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学习阿想, 它们留在我手里只是传承,救不了多少人。可是上交给国家,它们能救千千万万的人。”
张百草的决定赵想不知道, 他第二天上班还在想自己第二张药方的事。
中午休息的时候,赵想本来趴在桌上睡觉, 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
“未来发生了什么事吗?所以才需要这张药方出现。”
赵想这般想是有依据的, 因为除了这张药方不太科学外,他研究的其他药方都很正常,没有出现超自然的现象。
就连第一张药方,也都是正常的药液, 增强体质也需要时间, 而不是一碗药就搞定。
这般一想, 赵想就明白了。
得, 这药方还得上交,同时还得暗示一下上面,这药方的来历不简单,并不是他一个普通中医能配出来的。
有了决定,赵想就不纠结了,重新趴回桌子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下午两点,赵想继续给病人看病。
“赵医生, 我闺女没事吧?”
家长抱着不到一岁的小姑娘, 担心地问道。
“没事,就是有点小感冒, 喝两天药就好了。这两天大人注意一点,别让她玩水, 小心感冒加重。”赵想把完脉,又问过小姑娘和她的家长一些问题, 确定是感冒才开药方。
“谢谢赵医生,我们一定会注意的。”
小姑娘家长一直跟赵想道谢。
他们家在生了两个儿子后,才有了这一个小姑娘,平时很受大家的宠爱。可是今天小姑娘却生病了,可把家长们给心疼的啊!
现在华夏还没有开始出现计划生育的政策,主要是赵想几次不经意的提醒,让大家知道这个政策一旦下达,不过几十年国家就得自己把自己的政策收回去。
就算如此,生育率还是在下降,因为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子了。
虽然这些只是他们在听了赵想的话后自己脑补出来的,但是不得不承认,未来是很有可能出现这种问题的。
有赵想千方百计的暗示明示等,国家要是还出台这样的政策,未来人口下降也是国家自己的锅了。
所以为了未来的人口,这计划生育也不能这么搞下去。
不过对于生孩子的人数还是有限制,一家最多只能生两个,超过两个罚款。
这比生一胎要好多了,起码未来人口不会减少,加和减都是平账的。
也不会为了刺激人口增加,拍脑门出现许多奇葩的法律。
关键是这些法律不仅没有让人口增加,反而让新生儿的出生率更加少了。
也不知道未来那些制定这些法律的人有没有预料到这个结果?不过说不定人家正高兴呢!把私生子接回家,让他继承自己的家产,打妻子和儿女们的脸。
上一个世界赵想阻止不了那些奇葩的法律出现,这一个世界他希望那些奇葩的法律还是不要出现的好。
比如说家暴,新的《婚姻法》里,没有家暴二字,只有故意伤害罪。
新婚姻法,是赵想最开心的成就之一。
他是男人不错,可他是一个有良心的男人。
故意伤害就是故意伤害,家暴只会给男人或是女人更多伤害另一半的机会,而不会让他们停止家暴。
毕竟家暴的量刑很轻,特别是男人家暴,判刑会更轻。
所以从家暴二字在新的婚姻法里消失后,家暴反而变少了。
新的调查数据,让上面不得不重视。
明明只是少了两个字,为什么结果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
人会说谎,数据不会。
那些反对者,现在也没理由反对了。
新的婚姻法,在经过一年的试行后,正式执行。
也让上面开始反省起来,是不是因为之前对婚姻太过宽容,家暴才会屡禁不止?
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每一个人口不管男女都是重要的资源。
死一个都会让国家心疼好久,更不要说每年因为家暴而死去的人还不少。
特别是女性,她们都是在最佳生育年龄被家暴而死,有些还没有生下孩子就没了性命。
如果她不死,可以生两到三个孩子,国家的未来都在这些孩子身上。可想而知,每死一位年轻女性,国家的损失就很大。
以前他们从不觉得家暴是对的,却也没考虑到家暴量刑过轻的后果。
赵想借着顾老,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让上面不得不考虑重新考虑把家暴二字放进婚姻法里的后果。
于是在新婚姻法里,家暴二字从中抹去改成了故意伤害罪。
果然,一直居高不下的家暴开始下降,到后来甚至慢慢变得稀少起来。
原来是他们错了啊!
家暴二字确实不应该出现在婚姻法里,因为家暴的处罚一直不重,特别是对男人而言,完全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年轻的女性死在家暴之下,这绝对不是国家想看到的。
新婚姻法的改变,让赵想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对于那些因为所谓家暴而求助无门,最后被丈夫或是妻子打死的人而言,他们的性命得到了保障(真的希望家暴二字消失,那是故意伤害)。
以前赵想还不太懂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可是现在他懂了。
因为他多了接触上面的机会,就能用自己的言行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对于那些错误的决定,有了他的花式提醒华夏少走了许多弯路、错路。
所以这两年,华夏的变化也很大。进入八十年代后,感觉每天都有很大的变化。
大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自从分产到户后,饿肚子的人也开始慢慢变少。大家干活也有劲了,因为现在都是为自己家干活,不像以前是集体的。干得少也有基本口粮,既然这样那我选择偷懒摸鱼。
以前的人差不多都是这么想的,所以那时的粮食的产量还不如现在给自己家种的产量高。
看着一点点改变的华夏,我可不可以期待这个世界的国家,比原来世界的更好呢?
无人的时候,赵想总是会这样想。
在赵想把药方上交一个月后,他怕再研究出什么奇奇怪怪的药方,于是暂停研究药方,回归到医术上。
然而就在他专心研究医术时,家里却发生了一件早就有预料,但还是让大家措手不及的事。
那一天赵想记得天气很热,首都已经进入夏天了。休息日不用上班,他坐在院子里一边摇着扇子,一边翻医书学习。
“阿想。”
赵勇军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爹,翟叔叔,你们回来了?”因为太过专心看书,没听到开门声。
看着好几个月没回家的父亲和翟民,赵想一脸惊喜地站了起来。
“回来了。”
赵勇军一脸正色地看着儿子,眼中带着明显的不舍,更让赵想不安的是老爹的眼睛一直往爷爷奶奶的房间看。
“爹,翟叔叔,你们这是要上战场了吗?”
赵想终于发现他爹和翟新都是一身戎装,腰上还别着枪。
“嗯,家里就由你和阿新多看顾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这我们上战场的事就别跟他们说了。”
赵勇军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这孩子已经和他差不多高了。
“你们不等爷爷奶奶和我哥他们回来吗?”
翟新今天没有轮到休息,爷爷奶奶也出去玩了不在家。
“不了。你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受不得刺激。”
赵勇军摇头,他故意趁父母不在才回来的。
“翟叔叔,你也不和我哥道别吗?”
赵想又看向翟民。
“我已经去医院看过他了,也和他道过别了。”
翟民微笑着说道,头上戴着钢盔帽的他,和赵勇军一样一身肃杀之气,可是在提到儿子时,这股杀气消失了。
“那爹和翟叔叔要早点回来,家里我会照顾好的。总之,你们要平平安安地下战场,家里还有人等你们回来吃团圆饭。”
赵想知道自己不能阻止,也阻止不了他们上战场的决定,只能祝二人平安。
“好。”
赵勇军笑着点头。
“爹,翟叔叔你们等一下,我去给你们拿些药带着。”
赵想说完转身往药房跑。
赵勇军和翟民就这样看着他离开。
“赵哥,阿想好像哭了,我看到他眼睛都红了。”
翟民提醒赵勇军。
“我知道,既然他不想让我看到,你等下别拆穿阿想。”
赵勇军苦笑,翟民都能看到的,他又怎么可能没看见。
“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回来,翟新说的全家福我们还没拍呢!”
翟民一脸的遗憾,从去年冬天到今年夏天,他们都没能把人凑齐,这全家福自然也拍不成。
“会有机会的,等我们回来,带着荣耀一起拍。”
赵勇军安慰他。
“是。”
翟民只能这么想了。
过了十来分钟,赵想提着一个袋子走出来。
“爹,这里全是我给你们准备的药。有治内外伤的,还有治感冒的,上面我都标明了,你们用的时候看看瓶子上面的字条就知道了。”
赵想把装满了药瓶的药袋交给赵勇军身后的翟民。
不是他不想用箱子装,而是没有这么大的箱子,只好用袋子将就了。
“好,我记住了。你在家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和爷爷奶奶,我也会照顾好自己和大家,你别担心我们。”
赵勇军伸手抱了抱儿子。
这一别,也不知道还没有机会再见。如果他牺牲了,希望能有战友把他的遗体送回来,交给孩子和父母吧!
“爹,早点回来。”
赵想回抱了一下,紧紧拉住父亲的衣服,他不舍得放开。
“爹走了,阿想松手吧!”
赵勇军一只手去拉儿子的手,一只手替他擦去了眼角的泪花。
“爹,我舍不得你离开。”
明知这一离开,赵勇军就得上战场,他怎么舍得。
“车子还在外面等我们,再不走就赶不上集合了。阿想,乖。”
一个乖字,让赵想松开了紧紧抓住赵勇军的军服。
“爹……”
赵想在他们离开后,追了出去。
赵想站在大门前,看着消失在巷子里的车。
“你们一定要平安啊!”
“赵哥,你看这里面大多数都是伤药。”
翟民把口袋打开,让坐在副驾驶上的赵勇军看。
“把药都收好,必要时能救大家的命。”
看到这么多药,赵勇军猜想,他儿子把家中所有的伤药都给自己带上了吧!
“是,团长。”
翟新收好药袋,这药他会亲自保管,团里的兄弟在战场上就靠它们了。
“出发。”
一辆辆军车离开部队,往南方驶去。
赵勇军走了,带着他的兵他的团,离开了首都,奔赴遥远的战场。
砰。
无数的炮弹落在战场上,坚守阵地的部队很快就迎来了换防。
新的部队接替他们,与对面的国家作战。
中午爷爷奶奶回家吃饭,二老不知为什么愁着张脸。
“爷爷奶奶,你们怎么了?”
赵想看着桌上没怎么动的饭菜,是今天他做的饭菜不好吃吗?夹起一块肉尝了口,味道和平时一样啊!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早上我和你爷心里头就一直不舒服,要不是和人约好了,我们都不想出门。看着这些菜,我们也不想吃。”
赵奶奶看着桌上的饭菜,一点胃口也没有。
“爷爷奶奶,我少吃点吧……”
赵想没想二老会没胃口,吃不下饭。
他明白两老为什么会如此,哪怕老爹没有和他们道别,可是凭着对儿子的感情,他们潜意识里已经察觉到了赵勇军离开的事。
“阿想放心,我们没事,就是没什么胃口而已,饭桌就放在桌上吧!用罩子盖起来,晚点我和你爷再吃。”
赵奶奶实在吃不下,赵爷爷也是一样,二老手牵着手离开了厨房。
赵想看着几乎没怎么动过的饭菜,他只好把自己碗里的饭吃了,然后把其他的饭菜用罩子盖了起来。
幸好现在是夏天,饭菜凉了吃也不会肚子疼。
晚上翟新回来,有赵勇军和翟民的叮嘱,他没提两位父亲的事,而是安安静静帮弟弟做了晚饭,哄着两位老人吃了一碗。
“阿想,爷爷奶奶知道了吗?”
翟新一脸担心,如果不是他们知道了,爷爷奶奶的反应也太诡异了。
“他们不知道,但是能感觉出来吧!”
赵想摇头,人的直觉有时候是真的准,哪怕他们什么也不知道,还是被赵勇军的离开影响了。
“是母子连心和父子连心?”
翟新不懂,他跟路向荣是水火不容,都恨不得对方早点死。
“可能吧!”
赵想也不懂,他两世都父母缘浅,也就和赵勇军的感情好点,可他们不是亲生父子。
虽然这么说,但是两人还是很努力逗二老开心。
“爷爷奶奶,今天我煮了南瓜稀饭,切点泡菜凉拌下饭行不行?”
夏天没什么胃口,都吃得比较清淡。
“要得,你看着安排吧!”
爷爷奶奶没什么胃口,如果是干饭和炒肉之类的,他们听了就不想吃。但南瓜稀饭,让二老有了一点想吃的冲动。
“再煮几个鸡蛋,这整天吃稀饭,你们两个要上班身体会扛不住的。”赵奶奶终究还是心疼孙子,拿了几个鸡蛋让大孙子煮上。
“好嘞,爷爷奶奶你们等一下,我和哥马上就把饭端出来。”
鸡蛋煮在锅里,十分钟就好了,他们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等鸡蛋煮熟。
赵想搬了个饭桌在院子里,在这里吃饭比在厨房和客厅吃要凉快多了。
院子里有树荫,偶尔还会有凉风吹过,确实比在房子里吃要清爽,大家也乐意盛夏时节在外面吃。
“随便弄点就行了,你们等下还要上班。”
赵爷爷看了看墙上的钟,现在还不到七点,医院是八点上班,两个孙儿吃了早餐再去也赶得上。
“好。”
赵想嘴上答应了,却还是把爷爷奶奶的那份鸡蛋做成了蒸蛋,他和翟新吃白煮蛋就行。
又嫩又滑的鸡蛋羹,老年人都爱吃。
“都让你们不要弄得太复杂了,小心上班迟到。”
赵奶奶看着鸡蛋羹嘴上说着不要,脸上却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容。
“不会的,我和哥掐好了的时间弄的,肯定不会迟到,爷爷奶奶就放心吧!”
赵想用勺子给二老把鸡蛋羹舀到他们碗里。
“爷爷奶奶吃饭。”
翟新也夹了泡菜到他们碗里,从昨天父亲他们离开,二老就没怎么吃东西。他们当孙儿的,怎么都放心不下。
今天赵想六点不到就起来煮饭,把买回来的南瓜切开,把里面的南瓜子掏出来放到簸箕里晒。然后削掉南瓜皮,再和绿豆大米一起放进锅里煮。
烧开后小火慢熬,赵想又捞泡菜下饭。南瓜是甜的,因此稀饭里也带着甜味。
爷爷奶奶也许是适应了,今天早上的南瓜稀饭让他们胃口大开。
本来还想饭后给他们把个脉什么的,赵想见状安心了。
“这稀饭熬得真不错,好吃。”赵爷爷一口稀饭一口南瓜,吃得心满意足。外面早餐店买的稀饭,根本不是这味。
“阿想的厨艺一直很好。”
赵奶奶也吃了不少,只比丈夫少半碗。主要是带点甜味的稀饭,真的很开胃啊!
“爷爷奶奶,我和我哥上班去了,中午我们回来煮饭,你们不用做。”
赵想回屋换了身衣服出来,翟新已经把自行车搬出去了。
“好。你们中午可以不用回来,我们在家没事的。”
知道两个孙儿是担心他们,因此爷爷奶奶劝道。在医院吃,他们还能睡个午觉,要是回家就别想睡了。
“没事,有自行车很快的。”
赵想怎么能放心呢?这几天他和翟新中午都要回来看一看。
“既然你们要回来,那我和你们爷中午煮好饭等你们回来。不准再说,再说我们生气了。”
奶奶知道说不通赵想和翟新,便想着中午饭由他们两个老人来煮,这样两个孙儿吃了午饭也能睡上一个小时。
“行吧。”
赵想知道再不答应他们真的要生气了,便同意了。
出了四合院,翟新已经骑在自行车上等赵想了。
“哥,走。”
坐上自行车后座,兄弟俩去医院上班了。
“早。”
“早。”“赵医生、翟医生早。”
“早。”
两人一边走,一边和路人打招呼,出了巷子才安静下来。
“阿想,这是你开的药方吗?”
上午九点多,张百草拿着一张药方走进来问徒弟。
“师父好。什么药方?”
赵想正在给病人看病,手还放在病人的手腕上呢!不好起来行礼,只能问了一声好。
“就是这张,你看看吧!”
张百草把药方放在徒弟的另一只手上,他自己则是找了张椅子坐下。“看着像是我的笔迹,但我可以很肯定地说,并没有开过这样的药方。”
赵想接过药方看了一下,不到十秒就肯定地说道。
“我也觉得不像是你开的药方,太扯淡了。”
张百草重新拿过药方,指着其中一味药说:“你从不用它,因为你觉得这味中药除了贵,并不比普通中药的药效好多少。”
“是,所以我的药方里是看不到它身影的。当然,病人有要求另说,不过我确实从没开过它。”
赵想笑着点头,师父还是了解自己的。
“所以,有人冒充你,给人开了这样一张药方,对方吃了后没什么效果,反而把病拖严重了。又听人说我是你师父,就带着这张药方来找我了。”
张百草把这张药方的来历跟徒弟说了。
“啊?还有人能冒充我?”
赵想震惊,赵想一脸不可思议。
不仅他如此,就连正在看病的病人也一副见鬼了的模样。
“赵医生还能被冒充吗?”他看了看赵想的脸,这也是谁都能冒充的吗?
“听说对方是个长得不错的年轻人,而那个人正好没见过你,所以就被他骗了。”
张百草看了看徒弟的脸,他也觉得很不可思议。
因为赵想的脸是他们首都医院出了名的好看,识别度也特别高。
“报警吧!”
赵想微微一笑,对于这种人报警处理最简单。
不是他容不下人,而是对方冒充他的身份给人病看,看好了还没事,像那个找师父的病人,越看越重就不好了。
当然,赵想的名誉也会受到影响,只是相比病人的身体,这些都不是他重视的地方。
“已经让人去派出所报警了,等下警察同志就会来,到时让那位病人带他们去抓人。你得警惕一点,这样的事以后只多不少。”
张百草当然不相信自己的徒弟会开出这种没有半点作用的药方,不仅治不了病,还会加重病情。
他徒弟的医术是自己教的,这种低级错误是不可能犯的,所以一开始就让人去报警了。
他之所以会过来找徒弟,不过是想给他提个醒。名气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质疑和陷害。
像今天这样的冒充者,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谢谢师父来提醒我,阿想记住了。”
赵想松开病人的手腕,站起来抱了一下张百草。
“有师父的徒弟是块宝啊!看我多幸福。”“行了,肉不肉麻。”
张百草嘴上虽然这么说,却没有推开徒弟。
“医生,我的药方。”
病人眼巴巴看着赵想,他脉也把了,问题也问了,这药方怎么还不开啊?
“抱歉,马上就好。”
赵想跟师父点了下头,在他离开后重新坐下来写药方了。
即使他现在很感动师父对自己的信任,想抱着他跳几下来表达自己的喜悦,这工作还是要好好做。
“这药你一天喝三次,一次一碗就行了,不要用海碗哈,用一般的饭碗就行了。”
赵想提醒病人。
“好好好,我记住了。”
病人拿着药方点头,他平时有些马虎大意,而且是医院的常客了。正是因为赵想和他都比较熟了,才会特意这么叮嘱他。
这家伙真干过用大海碗喝药的事,把三顿的药一顿喝了。
幸好是中药,要是西药他当时就得躺地上。
见过吃药不小心吃多了的,但是像他这样三顿药做一顿吃的,那绝对是第一次见到。
“希望你真记住了,别给我搞幺蛾子,回头你老婆再把你扭送来医院,我直接给你扎针。”
赵想白了他一眼。
“是是是,赵医生你就放心吧,我肯定不会了。扎针就免了吧?”
病人大哭,这教训有一次就够了,再来一次老婆绝对打死他。还有这种类似处罚性的扎针,据说非常的痛啊!
“记住就行了,替我叫下一位进来吧!”
赵想现在每天要看七八十个病人,所以和对方说了几句就叫了暂停。
“是。”
病人出去了,不一会儿新病人走进来,还顺手关上了诊室的门。
“医生,你帮我看一下我那个地方……”
病人有些羞涩地看着赵想,顺便把裤腰带解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