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李斯子

李韬气势汹汹地走来, 一脚将这个闹事的家伙踹得平飞了出去,指着在场的官吏狱卒骂道:“你们都是木头桩子吗?叫一个役夫,不对, 这竖子竟然是个囚徒,什么时候骊山能让一个囚徒如此猖狂的。”

一名吏员跌跌撞撞扑出来, “上官容禀。”接着就迟迟疑疑地看着李韬。

李韬的眉心狠狠皱紧,道:“说。”

这吏员顶着李将军能把他烧死的视线, 头皮发麻地道:“上官,请借一步说话。”

李韬看了那家伙一眼, 人家对他露出一个挑衅的笑容。

嘿, 看来这小子的来历不浅啊。

到了骊山这地界,这有来历的,还有他不知道的?

于是李韬走到一边, 用一种特别平静的眼神看着吏员,“说说吧, 这是谁家塞进来的。”

虽然有各种赎刑的规矩, 但有时候也有那些公侯门第避免不了要服役的情况, 比如掺和进比较大的事情之中, 顶头的庇护者报不了那就只好送进来了。

送进来之后还敢嚣张的,要么是忘不了以前的威风,要么是家里的人在外面还能使上力。

不过若是能使上力, 不会把人这么放在骊山,送到咸阳栎阳蓝田这样的县衙服役, 基本上吃不了什么苦头。

而且即使非要送到骊山, 那也会提前跟他打个招呼,吃喝玩乐闯祸一等一的家伙来到这地方,没人庇护可不成。

咱骊山不是第一天送来什么王孙公子了, 但瞒着江莼和自己耳目的,这还是第一个。

吏员磕磕巴巴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下官也不甚清楚。人,是两天前,最上面的那位家臣送来的,说是犯了点小错,按律应该好好服刑的。”

李韬不耐烦:“谁家的家臣?”

最上面,最上面的谁?

陛下吗?

江莼在他身边呢,也不是因为犯错进来的啊。

吏员看了看左右,抬手挡着嘴,这是为了避免别人通过口型看出来他说的是谁的。

“正是李相,”送来的这人叫李灿,看他对李相家臣的态度,应该是李相在外面的儿子,“这件事挺不好开口的,成家人就说最好不惊动将军,让公子服刑完了直接离开。”

谁也没想到这人能因为一碗豆腐糖水闹事,李将军还正好就在附近。

李韬:他算个狗屁的公子。

李韬转头,箕坐在一块石头上的李灿对他龇牙咧嘴一笑,“李将军,咱们还是本家呢,你说你要是提前知道我就在这里,能不能把这好东西给我送来?”

说着一挥手,“不,一群低贱奴役吃的东西配不上我,你得给我送更好的来。”

李韬:狗屁的本家,我是陇西的李家,跟那不知道哪冒出来的李斯根本就扯不上关系。

李韬冷笑道:“有更好的等着你。”

手抬起,轻轻一挥,“来人,把他关小黑屋去。”

这一招还是跟何淼学的,治这些贱怂怂的家伙最管用。

“什么小黑屋,李韬,你敢关我,便等着我爹治你的罪吧。”李灿还挣扎呢,但是驻守在骊山的军队可不是白给的,铁钳似的大手摁在他肩膀上,一瞬间好像连动一下都不能。

李韬笑道:“好好的反省吧,之后我还会给你机会,让你和你爹见一面。”

然后正在火红的夕阳下拉着江莼一起看蚂蚁窝的何淼,就看到了踩着风火轮走来的李韬,走到他们面前,李韬双手撑在膝盖上喘匀了呼吸才说道:“跟你说一件罕事。”

【李韬干什么去了,吃红糖豆腐汤的时候都没看着他。】

【看他累成狗的这个样子还说不说淼淼的滑板是奇技淫巧了,早知道他就应该要一个。】

何淼那滑板,正是出自大秦工匠之手,上面还有工匠做完之后习惯性的留名呢,纯手工打磨的木轮、木板,被现代轮滑发烧友直接奉为轮滑祖师爷。

是一件被他传到现代能立即放在保护罩里进研究所博物馆的,具有现代形态的物品。

“不是,你们在干什么呢?”看到地上的一个蚂蚁窝,李韬才想起来问,“你们两个不会是无聊到在数蚂蚁吧!”

他忙得两条腿都不够用,这俩人竟然在数蚂蚁,尤其是江莼,你不是说晚上要教何淼学诗的吗?

江莼:“蚂蚁搬家中蕴含着大地理,你有什么事,说吧。”

直起身抚了抚衣袖。

网友们:---

谁能想到公子在看蚂蚁的时候,也这么讲礼仪啊。

李韬哼了声,说道:“东北角的甲辰号陶窑,有个李斯的儿子,不是他大儿子李由,也不是他二儿子李审容,更不是三儿子四儿子,而是一个咱们从来都没有听过的李灿。”

考古专家们历史专家们:李将军你多说点,我们很想完整地了解一下那个历史,尤其是李斯的后代这种细到头发丝的。

虽然很多人都说历史的魅力就是在于它有一张神秘的面纱,但我们能直播了才发现能够全面的了解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每一个活生生的人有多香。

何淼的双眼里写满了八卦:“难道是李斯的私生子?”

李韬一点都不奇怪的样子,挥挥手:“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子生在外面的人多着呢。不过他把自己的儿子安排在这骊山,还瞒得这么好,是不是有什么意图?”

眼神在何淼身上扫了一眼,看向江莼。

但是隐晦表示出担忧的李韬不知道,何淼有很多翻译器,这时心理专家组就上线了:【李韬其实是在问江莼,李斯安排他的一个儿子过来是不是为了打探你身上的秘密。】

眼睛尖利的网友也都没有错过李韬那个眼神。

李韬又自我否定:“也不对,那家伙蠢钝如猪,竟然一碗红糖豆腐汤大吵大闹,我去了竟然还跟连宗,连我祖父是陇西李崇都不知道,又是在那么个角落待着,他能有什么意图?”

【李崇?谁啊,名人吗?】

【李崇啊啊啊,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他有个孙子是历史名人,李信。始皇大大统一天下时候的得力干将,只可惜在攻楚的时候犯了轻敌的毛病,自此一颗将星陨落,连死因都没有记载。】

【如果你不知道李信,他还有个知名的孙子,李广,诗词里的“李广难封”(1)说的就是他。如果还不知道,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是李信的堂叔。】

【我滴妈,实在没想到,咱们一直好奇的李韬的身世竟然这么牛。他是李崇的孙子,李信也是李崇的孙子,这就是说李韬和李信是堂兄弟!啊啊啊,那我们能看到李信吗?】

何淼看着李韬的眼神,都不知道是该表达你怎么这么笨呢,还是敬佩呢。

竟然是李信的堂兄弟诶,能在骊山当驻军将军,还和扶苏的关系这么好,他为什么没能在历史书中留下一笔。

难道是,英年早逝了?

“何司丞,你这么看着我是什么意思?”

【哈哈哈,你还挺敏感的。】

【不过淼淼是什么眼神啊,难道是羡慕嫉妒抓狂,身边还有个隐藏的名人竟然没发现的感觉吗?】

何淼说道:“我就是想说,李将军,你来之前,有没有查一下李灿的卷宗,他是因为什么进来的?”

李韬一拍额头,“我还真给忘了。”

转身看见刘季捧着一碗糖水从后面走过去,说道:“刘季,去把那个李灿的卷宗给我找一下。找那个叫孙宏的小吏去要。”

刘季:“好的,李将军。”

【我们邦哥偷喝一碗糖水容易吗?这都是躲的第几次了。】

【我怀疑不是邦哥自己喝的,他肯定是拿去照顾役夫之中的病弱之人的。】

刘邦的确有关爱弱小的美好品质,这一点经过了大家统一认证,不管是采石场还是陶窑还是其他修路盖屋子的,年老体弱之人他都会照顾一点。

可能能当上皇帝的,身上都有这种让人愿意追随的魅力。但是刘邦跟其他皇帝,尤其是跟始皇大大的不一样的一点是,他是一个真的会偷偷给自己留一碗糖水喝的人。

刘季端着碗就去了,感觉再也没有像这次一样跟对人的,这么甜这么好吃的豆腐啊,以前跟追随的自己特别佩服的张耳恐怕都没有吃过。

走着就把手里的一碗红糖豆腐汤喝得干干净净,连个碗底都没有留,走到半路正好碰到英布,喊住人家:“把碗给我捎回去。”

英布:“忙着呢,没空。”

刘季:“你不捎回去我就告诉何司丞。”

英布:“我就不捎。”

“那我就告诉何司丞你跟里面的一个大盗认识,以前还一起劫过道。”

英布的沙包拳头差点落下来,狠狠拿走了还带着余温的碗,“我告诉何司丞你偷藏豆腐汤。”

刘季看着英布的背影笑了笑,八风不动的:“你说吧,看司丞能不能治罪我。”

砸吧了下嘴,这红糖的味道真甜啊,小时候跟大哥二哥在山上摘的一个蜂巢里掏出来的蜜也没有这么甜。

如果能得到一些奖赏,拜托驿站的传信役卒给送到沛县去,叫吕雉她们娘俩尝一尝就好了。

为了红糖,刘季没用半个时辰就把李灿的消息书面的和口头的全都给带了回来。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何淼江莼李韬转移到了室内,江莼教何淼学诗,李韬跪坐着也能打瞌睡。

刘季回来,瞅了眼案几上的《诗》就赶紧收回视线,那模样一看就是学渣一枚。

【邦哥就是现在的我,看来邦哥一点都不爱学习,难怪以后跟在他身边的大儒没有他儿子身边的多。】

【邦哥不爱学习也比你懂得多。】

【老三应该是一个比较爱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