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军医一开始还担心翟新的心理会出现问题, 可每次看到他提起赵想和家人时的表情,就知道这世上还有能牵制他的人在。
这样也好,有赵想他们在, 翟新就不会走向毁灭。
翟新这种性格,确实适合吃外科饭, 因为他不容易被外界影响, 不管是任何时候都能冷静地站在手术台前给病人做手术。
赵想站在张百草诊室外面。
“来了。怎么不进来?”
张百草抬头看了眼站在门口的徒弟后又低下头。
“师父。”
赵想走进来,站在他面前。
“说。”
张百草甚至都没抬头。
“师父,你第一次遇上这种事是什么反应?”
赵想有些好奇地问道。
“我第一次见到病人死亡,还是我很小的时候, 那时除了病人, 到处都是死人。”
张百草的话让赵想一惊, 同时想起张百草小时候正是国家最乱的时候, 到处都在打仗,可不就到处都是死人嘛!
“见多了就习惯了。”
张百草如果不是为了徒弟,根本不想提起自己小时候的事。
小时候除了外面在打仗,他过得比一般人要好,不缺吃不缺穿,还有仆人伺候。
后来爷爷因为不肯投降,被鬼子杀害。
他作为孙子只能眼睁睁看着爷爷死在鬼子的枪下。
父亲也受了重伤, 不能主持张家。
那年他还没有成年, 可他必须在他爷爷死亡,父亲重伤后站出来主持张家的事务。
没有成年的世家子弟, 要撑起一个医学世家,就算有父亲在暗中帮忙, 张百草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
可他成功了,还成为华夏有名的神医国手。
谁提起他不竖起一个大拇指啊?没有人记得他年少时扛起一个家的痛苦, 更不会有人记得他爷爷的牺牲。
父亲在世时,一直偷偷支持现在的政党,不然他张家凭什么在新国建立后保存这么多家产?
因为他父亲有远见,一直暗中给红党送钱送物资送药品。而张百草就是那个联系人,因为他年纪小,没有人把他放在心上,因此他做联系人要比张父方便得多。
可以说张百草这一生,年少和青年时期,都没过几天安稳的日子。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就算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又有几个能安稳呢?
“师父,对不起。让你想起了不好的事。”
赵想蹲在张百草面前,把头放在他的膝盖上。
“傻孩子,这和你没有关系。而且说出来后,我心里也舒服多了。”
张百草伸手摸了摸大徒弟的头,这些事他连张岐黄都没有说过。
在心底埋藏了很多年,已经快成为张百草的心魔了。午夜梦醒时,总是想起那些人和事。
他恨鬼子,也恨那些在华夏造下杀孽的国家。
他的医术是爷爷手把手教出来的,可他的爷爷却没能看到新国的建立。因此在张百草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他不医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
就算上面有人发话,张百草也拒绝。
好在领导也理解他的心情,在他拒绝后就放弃了劝说。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领导们是没办法,他们不得不放下个人恩怨。张百草是百姓,他可以继续仇恨。
总不能让人家放下仇恨,天下没这样的道理。
最后那个来华夏求医的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只能回自己国家等死。
对方不是没想过用国家给华夏施压,结果只是适得其反,让华夏更不愿意接待他们了。
华夏对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那可是仇深似海,能礼貌招待就不错了,还想利用外交来压迫华夏,做什么美梦呢?
张百草不愿意就不愿意吧!领导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反正最后就是没有一个人逼张百草给对方医治。
要知道,张百草的爷爷可是死在了鬼子的手中,人家不来不是很正常的吗?在打听医生的时候,就没想过会是这种结局吗?
可能对方想过,以为华夏会看到外交的份上让张百草答应救治,结果他们想得太简单了。
逼是不可能逼的,相反大家还要同张百草说好话,让他不要计较,毕竟好多人的性命都要靠张百草救呢!
因为亲眼看见祖父的死亡,也成功在张百草的心里留下了阴影。
只是张百草内心强大,他分得清现实,不会轻易让仇恨影响到自己的未来。
不过医什么人,就是他自己说了算了。
师徒俩好好谈了一次心,感情自然更深了。
张百草埋在心里多年的仇恨,说出来后反而轻松了许多。
赵想想着师父不愿意救治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他其实也不愿意治。
所以赵想跟周护士说了一声。
“周姐,以后要是有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挂号,帮我拒了吧!”
赵想一边写病历一边说道,好像自己说的不是什么要紧的事,而是随口一言。
“……是。”
周姐没有问为什么,这个问题在华夏本来就很蠢。
她不仅要检查今天挂号的人,还去挂号处跟同事说了,只要是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都不要挂赵医生的号。
张百草就更不用说了,他讨厌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是全医院都知道的事,挂号处的护士小姐更不会给他们挂张百草的号了。
然而事情就有这么巧,就在周护士和挂号处说这件事的时候,就有一个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来挂赵想号。
“不好意思,赵医生的号满了。”
挂号处的工作人员为了不让对方难堪,于是找了个借口。
然后更巧的事出现了,一个同样找赵想看病的病人来挂号了。
“……”
工作人员看着周护士,我这是挂号还是不挂呢?
脸有点疼,但她不后悔这么说。
“挂吧,对方要是问的话,直说就是。”
周姐无所畏惧地说道。
要是换个医生,她还得担心对方的前途。可她现在跟着的医生是谁?那可是张百草张神医的大弟子,是他们医院求都求不到的人才。
她可是知道的,赵医生下半年就要选择入伍,根本不会在首都医院多待。
就算他行事嚣张一点,医院也不会说什么。人家有靠山有实力,有点规定怎么了?
而且赵医生的行为还可以说是为了师父,毕竟他师父都不医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作为徒弟他考虑到师父的心情对吧?
有了周护士的准话,那名工作人员当着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直接给病人挂了赵想的号。
“等等,你不是说赵医生的号满了吗?”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不服地喊道,让挂号处不少病人向他看来。里面不乏带着仇恨的眼神,他有些不自在地动了动脚,却没有选择离开。
“对啊,外国友人的号满了,我现在给的是华夏百姓的号,这两者之间是互不干扰的。”
挂号处的工作人员也是尽力了,为了不让对方更加难堪,又找了个听起来好像很有理由,实际上一点理由也没有的理由。(呸,作者自己都被绕晕了)
其实她不知道,她的话说出来后,不少病人反而露出了高兴的笑脸。
于是只有小日子不错的人受到了伤害。
“我先走了,你忙。”
周姐看了不看对方,直接跟工作人员说道。
“好的,你快回去吧!赵医生要是有事找你帮忙,你不在就麻烦了。”
工作人员笑着对周护士说道。
“再见。”
周护士走了。
病人也拿着自己的号走了,他走之前还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
嘿,肯定是赵医生不想治他们,所以才搞了个什么国外国内的号。
拿着自己挂的号,他要去跟病友们好好说说赵医生的光荣事迹。
赵医生这做法他们听着就开心。
哪怕知道有些医生治疗小鬼子是因为医德,可是作为普通百姓,特别还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听了心里就是不舒服。
现在好了,终于有医生站出来硬刚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了。
赵想诊室外面一时间可热闹了,大家在排队的同时,还纷纷夸赞赵想。一个个说起了自己或是亲朋好友的血流史,这里的人大部分都被小鬼子迫害过,甚至还有人的亲人是死在鬼子手上的。
所以他们的反应就更真实,有的病人甚至直接哭了起来。
“我爹娘把我藏在草堆里,他们为了让我活下去,现身引走了扫荡的鬼子……”
“我姐姐不仅死在鬼子手上,死前还被他们侮辱,最后用特别残忍的手法杀死……”
每一位病人都在讲述自己的血泪,就算不是他们的家人,他们的朋友当中也有这样的人。
赵想看完一位病人,有个方子有点拿不准,想找师父帮忙看一下,刚到门边就听到大家的谈话。
……
他听了一会儿,眨了眨眼睛,确定没有感觉到湿意后,才正了正脸走出去。
“赵医生。”
“赵医生。”
病人看到赵想纷纷喊道。
“大家好,再稍等一会儿,我去找下师父,很快就回来。”
赵想跟大家解释了一下。
“好好好,赵医生快去吧!”
病人们聊得正起劲,根本顾不上和赵想说话,一个个挥着让赵想快走。
“……”
赵想抽了抽嘴角大步去张百草的诊室,与两位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错身而过。
“他就是赵想?”
其中一位用自己国家的语言问自己的同伴。
“是的。”
同伴点头,他来之前就打听了,说赵医生是首都医院长得最好看的人。
“可恶,本来想利用他,让张百草给我看病的。”
生病那人气极,自己的盘算被打断了。
“先生,接下来要怎么办?”
他们本来是想利用赵想来打破张百草不为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看病的准则。毕竟这么不给他们帝国面子的人,当然要狠狠羞辱回来。
现在看来,这一条路走不通。
张百草运气真好,他徒弟的反应很快。
“你去投诉赵想,让医院给我们一个交代。”
不想死心的小日子生气地说道。
“是,先生。”
对方去投诉了,只是他有些听不懂这位负责人的话。
“什么叫赵想不是你们医院的人?他不是在你们医院工作吗?”
听了半天,结论就最后一句是重点。
“就是赵医生并非我们医院的医生,他只是暂时在我们医院给病人治病而已。”
负责人微笑着说道。
内心已经为赵想叫好了,他们师徒二人都是好样的。
“不是,他不是你们医生的医生,为什么可以在你们医院行医?”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气到大吼。
“因为他师父是啊,他作为徒弟,要跟在师父身边学医,当然可以在我们医院行医了。”
不管以前行不行,现在肯定可以。至于以后行不行,谁知道呢?规矩嘛,随时都在变的。做人要灵活一点,特别是面对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就更灵活了。
“……”
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想骂人,可惜用他们国家的语言骂人对方也听不懂,反而还用微笑把他骂人的话挡了回去。
反弹反弹,通通反弹。
“怎样?”
看到下属回来,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立即问道。
“先生,没用。”
下属把他和负责人的对话跟他一说,对方也被气了一场,然后没什么卵用,因为他们根本拿赵想没办法。
想投诉赵想无证行医,可实际上人家是有证的。
而且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毕业生,又师从国手,说他无证行医,医术不好,绝对是自取其辱。
负责人在对方走后,叫了个护士进来,跟她低声说了几句。
“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去告诉赵医生。”
护士小姐点了点头,从另一个门离开。
就在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两人碰面时,赵想也听完了护士小姐的话。
“谢谢你,谢护士。”
赵想朝护士小姐道谢。
“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虽然在外面我不能这么说,但是在这里我要告诉赵医生,你干得漂亮。”
护士小姐说完就跑了。
“噗。”
周护士在一旁忍不住笑了出来。
“……”
赵想默。
“叫下一位进来吧!”
最后还是赵想自己开口。
“是。”
周姐出去叫人了。
新的病人进来,赵想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
说真的,听到谢护士的话,他心里是高兴的。
血仇未报,谁都不应该忘记。
想到后世有不少人穿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民族服饰,还崇拜他们,赵想就非常生气。
忘记血仇不说,还把自己国家的尊严踩在脚底。
这样的人赵想一想起就有口气上不去下不来,如果对方在自己面前,他高低得让对方知道什么叫愤怒的铁拳。
对于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去投诉自己的事,赵想本人都没放在眼里,更不要说医院了。
医生要给什么样的人治病,是他们的权利。
而且人家医生都提前说了,又不是你挂了号,排了队才告诉你不治,这有什么错吗?
没有,所以对方投诉了个寂寞,最后气愤离开首都医院。
然而那位来看病的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他的病只有张百草能治。因为同样的病,经过张百草医治的都治愈了,并且现在和普通人一样生活。
他千里迢迢来华夏,除了给张百草设套外,同时也是想治好自己的病。
张百草不愿意治,他找上别的国手,大家都纷纷表示这不是自己擅长的科目,请他另寻高明。
连续被四位国手拒绝,这位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气得愤而回国,回去对着自己人大肆黑了华夏一笔。
然而华夏现在是不痛不痒,因为国际上黑华夏的人大把,他这不过是小打小闹,连水花都没扬起,因为张百草不给他治就是不给他治。
最后倒霉的总不会是张百草,而是他这个病入膏肓的人。
在抹黑华夏不久,他就愤然而亡。
华夏方面根本不会留意一个小人物,更不会用这样的事去打扰张百草,毕竟对方是出了名的厌恶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
赵想最近在研究一个方子,一个可以增强体质的方子。它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泡的,所以赵想仔细琢磨,写下了二十几味药,让它们相互搭配,根据不同的熬制手法来增加药效。
“你这个方子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回头你去张家,我们师徒好好研究一下。”
张百草拿着徒弟这个方子,既欣喜赵想又研究出了新的方子,又担心这方子有问题,徒弟贸然用在自己身上,他怕出事。
“是,师父。”
赵想点头,就算张百草不说他也会找师父的。
一个新药方的诞生,肯定需要无数次的试验,然后再经过无数次调整后,最后才能得到一张没有问题的药方。
师徒二人在休息时,就待在张家研究这张新方子。
“阿想,发现不对就起来。”
张百草对穿着裤衩和背心站在浴桶前的徒弟说道。
“知道了,师父。”
赵想点了点头,抬腿走进浴桶,渐渐坐在里面。
药方经过他们师徒弟研究后,调整了一下就开始做实验。
而最好的实验就是由本人亲身体验,赵想就是那个实验的人。他的体质比年纪大的老人还不如,因此是最好的实验对象。
连他这样的体质都能得到改善,那么千千万万因为体质差,生活困难的人就有福音了。
赵想为了大家都能用得起这个药方,选择的都是一些普通药材,就算是最贵的一味药,也不过贵那么一点点。
坐进浴桶里,水淹过赵想的肩膀,张百草拿着一个盖子盖上,只留下一个头在外面。
一开始还没多少感觉,大概过了十几二十分钟,赵想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发热。
药液开始涌进他的身体,产生效果了。
发热过后就是一阵阵的麻痒,让人特别难受,想立即从里面跳出来。
赵想双手在药液里握成拳,要不是指甲都被剪光,照他这种握法,手掌肯定出血。
不过就算是这样,手掌也很痛,可见他使出了多大的劲才让自己忍住这种麻痒,没从浴桶里跳出来。
“阿想,还能忍住吗?”
张百草看到徒弟额头上的汗水,拿毛巾给他擦。
这个不久前才满二十岁的大小伙子,用自己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药方。不是每一位医生都像他这么大胆,也不是每一位医生都能独立自主研究出新药方的。
赵想在这方面是有些天赋在里面的,就算作为他的师父也羡慕了。
“师父,我还可以。”
好看的脸上是无限的忍耐,他知道药效正是最好的时候,如果他跳出来就等于放弃了一次实验机会。
“要是你实在忍不住了就出来吧!”
张百草不忍心地对徒弟说道,要做实验也不一定需要医生本人对吧?
明明对儿子和其他徒弟都没心软过,却在面对大徒弟时张百草总是不忍心让他吃苦。
“师父,我没事的。”
赵想在泡药液的同时,还要安慰自己的师父。
终于在一个小时后,赵想身上的麻痒和发热渐渐退去。
“师父,药效没了。”
赵想感觉不到一点麻痒后,对张百草说道。
“那你出来,我们看看药水。”
张百草把盖子取下,又伸手扶着徒弟。
“师父,你看。”
赵想看着从深色变成浅色的药水,惊讶地看着师父。
“有效,有效。”
张百草趴在浴桶上,伸手去摸药水。
“阿想,你的身体真的吸收了这些药水。”
张百草摸完药水,又给徒弟把脉。
“没事,脉相正常。”
张百草没想着一次就能改善徒弟的身体,只要身体正常就说明这药对身体无害,已经成功了一半。
“师父,以后我每天泡一次,看看需要泡多久才会改善身体。”
“好,你最近搬来张家,我要盯着你泡。”
张百草不放心徒弟,便让徒弟搬过来住。
“好的,师父。”
赵想答应了,回到家收拾了一下行李。
“爷爷奶奶,我要去师父家住一段时间,哥回来后你们跟他说一声。”
赵想迫不及待想去张家和师父研究药方了,只来得及跟爷爷奶奶说一声。
“好,那你要注意身体,别给张师父添麻烦。”赵爷爷知道大孙子不是这样的人,却还是忍不住叮嘱道。
“爷爷,我知道的,你放心吧!”
赵想点头。
“阿想,记得吃饭,再忙也别忘记了。”
赵奶奶更关心大孙子的身体。
“嗯,我记住了,谢谢奶奶。”
赵想对老人的话一一记下,又叮嘱了他们几句,赵想才离开。
“阿想呢?”
晚上翟新回来,没看到弟弟。
“他今天不是休息吗?怎么没在家?”
翟新对自家自己弟弟休息日和值班表,比自己的都还要清楚。
“阿想去他师父家住一阵子,好像是要研究什么新的药方,在张家更方便一些。”
赵奶奶告诉他原因。
“原来是这样,看来阿想的新药方有进展了。”
翟新知道赵想研究新药方的事,因此一点也不意外。
不过弟弟不在家,让他觉得四合院有些冷清。
算了,我也去练习医术吧!
翟新吃完晚饭后,就把自己关在了药房中的手术室里。
赵想甚至为了让他更好和精进自己的医术,还采购了一批设备,别的不说就说那做手术就的灯,赵想可是托关系才弄到的。
翟新给小动物做手术时,就是在这灯下进行的。
话分两头,赵想在张家住下,和在四合院一样自在。
“阿想,快来吃烤红薯。”
张玉兰和张岐黄两个坐在一个炉子前烤火。
“现在外面又不是很冷,你们这是……”
赵想看着他们兄妹夸张的行为,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嗨,冷不冷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烤东西吃。”
张玉兰指着烤架上的食物,除了红薯还有花生橙子等。
“行吧!你们不觉得热就行了。”
赵想坐远了一点,从烤架上拿了一根烤红苕来吃。
“怎么样?烤熟了没有?”
张玉兰问道。
“……搞了半天,张姐姐你是拿我当小白鼠呢?”
赵想把掰开的红苕拿给她看,让她自己看熟没熟。
“嘿嘿,我不是故意的,谁让你正好出现了呢!”
张玉兰干笑两声,确定红薯烤熟后,才拿下一根自己吃了起来。
“我也要。”
张岐黄从妹妹手上抢了半根红薯。
“那里有烤好的,你不拿抢我的做什么?”
张玉兰生气地看着她哥。
“马上就要吃晚饭了,我得空着肚子吃饭。”
张岐算盘打得可精了,虽然烧红薯好吃,但是今天母亲可是要做大餐,他得留着肚子吃好的。
“我去厨房给师母帮忙,你们把这里收拾一下吧!”
赵想吃完红苕,把皮扔进炉子里,然后拍了拍手离开客厅去厨房帮解英红了。
平时张家都是解英红煮饭,收拾屋子是另外请人。只有像过年过节客人多时,张家才会另请厨师准备宴席。
“师母,我来啦!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赵想拿走进厨房,就看到解英红在给牛肉和羊肉切片。
“哇哦,今天晚上吃火锅啊!”
赵想拿看着锅里熬的汤底,还有灶台上摆着的一堆食材,立即认出了今天的晚餐是什么。
“对,你师父好早就想吃了,正好今天有人卖牛肉和羊肉,我就多买了一点,让你师父吃个尽兴。”
解英红看到赵想进来,把刀递给他。
“可惜我现在忙,不然我亲自下厨给师父做了。”
赵想很自然接过菜刀,开始切起了牛羊肉。
别说,他的刀工比解英红好多了,肉真的可以薄到看人的地步。
切好的肉摆在盘子里,吃的时候直接下到锅子里烫就行了。
除了牛羊肉,还有鸡肉做锅底,鱼肉切片也可以烫。
肉丸是自己捏的,豆腐青菜是在市场买的。
“你师父还就好你做的那一口,我也喜欢。”
解英红提到赵想的厨艺,差一点就流口水了。
有些人在厨艺上真的是得天独厚,赵想就是如此。
同样的菜,他和赵奶奶做出来的就是比一般人做的要好吃。
特别是他们经常做的那些菜,更是比大厨都还要做得好。
都说高手在民间,这话还真不是吹的。
等配菜都准备好,赵想把锅底倒进铜锅里,就这样端到了客厅。
“张大哥,往里面加炭。”
赵想吩咐张岐黄。
“好。”
张岐黄从炉子里夹出烧红了又完好的炭放进铜锅的中间。
不会一会儿,铜锅里的汤就开始冒起了泡。
“师父,吃饭了。”赵想在书房外面喊道。
“来了。”
张百草放下手中的方子,一开始是用纸镇压好,站起来后又发现不妥,便把方子收进了柜子里锁好。
小心无大错。
走出书房后,又把书房的门关好,还锁上了。
窗户是从里面锁上的,因此只要把门锁上,对方就无法从窗户进去。
他这里有不少重要的药方,阿想告诉他国外有不少国家一直盯着他们的药方,所以哪怕再普通不过的感冒药方,也要好好收起来。
有赵想的提醒,国家在保护药方上提前有了警觉,让后世许多被偷走的珍贵药方都留了下来。
这一世,他们休想再和他那个世界一样利用华夏的药方赚钱。
都说小日子过得不错的药好用,那是他们有本事吗?而是他们偷走了华夏珍贵的药方,很多华夏自己都没有,当然好用了。
一个个小偷用华夏的药方赚华夏人的钱,还说华夏没用,连好一点的药都没有。
赵想一想到这些事,总是会心梗。
既然有了他这个外挂,赵想当然要提醒了。
幸好他能见到顾老,就算见不到也能通过顾生提醒,有了这些提醒顾老他们当然会重视了。
之前不是不重视,而是大家要做的事太多,这些事就被忽略了。
赵想虽然不能摆明了说后世那些国家的行为,但是暗示一下还是可以的。
上面的人又一个个是能人,只要有一点提醒,他们很快就明白赵想的意思,最后做出来的远比赵想预料的还要好。
所以这一个世界的走向全然不同,赵想了预料不到几十年后的华夏会发展成什么样了,但肯定比上一个世界要好得多吧?
“阿想,把肉丸子递给我一下。”
张玉兰对坐在她对面的赵想说道。
“给。”
赵想把盘子递过去。
“谢谢阿想。”
张玉兰接过盘子,往里倒了三分之一的样子。
“这里有块鸡肉,玉兰给你。”
张岐黄还是疼妹妹的,把最后一块鸡肉让给了她。
“谢谢哥。”
张玉兰朝他甜甜一笑。
“小解,两个孩子的饭你们有准备吗?”
张百草突然想起了两个孙辈。
“保姆阿姨已经喂他们吃过了。”
解英红同丈夫说道。
“他们吃饭比咱们早,是我用鱼肉熬的粥,又加了一些虾进去,他们可喜欢吃了。”
“那就好。”
张百草放心了。
“我怎么可能没想到他们,我也是他们的奶奶呢!”
白了丈夫一眼,把他看好的肉丸子夹走。
“呵呵,是我错了。”
张百草赶紧道歉。
“师父师母,快夹牛羊肉,要烫老了。”
赵想喊道。
“快快快。”
大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就把烫好的牛羊肉夹走了。
幸好大家的反应快,牛羊肉没有烫老,吃在嘴里又嫩又好吃。
“阿想,你这蘸酱是怎么调的,我怎么调不出你调的味道来?”
张玉兰吃了一口自己调的,又吃了一口赵想调的,发现这两者之间根本不是一层次。
明明用的都是一样的调料,可赵想调出来的就是比她调的好吃。
“这个靠的是手感,有些料多一点少一点味道都有很大差别。”
赵想也无法说明,因为放多少都是靠感觉做的。
就像华夏菜的食谱上面写的少许,适量,能把外国人逼疯。
少许是多少?适量又是多少?根本不知道。
何况每次做菜,菜的分量都不一样,这样放的调料量自然也不一样了。
所以最后放多少,真的全靠厨师本人感觉,你问他们放了多少,大多数厨师自己都是蒙的。
对不起,我做菜的时候没想那么多,也不知道放了多少调料。
就算标准化菜谱,做出来的菜也没有厨师随手做得好吃。
“好吧,看来以后吃锅子都要让阿想调蘸酱了。”张玉兰听了半天,除了把自己听糊涂外,什么也没听懂。把自己调的那份蘸酱推到一边,专心用赵想调的来吃菜。
“土豆谁要?”
张岐黄捞到土豆,他不想吃就问其他人。
“给我吧!”
赵想伸出了碗。
“谢谢。”
张岐黄对赵想说道。
“张大哥是以前吃伤了吗?现在都不吃土豆。”
赵想摆了摆手表示不用在意,然后问道。
“是啊,我爹不在那几年,哪怕是我们家也不是顿顿白米白面,也要和粗粮混着吃。所以我现在不喜欢吃土豆和玉米饭。”
张岐黄想那几年就难受,他从小没吃过苦,没想到长大后反而开始吃苦了。
“我也一样,土豆都是煮了就吃,没盐没油,一点也不好吃。”
张玉兰也是对土豆不屑一顾,红薯吃起来是有甜味的,不像土豆什么味道都没有。
“那土豆都给我吧!”赵想对着张岐黄伸出了碗,让他把锅里的土豆都舀给他。
“也给我一些。”
张百草也要。
“我也要。”
解英红是夫唱妇随,她不像儿女还会挑食,对她来说能吃就可以。而且土豆还有蘸酱配,一点也不难吃。
“算了,我和哥哥也分一点吧!”张玉兰看父母和年纪最小的弟弟都主动吃了,她也伸出了碗。
“我们大家一起吃。”
张岐黄最后是每个人碗里都放了几片,大家一起把一盘土豆分食了。
“其实也没我想象中那么难吃。”
张玉兰蘸着酱吃了一口土豆,发现记忆里那难吃土豆和她现在吃的不是一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