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别说部队吃不饱, 百姓饿肚子的更多。

草根树皮,几岁的娃娃都吃过,更不要说成年人了。

部队只是吃不饱, 起码不会把人饿死,可部队外面饿死的人大把, 所以好多家长更愿意把孩子送来部队, 起码在部队饿不死人。

“以后会更好的,不会再有人饿肚子。”

杂交水稻几年前就开始推广,华夏人再也不会饿肚子了。虽然它的口感不如常规水稻,可是它产量高啊, 能让人吃饱饭啊!

只有大家都吃饱饭后, 再来追求口感。

他在后世时, 已经没听说有哪个地方的农民被饿死了。而且大米便宜, 超市里一斤米也就两块钱,一百块钱可以买五十斤大米,而且味道也还可以。

后世什么都涨价,只有粮食一直是那个价格。

粮食价格涨不起来,于是有谷贱伤农之说,因此后世不仅取消了农业税,甚至还会给种植粮食的农民各种补贴。

虽然现在国家还做不到, 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传承了几千年的农业税将会取消, 那将是所有农民的福音。

只要你种地,国家不仅不收税, 还给你补贴这样的好事,从古至今也只有新华夏做到了。

因此, 后世农民种田不再是负担,种多少都归自己所有, 不需要再上交国家。

“每次和阿想说话,我总觉得他说的在未来都会实现。”

听完儿子的话,赵勇军扭头和翟民说道。

“嗯,我相信阿想说的是真的,以后会更好。赵哥,难道你不相信?”

翟民和儿子一样,对赵想的话是深信不疑,哪怕连影都没的事,他都觉得是真的。

“你这个叔叔都相信,我这个当父亲的怎么可能不信呢?”

赵勇军瞪了翟民一眼,这家伙敢陷害自己讨好阿想,回头销假后罚他跑十公里。

翟民被瞪也不怕,只在那笑得很甜。

“阿想,别听你翟叔乱说,老爹肯定相信你的。”

赵勇军跑去跟儿子解释,让翟家父子看了一阵好笑。

“爹,我知道翟叔叔是在说笑,没当真。”

赵想一脸无奈地看着他爹。

“没当真就好,爹放心了。”

赵勇军见儿子真没当真,这才高高兴兴回到原位坐好。

“爹,好久没见顾叔叔他们了,他们回来了吗?”

赵想突然想起顾生他们。

“他们回来了,只是我休假他们没有回来。要等我回去后,他们才能休假。”

他们几个是轮休,赵勇军因为受伤,所以第一个休假,第二个是顾生,然后是卫国。

至于孙建业,他搞不好要转业,休假估计不能了。

“好久不见叔叔们,等他们来了我给他们把个脉。”

赵想知道大家没事就行,其他的也没多问。部队里的事,基本上都是要保守秘密,问多了有打听国家机密的嫌疑。

“好,等我休假结束就告诉他们,到时让他们一个个来找你把脉。”

赵勇军对自己的兄弟们还是很关心的,万一在战场上留下了后遗症,早发现早治疗。

“要得。”

有了赵想的话,顾生几个一休假就自己跑来了四合院。

赵想一一替他们把脉,虽然身体里都有些小毛病,但是大毛病没有。

洗髓药国家紧着前线的战士们先用,虽然战士们要忍受两三个小时的痛苦,可是这点痛对战士们来说不算什么,大家都可以忍受。

忍过后,就能恢复身体里的各种暗伤,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有一就有二,等到作战部队都用上洗髓后,国家才发现这药效有多逆天。只是可惜,目前除了一线作战部队,其他部队暂时还用不上,因为药材不够。

洗髓药里有大部分珍贵的药材,这些药材都需要时间生长。因此,普通军人根本都轮不上他们用。

不过一线作战部队使用后,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大幅度下降。一些本该在这场自卫战中牺牲的人,都活了下来。

同样的,对面的死亡和受伤人数却大幅提升。

本来就是地表最强单兵,现在好了,都快成坦克了,一个个实力高得吓人,对面国家的士兵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华夏的战士抹了脖子。

他们一度以为自己是在和鬼魅作战,吓得都不敢上战场了。

华夏战士的实力,让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和超级大国的特种兵打呢!

事实上,作为地表最强单兵战士,有了外挂后,那实力可不得噌噌往上涨嘛!

每一场战斗很快就能结束,对方的军队不是被全歼,就是被俘虏,主打一个速战速决。

仗是半夜开始打的,结果华夏这一方还能回去赶上吃早餐。

作为敌方军人就没那么好了,不是死了就是被抓起来当了俘虏。

因为每一场战斗结束得太快,国家不得不打消原本的计划,换防也从三个月换成了半个月一轮。

本来是用来练兵的,一个个作战那么猛,上面只好快速换防,让主要部队都去试一圈,不然这练兵的计划就废了。

部队里的事赵想不知道,赵勇军他们也没跟赵想说,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上交的药等于外挂,把本来要持续好些年的战斗,提前好几年结束了。

虽然不是所有部队都拉上了战场,可是主力部队都上去了,也起到了练兵作用吧!

更重要的是,这一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由敌对面国家被打得那叫一个惨。被炮火洗地就算了,还因为士兵们速度太快,不仅打到了他们的国家内部,甚至差点把整个国家给拆了。

要不是上面的命令来得及时,敌国真的会被愤怒的战士们全拆了啊!

虽然没全拆,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敌国的经济岂止是倒退三十年,而是直接倒退了五十年。

从此亚洲各国对华夏陆军那是闻风丧胆,就怕他们给自己也来一个拆国,他们可没有小猴子的本事,敢和华夏叫板。

看看现在小猴子的下场,未来几十年内经济都别想恢复了。

不得不说这杀鸡儆猴的做法,确实让华夏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少了很多麻烦。

而且在国家领导人和其他国家谈判时也变得更加有利了。

少了那些国家在暗地里使绊了,华夏的发展就更快了。

此乃后话,暂时把目光再拉回赵想身上。

十二月,首都下了大雪,赵想从首都医院退了出去,参加国家征兵。

他属于特招,上面对他的身份一清二楚,政审早就过关了,所以一报名就直接分配到了总院。

不过赵想并没有打算在总院待多久,他等明年就申请外调,去那些偏远的地方给部队官兵和百姓治病。

首都医院很多,医生也多,医术好的医生同样不少。

可是那些偏远的地区,部队官兵看病本来就难,医术好的医生也少,

赵想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就连赵爷爷赵奶奶都没反对。

“爷爷奶奶。”

赵想一身军装从屋子里走出来。和之前由父亲和他战友们送的军装不同,这是国家发给他的真正军装。

“好,我们阿想穿上这身衣服真精神。”

赵奶奶拉着孙儿,他跟儿子一样参了军,这样家里就有两名军人了。

“好看。”

赵爷爷觉得除了这两个字,其他形容词根本配不上他家阿想。

“谢谢爷爷奶奶。”

赵想被长辈夸奖后美滋滋地道谢。

“明天阿想就要去总院报到了,我已经跟师父说了,她答应了我会在总院照顾阿想的。”

翟新知道赵想会暂时留在总院当医生,立即去总院找到了他师父诸葛军医。

诸葛军医在十一月底回到了首都,她本来就单薄的身体,这次回来后看着更瘦了,全身上下一块有肉的地方都没有,人都瘦脱了形。

翟新看到后好半天才认出这是自己的师父,然后向来内敛的他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怕师父出事,硬是拉着人找上了赵想,让他给诸葛军医把了脉,确定只是压力大,吃不好,身体缺营养才会这么瘦,作为徒弟的翟新才放下心来。

不过翟新每天都要给师父送吃的去,刮风下雪都不能阻止他的孝心。

不过十来天,就把人养胖了一圈。

也是诸葛军医之前太瘦了,所以效果才这么明显。

然后同是军医的同事都打趣她,说她哪里是收了个徒弟啊,而是直接收了个儿子。

诸葛军医听着他们的酸言酸语笑而不语,心里别提有多欢喜了。

她一生亲缘寡淡,父母亲人都不亲近,现在除了偶尔寄点钱回去,她已经十几年没回老家看望过父母了。

诸葛军医没想到收了个徒弟后,却享受到了孩子的孝顺。

没成婚又怎样?她也不缺儿孙福。

看看同事们妒忌的嘴脸,诸葛军医简直不要太开心哦!

一边吃着徒弟孝顺的食物,一边分析着病人的情况,好确认救治方法。

诸葛军医可是总院的第一刀,她一回来立即有大量的病人找上门请她救命。

所以诸葛军医回到首都后,一天也不得闲。

幸好徒弟每天都送吃食给她,让她即使在工作之余也把身体养了回来。

再加上她也吃了洗髓药,身体总的来说除了营养不足外,没什么大问题。然而她缺的就是营养,部队是大锅饭,再怎么吃增加的营养也有限。

幸好翟新每天送各种肉食给师父,愣是帮她补足了缺失的营养。

诸葛军医活了几十年,都没有最近半个月吃的肉多。

鸡鸭鱼猪牛羊肉,她天天换着吃。每天她的诊室都被各种肉类香味充斥着,让来她这里的医生护士们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把碗拿过来吧!”

诸葛军医看着自己的护士,无奈地叹了口气。

“谢谢诸葛医生。”

年轻的护士还是定力差了点,一听她这话立即将自己的饭盒递了过去。

“不用谢,吃吧!”

诸葛军夹舀了两大块牛肉在她的饭盒里,然后说道。

“谢谢。”

小护士高高兴兴吃了起来。

这还只是其中一次,因为每天她的诊室都有不同的医生护士过来。

不过大家有分寸,尝一口就算了,并没有多要。

毕竟这是诸葛军医的弟子特意孝敬自己师父的,他们能尝一口就心满意足了。

等到赵想来总院上班,由他代替翟新给诸葛军医送饭。

“诸葛医生。”

赵想一到中午提着饭盒上来。

“来了,快坐。”

诸葛军医一看到赵想,立即指着她对面的椅子说道。

“我先把饭热上。”

赵想把两个饭盒放在炉子热着。

现在的饭盒不是后世的那种塑料的,可以直接放在火上烧。

“老是给你们添麻烦,怪不好意思的。”

诸葛军医把病历放好,站起来给赵想倒水。

“谢谢诸葛医生。没有麻烦,我哥要是听到您这么说,肯定会生气的。”

赵想站起来双手接过杯子,对她的话一点也不赞同。

“哎你小子可别告诉阿新啊,不然回头小心我给你穿小鞋。”

诸葛军医笑道。

“哎呀,您都这么说了,那我肯定要跟我哥告状了。”

赵想故意板着个脸说道。

“哈哈哈,你不是应该害怕吗?为什么还敢跟阿新告状?”

诸葛军医笑问道。

“因为我知道你肯定不会给我穿小鞋啊!”

赵想一副笃定的样子。

“好吧,你说得对。”

诸葛军医一听点了点头,她确实不是那种会背后给人穿小鞋的人。

“阿想,我也算是你长辈,咱们两个今天好好说说话。”

诸葛军医坐在赵想对面,一副长谈的模样让他坐直了身体。

“诸葛军医请说。”

赵想大概知道她想说什么。

“估计你也猜到了我想问什么,你真想好了要调去偏远地区?外面可不像总院,环境很差的。而且你不是跟上面写了申请,还要做什么实验的吗?你走了,实验不做了?”

诸葛军医看着他,总院不知道有多少人往里钻,只有赵想一心往外跑。

“做实验用不了多久,我可以等实验完成后再离开,相信上面这点面子还是会给我的。”

赵想这话一出,诸葛军医笑了起来。

“上面确实会给你面子。”

“呵,一开始我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明明我只是想让自己的身体再好一点。”

赵想摇头,他原来的身体素质不太好,根本没办法进行长期的劳累,他又想进入部队当军医,总要到处走动,除了治病救人外,也是想给自己增加一点经验。

安逸的环境里,养不起能扛风雨的鹰。

可是他研究出来的药太过逆天,不得不选择上交药方,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两张药方,让他彻底在上面挂了号。他不是不知道上面有人说这药方出现得太迟了,早几年出现,有好些人就不用离开人世了。

说这话的人最后被大首长骂了,说他们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几年前赵想才多大?他才接触医术,别说研究出药方了,甚至连医书都没背完,要怎么研究?

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让大家不要太贪,毕竟贪心的结果就是什么也没有。

上面还有人提议把赵想关起来,让他研究更多的药方。结果说这话的人被大首长骂了,然后附和的人一个也没跑掉全都挨了批评。

别说大首长了,还有顾老更是一个个找上门和对方谈心。

谈心的结果就是赵想和以前一样,自由发展。只是他身边保护的人从四个变成了八个。

对于赵想主动进入部队当军医的行为,上面是满意的。

别的不说,军人的身份对赵想来说是一层保护,就算其他国家知道他是研发了增强体质药剂和洗髓药的人。在看到他身上的军装后,想做什么也得多考虑一下自己能不能打得过地表最强单兵战士。

“上面关于你的事,分成了两派。现在是放你自由那一派占据了上风,可还是有一部分人希望你隐藏起来专心研究药物。”

诸葛军医作为总院最厉害的外科圣手,她知道的消息比赵想要多一些,因为上面有人接触她。

知道她和赵家的关系好,想让她说服赵想不要外调,留在部队里专心研究药物。

“那不可能,这不是我的理想。而且我一直待在某个地方研究药物,只会让我心情抑郁什么也研究不出来的。”

赵想想也不想地拒绝了。

“我知道的,所以我已经替你回绝他们了。”

诸葛军医一开始就没答应,甚至还提醒对方不要惹火了赵想,小心他直接摆烂。

她徒弟可是说过,赵想在家里可是大家的心肝。而且做人很有主见,要是惹他生气,要是做出什么不好的决定,到时就算有一百匹马都拉不回来的。

果然,后面再也没有人来接触诸葛军医,更没派人找赵想说服他。

“谢谢诸葛医生,我给您添麻烦了。”

赵想站起来行礼道谢。

“好啦,你再这么客气我可生气了。”

诸葛军医在他弯腰前开口阻止。

“是。”

赵想也知道以赵家和翟新的关系,和诸葛军医太过见外也不好。

“不过对于你出去走走的想法我是支持的,多出去看看世界,人的眼界才会开阔,不被局限在某一处。”

诸葛军医能理解赵想的想法,也很支持他的决定。她年轻的时候,也是在外面待了好些年才被调来总院的。

“是,我正是这么想的,走出去多看看,有一些东西只有在外面才能学到,总院还是太过安逸了。”

赵想从没想过把自己困在首都,外面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他去探索。

如果只是因为他研究了两张药方,就把自己困在首都一步也不能离开的话,赵想会郁闷死的。

“不过你要记得经常写信和打电话回来,不然阿新会担心的。”

诸葛军医对徒弟很关心,知道他在乎这个弟弟,于是出言提醒赵想。

“晚辈明白,请诸葛军医放心。”

赵想微微一笑,不用她提醒他也会这么做的。

家里还有爷爷奶奶,他们年纪大了,孙子远离首都他们当然会担心。如果赵想几个月甚至是一年半载都不跟家里联系,他们会着急的。

作为孙儿,赵想不能这么不孝。

他可以外出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和家人经常联系也妨碍不到他什么啊!

而且家里安装了电话,就算再偏远的部队,也有电话让他打的。

“你是个通透的人,其实这些话我不说你也明白。阿新就差了点,一天到晚都是那副死样子。”

诸葛军医对赵想一直都很欣赏,说句大实话,赵想在做人这一块比他那徒弟强多了。

阿新对自己不喜的人从不理会,可赵想却能不失礼貌地和对方寒暄,让双方免于尴尬。

因此和赵想接触过的人都是赞不绝口,而且印象很好。

翟新相比就冷淡多了,因此在总院翟新没交到什么朋友,还不如赵想这个才来几天的新医生受欢迎。

其实诸葛军医也知道翟新这是为了避嫌,毕竟这里是总院,医生护士都是军人,他不多接触才是对的。

可诸葛军医还是担心徒弟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招惹了仇人,这对一名外科医生是非常不利的。

她不是绣楼上的大家闺秀,知道有不少医生都是因为得罪了小人而毁了前途,所以她才这么担心。

“诸葛军医放心吧,在首都医院我哥可受欢迎了。总院毕竟特殊了些,我哥也是有顾忌。”

赵想知道诸葛军医担心什么,因此他跟对方说了不少关于翟新的事。

“饭热了,我们一边吃一边说吧!”

诸葛军医把两个饭盒拿下来递了一个给赵想,打想一边吃一边听赵想跟自己聊徒弟的事。

有了赵想的保证,诸葛军医果然没那么担心了。

起码她知道翟新在首院就活泼多了,也有几个处得来的男医生。

至于护士,咳咳诸葛军医就没多问了。

她徒弟那张脸还是很吸引人的,这话她连问都不需要多问。

“今天的红烧鱼味道真不错。”

饭后,诸葛军医一脸回味地说道。

“谢谢,下次碰到卖鱼的,晚辈再做。”

赵想礼貌地道谢。

“原来是你做的啊!”

诸葛军医大为震惊。

她是知道赵想这小子厨艺好,毕竟以前也吃过。但是她没想到,赵想在上班的时候还有心情做饭。

“是啊,因为我做鱼得到了奶奶的真传,所以现在家里的鱼都是由我做的。”

赵想笑道。

“行,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有机会再尝尝你的手艺。”

诸葛军医拿赵想当自家晚辈看,自然不会和他太过客气。不过也要回礼,毕竟她真没少吃赵想煮的菜。

于是她把自己早些年收集的一些医书都送给了赵想。

“谢谢诸葛军医。”

下班后,被叫去诸葛军医宿舍搬书的赵想,抱着一大堆书跟她道谢。

“不用谢,这些医书我又用不上,要不是你我未必想得起来。”

诸葛军医摆了摆手,早些年外面很乱,但是她知道医书的重要性,于是有目的收集了一些。

其中赵想就发现了属于张家家传的医书。

他能认出来是因为这本医书张百草默写给了徒弟让他学,当正本出现在赵想面前时,他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好家伙,师父要是看到了不得高兴死?”

于是在休息日,赵想拿就拿着医书去张家了。

他现在每周有一天休息,他是特招军医,本身医术就好,于是一进入总院就有自己的诊室。

所以他每周就有休息日,和别的实习医生有很大的区别。

自然也惹了不少人的眼,不过不服他的人很少。

赵想在首都各大医院算是名人了,大家都听说过他。

从他独自看诊以来,从没有过失误。惹得各家长辈对自己的小辈们不满很久了,经常拿赵想和自家晚辈们比较。

从一开始的不服气,到后来的麻木,天知道他们做了多少自我斗争。听多了,大家对赵想也就了解了。

知道他医术高,而且人品据说也相当好。再加上他们亲眼见到了赵想,发现他比长辈们说的还要好,所以羡慕妒忌者有,可是恨嘛就没有了。

毕竟一个人只比你好一点,你会各种羡慕妒忌恨,觉得自己只要一努力就能超越。

可是当一个人超越他们太多,大家会在羡慕和妒忌后,多出一些佩服来。

同样的年纪,人家赵想已经能独立看诊了,参军就被特招,直接进入总院做了一名正式医生,有了自己的独立诊室。

这样的待遇反正是前无古人,后面有没有来者他们不知道,只知道所有同辈都被赵想吊打了。

而且他们在空闲时,还去赵想的诊室外看他怎么给病人看病,发现人家的水平确实很高。大家的医术不太行,可是眼力还是有的。

挂赵想号的,大多数都是普通百姓。士兵也有来治病的,不过都是需要针灸的,毕竟赵想的针灸之术也是出了名的好。

而军人不找赵想挂号,主要还是因为他是中医。他开的药要长时间熬煮,部队没有这个条件,所以除非实在没办法才会挂赵想的号外,大部分军人还是挂了其他医生的号。

这样一来,赵想手里的病人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

有些人曾经在赵想那里看过病,一见赵想在总院看病,立即宣传了出去。

于是没几天,挂赵想号的病人就翻了几倍。

因此难得周末有一天休息,赵想拿着医书,骑着新买的自行车来到张家。他每天要去总院上班,比首都医院要远,为了上班不迟到,早上也可以多睡一会儿,家里又买了一辆自行车给赵想上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