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后(三合一)
那日在玉熙宫偏殿外,当淑妃对皇帝谈及他利用自己,将她当做棋子时,荷回下意识的反应,便是怀疑自己太过劳累没缓过精神,以至得了幻听之症。
毕竟,皇帝为她多次破例,并数次解救她于危难之间,即便宫里宫外那样声势浩大地反对两人,太后甚至为了皇家颜面想要处死她,他依旧力排众议,将她封为皇贵妃,并授予她皇后才有的金册金宝。
这样的宠爱,与‘利用’二字怎么也扯不上干系。
隔着飘忽的青色窗纱,淑妃笃定的神情结结实实映入眼帘,她身侧,是用来计时的更香,悠然的香气时断时续,飘散到鼻尖。
从外头望进去,荷回甚至能清晰听到更香燃烧时,香烬落在桌上的沙沙声响。
不是幻听。
她的耳朵好得很。
可若不是幻听,淑妃说这样一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多半是她在胡言乱语吧。
彼时,荷回只能如此做想。
自己越过淑妃,被皇帝捧在手心里,结结实实压了她一头,她心里不舒坦,所以想方设法挑拨她和皇帝的感情,说出如此无稽之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毕竟就在不久前,她察觉到她同皇帝的关系之时,便独自与她谈话,用世俗伦理、国家大事给她施压,告诉她,她与皇帝不会有好结果。
若不是皇帝坚持,用各种手段说服她,她如今恐怕早出宫去了。
因此淑妃再次说出这样毫无根据的话,荷回并不觉得惊讶。
荷回站在窗外,望着飘忽的青纱窗,期待着从皇帝口中听到反驳淑妃的话。
然而,没有。
一个字也没有。
皇帝说了许多,却无一字是对于淑妃那句‘利用她’的驳斥。
荷回站在那里,被皇帝咬破的下唇还在隐隐作痛,忽的,一阵风吹来,海棠落了满身,她脑袋不知怎么的,开始嗡嗡作响,浑身使不上力气。
出了玉熙宫,荷回漫无目的地往太液池边走,或许是瞧出了她的不适,宫人过来请她上轿,荷回摆了摆手,叫她们走远些,自己想独自一人散散心。
彼时,她脑袋混沌,尚未想明白淑妃所说的利用指的是什么,走到宫墙夹道下,悄然听见两个在墙根下洒扫的小火者争论什么。
“你这贼囚根子,往日安王在宫中,你没少往他跟前凑,叫爷爷我吃了你多少暗钉子,如今你这靠山倒了,还敢在爷爷跟前充大爷,我呸!”
“哎呦,我的爷爷,小人哪敢哪......”
荷回本想上前训斥几句,然而还未有所动作,便听见那句——
“你还不敢?若不是安王贸然出手,钻了咱们万岁的套,显露了狼子野心,你小子如今还不定怎么神气呢。”
荷回心头猛地一跳,手扶着墙,险些站不稳。
皇帝给安王设套。
用什么设的?
自然是她。
想到这些日子,宫里宫外关于自己的那些非议,荷回指尖开始泛白。
她忽然后知后觉意识到,皇帝在面对这件事上,是有多么的不同寻常。
在那些非议兴起之后,皇帝并没有采取措施来压制它,反而在人前处处彰显对她的与众不同,隐隐有想叫事情闹大的意思。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关于她的舆论在前朝后宫愈演愈烈,这般情况下,他并没有任何想阻止的意思,只是一味地同她厮混,甚至有意无意向外界传达出他因她而变得昏聩的迹象。
这般情况下,安王终于反了。
而自安王造反之后,皇帝虽还对她一如既往,但却不会再如往常般忽视前朝后宫的非议,那些关于两人的舆论,仿佛一夜之间便销声匿迹。
后宫之人不再提起,就连前朝早先那些以命相逼,跪在午门外想要让皇帝废黜她,将她撵出宫外的言官们,也几乎没了动静。
这样的事,她却全然不曾注意到。
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生活在皇帝为她铸造的蜜罐中。
他让她住进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入住的乾清宫,与她同吃同睡。
他言语温存,为她早起描眉,晚睡梳头,但凡咳嗽一声,都要叫太医来为她诊治,深怕她身子有一丝不适。
他那样厌猫,可却因为她喜欢,允许她在乾清宫饲养玉小厮。
他抱着她,将耳朵贴在她小腹上,说想有个两人的孩子。
......
一桩桩一件件,太过温馨,太过叫人动容。
那些好,化作一根根丝线,织成一个大大的蚕茧,将她紧紧包裹其中,让她辨别不清方向。
以至于叫她险些忘记了,皇宫是怎样一个的地方。
它表面花团锦簇,内里却是个吃人的魔窟,时刻张着血盆大口,将那些年轻的花一般的生命吞噬掉,并且丝毫不留痕迹。
是她太傻,太蠢,竟会觉得自己会摆脱掉被吞噬的命运,成为唯一的意外。
她的血是热的,可皇帝不同,一个多年在阴谋诡计、尸山血海里摸爬滚打的帝王,他的血比冬日里的寒冰还冷,玩弄权术是他的本能,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稳固他的江山。
与他相伴多年的庆嫔、淑妃,甚至儿子李元净都尚且得不到他真心相待,何况她哉?
可她却被假象所迷,只当自己是那例外。
回首想来,明明皇帝在她跟前有那么多的不寻常,却统统被她刻意忽略掉,以至于有了今日局面。
比如,他会在不经意间,用一种她看不懂的神情望着她,见她望过去,他便似没事儿人似的吻她。
再比如,在两人欢好后,他会问她,若是有朝一日她发觉他对她隐瞒了一些事情,她会如何,然后在她询问是何事时沉默不语。
彼时,全身心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她,并不将这些不寻常当回事。
她被他用宠爱填满,再无暇顾及其他。
如今,这些在往日里被刻意忽略的瞬间一点点浮出水面,叫她再欺骗不了自己。
从头到尾,她只是皇帝用来迷惑安王的一枚棋子而已,与后宫中的那些嫔妃,没有任何不同。
但意识到这一点,还不足以叫她伤心欲绝,毕竟在宫里,能做一个
有用,能够被利用的人已经是祖上烧香,多少人因为没有利用价值而被弃若敝履,相比之下,她还算幸运。
只是纵使明白这个道理,心里那道坎儿却始终过不去。
出宫那日,荷回看着皇帝如往常般事无巨细关心自己,放下帝王身段替自己捏小腿的样子,她其实很想问。
皇爷,是真的吗?
他对她所有的情谊,真是全出自利用?
若当真如此,他的演技倒比钟鼓司的那些优伶、小唱们演技更为精湛,叫人为之叹服。
可她不敢,怕问出口,得到的答案不是自己想要的。
到那时,她该如何自处呢?
可与此同时,她又怕答案是自己想要的。
那会让她怀疑,他又在做戏哄她。
若真如此,她倒宁愿他对自己说实话,别叫她像是傻子一般被蒙在鼓里,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当真在他心中有多重的位置。
左右踌躇,进退两难。
这般情况下,那股被她压抑已久的逃避心思再度在她身体里如野草般疯长,势不可挡。
她尝试过剪断它,可却丝毫不起作用。
她向皇帝提出出宫的请求。
彼时,她只是想,出去散散心就好,外头有她的家人,即便不亲,同他们待在一起也比待在这叫人喘不过气来的皇宫要好上百倍。
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并不曾想在外头呆太久惹人非议,只是想在心绪稍微平复之后回去。
然而就在她出宫的第三日,李元净忽然找上门来,告知了另一件叫她极其意想不到的事——
皇帝曾经想杀了她。
当那两个小火者颤颤巍巍跪在自己跟前时,荷回整个人都是懵的。
李元净问她:“皇贵妃可认得这两个奴婢?”
荷回的目光在那两人脸上停留许久,说:“有些面善。”
“他们两个曾奉旨到访过皇贵妃当初在西苑的住所,其中一个还被父皇踹了一脚,您自然会觉得面善。”
经过之前的事,李元净似乎是成长了许多,瞧着不再那么毛躁,眉宇间沉稳不少,与她说话时,倒有几分皇帝的影子。
荷回的目光再度落到那两个小火者身上,渐渐的,有什么记忆在脑海深处苏醒。
在很久之前,西苑的寿明殿内,有两个凶神恶煞的人在傍晚闯入她的屋子,那两个人的面孔与眼前这两张脸渐渐重合。
彼时,夕阳西下,空中还有一丝来不及熄灭的光亮,荷回虽瞧得不甚清楚,但两人的脸依旧烙印在了她眼中。
尤其是其中一个人下巴上的那颗黑痣,同眼前其中一个小火者的,一模一样。
皇帝救了自己之后,只说他们是误闯进西苑的贼人,已经被他着人处置。
她当时还只当皇帝是李元净,满心满眼想的都是要如何利用此事巴结他,所以对这句话并不曾多加留意,如今想来,却是十分的不对劲。
西苑乃皇家园林,重兵把守,哪个贼人敢到那儿去撒野乱窜?
除非,他们本就是宫中之人。
荷回觉得舌尖有些发苦,问那两个小火者,“......当日,是谁派你们到寿明殿去的?你们进去,又是做什么?”
两名小火者原本想糊弄过去,荷回冷声道:“我心情不好,所以想听实话,若有半句虚言,你们自己掂量着办。”
她虽才当皇贵妃不久,但处理事情井井有条,并不像外表瞧上去那样柔弱好拿捏,虽不至于像皇帝那样杀伐果断,但也称得上绵里藏针。
这两个小火者是在宫里当差当惯了的,因此对她的手段十分清楚。
再加上皇帝一向对她宠爱有加,她虽是皇贵妃,实际地位却与皇后差不离,为了这个,他们也不敢在她跟前公然扯谎。
然而说实话自然也是不成,于是两人磕了个头,俯下身去,只是不言语。
见他们不吭声,荷回也不逼迫,只是换了个问法。
“你们在哪里当差?”
“......回皇贵妃的话,他在御马监,奴婢在兵仗局。”其中一名小火者回答道。
荷回哦了一声,“去年初秋,你们也是在这两处当值?”
两个小火者抿着唇,汗如雨下。
“他们从前都在司礼监赵彦手下当差。”
李元净站在不远处,替两人回答。
赵彦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从上到下,都唯王植马首是瞻,而王植——
只听命于皇帝。
“是么?”荷回缓步走向两人,又问了一句。
两人额头抵在地砖上,牙齿咯咯作响。
荷回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多谢小爷特意赶来告知我此事,天色已晚,小爷还是快些回宫为好,否则等到宫门下钥,又是一场麻烦。”
她转身开始送客。
李元净问:“皇贵妃不问我为何要将此事告诉你?”
荷回没吭声,自顾自离去。
她怕自己要是再不走,便会在李元净跟前彻底失态。
当晚,她彻夜未眠。
翌日,她乔装打扮,叫姚朱瞒着人雇了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赵彦在宫外的宅子外,拦下了他。
每月初八是赵彦的休沐日,他都会出宫替自己逝世的母亲上香,当晚就歇在宫外。
她问皇帝究竟有没有想过要杀她,赵彦闻言只是一愣,跪在马车外,道:“娘娘,若奴婢说没有,您可信?”
荷回没吭声。
其实当问出那句话的那一刻,她心里便已经知道答案,只是想求一个真相罢了。
“娘娘。”她听见赵彦在外头悠然叹气。
“不管怎么着,那都是从前的事儿了,若是如今,皇爷哪里舍得动您一根汗毛呢?这么多年,奴婢在宫里,别的没悟出来,就悟出来一个道理,这人呐,难得糊涂,有时候太计较了不是好事,为难自己,也为难别人。”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几日,荷回一直在想着赵彦这番话。
是啊,都是从前的事儿了,何必计较呢,不管怎么着,她已经是皇帝的皇贵妃,这事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了。
她此时应该想的,是怎么利用这两件事,让皇帝愧疚、心疼,为自己往后在宫中的日子争取最大的利益。
而不是在这里感怀伤情,悲伤自己那被皇帝背刺的爱情。
然而等真听到皇帝的声音,看见他的脸,荷回心中那压抑的委屈和不满还是如潮水般淹没了她,叫她忍不住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她望着皇帝那张熟悉的面庞,眼中的热泪止不住地涌出,将衣襟沁透。
多少个日夜,他曾与她耳鬓厮磨,他的眼睛满是对她的眷恋,他的唇不知多少次地亲吻过她的身体,那张决定天下人命运的口里,又对她说过多少次甜言蜜语。
她已全然数不清。
怎么都是假的呢,怎么能是假的呢?
他叫她交出自己的一颗心,却又把它玩弄于股掌之上,转身往她心上狠狠插了一刀。
鲜血淋漓。
见皇帝一直看着自己不说话,荷回只以为他是默认了,如今已然对她无话可说,心下越加发凉。
“妾失言。”荷回转身,抬手抹掉腮边的泪水,快步往外走。
她需得快些离开身后的男人,否则即刻就要喘不过气来。
只要一刻钟,不,只要片刻就好,只要给她片刻时间,她就能调整好心绪,变回那个乖巧懂事的皇贵妃。
做戏谁不会呢,她也可以。
只是此刻她还没准备好。
给她些许功夫,她亦能装得天衣无缝,同他继续上演一出美人配英雄的戏码。
没什么的,日子怎样不是过,好歹她如今吃穿不愁,还有地位,走到哪里,别管旁人心里如何作想,面上都得尊敬她,如此旁人求都求不来的待遇,她又有什么还不满的?
只是没了皇帝那一点真心而已。
无碍,多少妇人在丈夫那儿都求不来的东西,她也没有,没什么值得可惜的。
大家都一样。
这般安慰自己,荷回脚
步变得越发快。
就在一只脚将要迈过门槛儿之时,忽然腰间横了一条男人的臂膀,紧接着,荷回身子猛地一轻,却是皇帝从身后单手将她抱起往屋里去。
荷回双手飞快扒住门框,冲还守在外头没敢离去的沈父叫道:“爹————救我!”
沈父闻言,看了一眼她身后的皇帝,人已经懵了,还没弄明白是什么情况,便又听她叫:“姚朱姐姐————你把我带走吧,我一条命都在你手里了。”
姚朱大惊失色,站在台阶上,欲言又止,想上前又不敢。
刚想说些什么,却见大门‘砰’的一下关上,门口的两人眨眼间都不见了。
“放开,我要出去!”屋内,荷回拍打着皇帝的手臂,泪簌簌滚下。
她如今已经顾不得两人的身份,像个小孩子似的同皇帝别劲。
可她又哪里是皇帝的对手,不过片刻的功夫,整个人便失去力气,胸口不断喘息。
她着实没了法子,恰好他右手放在她肩头,她想也没想,张口便咬上他的虎口。
她用尽全身残余力气,皇帝却连眼都没眨,只是抱着她往屋里走。
直到她没了力气,将他的手松开,他才终于将她安放在床榻之上。
随意看了一眼虎口处的血丝,皇帝站在床边,低头看她。
荷回腮边还挂着泪珠,阳光下看下去,琉璃一样晶莹剔透。
皇帝眸光闪动。
真奇怪,他的小荷花,连哭起来都比旁人标志好看些。
可是皇帝却不喜欢她哭。
“怎么不继续咬了?”他问。
知道逃不过,荷回索性什么都不管,将那些早想好的规训体统统抛诸脑后。
别过脸去说道:“回皇爷的话,没力气,牙酸。”
皇帝嗯了一声,从腰间蹀躞带上解下一柄小匕首交到荷回手心里。
察觉到匕首上冰凉的触感,荷回不禁抬头。
皇帝握着她的手,将匕首抵到自己右手背上,语气平淡,好似在说一件极寻常的事。
“用这个,不必费多少力气,就能把这只手从皮肉到骨头全部扎透。”
荷回被他这番言行唬出一身冷汗,连忙‘咣当’一声,将匕首丢掉。
她是对他玩弄利用自己的事感到生气,可却不想为此赔上自己这条小命。
若是她照他所说刺下去,恐怕刚踏出房门,便会被太后和朝上那些官员吃得渣都不剩。
他这分明是要陷她于不忠不义之地,叫外头那些人都以为她胆大包天,竟敢损害君父龙体,好顺势叫他们收拾了她。
她偏不如他的意。
她要养好身体好好活,争取把他熬死,然后当皇贵太妃吃香的喝辣的,成日找小白脸到他坟头气他,叫他只能在地下干跳脚却无可奈何!
“在想什么?”见她轻咬银牙,眼珠子不住在自己身上转悠,皇帝忍不住开口询问。
荷回拿衣袖抹了把眼泪,并不理会他,只当他不存在,从床榻上下来,将往日里与他有关的东西都翻出来。
他送她的簪子。
上元节他们两人到灯市猜谜赢来的湘妃竹扇面。
以及她熬了许多时日,还没来得及送给他的靴子......
将这些东西全都装进一个小匣子里,说着就要往外搬。
皇帝说:“给朕瞧瞧。”
真不愧是做皇帝的,被她揭穿那样待她,他却仍旧能这般面不改色,跟没事儿似的同她拉家常。
可他说出的话偏又违抗不得,荷回心里憋着一股子气,说出的话便带着一股子生硬。
“一些腌臜东西,瞧了没得污了皇爷的眼睛。”
她这样冒犯,皇帝却也不在意,只是道:“是么,你这么一说,朕倒有些好奇,更要瞧瞧。”
荷回无奈,只好抱着匣子返回去,将东西给他瞧。
皇帝拿出里头那双靴子,问:“你做的?”
荷回矢口否认,“不是。”
皇帝嗯了一声,说:“朕瞧上头的绣工有些熟悉,还以为是出自你手。”
说罢,便要褪下脚上靴子换上。
荷回见状,连忙将那双靴子抢回来,重新扔到匣子里去。
皇帝静静看她,嘴角带着一抹微不可查的笑意,“不是说不是你做的?怎么反应这般大?”
荷回将匣子放下,自个儿走到窗边罗汉榻上抹眼泪。
她这样难过,他怎么还笑的出来?
果然,他并不在乎她,往日的那些温存不过是装出来的罢了,她是哭是笑,他压根不在乎。
身边响起脚步声,荷回起身要走,被皇帝按住肩膀。
他从身后抱住她,下颚抵在她发顶处,发出一声微不可查的叹息。
“气可都撒完了?若是撒完了,便听朕说说话,死刑犯被判前判官都要容他辩驳一两句,朕在皇贵妃这里,应当不会连死刑犯也不如吧。”
荷回不吭声。
“小荷花。”他收紧手臂。
荷回有些恨自己无能,只是听他这样唤自己便忍不住心软,闭了闭眼,道:“您是皇帝,要说什么尽管说便是,谁又真敢捂上耳朵不听呢?”
皇帝听出她言语间的怨气,将她身子转过来,眼睛望着她,道:“荷回,朕从未想过要利用你。”
此话一出,荷回忍不住心头一跳,但想到那日在窗外的情景,道:
“您何必哄我,您是皇帝,能被您利用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我又哪里敢说什么,若是易地而处,我眼前有这么一个人,能对江山社稷有帮助,稍微操作一番便能叫反贼自己跳出来,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推出去。”
虽如此说,但是个人都能察觉到她心中的委屈,皇帝摸了摸她的发顶,叹息道:
“何必这般说反话,若当真如此,你还这般同朕怄气做什么?”
荷回没法反驳,只能道:“我出宫是为了旁的事,并不是因为这个。”
皇帝静静看她,眸色像一汪深水,仿佛将她心底的一切都尽收眼底。
荷回别过脸去,咬唇,“您利用我便罢,随便摆摆样子就成,安王又不清楚咱们私底下的干系,您做什么将戏做得那样足,把我的身子和心都给哄骗了去,叫我这般难受,心里像塞了团湿漉漉的棉花似的,喘不过气来。”
原本说好不在意,可如今又有眼泪掉下来,荷回拿手背擦了下,接着道:
“我也不是那不知好歹的人,您私下同我说明利害,告知我缘由,我自然会配合您将这一出昏君与祸水的戏演好,您何苦费这番功夫?若当真如此,我如今还是清清
白白一个人,必定不会纠缠于您,也省得您再同我一直演戏,没的白费这么多精神。”
她越说越委屈,一双眼睛含水望向皇帝,满是幽怨。
皇帝望着她许久,终于抬手替她试泪。
“原来你这样想。”
“皇爷叫我如何想呢?”荷回躲了下,发现无论如何都躲不掉他的手,只能作罢。
“外头关于我的事传的沸沸扬扬,您敢说,没有您的推波助澜?”她问。
皇帝点头:“自然有。”
荷回低下头去,“那不就结了,如此这般,您还不准我有些脾气?”
“有,却并非你想的那般。”皇帝打断她的话,道:“荷回,朕方才已经说过,朕从未不曾想过要利用你,相反,朕真正利用的,是安王和那些与他勾结的反贼。”
这话倒是新鲜,荷回却并不信。
利用安王和那些反贼?利用他们做什么,成就他盛世明君的名声?
荷回没接话,只道:“我已经想明白了,不管怎么样,日子总要过下去,我只是想在外头呆些日子散散心,等过些时候自然会回去的,您实在不必继续拿这些话诓骗我。”
皇帝沉吟片刻,道:“朕竟不知道,自己何时在你心里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荷回:“我也很想相信您,可那日淑妃在玉熙宫同您说话,说您把我捧得那样高,也只不过是为了利用我而已,当时,您并不曾反驳,不是么?”
若像他说的那般,其中有缘由,那时他为何一句话都不说呢?
皇帝没成想她误会自己的原因竟是这个,颇有些无奈地抿了唇。
“因为她不重要。”
“什么?”
皇帝低头,替荷回整理鬓角的乱发,道:“荷回,除了你,这后宫的女子,都不重要,朕没那个心思同她们解释这些东西。”
若是从前听到这些话,荷回心头或许会泛起一丝甜蜜,可是如今,她只是道:“她们都是跟您多年的老人儿,何必对她们这般无情?”
皇帝的脸在阳光下显得那样深邃,像是荷回儿时偷溜进寺庙中见到的菩萨,眉眼低垂,沉稳中不失威严。
他就那样静静望着她,不知瞧了多久,忽然开口,淡淡道:
“荷回,朕原本便是如此。”
荷回心头一震。
“心里只有政务,用权利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上,无情无义,朕原本就是这样一个人。”
皇帝的目光落在荷回那张稍显稚嫩的面庞上,无声叹了口气。
“只是朕没想到,你会成为朕生命里的例外。”
他的目光太过认真,叫荷回恍惚觉得,当真是自己误解了他。
她不敢再看他,怕再次被他骗了。
见她目光闪躲,皇帝摸了摸她的脑袋,道:“是朕的不是,原本想着要把惊喜留到两月后你过生日那天,没成想却招致这样一场误会。”
误会,什么误会,他方才明明已经承认外头那些关于她的传言都有他的推波助澜,如今又怎么忽然说什么误会?
怕扯不清楚,荷回只好道:“好,咱们不提您利用我的事,那您曾经想杀我,又该做怎么说,难不成也是误会不成?”
皇帝的神情暗沉下来,沉默片刻,道:“这事,是朕的不是。”
他目光落在空中,像是在回忆什么,语气飘忽不定。
“当初知晓你是母后给净儿寻来的人,朕本想就此将你撂下,可老天却让朕一次又一次地遇见你,然后朕发现,朕舍不得你。”
他转头望向她。
他是从不做梦的人,可是那段时日,却频繁梦见她嫁给了李元净,成为了他的儿媳。
红烛高挂,她赤身裸体,躺在李元净身下承欢,眉眼间有痛苦,更多的,是正式成为一个妇人的欢愉。
他就那么在床榻边看着,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儿。
抬脚要走,两只腿却似生了铅一般,一动不能动。
他抿了唇,眼神落到床榻上的两人身上,拿出腰间匕首。
然而就在匕首抽出的瞬间,她的脸却忽然转过来,眼睛望向他,神色一怔,似乎有些疑惑他怎么在这里。
然后在无尽的摇晃中。
她冲他缓缓伸出手。
醒来之后,他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外头摇曳的花树,与夜色一起,陷入无尽的沉静之中。
那是他这么多年,头一回尝到失眠的滋味儿。
却是为了一个没见过几面的小姑娘。
他耳边浮现起王卿感叹他被女人拴住的话,又想起梦中三人别扭且奇异的场景,在心中下了要除掉荷回的决定。
在万岁山同王卿下棋之时,他眼前是棋子,可心里全是小姑娘那张脸。
他想起他们在船上初遇时的情景,黑暗中,她一张脸娇娇怯怯,虽然害怕却竭力镇定的模样。
“等往后见着,我定会报答您的恩情。”
他忽然很舍不得。
即便她是自己儿子的准未婚妻又如何呢,他想要她,又有什么关系。
人言可畏,虽然想彻底消灭这层关系对他们两人带来的影响,着实有些困难,但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只是有些麻烦罢了。
“荷回。”皇帝握住她的手,“朕身为皇帝,确实因为你同净儿的关系,为皇室名誉着想,想过要对你下手。”
荷回要将手抽走。
皇帝用力,攥住她的手不放。
“你因为此事怨怪朕,甚至恨朕,朕都不会说什么,这本就是朕该承受的,只是别想着离开朕,否则朕也不知会发生什么。”
荷回终于不动了。
她抬眼,神丝有瞬间的慌乱。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她想。
明明是认错的话,却说得这样理直气壮,甚至带着股难以忽视的霸道。
“您威胁我。”她控诉他。
皇帝嘴角浮起一抹清浅的微笑,“若是威胁能让你不再躲朕的话,朕不介意多用。”
荷回感觉到皇帝又回到了从前诱她同他相好的那段时日,只是彼时的他,还会用各种方法说服她,如今则变得更加直接。
她心中烦乱不堪,只能紧抱双膝,将自己脑袋埋上去当个鸵鸟。
有敲门声在外头响起,皇帝摸了摸她的脑袋出去,等回来后,见她还是蜷缩着身子不看他,也没说什么,只是嘱咐道:
“你喜欢在外头,朕也不勉强你回宫,只是再如何怨怪朕都好,到底别同自己身子过不去,待会儿姚朱给你送酸梅汤,你喝了再睡。”
荷回仍旧没有动静,等她再抬眼,屋里已经没有皇帝的身影,只有窗台上的晴丝在眼前闪过。
他走了。
荷回缓缓躺下,心里忽然一阵空落落的难过。
-
皇帝坐在马车上,问王植:“皇贵妃近日都同什么人来往过。”
王植顿了顿,奉上了李元净的名字。
皇帝没有吭声,坐在那里静默良久,叫人落下了帘子。
回皇宫后,皇帝直接往慈宁宫里去。
还未来得及给太后问安,便见她双腿盘着坐在炕沿上,一双眼睛黯淡无光,手边桌上放着一本册子,整个人在默默出神。
“母后。”皇帝如寻常般同太后问安,“母后身子不适,就该歇着才是,做什么坐在这儿?”
太后像是才发现他似的,道:“皇帝回来了。”
皇帝称是。
太后将手中的册子递给皇帝,“这是皇贵妃的病历,上头记载着从进宫起太医院的太医给她开的药方。”
皇帝将册子接在手里,却并不看,道:“母后看这个做什么?”
太后冷笑一声,“幸亏是觉得不对看了这个,若是没看,只怕到如今还被蒙在鼓里。”
她声音忽然变得冷淡,“皇贵妃根本就没有身孕,这事儿,你究竟知不知道?”
见皇帝神情未变,连眼皮都不曾抬一下,太后只觉得额头突突直跳。
“是你的主意还是她的?”
“是朕,与她无关。”
“你——”
太后手落在炕桌上,好半日才缓过神来。
皇帝将一旁的茶水搁到太后跟前:“母后想开些,别气坏了身子。”
太后冷笑一声,道:“想开?你身为一国之君,如此愚弄你的娘亲,倒叫我想开。”
“若母亲早接受荷回,儿子也不必行此无奈之策。”
太后奇了,“如此,倒成了我的不是?”
太后努力让心绪平复下来,道:“好了,我也不与你争论这些,你人也抢了,叛也平了,究竟何时封净儿为太子,让他入主东宫?”
皇帝没说话。
太后张了张嘴,不可置信道:“难不成......你还想等着皇贵妃生下皇子,立她的儿子做太子?”
见皇帝没否认,太后一口气闷在心口上不去下不来,拿过被他搁在桌上的病历本翻开,找到其中一页道 :
“她脉象又弱又涩,分明是不孕的症状,这辈子都不会有孩子,你等她生下皇子,要等到何时去?就算她有孕,你又能保证她生的是男孩儿?”
“事在人为,这世上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皇帝的声音沉稳笃定,却听得太后哑然无语,她望着皇帝,像是不认识他似的,“你魔怔了......”
为了一个生不出孩子的女人,拿祖宗的江山做赌注。
他明明知道,拥有一个继承人对王朝的安稳有多重要,却依旧我行我素,去寻求那万分之一的机会。
“母后,父皇钟爱您,所以即便再喜欢二弟,也没想过要把皇位传给他,朕也是如此。”
皇帝眸光沉沉,一双好看的眉眼在日光下越发显得深邃。
“朕的江山,只能交到从朕心爱之人腹中出来的孩子手上。”
短短一句话,却如擂鼓般在太后耳边响彻不停,叫她久久不曾回过神来。
“母后。”皇帝唤她,“儿子喜爱荷回,却并非昏聩无能,若您能支持儿子,善待荷回,儿子感激不尽。”
他拍了拍手,很快便有宫人捧着一张已经封了边的上好绫锦过来,跪在太后脚下。
“今日除了来看您,还有一事需要麻烦您。”
太后望向皇帝。
皇帝道:“望您能下一道懿旨。”
“什么懿旨?”
皇帝的声音平稳沉静,好似已为此刻准备多时。
“皇贵妃沈氏,原系普通宫人,同宁王并无关系,为协助皇帝铲除逆贼,以身试险,自污名声,以至有红颜祸水之名,今叛贼已除,沈氏劳苦功高,特下此诏恢复其名誉,加封其为皇后,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