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他跋山涉水回到部队时, 已经下午六点了,幸好现在是夏天,太阳下山晚, 现在外面还很亮。
“班长,这是乡亲给我的鸡蛋, 你收下给大家添道菜吧!”
赵想照常把鸡蛋交给炊事班的班长, 让他做给大家吃。
“好的,赵军医。”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炊事班长很自然地接了过去。
他们赵军医不仅人长得俊医术好,还时常有村民送自家的东西感激他
赵想又是住宿舍的, 这些东西自然是交给炊事班, 让他们给大家做了添菜。
所以赵想哪怕单独开火, 其他人也没资格指责的。只是赵想性子好, 从不搞特殊而已。
当晚上大家看到今天多了一道番茄炒蛋,知道又是老百姓给赵军医的谢礼。
其实吃着番茄炒蛋,在场的战士和军医护士们,都有些心虚的。
这几年赵想送到炊事班的食物可不少,所有人都沾了他的光才能吃上,可是当发现赵军医碗里多了几块肉后,就有人不高兴了。
虽然赵军医没有生气, 但是大家还是对那几个最爱在背后说人坏话的人怒目而视。
“走了走了。”
那几个平时品性不太好, 又心胸狭窄的人赶吃完晚饭溜了。
“赵军医,这是你的晚餐。”
炊事班长看到赵想, 立即把赵想的晚餐端出来。
“谢谢。”
赵想端着晚餐找了个角落吃饭,当他把米饭吃得差不多时, 突然发现米饭下面还有肉。
他抬头看了眼炊事班长,只见他朝自己笑着点了点头后又摇了摇头。
赵想立即明白, 这是炊事班给自己开的小灶。赵想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不然就是给炊事班长添麻烦了。
所以他只能把肉和米饭混着一起吃,不让大家发现米饭下的猫腻。
晚饭后,赵想故意走到最后,这时食堂剩下赵想和炊事班的人。
“班长,不用故意照顾我,这样对你们不好。”
赵想怕事情败露后,对炊事班有影响。
“赵军医放心吧,这是上面批准的。不过为了不给你添麻烦,所以我们才想了这个办法。”
炊事班长摇头,没有上面的批准,他们也不敢这么做啊!
如果是一般的蔬菜水果,他们偷渡一点也没什么,可肉食都是有量的,他们也不敢在这上面动手脚啊!
“啊?”
赵想愣住了。
“你的身体上面很关心,本来说是给你单独开小灶,可是又怕大家心生不满,所以才让我们想办法。”
炊事班长和他的兵都不认为赵想吃小灶有什么问题,相反他们觉得整个部队最有资格吃小灶的人非赵军医莫属了。
这些年,不说赵想拿回来的食物,就说老百姓送来感激赵想的食物,那可是一点也不少,养好几个赵军医都绰绰有余了。
然而赵军医从没有搞过特殊,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别说上面了,就连他们这些普通士兵都心疼赵军医。
和其他人不同,炊事班算是和赵想接触最多的普通士兵,因为他吃饭时间总是不定。
有时候赵军医甚至都来不及吃饭,要不是他家人送饭来,赵军医错过了食堂吃饭时间,就得饿肚子了。
还有炊事班长,有一次半夜生病,也是赵想来给他诊治的。
赵军医不顾半夜,还是在寒冬,只穿了一件外套就来给他看病,这些事炊事班长都记在心里呢!
一位医术好,医德好,人品好,性子好的军医,可是很受大家尊重的。
要不是不想让那些子小人胡说八道,炊事班长也不用想这样的办法给赵想加餐。
“谢谢。”
赵想最后还是接受了大家的好意,他再固执就是浪费大家的心意了。
“赵军医不用说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炊事班的人乐呵呵地说道。
赵想微微一笑:“过来,我给你们把把脉吧!”
“好,谢谢赵军医。”
一听赵想要替他们把脉,一个个排队让赵想看。
这位可是他们本地的名医,能让赵军医亲自出手看病,那可是求之不得的事。平时只有生病的乡亲和战士才有这个资格,没想到他们今天也有这个荣幸。
赵想的医术当然好了,当然给最晚参军的小战士把脉时,眉头皱了起来。
“赵军医,我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
小战士战战兢兢地问道,赵想的神情让他害怕。
“没事的,发现得早好治,我开点药你喝上两个月就好了。”
赵想抬头朝小战士笑了笑。
他身体是有点问题,幸好发现得早,现在还很好治疗,再晚几个月病发再来治就不好治了。
“谢谢赵军医,谢谢赵军医。”
小战士赶紧说道,同时也庆幸自己今天让赵军医把脉了。
“最近每天给他多吃点鸡蛋和牛奶,身体要补充足的营养。”
这句话是赵想对炊事班长说的。
“可以用我的小灶,这样就不算违规了。”
“谢谢赵军医,不用了。我们可以跟上面申请,小常是生病,可以吃病号饭的。”
炊事班长谢过了赵想的好意,他们哪能用他的份额呢!
本来一天也就多一点肉食,要是让给小常赵军医的身体就无法补充营养了。光看体型,赵医军还没有小常壮实呢!
“行吧!那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实在不行用我的也没事,小常的身体更重要。”
赵想和他们又说了几句才离开。
“赵军医真好啊,我特别喜欢和赵军医待一块,感觉站在他身边全身都很轻松,要是能一直和他在一起做事就好了。”
小常望着赵想的背影对大家说道。
“行了,你小子还不满足了是吧?赶紧去捡药,捡完回来熬了喝。”
炊事班长一只手按在他头上说道。
“好嘞。”
小常拿着赵想开的药去药房捡药了,幸好大多数都是一些普通药材,只有一两味道稍贵一点,靠他的补贴喝两个月药也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
就是炊事班每天有药味,让大家很好奇。
当他们知道是赵军医给小常开的药后,自然要问清楚原因了。
这一问,赵想的名声就更大了,一个能早早看出身体有恙的名医,就算身体没事让他看看也是好的。
“小方,怎么回事?”
周三赵想上班,看着他诊室外已经排起了长龙的病人,忍不住驻足问朝他跑来的护士。
“赵军医,好多城里的人都来咱们医院找你求医。大家都是听说了你的医术好,闻名而来的。”
方护士又兴奋又担心地说道。
“?”
赵想一怔,然后就开始头疼,这么多病人他要看到猴年马月去啊!
不过人家来都来了,他又不能把人赶回去。
“他们都挂号了吗?”
赵想问她。
“挂了,因为不是本地人,所以医院收了他们挂号费。”
早前也有人被自家亲戚介绍来找赵想看病,不过赵想不收挂号费是给本地乡亲的优惠,也是为了让部队和当地的百姓更好地交流。
人数少时,赵想不收也没什么,可人一多不收就不行了。
于是今天的外地人都收起了挂号费,挂一个号也不贵,一般家庭都拿得出来。
因此大家也没闹事,老老实实去交钱拿号。
早点交钱,拿到的号码也排在前面一些。要是有人舍不得那点挂号费,还趁早离开吧,这样和他们抢号码的人还能少一点。
“好,那我进去了,你按着顺序叫人。”
“是,赵军医。”
赵想朝排队的病人点了点头,走进了自己的诊室,换上了白大褂。
“一号,进去吧!”
小方站在门口开始叫号。
“我是一号,我是一号。”
一号站在外面,听到叫号立即拿着手上的号码牌走了进去。
“同志请坐,把手给我。你是哪里不舒服?”
赵想戴着口罩,询问病人。
“好的,赵军医。”
对方是个老实人,他把手掌放在赵想的手上。
“……”
赵想口罩下的嘴角抽了抽,把病人的手放在脉枕上。
“对不起,赵医生。”
病人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的行为有些不妥,赶紧道歉。
“无事。”
赵想不在意地摇了摇头。
“赵医生,我最近老是吃不下饭,还觉得肚子胀得很,也不晓得是啥原因?”
病人是个老饕,特别喜欢各种美食。
现在吃不下饭,那可真是比杀了他还难受。
“……积食了。”
看了对方一眼,写了一下健胃消食的方子。
“哈?”
对方傻眼。
“吃饭要有节制,下次可别再胡吃海喝了,就算你不怕长胖,也要考虑到身体健康。”
赵想叮嘱了对方几句,便让他去抓药了。
“二号。”
一名遮着脸的女子走了进来。
“赵医生,你看我脸上长了好多包包,这是什么啊?我正说亲呢,这样怎么出去见人啊!”
“别急,让我看看好吗?”
赵想轻声细语地安抚着女子,知道女性最在乎容貌,脸上长满了痘痘确实很影响美观不说,甚至还有些恶心人。
这对一位女性的打击是很大的,时间一长对她的性格工作都会造成影响的。
“好。”
女子拿下遮住脸的手帕,让他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脸上的痘痘。
赵想又是把脉又是询问,然后又仔细观察了她脸上的痘痘。
“你这个除了吃药,还要外敷,这样才能除去脸上的痘痘,平时也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免得它复发。放心吧,只要你照我说的做,很快就能好了。”
赵想写了两张方子给她。
“谢谢赵医生,我去看了好多医生,可是他们看过后我脸上的包包更多了。”
女子感激地说道,只要赵想没骗她,脸上的包包很快就能消散,恢复她以前的容貌。
“你这个情况有点特殊,脸上的痘痘除了自然生长外,还有一部分是细菌感染,所以不能光吃药,还得外敷。”
赵想又说了一句话安慰她,让她重新建立起了信心。
“谢谢,谢谢……”
最后她是带着真诚的感激走的。
她不怕赵想骗自己,因为赵想开了一个月的药,还没有她在市里一个星期的药贵。
而且还是内服和外用两个药方,那价格太良心了。
看大家都是愁眉苦脸得进去,然后高高兴兴地出来,外面等待的病人更加安心了。
大家也不焦虑了,就这样在外面排着队,找前后排队的人聊天。
即使赵想很努力很努力地看了,连中午饭都没吃两口,晚饭也没吃,看到晚上九点多还有几十个人没看。
“现在太晚了,大家明天再来吧!放心明天你们拿着号码牌过来,到时先看你们。”
部队立即有领导过来安排这些病人,镇上有招待所,挤一挤也能安排得下。
病人看着一脸疲惫的赵想,大家也知道这个时候先离开才是正确的,医生也是人,忙了一天再看下去他也顶不住了。
等剩下的病人离开,赵想才赶紧拿起杯子急忙喝了一杯水。
“赵想,你没事吧?这小脸白的,赶紧回去休息。我让食堂给你准备了晚饭,已经送去宿舍了。”
首长走过来,一脸忧心地看着他。
“首长,我没事。”
赵想撑着桌子站起来给首长敬礼。
“行了,别这么多礼了,赶紧回去休息,小心身体。”“是,首长。”
首长亲自出来赶人,赵想当然是接受他的好意回去休息了。
吃了迟到的晚餐,看着面条下面摆着的鸡蛋和炒肉,赵想笑着吃完了。
然后又去洗澡洗脸漱口,头发随便擦了一下就干了,毕竟是寸头很容易擦干的。
躺下不过几秒就睡着了,可见他这一天确实累得不行。
第二天的人数相对昨天要少一些,因此赵想赶在晚上九点前看完了所有的病人,不过也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连续一个星期,赵想每天都要看大量的病人,周末甚至都没时间休息,因为周末有好多不上班的人也来求医。
赵想不能下乡,只能安排一部分军医去乡下回访,看看那些病人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
“老师的地址写的就是这里了,家里怎么没人啊?”
接受了老师安排的任务,两名军医背着药箱来到地址上的人家户,却发现大门紧锁,本该在家的老人却不在家。
更重要的是,这门上贴着白色的对联。
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两人面面相觑。
“两位军人同志,你们是找这家的人吗?”
有村人路过,看到两个穿着军装的人站在坝子里,好奇地问道。
“是啊老乡,你知道这家人去哪里了吗?我们赵老师现在走不开,特意安排我们过来回访。”
也许他身上的军装和赵想的一样,村民看了也愿意和他们说话。
“你们以后不用来了,他半个月前就没了,还是村子里的人帮忙把他安葬了的。”
村民说完就走了,不是他不想和这两位军人多说几句,而是他要去田里忙,没时间招待他们。
如果来人是赵军医的话,他大不了不干活也得把人请回自家烧碗荷包蛋。
换人了那就没必要了,他忙着呢!
被扔下的两名军医傻傻地看着对方离开,只能拿着下一个地址继续回访了。
别说一天走下来,他们的收获挺大的,起码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老师的医术有多厉害。
那些他们根本治不了的病,老师给了他们治疗方案,只要按照老师的方案给大家看病,他们感觉自己的医术都有进步了。
看来老师说得对,要时常下乡走走,光在医院看病也有局限性。
一天走下来,大家除了医术有进步外,更多的还是累。
他们背着药箱,走了一天的山路,虽然中午是在乡亲们家吃的,没饿着也没渴到,可就是累得慌。
毕竟山路不同于平坦的大马路,一点也不好走,累是当然的。
“怎么样?”
下午看完病人的赵想,在学生们回来后,站在大门口迎接他们。
“老师,好累啊!不过收获也挺多的。”
军医们一个个都很兴奋,他们决定以后没事的话就不休假了,跟着老师出去一起下乡给乡亲们看病。
“行了,赶紧回去休息吧!回头写八百字的感想给我。”
赵想布置了作业,作为学生怎么能不写作业呢?
“是,老师。”
军医们一点抱怨都没有,都答应了下来。
安排完学生,赵想才去吃晚饭。
老实说,他最近晚餐都吃得晚,不是他不想早点吃,而是病人太多了。
忧愁,这种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部队也愁呢,以前病人就不算少,毕竟周围的老百姓都来他们医院看病。可是他们部队医院规模不大,能收纳的病人也有限。
而且整个部队医院说句不好听的,大多数病人都是赵想一个人治疗的,因为其他军医的医术无法和赵想比,大家也更信任赵想。
结果现在市里也来了一大堆的病人,大家还是冲着赵想的名气来的,自然医院也不能帮赵想分担多少。
于是大家就可以看到赵想诊所前排着长龙,其他医生那里没几个病人。
那几个病人还是看赵想这里太多人,自己又只是一点感冒,这才找了别的军医看。
就连战士们,也更愿意找赵想看,只是赵想这里的乡亲太多,让他们不得不找别的军医看病。
“不是你小子能不能给我一点好脸色?”
李军医看着小战士,一脸不爽地说道。
“不能,赵军医比李军医你厉害多了。”
小战士也不怕他,直接实话实说。
“你不怕我给穿小鞋啊?敢这么说我?”
李军医挥手上的针威胁道。
“你敢,小心我告诉赵军医去,他会处罚你的。”
小战士才不怕呢,他们部队的人都知道,医院里的军医最怕的就是赵军医了,他可是军医们的老师。
“算你小子狠。”
李军医确实不敢,他老师别的事都好说,可是唯有医德要求甚是严格,他敢给小战士穿小鞋,那老师就会把他罚到怀疑人生。
“哼,所以我才不怕你呢!”
小战士抬一仰,一副什么也不怕的样子气得李军医牙痒痒,扎针的时候忍不住力气大了点。
“啊~痛。”
小战士抱着手臂叫痛。
“行了,别叫了,再叫你也要扎针。”
臭小子,我是不敢给你穿小鞋,可是扎针哪有不疼的对吧?
李军医阴恻恻地想到。
小战士泪眼汪汪地被扎了好几针,每一针都让他痛到不行。
“李军医,你医术太差了,赵军医扎针一点也不痛。”
“你之前不是说了吗?我老师的医术好啊,我医术不如老师,扎针肯定痛的。”
李军医笑得很和蔼,就是看着有点不怀好意的样子。
“呜。”小战士哭了,他刚才不该嘴贱的。
不到十八岁的小战士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后悔,什么叫言多必失。
李军医也没和小战士多计较,知道他年纪小,性子活泼,让他痛了几针后就恢复了正常的扎针手法。
“咦?不那么痛了?”
小战眨眼还带着泪珠的睫毛,好奇地看着自己的手臂。
“下次再嘴贱,就不是痛几针了,知道吗?”
李军医拿着针挥了挥说道。
“知道了,我错了,对不起李军医,其实你的医术也没那么差嘛!”
小战士真的知道错了。
“嘿,你这小子说话也太不中听了。行了,这一次就原谅你了。”
李军医看他又要和自己道歉赶紧说道,他一个大老爷们不会和一个小战士计较的。这娃才入伍没多久,性子还没打磨好,还跟个孩子似的。
嗯,没满十八岁,确实还是个孩子。
“谢谢李军医。”
小战士站起来和对方道谢。
“行了行了,赶紧坐好,小心针掉了。”
李军医把人按住,身上还扎着针呢都敢乱动。
他可不是老师,要是出点什么事,这小子肯定救不回来。
“哦。”
小战士一听赶紧坐好。
赵想刚给一位病人看完病,正打算叫下一位病人进来,突然外面一阵骚乱。
“赵军医。”
几名战士抬着一名战士进来,对方的身体一直在流血。
“赶紧把人放在病床上。”
赵想拿起针盒,冲到病床前,也顾不得帘子没拉上,一把撕开战士的衣服,迅速在他身上扎了十几针,止住了血。
“这是怎么回事?”
赵想止住血后,让护士过来处理伤口,转头问另外几名战士。
“我们在练习投弹,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里面混入了一颗实弹。”
大家七嘴八舌把经过说了出来。
“行了,你们赶紧去找首长,这件事要查清楚,他就留在医院治疗。”
赵想对几人挥了挥手,幸好只是伤了人,要是有人死了这事就闹大了。
不过这实弹是怎么出现在练习弹里的,肯定要有人负这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