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外国老头’的快餐店, 在丑国就近万家,在华夏也有三百家了,并且正在扩充中。

外国老头在华夏挣钱,凭什么‘蔡老头’不能在丑国做大做强。

目前的计划仅仅才100家而已, 他们的目标早晚要干败‘外国老头’。

……

颜承是真的会给人打鸡血, 他直接就给方大厨等人洗脑了。

“要做就做最强, 做全世界最大的连锁餐饮店!”

“干过外国老头!”

“让师傅有名气, 中餐才是无敌的。”

“让蔡家厨名扬天下!”

方大厨等人都已经被给激励的脑袋充血, 彻底的被吹迷糊了。为什么要休息,退什么休, 正是奋斗的年纪, 正是创业的年纪。

外国老头78岁创业, 现在他们才五六十岁, 正是拼搏的年纪,跟人家一比都是壮年,肯定要比对方更厉害!

有道是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心中有志气,人老不老,就看活着的态度了。

颜承看着激情澎湃的方大厨等人, 瞬间觉得这些老年人是最适合创业的一批人。

上面没有父母的负担,想没有恋爱的烦恼,也没有抚养孩子的压力, 他们只为自己而活了,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对,你们现在就是毫无负担的年龄!最适合创业了,有经验又有时间, 加油,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颜承做出加油的动作,万分相信这些老头们会创造奇迹。

“借老板吉言,老板给算的日子,也特别好。”

方大厨等人开心的笑了,虽然现在还没有成功,但是老板至今没有做过亏本的买卖,相信这次老板还是会赚钱。

老头们雄心壮志去,准备计划了。

颜承直接拨款一个亿美金,注册资金就是一个亿,用于购买店铺,装修以及招聘。

‘蔡老头’是独立的品牌,只不过TD公司独家赞助,每个老头身上都有2%的股份,剩余的股票将用于其他加盟的厨师。

方国华彻底的忙碌起来了,明显感觉到茂密的头发在不断的往后移。

其他老头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研究厨艺,做出最适合外国人吃的口味。

方国华则要努力学习更多的事情,比如更加努力的学习外语,如果不学习外语的话,万一被洋鬼子给骗了,那可怎么办?

比如学习如何掌管一家餐厅,如何掌管是100家餐厅,餐厅内部的人员厨师在哪里招聘,服务人员在哪里招聘。

薪资待遇该如何制定,该如何管理员工,也是一门学问……

方国华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这辈子吃过最大的苦,就是学厨师被父亲打骂。

当年他要是能有这么努力的读书学习,他相信自己已经考上大学了,不在这里受这种苦。

‘后悔,无限的后悔!’

‘当年读书的时候,要能像现在一样用功,至少能有个高中毕业证。’

方国华看见书就想睡觉,现在去开始看管理方面的书籍了,像他这种学渣,一看书就困,以前困的时候他就直接睡了。

现在不行了,现在是自己想努力,为了能够看下书,困了就拧自己大腿,大腿上都是一片青紫,人就是对自己下手要狠。

老年热血创业番,在颜承看来真是充满了戏剧性。

方国华跟父亲商量了许久之后,就发现开店没问题,老板资金非常充足,钱给的足足的,不管任何关于企业的发展过程。

钱充足,购买店铺也在进行中,而且也联系了装修……然后就发现最重要的厨师的数量不够啊!

师伯们最多的人顶多是教了十多个徒弟,甚至有一些徒弟人品不咋地。

有一些徒弟人品倒是挺好,但是人家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在国内有工作有家庭,不一定会出国工作。

照目前的景象来看,一个店里面最少要配3~5个厨师,而且随着企业以后要继续扩展,需要更多的厨师。

想做中餐厅困难的原因就是厨师必须经过培训,不像肯德基,只需要学会炸东西就可以。

中餐的菜,需要现炒才好吃,需要一定的厨师基本功。

趁着现在所有店铺还在购买装修中,师伯们的徒弟能够勉强够用,现在需要赶紧回国,要么直接招收会厨艺的厨师,要么直接培训年轻厨师。

最后方国华又找到了老板,他想问问老板是什么想法。

其实颜承更倾向于培训属于企业的新厨师,也给社会上的一些人一个学习才艺的地方。

免费培养一技之长,需要在三年之内偿还掉学费,或者是直接入职‘蔡老头’食品有限公司,必须干满三年就免除所有学费。

也相当于在回报社会,学费不高1000块钱,直接交学费也可以学到厨艺。

“不要怕麻烦,做就做的到位。学习厨师这个行业的人,可能比较穷,所以培训机构不能否放在大城市,选择一个县里。

这附近年轻人一条出路吧,商量一下在随意的家乡,整一个培训机构。以后干的好就变成培训学校了。”

颜承一锤定音,既然已经知道另一种捷径会有麻烦,不要害怕麻烦,一切从头做起。

“好的老板,那培训机构的事情,我回去跟父亲和师叔们商量一下。”

方国华点头,老板说啥就是啥。然后恭敬的离开了办公室。

颜承在TD公司总部租的办公楼,有一间属于他的办公室。

目前他是在办公室里面,每天体验上班的感受。

玩了就有这么一星期的角色扮演,每天按时按点的上班,他的感受就是真的是好烦人。

“这辈子不想当打工人,当就要当老板。”

新鲜的感觉过去之后,颜承不喜欢被窝在小办公室里的感觉,决定出去玩一玩。

他决定去硅谷转一圈,硅谷是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志。

硅谷位于丑国加州北部,靠近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尖学术机构。为硅谷的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

硅谷以其创新精神和创业文化闻名世界。这里鼓励冒险和尝试,新的想法和技术不断涌现。

此外,硅谷的风险投资行业也非常发达,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鄙人不才,手里也有投资行公司。’

颜承才想去瞅一瞅看一看,看看这个聚集,全世界优秀人才的硅谷,到底这个坑坑,有多少优秀人才,有多少好公司呢。

主要是手里有钱,他烧的慌,该玩的都玩了,该买的都买了。

还是那句话,太有钱,颜承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花了。

~~~~~

国内,腾达总部下达任务,给每一个分公司下达任务,选择一片土地,买下来。

各个分公司负责人都摸不到头,怎么突然间又要买地了呢?

听说是老板亲自下的命令,各公司负责人纷纷行动起来,在当地政府出售土地的时候,纷纷抢下一片土地。

四五十个城市都买了土地,也没见成达分公司有什么行动,但是就是买了这片土地。

分公司负责人面对着众人的疑问,回答的只有一句话:等待老板的命令。

账户上的钱终于减少了,而且还有要向银行借贷的可能性。

分公司所在地的行长则是看到了希望,纷纷推荐银行的贷款。

实在是腾达分公司信誉良好,能够偿还贷款的优秀贷款对象。

不少银行终于把款项贷出去了,各地分公司负责人执行老板的命令从来不打折。

在腾达集团开始疯狂囤地的时候,方国华和父亲方大厨已经回国,先去腾达总部报到又在周大鹏助理的帮助下,跟着好几位员工,决定回传说中的老家建培训机构。

方大厨等人开着车,栾县是有名的穷县,就连县城都是都没有几栋高楼,最高的3层楼就是供销社。

方大厨当年就是在栾县逃难,逃出去之后和自己的兄长是分离,再也没有见过了。

这些年他只是能碰到家乡人询问情况,他已经忘记了老家具体位置了。

前些年交通不便,先是跟着师傅学艺,又是闯荡找工作,以后是结婚生子养孩子,心中一直有回老家看一看的想法。

当然这些年每次遇到老家的人,甚至是附近县里的人,都要托人帮忙打听情况,可以都是杳无音信。

他又害怕得到消息,又害怕没有消息。害怕得到具体消息,大哥没了,这辈子就再没有亲人。

这次老板的话,确实是说到了方大厨的心里,既然有能力,为什么不帮衬一下家乡人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穷人家的孩子粗鲁,要么当木工瓦工苦力,要么就是厨师,理发师。

厨子是需要有人带,待遇也比较好,而且学到手可以干一辈子的职业。

栾县,县政府部门

方大厨和方国华等人来到政府部门,被门卫拦下,当知道竟然是投资以及寻亲时,通报领导。

招商局马局长正在办公室里吐槽:“上辈子杀牛了,这辈子当牛做马,招商招商,市里边都没有多少招商资金,小县城里去哪里找冤大头?”

马局长就觉得上司脑子有病,他只是一个招商局的局长而已,不是许愿池里的王八,他也想让县城富裕起来,这不是没有机会吗?

听到门卫过来喊人问问哪位领导能够解决寻亲问题时,是开着小轿车过来的人。

马局长立刻站起来了,行动十分迅速:“先让我去看看,让我瞅瞅是个什么事。”

外地口音开着轿车,过来寻亲,这不就是特别像成功招商引资案例中的例子,活生生出现在面前了。

马局长就是本地人,老家就是县下面村里的人,甭管哪个村,他都能说个123。

觉得这种寻亲的事交给他,完全没有问题呀。

一走出门,马局长就看到一个老头身边围绕着几个十分强势的穿着十分专业的男女助理,都是黑色西服,白色衬衫,打着领带,手里提着公文包。

还有人在不停的记录着情况,似乎在评价栾县的情况。

马局长赶紧热情的上前,握住老人的手,用特别朴素的方言说道:“老乡,我看你眼熟呢,你是本地人,你是哪个村的。不是给你吹,我在本地住了几十年,祖上辈辈都是本地人。

远的地方不说,附近县里的村我可都是熟悉的。有啥事儿你就跟我说,没毛病。”

被紧紧拉住手的方大厨,听到这句话,内心当中却像是找到了主心骨。

方大厨再次听到这熟悉的家乡的声音,有一种要哭的感觉。“几十年前战乱,我们全家逃跑,我和我哥哥失散了,父母告诉我们活下去就行,无论在哪里活下去都行。”

方大厨忍不住擦擦眼泪,这些年他差不多已经要将父母的容颜忘却了,但是父母所说的话却一直没有忘记,一直铭记在心。

那就是活下去,无论如何要活下去。

马局长忍不住叹口气,他心疼眼前的老哥哥呀,都怪鬼子,都是鬼子的错。

“既然回来了,咱们就好好的找亲人,别着急,我先给你们办理居住,先查查户籍档案。”

“那些年失散的人太多了,这些年也有不少人回到家乡找亲人。所以有不少人都留了备案。”

方局长亲自带领方大厨等人去记录情况,户籍科的员工看到是马局长,赶紧行动起来,帮忙记录情况,查阅资料。

“当年我家就是贫农出身,爷爷以前给地主放过牛,梦想就是给家里买上一只牛,所以给大哥和我取名方大牛和方二牛。

当时的村庄名字好像叫……叫什么方庄。

我就记着以前村里好像有一个地主,地主是县里都有名的有钱人。所以我们村还是挺有名的。”

方大厨记忆中的线索太少,马局长可是本地人被这么一说,他觉得该回家问问老父亲。

问一问老人果然有线索,就是非常有名的黄方庄,黄地主有名的有钱人,而且是个无比抠门的人。

最有代表性质的抠门事件,就是黄地主去别人家吃席,有屎也要憋回家,据他说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别人休想占他一分便宜。

因为太抠门了,还有人亲眼目睹黄地主在天寒地冷的情况下在路边拉了坨屎,插上了个棍。

然后回家的时候,拎着木棍回家了。

自此之后,黄地主抠门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栾县。

直到现在栾县老百姓说别人抠门,就说他像黄地主。绝对会把这个人气到脑袋冒烟。

只不过黄方庄,已经不叫黄方庄,后来并进了红旗大队,当年的老人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了。

红旗大队,天气转冷之后,地里也没啥活了,翻翻地,冬天来临把地里的一些虫子冻死,来年还能有个好收成。

还有不少老百姓都在地里干活,然后就看见一连三辆小轿车出现。

不少人在看热闹,小孩子们围了上来,连村里干活的人也围着上来,黄村长赶紧跑了上来。

“马局长,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黄村长赶紧握着马局长的手,然后好奇的看一下,这一会儿明显细皮内肉的不像农村人。

马局长把黄村长拉到一边:“有人回家寻亲以前黄方庄的人,你知道那些年战乱逃出去了很多人,现在想回家寻亲,甚至还有钱,可能给县里投资。你懂的?”

黄村长表示:明白明白。

黄村长以前就是黄方庄的人,以前那个庄子里面就是两种姓氏,两家老祖宗也是逃难,过来就是两族人被分配到了一起,所以才取的黄方庄。

“咱们小时候可能还在一起玩呢,都给地主家卖力,当长工。”

“走走走,咱们去村委会,坐着聊,我把村里的老人叫来,咱们一起想一想。”

黄村长热情地招呼着众人去村委会,又让人去把村里老人叫来。

方大厨等人也跟着一起来,到了村支部坐下,慢慢的等待着命运的抉择。

黄村长一听方大牛和方二牛的名字。想了又想,把村里的老人都叫来一起想人。

还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想了之后说出来:“方树根家的孙子吧,当年兄弟两个人,当年逃难之后,有一些人又回来了,有一些人就再也没回来了。”

方大厨兴奋的说道:“对!对!我爷爷就叫方树根。”

方大厨非常兴奋,他有一种找到了‘根’的感觉,就像以前有很多人想着落叶归根回到生自己养自己的地方。

80岁多的老人擦擦眼泪:“二牛,我是你六爷爷,当时我还带你去河里抓过鱼。”

方大厨尴尬了,他只是想回来找哥哥,没有,想回来认爷爷。

黄村长看到这种场景赶紧说道:“别说这些话了,还是赶紧寻找方大牛的线索,有人知道方大牛这些年回来过吗?”

“没有吧,但是十多年前好像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过来这边问过事儿,那年轻的小伙子好像姓林。”

“对对对,好像就是隔壁县,什么什么村里,过来找过方二牛。”

“15年前吧,”

“不是,是16年前了。”

“……”

一群老头老太太不停的反驳对方,然后把线索一点点的说出来。

方大厨有一种预感,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哥哥,有一种终于找到线索的感觉。

“我们去隔壁县!”方大厨的腿都软了,被自己的儿子搀扶着,眼睛里却充满了希望和欢喜。

方国华无法理解父亲,但是想想,如果是自己的亲兄弟,这个世上还有和自己留着一样血液的亲人,流失在外自己也会这样吧。

一群人甚至还拉上了黄村长,又一起去了隔壁县,通过打听之后找到了林家。

梨村,村里有很多梨树,据说以前专门卖给宫里,有名的梨树。

方大牛当年腿摔断,逃到了隔壁县之后,钻进了林家的柴火堆。

阴差阳错成了林家的上门女婿,只不过方大牛的腿当年断了,没有经过良好的医治,就彻底的走路一瘸一拐。

因为学了无法干农活,方大牛认字就看治愈果树的书籍,成了村里能治果树的能人,他家的梨树又甜又大,每年都能卖个好收益。

就凭借着这个手艺,方大牛入赘却非常受尊重,因为当年老人都知道方大牛真正的情况是怎样。

林家也不是特别无礼之人,前面两个儿子都随了林家姓,后边的一儿一女都跟随着方大牛的姓氏。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甚至腿到了冷的时候都会疼痛难忍。

十多年前,方大牛因为自己走不了,所以就让大儿子走了一趟,但是并没有找到弟弟。

方大牛拄着拐杖,打算去自家的果树林转一圈,目前已经给上面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女儿已经订婚到隔壁村,剩下唯一的儿子,他是打算过继给弟弟。

只是他这个打算从来没跟任何人说过,他打算等自己死的时候再告诉儿子。

方犇是他的三儿子,方大牛现在回想起以前爷爷的梦想,他忍不住好像好像这辈子真的没养过牛。

没关系,他的儿子又叫方犇,希望以后碰到自己弟弟的时候能告诉他,相信自己弟弟看了这么多牛,也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

方大牛在林子里面交给两个大儿子林解放和林军,该如何为梨树治病。

当年他想当兵,受伤了当不了,不能报仇雪恨,也是一件遗憾。

“爹呀!!快点回来呀,你弟弟来了。”

大儿媳妇嗷嗷叫,本来挺庄重的人,现在却激动的手舞足蹈了。

方大牛还以为自己听错,又听了一遍,发现还是一模一样的呼喊声:“老大老二,赶紧背着我走!”

林解放:“爹,我背着你跑。老二拿着拐杖!”

林军立刻收拾着拐杖王家,两个人可是听到了呼喊声都觉得惊讶。

林家,二儿媳妇正在杀鸡,刀磨的快快的,准备做一顿好吃的饭菜。

林红霞正在热情的招待小叔子方二牛,长辈又没留下什么遗产,而且小叔子也是丈夫一生的遗憾。

看着小叔子开着小轿车过来的,明显混的好,人家来找兄弟了,到时候谁沾谁的光,还不一定呢。

林红霞介绍自己是嫂子,并且已经准备了茶水,他们家家庭条件在村子里来说还算不错,能吃饱。

连续娶了两个儿媳妇之后,家里确实也开始有点紧张了。

林红霞小心的问道:“二牛兄弟,以前在哪里工作,现在退休了?”

方二牛喝点茶水,希望可以看到自己大哥,眼睛盯着门外,漫不经心的说:“大嫂不用客气,以前在工厂当厨子,后来去丑国领事馆工作,退休之后跟着老板,去过不少国家。”

林红霞都瞪大了眼睛,万万没想到,这小叔子还如此的有能力,出国的能耐人啊!

其他人听到这话,尤其是方犇激动的直跺脚,二叔竟如此能耐!

林家人如此激动,是因为他们确定方二牛就是小叔,因为他们兄弟两个人长得太像了。

只不过一个瘦一个胖,但是五官特别相似。

方犇拉过方国华,嘴里叫着哥:“哥,你怎么不看看我?咱俩长得也像,咱俩长得最少有五分像。”

方国华确实觉得对方好像自己儿子两三分,这时才露出了笑容:“好好,你叫方犇,哈哈哈~”

方国华也有一种,这就是血缘亲人的感觉,因为看长相,他们都有一点相似之处。

很快从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方大厨直接站起来,当看到头发都有些花白的老人,真的是太像自己哥哥。

“二牛?!真的是你,你可长得真胖乎。”方大牛踉跄的走过去,拍拍自己的兄弟,兄弟二人终于拥抱到一起嚎啕大哭。

他们想起早王的父母,想起这些年的困苦,想起几十年思念对方的心情。

“哥啊!!我真以为你死了,我都已经准备把我们家的老三过继给你。”

方大厨不停的哭泣着,说着自己要临死之前做的决定。

方国华都愣住了,直接闭上了嘴巴,他忍不住为自家老三偷偷庆幸,差点就过继给大伯了。

方大牛此时却笑了,拍拍方大厨:“咱兄弟两个人想的是真到一起了,我也准备把老三,临死之前,过继给你,让你在地下里也有香火。”

兄弟二人看着对方哈哈一笑,似乎这些年未见也没有磨灭对方的感情。亲情就是这么的不讲道理。

兄弟二人开始交流这些年他们自己的所见所闻,知道对方结婚生子,一切安定。

决定以后常常联系,留下地址。他们也知道,以后见一面少一面。

而且也知道他们都有各自的家庭,而各自的儿女有各自的生活,不可能为了对方而放弃现在的生活。

感情到了就可以了,以后他们又多了一门亲人了,这就是好事。

知道兄弟还活着,活得很好,那就足够了。

林家人则是看着那些穿着西装的员工,他们嘴里说的都是普通话,手里面不停的记忆着所有的笔记。

将所见所闻全部都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有用的资料。

马局长也特别好奇这些人在记录什么?捡了几个梨,送过去问道:“同志们,你们在干什么?记录什么呢。”

为首的张娟助理推推金丝眼眶,她也是京城科技学院毕业的学生,凭借着努力在助理中脱颖而出,即将接任木助理工作的,跟在老板身边工作。

所有人都知道跟在老板身边,最能被看到能力,就像以前的孙红忠学长一样,目前已经是TD4s店的总负责人,还要掌管东亚国家的4s店,老牛了!

张娟助理淡定地说道:“在进行综合的打分,看看有没有开发的潜力,以及收集各地的信息。”

马局长不懂专业名词,但是总觉得这些人说的挺牛:“我听说你们还想做投资,不知道搞什么投资呢?”

“腾达集团,旗下有十多个企业,工作人员超过10万人,在国外也有属于自己的公司。每年交税上亿。

目前公司新注册的公司,准备在丑国直接开100家餐厅,以后需要扩张多少是堪比肯德基,5年目标1万家餐厅。

所以企业需要培养大量的技术型人才,也就是厨师,腾达总部准备免费在一个地区培训厨师。

培训一年或者两年时间,全程不收学费,但是并不是免费的,他们需要在企业当中就业三年用来偿还学费。

或者说不在企业中就职,未来三年要偿还2000元学费钱。”

张娟助理推推眼镜,将这件事情全盘而出,毕竟他们做的是好事,这是全程往里面搭钱的。

前期免除学费,后期还有工作或者不想去企业工作,还可以靠自己工资慢慢偿还。

马局长张大嘴,恍然大悟,原来是技校啊!

但是想想对方真是大手笔呀,这个厨师技校,如果开在了本县,带动当地就业。甚至有很多外地人都会来学厨艺。

学完就可以出国就业,甚至在国内就业,多好的一件事情吧。

“这种事情一定要放在栾县,栾县政府支持,会是大力支持。你可知道我们县可穷了。很多年轻人没有出路。……”

马局长开始诉苦,确实他们县很穷,而且是有名的贫困县。

张娟等人却在吃梨,这梨是真好吃,又甜又好吃,决定带回去当特产。

只有张娟将这件事情记下来,并且准备将这件事情报告给老板,而且把梨也直接用空运,送到老板手中。

‘不要怕花钱,老板不是小气人。’

张娟是个女生,非常细心,做事非常有心。

经过考察之后,并且给老板打了电话,而且在方大厨的恳求下,方大厨决定留在栾县,他要当技校的校长。

本来就打算弄个培训机构,栾县政府实在是太配合了,然后这件事情就被市里边知道了。

阳市里觉得这是件好事,决定市里边直接给批地,而且市里交通发达,还能招收其他地方的学生。

然后这件事情就从培训机构变成了培训技校,后来又觉得这么大的学校光教厨艺有点不行啊,不如再教点维修技术吧。

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后汽车会越来越普及,而汽修行业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员工。

厨艺,汽修工都有了,要不要再培训一点其他的技校,比如电工,瓦工,木工……

技校不能只有一两个专业,怎么也得多凑几个专业。

这些建议,全部都是阳市的领导帮忙想的,甚至还有一些需要技术的工种。

方大厨都愣了:不是……领导你慢慢说,怎么这事就变成了技校,而且这些技工全部都需要免费入校吗?

阳市领导:哎呀呀,不要客气嘛。要做就做到最好,光是厨艺又怎么办?你怎么确定你们老板未来就一定光做这一个生意。可能他需要大把的人才。

方大厨:转不了啊,脑子不转了,被说服了。

阳市领导直接给统计出来了十个专业,最后这些专业可能还会增加呢。

~~~~

丑国,颜承已经吃上空运过来的梨,很好吃,尤其是冰镇过后,又水又甜。

而且吃梨还败火,颜承真的很喜欢吃这个梨,他觉得张娟助理很厉害,头一次有助理给他买特产。

“加倍补贴,直接给张娟助理!”

颜承吃着梨直接吩咐下去,好吃的梨运过来十箱,光运费都够买全村的梨,甚至可以买三年。

国内张娟助理直接收到了补助,兴奋的都蹦起来了,果然有回报,她就知道老板特别的讲究!

颜承决定这个报告慢慢来看,他从来可没有想开一个技校,学校的责任重大,他还没有承担的想法。

他害怕耽误人家学生,只招收厨艺,他这里有地方给员工工作。而且也不是人人都有工作,他也得选择品行好的员工。

先给朋友们去送‘梨’,本来和朋友之间不能送梨,因为有分离的意思。

颜承没有想太多,反正就是阿曼达一箱,比较熟悉的人都送到了。

颜承对外宣称就是:古代皇家特产,独享的美食不对外出售的存在。

就通过他的一包装,吃到的人都觉得十分好吃。

阿曼达简直就是伸手党,他很喜欢:“给我,我还要吃!我发现我最近牙疼上火,嗓子难受,梨让我吃的很舒服。”

颜承直接让厨师煲梨水:“冰糖雪梨,润嗓清肺,喝了之后会很舒服的。”

经过两天休息,阿曼达终于可以说话了,上火上的很难受。

因为中东即将再次陷入混乱,已经局部的摩擦开始了,只不过这些消息还没对外发送。

阿曼达为家里人焦虑,为国家焦虑,所以一肚子的火。吃药都压不下去的大火气。喝了两天的冰糖雪梨,觉得舒服多了。

颜承不知道朋友的焦虑,他正在看技校的建设和投入。

如果按照这种发展,那就不能每个专业都免费了,因为免费的东西没人珍惜,厨师照样免费,等以后不缺厨师,再要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