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18 章

乔家三兄妹都听到陆昭的肚子在叫,林夏禾看向妹妹,她看青酒是真的想吃,拱了拱妹妹的胳膊。

乔绵绵看青酒这样,也有点可怜他了,但她刚说卖完,这会说还有,岂不是打脸?

她微微摇了摇头,看陆昭主仆离开,催着哥哥姐姐回家去,“今儿收摊迟,咱们得快些回去,不然娘心疼我们去下厨,晚饭可就遭殃了。”

林氏的厨艺是真不好,兄妹三个想到这一点,步子都快了些。

只是他们刚拐进巷子,又看到了陆昭主仆。

青酒瘪着嘴开门,“好不容易有机会吃顿好的,却卖完了。到底什么好吃的,竟然卖那么快?”

他一路念叨着,特别是想到待会要自个儿做饭,眼泪不争气地蕴满眼眶,他做的饭,是真的好难吃!

乔绵绵看青酒两个进了她家对门,这才后知后觉,“他们竟然是我们的新邻居?”

乔家旺有遇到过陆昭主仆一次,“你们不知道吗?”

乔绵绵和林夏禾一起摇头,她们出门的时候,天都亮了,还是第一次遇到陆昭两个回来。

“可能我出门早,那次是天蒙蒙亮遇到的他们。”乔家旺挑着担子进了家门,对上母亲殷切的眼神,笑着道,“娘您放心,我们都卖完了。馒头搭卤肉,还得是绵绵厉害,能想出这种吃法,那些读书的一个个馋得流口水。这是今日挣的钱,全在这里。”

林氏笑呵呵地接过钱袋子,看到钱,她就高兴,“你们辛苦了,快坐下喝杯茶。我刚切好菜,今日我来做饭,让绵绵休息一会。”

“不行!”乔绵绵、乔家兴兄妹俩异口同声道。

林氏看向他们,“怎么不行了?”

乔家兴撇开头,不敢说实话。

乔绵绵聪明多了,搂住林氏胳膊撒娇,“我一点也不累,再累也没您累。您都帮忙把菜切好,我来做就好。”说着她岔开话题,“今日家里买了什么菜?”

林氏说没有买菜,“春生送了一筐栗子来,家里不是还有豆角干么,吃这些就好。”让她做菜,是怎么简单怎么来,不可能看到荤腥。

乔绵绵心里有数了,把她娘哄走,进厨房切了一块肉,切成拇指大小,先煎出油脂,再炒糖色爆炒一会儿,最后和剥了壳的板栗一块炖煮。

在煮板栗闷肉的时候,乔绵绵把剃了肉的猪骨头放在炭火炉子上煮,同时把猪杂和猪头肉卤下去。

大约过了两刻钟,乔家兴挑着木柴进厨房时,不仅闻到板栗闷肉的酱香,还有猪骨头汤的鲜香。

平常猪骨头同样拿去卤了,用林氏的话来说,能卖一文钱是一文钱,天天自己吃,那不成猪了?

“五妹妹,好香啊!”乔家兴已经饿得咕咕叫,馋得眼睛直冒光,“还要我做什么吗?”

乔绵绵想了想,还真有一件事。

她从锅里捞出一些猪杂和卤肉,切成卤味拼盘,“你送对门去,和他们说今日不凑巧,我们是真的卖完了。以前没碰见过,不知道他们是新邻居,现在知道了,这盘卤味送他们的。”

乔绵绵想的是,对门住的是当官的,处好关系说不定能用上。毕竟她身处古代,一家子都是市井小人物,万一以后被人欺负,有个关系不错的厉害邻居,总会好一点。

而且她想到陆昭两人,就会想到青酒巴巴望着她陶罐的样子,确实很可怜。

“好嘞,我知道你的意思。”乔家兴一点就通,端着卤味拼盘过去敲门。

开门的是青酒,他手里还拿着锅铲,一脸的生无可恋。

乔家兴按妹妹的意思转述了,“这是我五妹妹刚卤好的,她是傍晚归家才发现咱们是邻居,她说你很想吃我家卤味,这个送给你们尝尝。”

“啥?”看着还冒热气的卤味拼盘,青酒眼睛瞪大的同时,大口地咽口水,“这……这真是送我们的?”

“对啊,大家都是邻居。如果你们喜欢吃,以后可以来照顾我家生意,我妹妹在街市靠南的地方卖卤味,很好找到。”乔家兴说着把盘子递过去,“你们吃完后,再把盘子送回来就好。”

“不行不行,我们不能占你们便宜。”

馋归馋,但青酒还是很有格局的,拉着要走的乔家兴,一边冲着院子里大喊,“大人,快来付钱,咱们今天不用吃烧焦的菜了!”

屋里的陆昭,没听明白怎么回事,走到门口听青酒转述一遍,得知对门就是今天卖卤肉的一家,更觉得丢人了。

“大人,快给钱。”青酒迫不及待地想吃了。

“不用,真不用。”乔家兴赶忙道,“你们刚搬来没多久,可能不太了解,咱们巷子里的人家,都是互送往来。能住在同一处,说明前世有缘分,往后大家打开门过日子,都会有互相帮衬的时候。”

顿了顿,他看向青酒,“方才听这位小哥说他做的菜焦了,想来是不善庖厨,这事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在你们厨艺练好前,这份卤味拼盘,就当是我家的一点点心意。”

说完,乔家兴行了个礼,忙转身走了。

两家的大门不远,青酒看看乔家开着的门,又看看手里的卤味拼盘,“大人,咱们还要给钱吗?”

以前在汴京,他们不会为了一盘卤味计较钱的事,现在到了临安的市井里,陆昭过上要自己买米买菜,记账算钱的日子。

他知道对于市井里的人来说,能吃上一顿肉,便是很不错的事。

“收着吧。”乔家那位小哥说得对,以后总有互相帮衬的时候。

听主子这么说,青酒立马笑弯了眼,端着卤味拼盘跑到后厨,再把煮好的饭盛出来,“大人,您快来吃。”就算再馋,主子不动筷子,他都会等着。

陆昭在汴京城里,吃过各种卤味,他没青酒那么馋,本着平常心尝试,结果一口下去,卤猪皮弹牙又入味,卤香中又带了微微的甜味,诱使人想要再接着吃。

“好吃!真的好吃!我在汴京城里,都没吃过更好吃的卤味!”青酒大口扒饭,“就是可惜,今儿的饭又有些焦了。大人您说,煮饭的火候到底怎么掌握?”

陆昭没说话,他要知道,还能让青酒日日把饭煮焦了?

青酒习惯了主子的少言寡语,特别这会是吃饭的时候,他自言自语,“哪日有空,我去乔家请教一下,他们能把卤味做那么好吃,肯定会煮饭。我说他们家怎么日日卤肉,原来是做卤肉生意,那小姑娘胆子好大,上回还敢凶匪盗。”

“吃就吃,话那么多?”陆昭习惯了食不言的规矩,给青酒夹了一块猪大肠,示意青酒快些吃。

这是他们来临安后,吃得最好的一次了。

吃饱喝足,青酒满足地揉揉自己的肚子,“等发了俸禄,我一定要去光顾乔家的摊子,这也太好吃了,难怪那些书生一个个抢着买。这日子真快,想当年,大人您可是小三元呢!”

话刚说完,青酒意识到说错了话,忙捂着嘴起身,“我……我洗碗去。”

小三元,那是从乡试到府试都夺得魁首的称呼,从本朝建立开始,考过小三元的人,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但这是青酒不能提的事。

陆昭深吸一口气,到院子里练剑,招招用尽全力。

此时的乔家,他们也吃完饭。

猪骨头炖的汤奶白而鲜甜,与卤肉夹馒头简直绝配。板栗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吸饱了五花肉的汤汁,一口下去,浓郁的肉香溢满口腔,一家人吃得嘴唇发亮,乔家兴更是连着打了几个饱嗝。

乔绵绵吃饱饭去看卤肉,林夏禾负责洗碗,乔家旺兄弟去挑水劈柴。

林氏则是被王家人喊走,王寡妇说第一次替儿子操办婚事,怕遗漏了东西,找了巷子里的邻居商量。

尽管王寡妇和吴婶子不对付,但巷子里办事,为了面子,每家人都会请,林氏便再次和吴婶子坐在一起。

两个人目光对上,吴婶子讪讪笑了下,她先开了口,“中暑好了吧?”

“第二天就好了。”林氏想到那天说的话,觉得有点太狠了,但想到女儿名声可能受到影响,这会腰又挺直了一点。

“好了就好。”吴婶子事后也后悔,他们做了那么多年邻居,是自己太冲动了。为了这个事,儿子今天回来和她大吵一架,还说再逼他,就去边疆。

她怕儿子真的去边疆,只能自个儿憋着气,心里委屈得很,觉得儿子不理解自己。

她们两个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都没听王寡妇在说什么。等大家散伙了,王寡妇才把两人叫住,“今儿真是辛苦你们了,我家二郎是个有福气的,连带家里兄弟也好了起来。今儿媒人来说了一家人,家中父亲是秀才,还有田地呢!”

听到这话,吴婶子和林氏都知道王寡妇在故意炫耀,吴婶子撇嘴道,“我劝你还是低调一点,八字没一撇就来嘚瑟,小心最后吹了。”

“我能拿来说,就是八九不离十,这点你放心。”王寡妇心想吴家的肯定是嫉妒,毕竟吴家替吴二毛找了那么多人家,现在连个影都没有。

这么一想,她心里更舒坦了,要是她家大郎娶了读书人的女儿,那可是巷子里的头一份!

吴婶子说不过王寡妇,憋着气快步回家去。

林氏正想跟上,王寡妇过来拉着她,“瞧她那个样,自个儿最势利眼,觉得吴二毛当了百户,她家就是巷子里最得意的,谁都看不上。妹子,你别和她计较,她一直那样讨人厌!”

“天色不早,我先回去了。”林氏不想和王寡妇多聊。

王寡妇却意犹未尽,“你别急啊,你家几步路就到了,我有重要的事和你说。你家夏禾的亲事不是黄了么,我找的媒人很好,要不要我把她介绍给你?你别嫌弃我说话难听,夏禾年纪不小了,再拖下去,更难找了。”

“不用你费心,想娶我家夏禾的人多得是。”林氏不傻,知道王寡妇是嘲讽她之前看不上王家大郎,现在找了个读书人家的女儿又怎么样?

说不定她家夏禾以后嫁个读书人呢!

林氏头都不回地回家去,看到院子里勤劳干活的两个女儿,她紧紧地抿着唇瓣,她家姑娘好得很,是那些人没长眼睛。

特别是那个袁强,总有他后悔的日子!

“绵绵,夏禾,你们放下扫帚别干了,把你们哥哥和祖父祖母都喊过来,娘要和大家伙说点事。”

林氏想清楚了,想要日子过得红火,就得敢于拼一把。眼下卤肉生意是好,但毎日挣的银钱到了极限,不可能再多钱。

想到吴婶子看不上自个女儿,还有王寡妇在她跟前炫耀的样子,她心里憋着一口气,一定要让家里的日子过更好,让他们都羡慕去!

不一会儿,乔绵绵姐妹把家里人都喊了过来。

林氏让大儿子关了门,再去看家里人,深吸一口气后,下定决心道,“爹娘,满仓,我想了好几天,我同意家兴和绵绵之前的提议,咱家在街市支个小食摊,你们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