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

听到这话,林氏两口子笑不出来,林氏的脸直接僵住。

乔满仓问:“什么时候的事,我们都不知道,有房牙子来看房?”

“确实没人来看房,是我大哥走商时认识的人,对方听说我家有宅院空着,看我大哥又靠谱,便和我大哥签了契约,等他办完事就会搬来。”张家小儿子道,“别人那么信任我们家,大哥让我来修缮下房子,毕竟两年没住人了。”

也是为了给对方留个好感,那可是汴京城里来的,大哥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他好好修缮。

事已成定局,乔满仓无奈叹气,林氏不死心地问卖了多少钱,她心里好有个数。

“算便宜了,就卖了九百两。要是卖给别人,肯定要一千两银子。”张家小儿子说话时,闻到阵阵卤香,“咦,谁家做卤味了,怪香的?”

他肚子“咕咕”叫了两声,忙着带人过来修缮房屋,连早饭都没吃。

乔满仓客气道,“是我家做了卤味生意,你还没吃饭吧,来我家尝一点?”

“好啊。”张家小儿子点头道。

林氏没心情招呼人,丧着脸进厨房,她家这宅院买来只要六百两,现在却能卖到一千两。

就算家里进项多了,但勒紧裤腰带,一年最多存个四百两银子,还得是省吃俭用,不见荤腥地过日子。

眼瞅着两个女儿都大了,她还没准备什么嫁妆,林氏更头疼了。

炉子上煮了稀饭,乔绵绵切了点肥肉,和雪菜一块儿爆炒,加了两根青辣椒,呛出香味后,她和林氏都忍不住咳嗽。

“你这丫头,辣椒不要钱吗?”林氏嘟囔了一句。

乔绵绵听出林氏语气不对,“娘,您不高兴啊?”

“你娘我是愁的,本来想租下对门的房子,给你大哥成亲用。结果人不声不响卖了,还卖了九百两银子,说是便宜卖了,不然要卖一千两。你看看咱们家,统共三间屋子,其中一间已经隔开,总不能把你大哥二哥那间再隔开?”

林氏越说越想叹气,末了不忘交代,“这话别和其他人说,你祖母也不行。”

“知道了娘。”乔绵绵顿了顿,“其实您可以考虑下二哥说的,咱家可以支个小食摊,从小的开始做,也用不了多少本钱,您想想,想要存下钱来,来源远比节流更重要。试一试,万一咱们一个月就挣一百两银子呢?”

临安是富庶之地,现在又是国泰民安的时候,百姓们在吃喝上多有讲究。

“哪有那么厉害?一个月能多挣十两银子,我都烧高香了。”嘴上这么说,林氏是心动了,只是还拿不定主意。

乔绵绵知道要循序渐进,林氏省钱的想法根深蒂固,她得一步步来。

端着炒好的雪菜肉丝出去,瞧见客厅里有个陌生人,她爹让她上一盘卤猪杂,才知道是对门的原户主。

早上家里吃得简单,一碗炒雪菜,还有一碗卤猪杂,每个人一碗稀饭和一个红薯。

乔绵绵看她二哥把红薯放兜里,知道二哥不够吃,把自己的掰一半递过去,“我吃不下了,二哥你帮我吃点。”

“吃不下待会吃。”乔家兴是贪吃,但不会从妹妹嘴里扣吃食,“爹娘,祖父祖母,我上工去了。”去晚了工头不要,那就一天没活干。

林夏禾和乔家旺也吃饱了,一个去给春喜楼送卤味,一个到后厨忙活起来。

张家小儿子自己吃了半碗卤猪杂,还是控制着,“真是不好意思,实在太好吃,我没注意就多吃了一些。婶子,你给我装上三碗,我带回去给我爹娘也尝尝。真是没想到,才两年没往这里来,绵绵妹妹成大厨了。”

说着他打了个饱嗝,掏出钱来放在桌上。蹭饭是蹭饭,买是买,他自家也是做生意的,不会厚着脸皮不给钱。

“哎呀,你喜欢就好,和婶子客气啥。”林氏笑呵呵地说着,钱还是收了下来。

送走张家小儿子,乔绵绵也该出摊了。连着摆了一段时间,就算去得迟了一点,也有老顾客等着。

罗大就是其中一个,“我说小姑娘,你家除了卤味,没别的卖了?”

“现在只有卤味,要是以后生意好了,可能会干个小食摊。”乔绵绵一边打包卤味,一边道。

“如果你家开小食摊,生意肯定好。我家公子就爱吃你做的卤味,就是隔三差五吃卤味,容易吃腻了,需要换换口味。”罗大道。

同来摆摊的林氏,把罗大的话放在了心里,再次动摇了摆吃食摊的想法。

这边乔绵绵母女在摆摊卖卤味,乔家其他人,则是河边清洗猪杂。

乔满仓今天没卖肉,他挑着卤猪杂过来,有林夏禾的帮忙,张氏便没来,乔有福下网捕鱼去了。

快到正午时,林夏禾把猪杂处理干净,乔满仓准备挑回去时,吴二毛正好经过。

“乔叔,我来帮您挑。”吴二毛熟稔地接过担子,“你们每天都要洗那么多吗?”

乔满仓点头说是,“二毛,你最近怎么都在家里?”

“军营里没事做,早上去练兵,下午天热便回家。我这会就是要回家去,正好经过河边,你们怎么挑那么远?”吴二毛挑着都觉得吃力。

乔满仓说没办法,“我们得在下游洗,不然上游流下脏东西,别人会说。”

他们两个在前面聊天,林夏禾提着篮子走在后边,不一会儿,乔家旺跑来了。

“不用,我来就行,没几步路了。”吴二毛没让给乔家旺,乔家旺看了他爹一眼,还是把担子接了过去。

“让家旺挑,他有的是力气。”乔满仓走到巷口,并没有跟着回家,而是去了街市。

吴二毛和林夏禾走在后头,他匆匆瞥了眼林夏禾,“夏禾,听说你不去绣房了?”

“嗯。”林夏禾走快了点,进了巷子都是邻居,大家伙都看着。

“那你就在家里帮忙?”吴二毛不懂聊什么好,越是紧张,越想不到话。等他说完,觉得自己都是废话。

这时吴婶子从家里出来,喊了句,“二毛,家里没水了,你去挑两桶水回来。”

她看了眼林夏禾,等儿子到家里后,皱眉道,“你以后别和夏禾走那么近,你是百户老爷,咱们巷子里,就属你最威风。娘已经托媒婆给你说亲,肯定能给你说个大户人家的闺女。”

在吴婶子看来,她就一个儿子,现在儿子有出息了,得说个家底殷实的人家。至于乔家,一家子人还可以,但是家底太薄。

放以前,她愿意和乔家结亲,但是现在不行。

“娘,我不是说了,我没想那么快成亲。”吴二毛黑了脸,“而且我就是个百户,又不是千户。您想让我攀高枝,大户人家还看不上我呢!”

“瞎说,你年轻有军功,瞎了眼才看不上你。”在吴婶子眼里,自个儿子就是最好的,没有人配得上儿子,“行了,你快去挑水,娘买了鸡回来,给你炖鸡汤喝。”

吴二毛沉着脸出去了,准备去挑水时,看着隔壁的王寡妇笑盈盈地出来,他喊了句婶子,王寡妇只是和他挑挑眉,急忙忙地往乔家去。

“乔婶子,在忙呢?”王寡妇先在门口停住,再笑呵呵地进去,“夏禾你真勤快啊,你这姑娘就是讨人喜欢,长得俊,人也能干。”

“婶子,您找我娘吗?”林夏禾在拔猪毛,猪杂洗干净了,现在要处理猪肉上的毛。

王寡妇说不是,“婶子是来找你,你不是会绣活么,婶子笨手笨脚的,想托你帮忙做件衣裳。”

以前林夏禾会接邻居们的女红,挣点零花,但家里现在忙,她没什么功夫了。

不过想到家里正缺钱,还是点头答应了,“那婶子我跟你去看看。”

“好嘞,你这闺女就是讨人喜欢。要是我有你这么好的闺女,我做梦都能笑醒。”王寡妇挽着林夏禾走了。

张氏意味深长地看了眼门口,喊来大孙子,“家旺你去街市看看,如果还没卖完,让你娘先回来,就说我有事找她。”

等乔家旺走后,在补渔网的乔有福说了句,“你操那么多心做什么,有林氏在,总不会让人吃了亏。”

“乔有福,你个没良心的,我是让你操心了吗?”张氏手里的刷子说着丢了过去。

她没想过让自家孩子攀高枝,但为人长辈,总是想孩子们能尽量找个好一点的。王家一共五个儿子,老大今年二十有六,比夏禾要大十岁。王寡妇还是个爱斤斤计较的,这不是说王寡妇不好,毕竟一个寡妇带那么多孩子,不精打细算根本养不活那么多孩子。

是她知道,若是夏禾嫁到王家,日子肯定比乔家还辛苦。不仅要伺候一大家子,还得想办法挣钱。

乔有福被打不敢吭声,继续补渔网。

过了半个时辰,乔家旺挑着担子回来,林氏和乔满仓一块迈过门槛,“就你宠她,说什么买什么,一只鸡多贵,咱家又不是暴富了?”

乔满仓嘿嘿笑着,“绵绵想吃,那就买一只尝一下嘛。你看你,最近都累瘦了。”

“少来这一套,你们父女俩就会说好话哄我,有本事让我钱袋子都装满,我才真的高兴。”林氏哼哼进门,到婆母身边问怎么了。

张氏带着林氏进屋去。

乔绵绵冲她爹小声说了句,“您最好了!”

“快去吧,别再说了,不然我又要被你娘骂。”乔满仓摆摆手,坐下一块儿处理猪毛。

乔绵绵提着鸡到后院,让大哥拿去放血,她烧火拔鸡毛。

今儿她打算做个辣子鸡,等鸡杀好后,切成小块,加料酒、淀粉等腌制十几分钟。等待的时间里,她把鸡杂处理干净,抓了一把泡椒出来,待会炒个泡椒鸡杂。

鸡肉腌制好后,油热下锅,炸到金黄酥脆,再捞出备用。

只是到这一步,乔家兴就从门后探出头,“五妹妹,你今日做什么?好香啊!”

“二哥你帮我抱点柴火进来。”乔绵绵听声辨人,没空去看她二哥。

鸡肉炸好后,锅里留一些底油,乔绵绵拿出她娘珍藏的花椒,和干辣椒一块小火煸炒出香味,再加葱段、生姜和蒜瓣继续翻炒出香味,再加炸好的鸡块进行调味。

最后撒点白芝麻,就能出锅了。

乔家兴迫不及待地用手拿了一块,鸡块外裹了些许红油,一口下去,外酥里嫩,汁水四溢。鸡肉的鲜和辣椒的辛辣融合得恰到好处,因为加了白糖的缘故,最后有点回甜,让人吃了一块还想再吃。

“你快端出去,我要炒鸡杂了。”乔绵绵切了一大把的泡椒,家里人多,多一点配菜才够吃。

泡椒和姜丝先在锅中用油爆香,再加入腌制过的鸡杂,这会得猛火爆炒,提前用碗装好的调料一起倒进去。不需要太久,快速地翻炒几下,就能出锅。

泡椒的酸味勾起人的食欲,过油爆炒后的光泽红亮,光是看着,乔绵绵就想吃两碗饭。

最后煮了个山药汤,清淡爽口,配味道重的两道菜正好。

乔绵绵端着汤到大厅,家里人都准备好了。

乔家兴最积极地说,“我去端饭!”

林氏这会没心情数落乔满仓大手大脚,目光一直往四女儿那看。

而此时的对门院子,陆昭和他的随从正好看了房子出来。

陆昭对着空气嗅了嗅,谁家做饭那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