造。”

“扩建?你打算招多少人?”

“总要两千人吧?”

崔先生一顿,他只想着一千人,还只是暂时想想而已。

在他的预算中,二公子能把这支队伍扩建到五百人,能支撑五百人的开销就很了不起了。

卖蛋虽然能挣一些钱,但养兵的开销太大了。

没想着二公子的野心倒是大,开口就是两千人。

“养一支两千人的兵队,你知道要花多少钱吗?”

这二公子有时不通人情,先问清楚,别到时候人招来没钱了。

郑远钧想了想,她在三年前悄悄和玉狐公子卖香皂,着实赚了一些钱,可是她花钱也多。

她把脑海中的资料整理了一下,找出了一些她用得着的东西,并且以古代的科技水平能做出来的,然后让那些藏在外公庄子上的工匠去研究。

要想把资料上的东西变成实物,需要经过一次次的实验,即使有理论支撑,有时候也要经过无数次失败,何况资料上很多地方没有详写。

灌钢法炼钢时,需要把生铁和熟铁混合,这个混合的比例,资料上并没有。

工匠们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实验,才知道了不同的混合比例,分别能得到什么品质的钢材,找到了最佳的生铁和熟铁的混合比例。

在研究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有很多,那一次次的实验,花去了她不少钱。

还有这次买地、招流民、建一号庄子、造宝刀宝剑等等,也用了不少钱。

现在一号庄子没有收入,人都是她养着的,这又是一笔支出。

尤其是她一下子买了五百多亩地,又招了这么多的流民,管着他们的吃喝,这都是她计划之外的开支。

这么一来,即使有香皂的利润撑着,她也有点缺钱了。幸好皇帝是及时雨,赏了她一千两,她现在手头还余了三百两。

肥皂的利润是一季度分一次账,现在是九月初了,马上就到月底,十月初就可以拿到利润分红。三百两撑一个月,应该可以的。

实在不行,找她大哥要个几百两绝对没问题,她大哥对她手松得很。

等她十月收了甘蔗,做出白糖来,就再不用操心缺钱的事了。

白糖在这个时代是绝对稀罕的东西,她准备以超高价割一波韭菜。

“崔先生放心,我有办法。”郑远钧拍着胸膛保证。

崔先生怀疑地看着她:“一千两早就用完了吧?养兵的花用可不是小数目,郑大都督会给你这么多银子?卖蛋也赚不了这么多。”

这位二公子是对养兵的高消费没概念吧?

作者有话要说:神臂弓资料查自《唐六典》、《旧唐书》和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