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一看卫生员过来了,全都紧张起来。
卖小东西的人,摊子一收,提起来就跑。
摆摊做吃的,东西多又杂,收起来很麻烦,不过也都慌里慌张收摊,准备跑路。
馄饨摊的大姐见李秋玲夫妻俩不动,好心提醒,“妹子,快跑,逮住了罚款。等人走了,咱们再回来。”
李秋玲笑了笑,没动。
沈旭东问,“媳妇,咱们走不?”
“走啥?躲得了初一,能躲得了十五吗?再说了,咱们按照要求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就好了呀。”
李秋玲心里清楚,这个时候国家对食品监管这块已经重视起来了,想做餐饮类生意,卫生条件必须要达标,也必须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
她们才第二天摆摊,如实上报情况,卫生员也不会故意为难他们。
再说了,这里摆摊子的,也就他们俩穿得规规矩矩,白围裙,厨师帽,还戴着口罩。摊子上也打理得干干净净。
沈旭东点头,她觉得媳妇说得很有道理,方才稍微紧张的情绪缓和了许多。
小两口就这么站在摊子前,等着卫生员走过来。
眼看着其他摊子的主人,急忙推着板车四散离开,几个男同志在后面追着他们跑。
这时,有两个卫生员朝着李秋玲的摊前走来。
她连忙摘下口罩,笑着主动打招呼,“卫生员同志好,我叫李秋玲,这是我男人沈旭东,我俩昨天第一天在这开始摆摊。”
“我们一定遵守国家规定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您看我们需要提供啥材料,应该咋配合?”
走在前面的卫生员叫杜秋玲,一听到李秋玲的自我介绍不禁乐抿唇笑了笑。
她旁边的男同志金大凯笑着打趣,“呵,真巧啊,你们俩同名。李秋玲同志思想觉悟很高,不像那些人,一看到我们来,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到处跑。”
“现在政策在这摆着,迟早不是要办的,再说了,现在不办,以后更难办。”
李秋玲连忙回道:“卫生员同志说得对,咱们国家经济在飞速发展,政策一天比一天好,老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好起来,食品卫生这块肯定会越来越严格。”
“我们两口子坚决配合国家政策规定,保证食品安全问题。”
李秋玲这番话,说得俩卫生员不禁心里竖起大拇指。
俩人又仔细检查了他们摊子上摆放的食材卫生情况,他们又穿得干净整洁,很符合要求。
卫生员杜秋玲爽快地说,“你们这个摊位很符合规定,我看你们夫妻俩也很注意食品卫生,今天我们俩就直接给你们办了。你们也好给其他人做个榜样。”
一听卫生员这么说,李秋玲激动地看了一眼沈旭东,连忙答谢,“谢谢,谢谢卫生员同志!你们放心,我一定和其他摊主做做工作,说服他们主动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
金大凯略显感慨道:“这俩同志真不错,要是大家都能像他们俩这么有觉悟,咱们的工作也就好做喽!”
杜秋玲拿着空白食品卫生许可证,登记他们的信息。
当把填好的食品卫生许可证递到李秋玲手里时,她笑着说,秋玲同志,好好干。国家支持个体经济发展,你们有这么高的觉悟,一定比别人做得好。”
李秋玲自然说了许多感谢的话。
等两个卫生员离开后,她捧着这张卫生许可证,看了许久。
直到沈旭东喊她,“媳妇,厂子里下班了,人都走出来了。”
李秋玲这才回过神来,小心收好许可证,戴上口罩吆喝起来,“炒粉炒面,汤粉,汤面啦!味美又便宜!”
随着她的热情叫卖声,下班的人群全都往这边走来。
两口子接着就各自忙活起来,掌勺的掌勺,收钱得收钱。
因为刚才几个摊子都走了,只剩下她们这一家吃的,生意异常火爆。
本以为食材卖不完,没想到一个中午就给卖光了。
等炒完最后一个客人的炒面,沈旭东累得直不起腰,满头大汗地坐在小凳子上休息。
李秋玲因为话说得太多,嗓子有些沙哑。
沈旭东心疼媳妇,端着搪瓷缸子递到她面前,“喝口水润润喉咙,嗓子都哑了。”
“没事,我好着嘞,嗓子哑点算啥,只要生意能每天都这么好,我愿意天天嗓子哑。”李秋玲说着,接过搪瓷缸子喝了一大口水,又递给了沈旭东。
沈旭东也顾不上说话,端起搪瓷缸子咕嘟咕嘟,把水喝了个精光。
李秋玲拿钱手帕帮沈旭东擦拭嘴角水渍,“瞧你,跟个孩子似的。”嘴里虽是埋怨,眼中却充满了笑意。
“媳妇儿,你说咱们这运气是不是太好了?”沈旭东看了眼空空的食材竹篮子,扭头看向一旁的李秋玲。
李秋玲弯唇轻笑,抬手拢了拢耳边碎发,声音温柔好听,“你觉得是咱运气好?”
“我可不这么认为。”不等沈旭东回答,她又继续说道:“你不觉得是因为咱们遵守规则吗?”
“你看啊,咱没跟着其他人一起收拾摊子跑,不但办了食品卫生许可证,还得到了卫生员同志的夸奖。”
“一不小心,生意还火爆了。看来啊,做人做事,还是要遵纪守法,安安分分,总会有福气降临的。”
李秋玲这话是说给沈旭东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前世,她见过太多为了赚钱,昧着良心在食品里加入各种不合规的添加剂,倒是人的身体生病。
最终被查出来,自己也要遭牢狱之灾。
她觉得,不管她和老公的生意能做到哪一步,能赚多少钱,始终都要保持一颗初心,绝对不做违法乱纪,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的事。
沈旭东点点头,他很赞同媳妇的话。
休息一会后,正当两人准备收摊走人时,之前躲避卫生员的摊主们纷纷回来了。
如果他们摊子时,一个个地都用异样眼光盯着看。
那是一种被排挤的眼神。
李秋玲没明白这是啥意思,扭头看了眼沈旭东。
沈旭东低声说,“不管他们,咱们收摊回家。”
李秋玲也没多想,忙着和老公收拾摊子。
早点回家,还能早点辅导孩子作业呢。
***
小两口今天回去的时间比昨天还早,回来的路上遇到个挑担子卖麻糖的,还给孩子买了几根麻糖。
这时候能吃上根酥酥甜甜的麻糖,得是多幸福的事啊。
李秋玲想着孩子们看到麻糖时的兴奋表情,心里甭提多开心了。
刚一推开院子大门,沈旭东喊了声,“娘。”
等木门咯吱一声打开,他略显惊讶说了声,“大姐夫来了。”
听到大姐夫三个字,李秋玲心里咯噔一下。他来做什么?
沈春梅的老公叫王建国,是隔壁村的人。
沈春梅当初嫁给他时,他也就是个农民,两人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这也导致夫妻俩关系一直不太和睦。
后来,他托关系在县城找了个放映员的工作。自从到县城上班后,就开始鼻孔朝天看人,更是不把沈春梅放在眼里。
对她是想吼就吼,想骂就骂的。
李秋玲很看不惯这种男人的做法。
再说了,俩人不能生孩子,根本不是大姑姐的问题,是他自己身体有问题。
前世,到了40多岁,俩人才去医院做了检查,也算还了沈春梅一个清白。
王建国冷眼瞟了一眼沈旭东,冷嘲热讽道:“呵,这生意做得够大的啊。”
毕竟是自己大姐夫,沈旭东虽然心里不爽,但面子上总要过得去,尴尬一笑,没搭话。
李秋玲忍不下这口气,提高嗓音说假意奉承,实在暗讽,“大姐夫,我们这都是小本生意,哪能跟您比,您这工作多让人羡慕啊,说出去又有面子。”
王建国也不管她这话是真假,接着道:“弟妹倒是会说话。只不过就算是再会说话,也不能不声不响地拿走别人家的钱吧?”
“大姐夫,你这说的什么话?”沈旭东放好板车沉声问。
李秋玲立刻明白了王建国的来意了。肯定是知道大姑姐把钱借给他们。
大姑姐没来,他一个人来兴师问罪了。
李秋玲不想继续惯着他这狗眼看人低的坏毛病,挡在沈旭东面前,高声说,“大姐夫,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什么叫我们不声不响,东子可是跟大姐借的,连借条都有!”
“跟大姐借的这笔钱,我们会如数还的,还会加上利息,一份不会少。”
李秋玲话音刚落,就听见木门发出咯吱声响。
还没回过神来,就听见沈春梅急切地说,“建国,咱们回去再说,你听我跟你解释。”
沈春梅面露难色,眼中带着乞求神色。
李秋玲清楚,沈春梅在王家直不起腰杆,她很怕王建国。
“回家说?凭什么回家说,你给我闭嘴!”王建国瞪了媳妇一眼,大声吼着。
沈旭东见大姐被人这么吼,怒意丛生,顿时来了脾气,“大姐夫,这是在我家,这是我大姐,你小点声。”
李秋玲眼看沈旭东想撸起袖子打人,连忙上前制止,伸手拉住了他的胳膊。
无奈地看了一眼大姑姐后,表情严肃地看向王建国,一字一句道:“大姐夫,你也别责怪大姐。你放心,这钱我们很快能还上,两个月,两个月保证连本带息还给你。”
王建国根本不搭理李秋玲 ,只对着沈春梅撒气,“不能生娃就算了,还整天净找事,要你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