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听到小女儿喊酸梅汤,“哎哟”地跑进大厅里,话里带着骂,唇角却在笑,“你这丫头,趁我不在家,就会霍霍我的东西。”
杨梅是自个儿采回来晒干,野生杨梅酸得很,只有多加糖,才能压住酸味,让人开胃。
乔满仓嘿嘿笑着,“正好我走累了,绵绵,你给爹盛一碗酸梅汤。哟,还有冰啊。”
一听有冰,林氏是真心疼了,“以后不许乱买东西,钱都交给我。你啊你,不知道像谁,一天天的爱花钱,今天挣的呢?”
“这呢。”
乔绵绵知道她娘是嘴巴上爱唠叨,实际不会拿她怎么样,现在习惯了,便不会怕了,“您数数,今天一共卖了八百多文钱,我可厉害了。娘,爹对您真好啊,一听有匪盗进城,撒腿就跑。”
说到这个,林氏微微红了脸,推着小女儿,“去去去,你个小丫头懂什么,快去做饭,你娘我快饿死了。”
“好好好,我不懂,我就知道爹关心娘。”乔绵绵说完就跑了,同时大喊一句,“二哥,你把西瓜放井水里泡着,吃完饭正好能吃。”
“今天不许吃了!”林氏看二儿子过来,立马按着西瓜,“咱家是什么地主么,留着明天吃,西瓜囊还能炒一碗菜呢。”
乔家兴看着西瓜咽口水,“娘。”
乔满仓在一旁小声道,“就让孩子们吃吧,明天吃,今天吃都是一个样。”
“就你会做好人,日子还过不过了?”林氏刚说完,见婆婆也帮着说话,只好松开手,“娘,您就宠他们吧!”
张氏看林氏进了屋子,走到儿子身边,小声问,“你媳妇怎么了,回娘家不高兴吗?”
“望春不是月份大了么,她和我岳家又住一个村子,我岳父岳母时常会去看看,大舅哥一家不太高兴,见到林氏说了些阴阳怪气的话。”
要不是乔满仓在,林氏可能就和她大哥两口子吵起来了,“还一个是心疼望春,家里没有婆婆,丈夫人不错,却和她一样,都木木的,家里的活还是揽着干。”
以前林望春在乔家,也是什么事都抢着干,她到乔家时,已经有记忆了。一开始在亲爹那没过过好日子,到了乔家怕被嫌弃,小小年纪就跟着林氏干活。
乔满仓和张氏都知道林望春懂事,但是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吃亏,毕竟她夫家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
“下回再去,就是望春快生的时候了,让林氏多交代几句。咱们不害人,也不能太老实了。”都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张氏心里舍不得。
乔满仓点点头,他跑了一天,身上出了汗,提着一桶冷水,直接去冲洗。
后厨里,乔绵绵在包饺子,放了油渣的馅,油水更多,吃起来口感会更丰富。
一旁的林夏禾,看到林氏进来,追着问姐姐怎么样。
面对女儿们,林氏只说好,“她男人还算不错,知道要当爹了,不仅在屋子附近开垦荒地,还时常进山打猎。这人啊,只要勤快一点,日子都能过好。”
“那三姐过得开心吗?”林夏禾与三姐关系最好了,因为她和三姐一样,都是娘与前夫的孩子,从小两人就一块干活,“我都许久没见到三姐,等她生了,不如我去照顾她月子?”
林氏确实在愁大女儿月子问题,让二女儿去倒是可以,但是大女儿家里还有其他兄弟,她怕影响二女儿名声,“不着急,到时候看吧。实在不行就我去,亲娘去照顾月子,谁都说不了闲话。”
到时候她回娘家住,白天去给女儿做饭,大不了多提两袋米会娘家,堵住大哥大嫂的嘴。
林夏禾许久没见姐姐,心里想念得很,她想的是自己去照顾,毕竟娘要顾着一大家子,不可能去太久。若是娘担心她的名声,她可以住外祖父家,多帮外祖父家干点事,大舅母便没话说了。
母女俩是想到一块去了,到都为对方着想,这会都没把想法说出来。
乔绵绵没生过孩子,更不会照顾人,不过她会做饭,“等三姐生了,我也去看看她,我可以给她炖补汤。”
说话间,水饺都包完了,她把西瓜瓤都挖出来,西瓜皮切成薄片,加点辣椒清炒,青色的瓜皮裹上油花,同样诱人。
乔家兴是最积极等开饭的,看着菜炒好,立马帮着端出去,“五妹妹,你给我带的馒头夹卤肉,码头那些人都快被我馋哭了。”
乔家还是一起两顿,但半中午时,乔绵绵实在饿。她忍不住给自己开小灶,但又不好意思自己吃,就拉着哥哥姐姐一块吃。
“二哥,你就知道吃。”林夏禾笑着道。
“民以食为天,天大地大,吃最大。四妹妹,吃可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乔家兴很自豪地端着炒西瓜皮出去了。
乔绵绵煮好水饺,端着上桌后,便开饭了。
水饺皮薄肉厚,一口下去,汤汁爆满口腔,乔绵绵吃了一个又一个,配上辣辣的炒西瓜皮,又能开胃解腻,她自己都吃了九分饱。
“祖母,我够了,您自个儿吃。”看着祖母夹过来的水饺,乔绵绵赶忙摆手说吃不下。
“哪里够,你二哥都吃三碗了,你才吃这么点。乖,多吃一点,你还在长身体呢。”张氏坚持让乔绵绵多吃一点。
乔绵绵只能硬着头皮吃下,不过她吃完就下桌了,怕谁再给她夹水饺。
林氏笑了起来,“娘,人家是留着肚子吃西瓜呢,您自个儿吃吧。”
“我……我也想吃西瓜!”乔家兴嘴里还塞着水饺,迫不及待地道,“咱们今年,一个都没买过。”
林氏节俭,哪里舍得买西瓜吃,这是她爹自个儿种的,非要让她挑个最大的带来。
想到上了年纪的爹娘,林氏心里愧疚,她都那么大了,还在让爹娘牵挂。离开前,她娘还悄悄给她塞钱,说她在乔家不容易,生的都是女儿,就怕她报喜不报忧。
她哪里好意思要爹娘的钱,推拒了好一会儿,才让她娘把钱收好。老人家辛辛苦苦种西瓜、种田,一年到头挣不到几两银子,全部用来贴补小辈了。
“待会都有的吃。”林氏说了一句,见大家都吃饱了,开始收拾碗筷。
乔绵绵确实想吃西瓜了,洗过手后,拿着碗和勺,和她二哥一块儿坐在门口的石块上吃西瓜,一边把脚跑在水沟里。
水沟清澈见底,冰冰凉凉的水,特别舒服。
这时一个媒婆从吴家出来,吴婶子笑盈盈地送客,“我家二毛的事,全拜托你了。你可要替他相看个好的,这是红枣,你拿去当零嘴吃。”
“哎呀你太客气了。”媒婆笑着接过油纸包,“你家小子是百户老爷,那么大的本事,多少人家都想嫁过来。你放心好了,我一定给你挑最好的。”
“我儿子确实厉害。”吴婶子笑着和媒婆挥手。
媒婆离开吴家,转而进了王家,不过没多久,乔绵绵就听到王家传来王寡妇的嚷嚷声。
“我家大郎好好的一个人,你让他去当上门女婿,做梦吧你!你到底收了人多少好处,这种缺德的事都说得出来?”王寡妇越说越气,她是穷,但没想过让大儿子去当赘婿啊。
媒婆被说得拉下脸来,“王家的,你看看你们家这个环境,真有姑娘愿意嫁过来,你让她住哪里?”
“你说我办事难看,我真是冤枉。为了你家几个儿子的事,我跑上跑下,把附近十里八村都跑了个遍,才找到这么个合适的。你想想,你家二郎也二十好几了吧,只要大郎去入赘,人家就会给你一笔钱,就算买不起新宅院,却也足够让你租房给二郎三郎娶媳妇了。”
“我说句不好听的话,你一个寡妇,夫家又没人帮忙,怎么可能让五个儿子都成家立业?”
媒婆被王寡妇骂生气了,说这话时并没有压低音量,乔绵绵和乔家兴听得西瓜都忘了吃,愣愣地看着王家方向。
其实媒婆说的是实话,王寡妇帮人做浆洗,家里养一些鸡,几个儿子也有去干活。
可临安房价高昂,实在是买不起。
被媒婆这么一说,王寡妇抿着唇,半天接不上话。
媒婆叹气道,“你有五个儿子,不差大郎给你养老,何必那么倔。那户人家是村里地主,家中田产丰厚,却只养活一个女儿,大郎入赘过去,往后都是好日子。”
“你好好想一下,人家也是看中大郎身体好,你又是个贞洁的,才选了你家。不然还有好些人想入赘呢。”
王寡妇青年守寡,却一直没再嫁人,一个人拉扯五个孩子长大,确实不容易。
个中心酸,只有她自己知道。
正因为如此,她才更要强,想给儿子们都找门好亲事。特别是与她不对付的吴家,出了个当百户的吴二毛,她心里更憋着一口气。要是自家儿子去入赘,吴家那位岂不是笑掉大牙?
媒婆走后,王寡妇才落下眼泪,但想到同样可以说亲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她的想法又动摇了。
太阳即将落山,晚霞映红了半边天,乔绵绵抬头时,依稀可以看到一些月亮。
碗里的西瓜见了底,她娘在院子里喊了句,“绵绵,家兴,快回来洗漱,天不早了。”
“好嘞!”乔绵绵拍拍裤腿,起身穿了鞋,看着院子里的野兔子,笑呵呵地凑到她娘身边,“娘,这头野兔子怎么处理?”
一看小女儿笑弯了眼睛,林氏就知道她在想什么,“知道你馋,你大姐千叮咛万嘱咐,让我绝对不要拿去卖,一定要自家留着吃。好像我平常多苛待你们,不舍得给你们吃肉一样。”
“您是最好的娘亲,哪里会苛待我们。”乔绵绵抱着她娘,一个劲的夸,“整个巷子里,不,是整个临安城,全天下都没有比您更好的娘亲了!”
“一边去,我还不知道你。”林氏假假地拍了拍小女儿,心里还是欢喜,“明天多放点配菜去炖,知道了吗?”
乔绵绵高高地应了一声好,“我都听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