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晚食的时候,她们小厨房已经没有了葱,赵嬷嬷想了想,板着脸就说要去找董顺家的。
董顺家的是采买,小厨房想要个什么东西,得得去大厨房找她。
赵嬷嬷过去一说,董顺家的就皱眉,“赵嬷嬷,你也是府里的老人了,哪里有这样的先例,用多少东西,咱们都是有定量的,就是大厨房也不能加。”
赵嬷嬷的唇紧紧的抿着,把林杏月做的那葱油面多好吃说了来,“以往都说咱们小厨房做吃食不好,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让大家都愿意吃的,如何也得给大家伙都做了来。”
“不过是一群奴才,还挑三拣四起来。”董顺家的说话很不客气,“一个葱油面有什么好吃,真是没见过世面。”
赵嬷嬷眉头紧紧蹙了起来,还把平安给扯了出来,想让董顺家的相信。
“大老爷院子的那平安?他吃什么觉得不好吃,就是个炊饼也能吃的喷香!赵嬷嬷,别在我这里歪缠,咱们这边还得做巧果,我看明儿个你们小厨房就找几个人来大厨房帮忙才是。”
赵嬷嬷带着一肚子气回来,脸比往日更加阴沉,大家伙一看这个样子,就都知道没有成。
董婆子晌午回去休息的时候,偷偷在家里做了那葱油面,还想着要是味道差不了,就悄悄的替别人做。
偏做出来出味道总是差一点,要是没有吃过林杏月做的也就算了,就是因为珠玉在前,舌头灵一点的,就吃出来很大不同。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董婆子就歇了那心思,一心想让林杏月再做了来,一听赵嬷嬷说的,就在那边嘟嘟囔囔骂起来。
松姐儿也着急,可她有些别扭,怕跟着一块儿骂了,会让林杏月觉得她是在帮她说话。
赵嬷嬷叹气,“如今也只能这样,咱们还是先做了别的来。”
按照以往,今儿个是要做豆粥配着腌菜,想想就知道和晌午那葱油面对比多强烈。
赵嬷嬷想的没错,不少人吃了那葱油面之后,晌午干活都是不能安心,一直惦记着,巴不得快到晚食的时候。
“自从我当了差,还从来没这样惦记着,早早去小厨房。”
“我看得快些过去才是,怕是去的晚了,东西也就没了。”
这样想的人可不少,小厨房早早就挤满了人,在小厨房干活的丫鬟婆子,乍然看到这样多的人,都被唬了一大跳。
黄婆子是早早就过来了,她还想着能占个前面的位置,到时候多吃一些。
可她已经一下差就过来,前面还是站了不少人。
黄婆子就踮着脚尖看了看,问前面认识的人,“晚食是什么?”
前面的人是徐勇,他晌午得守着库房,没有过来吃饭,听说小厨房做的那葱油面多么好吃,后悔的是肠子都青了。
他听见黄婆子这么问,就摇摇头,“不知道,我也是才过来。”
黄婆子问他有没有吃过葱油面,见徐勇摇摇头,她就把自儿个吃了两回的事情说了,“府里也就我有这个福气。”
徐勇一脸羡慕的看着黄婆子,“大娘,你鼻子可真好用,我要是在家就好了,多远的香味我也能闻到。”
两个人在这里聊着,其他早早过来的丫鬟婆子也在说闲话,赵嬷嬷看着不是办法,就出去和大家伙说了一声。
“没有葱油面?”
一石惊起千层浪,有晌午吃过的,只觉得可惜,有那还没有尝过什么味道的,气的在原地只跺脚。
“大厨房也忒不做人了些。”
“哪里是大厨房不做人,是那个董顺家的不做人!以往给咱们采买的都是什么东西!”
“黑心肝的,烂脚底的鸟人,眼睛都长在头顶上了!”
赵嬷嬷都没说董顺家的那些不堪入耳的话,大家就都这样生气。
有人知道吃葱油面无望干脆不排队了,摇着头失望的离开。
也有人想着来都来了,干脆吃了晚食才回去。
还有人问赵嬷嬷,“晚食是做什么?”
“是豆粥和腌菜。”
一听这个,原本还有犹豫的几个丫鬟小厮,不再犹豫,想着拿了几个钱出去找个闲汉,不拘是买些什么回来,也好过吃那索然无味的豆粥。
黄婆子捅了捅徐勇,见他圆圆脸上一点也不懊恼,还在巴巴的等着,就问他,“你不回去?我瞧着不少人要去外面买些吃食。”
黄婆子也想去,就是兜里的钱不多了,都被儿媳妇要去管账了。
徐勇乐呵呵的笑,“豆粥也挺好吃的,我瞧着是我家月姐儿在做。”
黄婆子还真没看到,瞪着眼睛使劲往里面看了几眼,见果然是林杏月在那边,不知道切着什么。
想到林杏月的手艺,她的脚步也不动了,哪怕心里也不报多大念头。
那豆粥再怎么做,味道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晌午没吃到葱油面的两个大小王婆子,当时被胡娘子说笑话了一通,这次就早早过来排队。
哪怕说了没有葱油面,她们两个也没有动地方。
“晌午那胡娘子还笑话咱们两个,一会儿等她打饭的时候,咱们也好生笑话她。”
“我看行,可惜那悍姐儿没有过来,不然也能看了她笑话。”
两个大小王婆子回去一打听,已然知道林金兰是谁,原来就是那个跋扈刁钻的悍姐儿--原先也听过她的这个名声,偏偏没有见过人。
晌午看到了人,只觉得林金兰长得倒是不错,蛾眉细腰的,就是多少看着有些厉害泼辣。
等知道她就是林金兰,再看她那长相,就添了几分凶悍。
小厨房里的气氛也不大好,看着方才来排队的那些个人,再看如今呼啦啦走了那么些个,只剩下那么十来个人,他们就痛心疾首起来。
“真是烂心肝。”不知道是谁骂了一句,哪怕没有指明点姓,小厨房的人都知道骂的是谁。
赵嬷嬷还没说出,要找几个人去大厨房帮忙的事情,要是说了,董顺家挨的骂怕是更多。
林杏月一直按照赵嬷嬷的吩咐在做豆粥,松姐儿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也没看出来什么名堂。
她对小厨房没其他人那样深的感情,可见大家都同仇敌忾,那葱油面她也吃不到了,也觉得着急起来。
“你不会只能做那葱油面吗?”
看了一会儿,松姐儿没忍住和林杏月说话。
林杏月喜欢做吃食的时候,竖着耳朵听八卦,小厨房平日里氛围不错,丫鬟婆子们也都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东家长西家短,有时候还有主子的各种事。
松姐儿说话的时候,林杏月都没回过神来。
松姐儿以为林杏月是故意的,脸色就不好看起来,哼了一声就把脸别了过去。
林杏月回过神,觉得松姐儿大概是到了叛逆期,看什么都觉得烦。
她没去自找麻烦,把已经煮到软烂的红豆和粟米、粳米中放了些饴糖,热滚滚的豆粥就可以出锅了。
胡娘子使劲闻了闻,刚才就数她和董婆子骂董顺家的最厉害,这时候就有些口渴饥饿,以往最不喜欢的豆粥,竟然闻起来味道不错,有粟米的清香和豆类熬开花之后的豆香。
董婆子也过来了,不过她是来抬豆粥出去的,也没想着先给自儿个留出来--以往小厨房的吃食可不用先留出来,回回都能剩下不少。
盐豉是早就腌好的,只要拿出来放到碗里,谁要吃就舀上一碟便是。
不过小厨房的盐豉放的盐不多,味道浸入不进去,吃起来就有些索然无味。
赵嬷嬷虽然没明说,但都知道是董顺家的把盐给克扣了,给她们小厨房的盐里面不知道掺了什么。
豆粥端出去之后,还在说话的人们也都自觉过来排队,这和晌午吃葱油面的时候不一样,没有人推搡,甚至还有人排到一半跑路的。
徐勇却眼巴巴的等着,他似乎已经闻到了那豆粥的香味,还回头和黄婆子对视了一眼。
黄婆子也使劲闻了闻,然后眼睛就亮了。
这豆粥似乎和平日里不一样!
黄婆子突然期待起来,好在人走了不少之后,她又到了前面,很快就能轮到她。
“给我两碗。”徐勇圆圆脸上带着笑。
“我也要两碗。”黄婆子在后面跟了一句。
大小王婆子对视一眼,突然觉得事情有些不妙。
“应该不能,葱油面好吃,那是用了不少油的,可这是豆粥而已,除了豆子就是米。”
“就是,你看那两个人,一看就是吃什么都觉得香的。”
大小王婆子自我安慰好了,等着到了她们跟前,就朝胡娘子笑。
“呀,怎么是豆粥啊?”
“我还说要尝尝那葱油面呢,也是咱们没见识,不知那葱油面有多好吃。”
胡娘子脸黑沉下来,问她们两个,“晚食就只有豆粥,吃不吃?”
“来都来了,虽然豆粥滋味不好……”
话说到一半,就被突然一声“好香”给打断。
两个大小王婆子赶紧去看是谁这样下脸面,就看到了徐勇和黄婆子两个人。
他们两个端着粥坐到了一块儿,吃了一口之后就对视了一眼,同时说出了好香。
两个人一时之间有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情来。
其他排队早的,有吃到豆粥的,也纷纷抬头赞叹起来,“还别说,今儿个豆粥就是和以前不一样。”
“我吃着也是,今儿个豆粥真香。”
胡娘子一听,刚才还有些底气不足,这时候也挺起了腰杆,“那自然是香的,也不看看是谁做的。”
“还是晌午那个做葱油面的姐儿?”
“她手艺可真不赖!”
胡娘子说完,就去看大小王婆子,底气也足了,“你们两个还要不要?”
“要!”两个嬷嬷同时点头。
已经错过了葱油面,如何也不能把这个豆粥错过,就让她们尝尝豆粥到底好吃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