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一天比一天热。
前几日刚下过一场大雨,乔家最里边的土墙塌了一面,乔家两兄弟正忙着垒墙。
他家统共三间房,不快点垒好,一家八口人住不开。
乔绵绵提来茶水,“大哥二哥快歇歇,日头毒辣得很,娘怕你们晒中暑了。”
“没事,哥哥们皮糙肉厚,这点太阳算不上什么。”乔家旺接过妹妹递过来的茶水,一口干了,忙摆手道,“倒是你绵绵,快到屋檐下待着,别让日头把你晒黑了。”
乔家兴也道,“是啊小妹,这里有我和大哥,你歇着去。”
“我得给爹送饭,不能歇呢。”乔绵绵放下茶壶,转身进了厨房,她娘林氏把包好的饭盒递了过来。
“天气热,猪肉肯定不好卖,让你爹省着点力气,别吆喝个不停,嗓子哑了还得费茶水。”林氏过日子节俭,仔细交代女儿,“送了饭就回来,娘等你开饭。”
乔家一天只吃两顿,这是早上的一顿,乔满仓天没亮就去卖肉,都是家里去送饭。
今儿吃的是油渣闷饭,里边加了番薯,看着糊糊的没食欲,其实吃起来也不咋地。
乔绵绵看了眼锅里的焖饭,心中微微叹气,她都穿来两天了,可以确认,林氏的厨艺一言难尽,和好吃两个字就搭不上边。
她也是倒霉,刚炒了老板,准备自己开个小饭店,结果一场车祸,让她穿到历史书没有的大邺。
好在前世爸妈离婚,谁都不管乔绵绵,就算她死了,也没牵挂的人,穿了就穿了,就是这个条件,有点让人想叹气。
乔家一共九口人,林氏和乔满仓是古代版重组家庭,乔绵绵则是重组后生的小女儿。
作为最小的孩子,乔绵绵自然备受宠爱,当然了,是在乔家人能力内的疼爱。但也是这样,原主被养得有点公主病,家务活一样不干,幻想着嫁给读书人,以后当秀才娘子。
正好上个月,巷子里搬来一户人家,他们家小儿子就是童生,正准备考秀才。
原主对徐童生一见钟情,巴巴地偷了肉送去,却被人给拒绝了,伤心得没脸见家人,一气之下跳了河,才让乔绵绵穿过来。
和林氏说了好,乔绵绵抱着木制的饭盒出门去,正好在门口碰到她拉网回来的祖父。
“怎么是你去送饭,让你哥哥们去,我的乖乖,你才好了没两天,要是被日头晒坏了怎么办?”乔有福心疼地喊住小孙女。
“哥哥们忙着垒墙,我正好没事做帮帮忙。我都那么大了,也该帮忙做点事。”乔绵绵不好意思在家里吃白食,一家子都忙碌,就她一个躺着,她玩得不安心。
“哎呦喂,我们绵绵长大了,知道心疼长辈了。”乔有福笑出满脸褶子,“乖乖,那你慢点,挨着墙边走,别让日头把你晒坏了。给你爹送了饭就回来,今儿祖父运气好,打了三尾鱼,待会留一条,让你娘傍晚炖给你吃。”
他满脸慈爱地看着小孙女,他家满仓再婚后,就生了一个姑娘,全家都当宝一样宠着。眼看着小孙女快及笄了,出落得越发水灵,就盼着小孙女能嫁个好人家。
乔绵绵被祖父拉着唠叨了一会,出门时,天又更热了。
她家住巷尾,一路出去有十几户人家,都是相熟的邻居,大家见到了,也会打招呼问好。
这会正是吃饭的时辰,有吃好了的,便准备出门上工。
“哟,今日是绵绵送饭啊,你爹知道了肯定高兴。”
“绵姐儿,我家春生昨儿刚摸了河螺回来,你待会带一碗回去,你爹最爱吃这个。”
“也来我家一趟,我大姑姐送了一筐梨过来,你们家拿几个去尝尝。”
“还有我家……”
从巷尾走到巷口,乔绵绵就花了好一会儿,邻居们太热情,每个看到她的,都要说上几句话。
最后经过徐家时,乔绵绵看了一眼紧闭的大门,抱着饭盒走快了一点。
这条巷子,只有徐家是新搬来的。
听说徐家祖上出过进士老爷,还在京城当过官,和他们这种普通百姓不一样,徐夫人出门都戴着帷帽,巷子里没人见过她长什么样。
乔绵绵加快了步子,拐过两条街,到她爹卖肉的摊位,她脆生生地喊了一句“爹”。
乔满仓听到是小女儿声音,赶忙转头去,“好闺女,怎么是你来,你大哥他们呢?”
“他们忙着垒墙。”乔绵绵扫了眼肉摊,她爹跟人合伙,每人分半头猪,两三天去屠宰场一次。这会已经天亮一个时辰了,肉摊上还有一半多的肉,猪杂更是一点没少,苍蝇时不时绕着飞。
“垒墙也不耽搁送饭,怎么能让你来?”乔满仓心疼地看着小女儿,“让你大哥多跑两步,也比你走得快。乖,快回去吧,天太热了。”
乔满仓出了一身汗,胳膊的汗珠止不住地流,他自己都这样,更怕小女儿受不了。
乔绵绵说她自己想来的,“我总在家里待着,人都憋坏了。再说了,我都长大了,也该帮家里干活。爹,您快吃,我帮您看着。”
乔满仓笑了,“你懂怎么卖吗?”
这时边上摊主问这是他女儿啊,乔满仓非常自豪地道,“是我家最小的闺女,你瞧瞧,天那么热还给我送饭,还得是闺女贴心,比小子好。”
乔绵绵心想,她只是来一次,她爹就这样夸自己,还真是疼闺女。
可惜原主想不开,那么好的爹娘家人不要,竟然跳河去了。
不过她占了人的身子,就替原主好好活着,现在家里穷点不怕。
只要她肯干,迟早能富裕起来。
隔壁摊主看了眼乔满仓,羡慕道,“还是满仓你命好,儿子能干,姑娘孝顺。不像我家那几个,一个个都想着自己,罢了,不说这个了,你帮我看会摊位,我回去看看,我家那娘们怎么又没来送饭。”
乔满仓说了句好,又催着乔绵绵回去,“饭盒爹会带回去,你快回去。”
乔绵绵有心再待一会儿,想着家里等着她回去开饭,就说了好。
她正准备走,今日来收税钱的官差来了。
“不是四文钱么?”乔满仓皱紧眉头。
“今儿才下的规定,以后是五文钱一天。乔摊主,告示昨日就贴了,你没去看吗?”一个官差说着,用手挑了块漂亮的肥肉,“这肉怎么卖?”
乔满仓不是每天都出摊的,昨儿他就没来卖肉,还真不知道这个事。天气太热,买肉的人少了,卖不掉的肉放不住,只能便宜送酒楼去,挣不到几个钱。
本来生意就不好做,摊位费还涨了,虽说每天一文钱,可一文钱也是钱,他家娘子是十里八乡最节俭的,要知道摊位费涨了,肯定心痛死了,
但官差都这么说了,他一个平头百姓,只能笑着解释,“家里土墙倒了,昨儿忙着垒墙,还真不知道告示的事。这肉卖别人得四十文钱,您给三十文钱就成。”
“行,你帮我切一刀,待会我来拿。”官差几个,和乔满仓这些摊主都是熟人了,他们买东西,摊主都会便宜的,谁都不想得罪他们,不然东西就不好卖了。
乔满仓利落地切了块最肥的肉,“这块肉最肥,我用荷叶包着,您随时来拿。”
送走两位官差,乔满仓立刻没了笑脸,小声嘟囔,“当官的吃得满嘴是油,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混口饭吃都难!”
乔绵绵听到她爹这么说,心里默默叹气,快步往家去了。
回家前,方才喊她拿东西的婶子大哥们,早就把东西准备好,在她经过时,跑出来把东西塞到乔绵绵手里。
“和你娘说,别舍不得放料,螺蛳得下狠料才好吃。”春生娘拍了拍乔绵绵的胳膊,她看乔绵绵白白嫩嫩的,越看越满意,这么好的模样,如果给她当儿媳妇,以后生的孙子肯定好看。而且邻里邻家,大家知根知底,多好啊。
不过乔绵绵还没及笄,前头还有个姐姐没嫁人,她不着急去说亲,再等等,等乔绵绵及笄了再说。
乔绵绵看春生娘眼中快溢出来的喜欢,正在思索时,她娘从巷尾小跑着过来。
“你这丫头,不是让你快点回来么,一家子等着你回来开饭呢。”林氏拉住女儿的手,看到螺蛳后,便知道是春生家送的。
她虽然节俭,但邻居们来往,讲的是有来有往,笑着和春生娘道谢,“多谢你们记得我家满仓爱吃螺蛳,我采了一些苦笋,夏日里吃这个好,待会我让家旺给你们送来啊!”
春生娘说不用客气,但也没真拒绝。
回去路上,母女俩又收了两家给的东西,才到家里。
林氏嫁过来前,另有两个女儿,乔满仓有两个儿子。现在林氏的大女儿出嫁了,家中剩下四个孩子,和两个老的,加起来也有八口人。
原本乔家旺兄弟都要出去做工挣钱,今儿是为了垒墙,所以都在家里。只有乔绵绵的四姐去了绣房,这会要吃饭的,加上乔绵绵一共六口人。
乔有福看到孙女回来,心疼地道,“以后还是让你哥哥们去送饭,他们男孩子皮糙肉厚不怕晒。瞧瞧,你脸都晒红了。”
乔家兄弟在一旁附和,“是啊小妹,让我们去就好。”
一家子都把乔绵绵当成宝,要是乔绵绵说想挣钱,他们能愿意吗?
乔绵绵苦恼地看着家里人,肚子突然“咕咕”叫了起来,先不想了,吃饭要紧。
天大地大,吃饱最重要。
就是傍晚的鱼,一定不能让她娘做了,连简单的焖饭,她娘都做得好难吃啊。(想哭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