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雨夜杀人案9

肖窈出了凉亭,并没有直接离开公园,而是躲在一处茂密的棕树林中,目送着王红艳两人离开。

肖窈在末世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看看悬疑类的小说,知道要找到杀人凶手,就得从死者身边的人际关系排查起。

崔天路今年二十五岁,初中毕业,父母感情还算稳定,兄弟姐妹之间和他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他的家人基本没有对他下手的可能。

他的性格还算开朗,在升为小组长之前,一直笑呵呵的,为人不算脾气多好,至少嘴巴很甜,时常婶子长姐姐短的叫,时不时就帮工友邻居干活儿,大家伙还是挺喜欢他的,邻居、工友都和他没有大的矛盾。

但从两年前,崔天路升为车间小组长后,他的性子渐渐变了,不再像以那样乐于助人,也不爱招呼邻居,不再跟工友们嬉笑玩乐时常下馆子打牙祭,总是冷着一张脸,对谁都爱答不理,一副别人都欠他钱的模样。

大家伙儿只当他提升成了组长,跟他爸一样摆起官架子,心里虽然不怎么舒坦,倒也没有跟他太过计较,只在他背后偷偷议论。

那个时候崔天路跟王红艳已经处上对象,由于王红艳行为浪荡,一下班就跟不同的男同志处对象,突然之间宣布跟崔天路处对象,两人在厂里亲亲密密的,下班后却是各玩各的,很难不让人猜想这两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根据肖翠兰这几天不断地打探,肖窈得知,崔天路死的那天时,曾经在肉联厂人事科办公室和王红艳吵过一次架。

吵架的内容无人得知,因为两人吵架的时候是中午,肉联厂的人都下班吃午饭去了,只有几个工人在食堂吃完午饭,经过厂委办公楼的时候,看到两人面对面站着,吵得面红耳赤,工人站得距离太远,也没听清楚两人在吵什么。

两人吵架的时间,是在崔天路从门卫那里拿到挂号信,请假离开肉联厂两个多小时后,返回厂里吵的架。

肖翠兰在肖窈的授意下,曾经找门卫询过那封挂号信的来处,门卫严格按照厂里的规定,把接收到厂外的邮件信封,全都放在门卫室专门存放物品的柜子里,在厂里职工们上下班的时候,提醒他们自己拿走信件物品。

门卫只看到了那封挂号信是个挺普通的土黄色信封,上面贴的邮票和挂号信都是本地的,信上也没有寄信人的名字,所以是谁给崔天路寄的挂号信,无从得知。

在得知崔天路死的那天跟王红艳也吵过架,肖窈就查起了王红艳。

王红艳是榕市本地人,六年前考上了榕市最好的西元大学,由于父母都在机关单位工作,且都是领导职位,她父母又只生了她一个女儿,她从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宠,吃穿用度是一众大学生里最好的。

她在读大二的时候,因为平时太过高调,被同宿舍的人举报她在跟人处对象。

在六零年代,大学生很少,一旦考上大学,都视为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于是出了规定,禁止大学生谈恋爱处对象,违者直接开除。

王红艳被人举报后,她的导师来找她对质,她也没否认,很快她被开除学籍,在家里呆了两个多月,接着在她的父母和姑父的运作下,来到榕市肉联厂人事部当起了科员。

她在厂里当了五年的科员,按照她的学历背景,五年的时间,她早该往上升职了,奈何她作风不好,脾气很大,经常和厂里一些看不顺眼的职工吵架,纵然她姑父有心提拔她,她个人问题实在太多,五年下来,她除了分到一套房子,职位还是停留在科员上。

肖窈调查过,王红艳五年期间,厂里厂外约会的对象少说也有上百个,这些人,明面上跟崔天路没什么大的冲突,只有一点很奇怪,崔天路是王红艳向外宣布的唯一对象,两人在一起后如胶似漆,王红艳下班后依旧跟不同的男同志处对象,崔天路除了跟肖大芳偷偷摸摸约会以后,并没有跟别的女人多相处。

这两人明目张胆地互相给对方戴绿帽子,怎么想都觉得怪怪的。

再说到肖大芳,她本人的人际关系很简单,她在乡下按部就班的上学、放学,一有空就去地里干活,照顾妹妹,读初中、高中的时候,因为容貌出众,也有不少同学和大小伙儿对她表白。

她心气高,只想找个大城市里的男人嫁,一一婉拒了,直到十八岁高考失利,来到榕市肖翠兰家住了一段时间,遇上了崔天路,两人谈起了地下恋。

两人相处的两年时间里,肖大芳一直不知道崔天路脚踏两只船,直到半个月前,肖父病愈,肖大芳来榕市找崔天路,觉得两人已经处了两年,该去见双方的父母谈婚论嫁了,崔天路百般推辞,肖大芳才觉得不对劲。

肖翠兰也说不清楚肖大芳是什么时候发现崔天路脚踏两只船的,她只知道自己的侄女儿住在他们家,一直帮她洗衣做饭带孩子收拾家务,十分的勤快懂事,也没提要去找工作的事情,他们夫妻俩以为肖大芳会像往年一样,来玩个十天半月就回去了,哪知道肖大芳突然跑到肉联厂大吵大闹,第二天崔天路就死了,肖大芳晕倒在凶案现场,成了凶手。

想到这里,肖窈头疼的闭了闭眼睛,从崔天路的人际关系来看,除了肖大芳,其他人都没有杀人动机,哪怕是问题诸多的王红艳,也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那天晚上,崔天路和肖大芳为什么出现在远离榕市郊外的废弃石楼里,凶手又是如何得知他们在那里,在杀死崔天路以后,还能够不留下任何痕迹,消失的无隐无踪?

肖窈蹙着秀眉,看着跟在王红艳两人离去的背影,想到昨晚找到的东西,她怀疑王红艳跟崔天路的死有直接关联,这才故意说那些话来诈王红艳,她果然漏洞百出。

也不知道王红艳会不会如她所想,有所行动呢?

肖窈转头往公园另一个方向走。

昨晚奔波了一整晚,一整夜没睡,她精神还好,就是肚子很饿。

她空间里有成堆的食物,想吃什么可以直接拿出来吃。

不过她想去国营饭店吃饭,想从那些人多眼杂的地方,听一听榕市的人对这件案子的看法,兴许能给她一些灵感也说不一定。

出了公园,外面是一条狭窄的大道,周围的房屋全是高矮不一的平房,墙面基本都是用白色或者青色的石块进行修葺,上面刷满了各种白色或红色的标语,每走一段路,能看见一些破败裂墙的土坯泥房,夹杂着几栋楼层不过六层楼高的红砖筒子楼,四处都是灰扑扑,贫穷破旧的景象,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省的省会市,连现代一个小县城的不如。

肖窈辨别了一下方位,向着最近的国营饭店走去。

这个时候是早晨八点左右,榕市各处狭窄的街道上,每隔几百米,有一根电线杆绑着一个又一个大喇叭,劣质的大喇叭播放着时新的本地新闻、各种中央思想口号。

街上有许多行人,基本都穿着列宁服、干部装、各种工厂工装服的上班人,还有成群结队走路或坐公交车上学的孩子们。

他们绝大部分的人身形干瘦,衣着陈旧,面色蜡黄,一看就是长期缺吃少穿,缺少油水所致。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即便物资匮乏,他们的精神面貌依然亢奋坚强,走起路都是脚步匆匆,像带了风。

肖窈特意从他们身边经过,许多人只顾得赶时间上班,不会多看她一眼。

偶尔有人注意到她,也是因为她出色的容貌,只是稍微看两眼就挪开目光,生怕看多了会被她当成流氓叫公安。

肖窈走了一段路,确定没人过分关注她,也没人认出她就是报纸上报道的杀人‘凶手’,这才放心大胆的继续往前走。

六零年代相机还是贵重的华侨商品,哪怕报社有照相机,哪怕记者知道她在人民医院住院,但平章分局的公安一直守在医院门口,严防各个报社上住院部拍她这个嫌疑人的照片,也严防死者家属来医院闹,记者只能通过调查,用素描画像的方法把她登在报纸上,榕市的百姓就算看到了画像,看到她本人,也只会觉得眼熟,不会往深处去想。

毕竟,真正的杀人犯,如果不是心理素质过硬,一般犯下滔天大罪,恨不得躲藏起来,深怕别人看见找到自己,哪敢在人多的地方大摇大摆的晃荡。

肖窈很快来到一家国营饭店前,说是国营饭店,其实就是一个面积不到一百平米的土房门面。

饭店大门敞开,左边是厨房,能看见两个穿着不太白的厨师衣服的厨子在炒菜,右边不到五十平的四方小厅是招待客人吃饭的地方,里面摆放了四张小四方桌,两张大圆桌,桌子椅子挤挤挨挨的在一起,只有零星两个顾客在吃早饭,店里两个售货员正坐在门后的柜台旁,打着哈欠有一搭没有的说话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