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行了, 他都离开了你还不放过他。”

张百草看着徒弟眼中的不满,知道他对黄惟这个人有意见,只是没想到意见会这么大。

“我最讨厌那些数典忘祖, 拿着国家的钱去外面留学,结果背弃祖国的人。”

赵想一想到这样的人还很多, 就气不打一处来。

现在留学的人基本上都是公费出国留学, 自费的可没几个。

吃了国家的好处,却没多少人回来报效祖国,这让赵想怎么不生气呢?

所以他对这些人的印象不好不是正常的吗?

“好好好,他不好, 阿想你别气了。”

担心徒弟真气出个好歹来, 张百草赶紧安抚。

他没想到徒弟的气性这么大, 对这些人也如此厌恶。

虽然他也讨厌这种人, 但是真没徒弟那么生气。

还不知道这些人当中有些人离开祖国后反过来对付华夏,不然张百草搞不好比赵想还要生气。

“哼,我气什么?以后有他们后悔的。”

赵想说是这样说,可眼中的怒气没那么容易消失。

“睡一会儿吧,不然下午没精神了。”

张百草无奈之下只好这般说道。

“嗯。”

赵想果然听劝,下午还有病人,比起为不相干的人生气, 还是下午的病人更重要。

有了别的事转移注意力, 赵想确实没那么生气了,直接趴在桌子上午休。

然而赵想不知道的是, 总院的诸葛军医也跟徒弟说起了黄惟。

“你弟说当初还想让他给你当师父,最后发现不合适便求到了我头上, 现在看来你弟的眼光确实不错。”

诸葛军医看着认真学习的徒弟,脸上带着对黄惟的轻蔑, 同时也夸了自己。

“师父,阿想见到那位黄医生后,就没有再考虑过让他给弟子当师父。”翟新怕师父误会,赶紧解释道。

“一开始因为师父您是军人嘛,阿想怕给您带来麻烦,所以才会考虑他。结果……不提也罢。”

翟新不喜欢背后说有是非,摇了摇头没再继续说下去。

“行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不会误会阿想的。”

诸葛军医怎么不懂徒弟的话哟,就是因为懂她才更生气。

连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孩子都能看出对方的人品,说明医术真的和人品没关系。医术好,不代表人品也好。

显然那位叫黄惟的外科圣手,他的人品和医术成了反比。

“谢谢师父。”

见诸葛军医真没生弟弟的气,翟新才松了一口气。

“这看人方面,你还得跟你弟学学,他看人挺准的。”

诸葛军医又夸起了赵想。

“是,弟子会的。”

翟新笑着点头,对于赵想他的滤镜可不是一般的厚。在他心里,弟弟就没有什么事做不到的。

不做,那只是他不想学着做,而不是他学不会。

“对了,你今天提来的羊肉羹谁做的?把地址告诉我,回头我也去吃一吃。”

诸葛军医想到今天上午吃到的羊肉羹,口水又流下来了。

“回师父,是阿想做的。从昨晚就用小火炖在炉子上,足足炖了一个晚上。”

翟新对师父没什么好隐瞒的,老老实实说出了主厨的人。

“原来是阿想啊!可惜。”

诸葛军医一听不是外面卖的,立即打消了让赵想再做一份给他吃的想法。

“回头阿想有时间了,我请阿想教弟子做羊肉羹。”

翟新见师父爱吃,便想着学习这道菜,以后他也能做给师父吃了。

“好啊!那我就等着你做的羊肉羹了。”

诸葛军医一听笑道。

当然她没有当真,以为徒弟说的是玩笑话。

可是当她第二次看到羊肉羹时就傻眼了,因为徒弟告诉他,这羊肉羹是他和赵想学的。

老实说,第二次的羊肉羹在味道上不如第一次吃得好,可是诸葛军医比第一次吃到时得还要开心。

赵想晚上回到家里,就看到他哥提着一个空的保温桶回来。

“哥,诸葛军医都吃了吗?”

脸上带着笑,显然赵想的心情很不错。

“是,师父还夸我做得好。”

翟新搓着手指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弟弟,不知道该不该告诉阿想,师父说今天的羊肉羹是她吃过最好吃的羊肉羹。

“怎么了?为啥不敢看我。”

赵想凑到他哥面前,平时抬着的头现在低了下去,又不敢和自己的视线对上,让他有些在意。

“师父说我做的羊肉羹,她更喜欢。”

纠结了一下,翟新还是老老实实说了出来。

“嗨,我还以为什么事呢!没事的,我知道诸葛军医的意思。”

赵想听后摆了摆手,表示自己不在意。

诸葛军医这话也不是说自己做的难吃,而是因为第二次的羊肉羹是翟新这个徒弟做的。

不是自己做得不好,而是人不对。

就像赵想和赵奶奶做同一道菜,在不同的人心里第一选择也是不同的。

像顾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赵想做的菜。

不是赵奶奶做得不好吃,其实在厨艺上赵奶奶比赵想好,她做的菜自然味道也更好。

可是对顾老他们来说,赵想这个人本来就很特殊,在他们心里谁都比不了。所以当二选一时,他们只会选择赵想。

所以不是赵想做的不好吃,而是翟新做的羊肉羹对诸葛军医来说意义更大。

她一生不婚,也没有子女。

收下翟新后,他就相当于自己的儿子,所以在诸葛军医的心中哪怕再欣赏赵想,也不会让他的地位超过自己的徒弟。

对正常人来说,这才是正常的态度。

除了那些有病的人,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大多数人在同等的条件下,会理所当然地偏向自己的亲人或是亲近的人。

这也不算什么徇私,只是人之常情罢了。

赵想的理解让翟新松了口气,他不想隐瞒阿想任何事,可是不说清楚他心里一直有个梗,晚上都睡不好。

赵想了解这个哥哥,所以在看出他的心思后立即化解了他的纠结。

“谢谢阿想。”

没有了心结,翟新又恢复了平时的模样。

“这有什么好谢的,哥你别想太多哈。”

赵想安慰好了哥哥,便进厨房帮赵奶奶做晚饭。

“我也来。”

翟新挽起袖子,走进了厨房帮忙。

时间就在他们一天天忙碌中度过,一眨眼八二年的春节就到了。上午和翟新贴了春联和各种窗花,又把今天需要的肉菜准备好,兄弟二人便出了大门。

“噼呖啪啦……”

鞭炮声在四合院外响起,红红的纸被炸开来,像是天女撒花般把整个街道都染上了红色。

“放鞭炮了。”

小孩子们在远处喊道,等鞭炮声停下,他们就想过来捡哑炮玩。

“哥,我们看一下吧!”

“好。”翟新答应。

赵想递了一个根树给翟新,和他一起检查有没有火炮没放出来的。

小孩子不懂事捡哑炮玩,赵想可不敢让他们这样做。

回头哑炮爆了,他们家长肯定找上门。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小孩子们来捡哑炮前,把所有的哑炮他们先捡走,然后销毁掉。

“没有了?赵哥哥,你怎么还跟我们抢哑炮呢?”

小朋友们过来时,没炸的哑炮都让赵想和翟新捡走了,让他们空欢喜一场。

他们的家长正是看到这一幕,才敢放自己的孩子过来捡。

“你们乖啊,不能玩哑炮小心受伤。”

赵想平时很惯着他们,只有在安全一事上,赵想很严肃不管他们怎么求情都不答应。

“好吧!”

小朋友们特别喜欢赵想,也愿意听他的话,不让他们玩哑炮就不玩,小朋友们开始捡红纸,特别是小姑娘们还用红纸来染手指甲。

“小心点,别吃进肚子里去了。”

赵想提醒他们。

“知道了,赵哥哥。”

小朋友们可听他的话了,有了赵想的提醒,在玩的时候更加小心了,不再把红纸放进嘴里用口水打湿,而是让路边的雪水把它们打湿,然后敷在指甲上。

孩子们的家长看到这一情形,都很诧异。

“为什么我家孩子不管怎么说,就是不听话,越是不让他们做,他们就越是要做。”

“对对对,我家也是这样。打都打不听,哪个危险就要做哪个,经常气得我跳脚。”

有同样想法的家长还真不少,大家都很疑惑。

赵想究竟是有什么魔力,让一群小孩子都听他的话。只要是赵想说过的,小朋友们不用家长说自己都会遵守。

而且小朋友们看到大人们干后,还会提醒他们。

“赵哥哥说了这样做不好,爸爸你不要乱吐口水啦!”

“对,赵哥哥还说乱扔垃圾是不对的,妈妈你不要乱扔垃圾,垃圾要扔进垃圾桶里。”

小朋友们无心的话,让家长们很羞愤,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连小孩子都不如。

小孩子都知道乱吐痰、乱扔东西是不对的,可他们做家长的却给孩子们带了一个坏头。

有些家长被孩子指出来就改正了,有些家长死性不改,反而还教育自己的孩子多管闲事。

被打的孩子最后都是哭着来找赵想的。

“呜~赵哥哥,我爸爸打我,我不让他乱扔烟头,他就打我。还说我是多管闲事,让我以后少管他。”

小朋友一脸委屈地趴在赵想怀里哭诉。

“小明乖乖别哭了,赵哥哥在这里。你爸爸做得不对,小明是对的,咱们不要听他的话。小明也不是多管闲事,是你爸爸不懂事,以后你可不要学他。”

赵想轻轻拍着小朋友的后背,对小朋友的父亲很是恼怒。

天下就是有这种不合格的家长,他非常的讨厌。

他有时候都忍不住赞同网友的话,凭什么做父母不用考证?就知道仗着父母的身份欺负孩子,明明做错事的人是家长,却把孩子打一顿。

“赵哥哥,我讨厌爸爸。”

小朋友最后是在赵想的怀里哭睡着的。

“抱歉,我来接我家小明。”

孩子的妈妈来到赵家,看着被赵想抱在怀里的儿子,她脸上有些尴尬。

“小明做错了什么?让小明爸爸打他?”

赵想看着她一连反问。

“……”

小明妈妈被赵想问到抬不起头,也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孩子有没有错?那肯定没错的。那错的是谁?当然是那个不合格的父亲了。

可是她不敢说自己的丈夫做错了,只能无力地看着孩子挨了顿打跑出来。同时心里还埋怨孩子多事,为什么要指责丈夫。

当然对引起这件事的赵想她心里也有些想法,只是赵家不是他们这些平民百姓能惹的。

小明的父亲也是一样,不敢来找赵想麻烦,只敢打儿子出气。

“你们不是合格的父母,孩子明明做的是好事,却要挨父母的打。难不成你们要让孩子和你们一样吗?一辈子一事无成,大大小小的事都做不好,还染上一身坏习惯。”

赵想的话不仅让小明妈妈羞愧到不敢抬头,也让躲在门外的小明爸爸脸上出现了难堪。

他又不是蠢货,当然知道自己没什么出息,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

之前还可以无视孩子的话,觉得他是在挑战自己作为父亲的权威。可是赵想的话让他知道,如果他继续这么下去的话,他的儿子会活成他第二。

这难道就是他愿意看到的吗?

当然不是,小明爸爸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大多数家长最希望看到的事。

然而希望归希望,灭绝孩子未来的恰恰是这样一群家长。

“我们错了,以后我们改。”

小明爸爸咬咬牙,从门外走进来。

“希望你说到做到吧!”

赵想把小明还给他的妈妈。

“谢谢赵医生。”

小明妈妈听赵奶奶说过,他是首都医院的医生。赵奶奶儿子是军官,孙子是医生,全是他们惹不起的人。

“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你们有一个好儿子。他是好孩子,面对孩子的提醒,你们不要老想着摆父母的威严。说句不好听的,就你们这情况,若是不努力改变自己,那么别说是你们,就连小明也会因此而受牵连,以后做个没有出路的人浑浑噩噩过一辈子。”

响鼓还得重锤敲,赵想的话越难听,小明父母记得才更牢。

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他们以后再也没有随意打骂小明。特别是当他提醒父母哪里做错了的时候,他们会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

小明也不负父母的期望,考上了大学,带着父母走出了旧胡同,不再和人挤在一个几平房大的屋子里。

赵想这番话有不少家长听到,他们就站在门外,本来是想看戏,反而被赵想的话教训了一顿。

因为赵想说小明爸爸的话,有好多家长都中招了。

有些人改了,有些人没有改。改过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最差也能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

而那些没有改变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活成了他们的翻版。等到他们发现的时候再后悔,已经太晚了,孩子彻底没办法扭转回来。

所以说,那些自以为是的家长,最后坑的都是自己的孩子。

只知道摆父母的权威,却不认真替自己的孩子考虑,在这种家庭生活,孩子再聪明也会被耽误。

“阿想。”

翟新见弟弟一直没进来,忍不住出来看看什么情况。

“来了。”

赵想送走小明一家,把大门合上,转身去厨房帮忙。

离团圆饭只有一个小时,家里请的客人也差不多要到了。

“肉丸子这些都等着你来炸,奶奶说阿想炸的最好吃。”

翟新手上还挂着淀粉。

“好,我今年得多炸一点,不然我怕不够分。”

赵想取下围裙戴上,开始往锅里倒油炸丸子。

“今年张师父一家在自己家过年,明天早上阿弟要去拜年吧!”

翟新把搅好的馅端过来放在灶台上。

“嗯,今年有张大哥和张姐姐在,师父一家难得团聚,所以今年就不到四合院过年了。”

赵把捏了个丸子下锅炸,等到它熟了捞起来尝了下味道。

“要不要再放点盐?”

今年的肉馅都是他调的味,翟新有些紧张。

“味道合适,哥你出师了。”

赵想吃完后笑道,然后开始一个个肉丸子下锅炸。

“奶奶在一旁指点我呢!”

翟新没敢居功,他不过是听赵奶奶的话调的,和他的厨艺没什么关系。

“做过一次就知道怎么做了,就算哥哥以后离开自己生活,也能做一桌好吃的犒劳自己。”

赵想说这话时没想太多,毕竟他们都大了,总有一天会离开家的。

但是翟新却听进了耳里入了心,他当场愣住。

“阿新,怎么站在这里发呆?”

赵奶奶转身,差点撞到翟新。

“奶奶,我不想离开家,我想一辈子住在这里。”

翟新突然抱住赵奶奶。

“什么离开?谁让你离开了?”

赵奶奶一头雾水地看着他。

“阿新,没人让你离开。你弟也不是这个意思,我想阿想要说的是你以后工作了,离家远的话,就不能经常回来了。平时可以自己做些好吃的,不要老是吃食堂。”

赵爷爷在烧火全程围观孙儿们的对话,因此他听得一清二楚。

看了眼还不知道原因的老伴,和停下动作的大孙子立即解释道。

“哥,我不是有意这么说的,你别误会啊!”

赵想才知道自己随意的一句话方翟新想多了。

“对不起阿想,我不是故意的。奶奶,对不起。”

翟新有些脸红,为自己过激的行为道歉。

“没事的,我知道哥你是舍不得大家。”

赵想理解翟新的想法,他好不容易才有一个家,自然不舍得离开。

“只是我们都会长大,以后工作肯定没办法随心所欲,都是哪里有需求我们就去哪里。”

赵想都不敢保证自己以后会被分配在首都,所以他早就做好了离家的准备。

“而且离开又不是不能回来,以后的交通工具会越来越快,休假的时候我们就能回来,所以哥你别想太多。我们没有赶你离开的意思,只是我随口一说而已。”

赵想手上有淀粉,不能拍他的肩膀,只能用自己的肩膀撞了下对方的肩膀以示安慰。

“谢谢阿想,我知道的。是我不好,脑补过头了。”

翟新有些不好意思,他只是突然听到自己以后会离开,才会不经脑子说那样的话。

“行了,赶紧干活,等下客人们就要来了。”

赵奶奶拍了拍翟新,对两个孙子说道。

“是。”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

虽然只是一个小插曲,但是成功让翟新一直以来不安的心定了下来。

翟新眼看就要毕业了,再住在赵家好像有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他一直担心着这个问题。

幸好赵想和赵爷爷赵奶奶的态度让他知道是自己想多了,赵家人并没有让他搬出去的意思。

“快快快,拿篮子来。”

赵想看着锅里的丸子喊道。“来了。”

翟新赶紧把早就洗好晾干的篮子拿过来装丸子。

“差点炸煳了。”

赵想用漏勺把丸子捞起来,沥干油后倒进篮子里。

第一锅炸好,就开始炸第二锅了。

一大盆肉馅,赵想炸了五锅。

除此之外,还有酥肉、糖圆等。

这些炸货都是大家爱吃的,往年炸少了差点不够分。因此今年要多炸一点,不然赵家人自己都吃不上。

炸好这些食物后,赵想开始煮菜。锅里多余的油舀起来,留下合适的油开始炒菜。

“糖醋鱼好了,端出去吧!”

赵想把勾好的汁淋在鱼上,对翟新说道。

“好。”

翟新刚把鱼端出厨房,就看到赵勇军带着他那票战友进来。

“大伯、爸。顾叔叔、孙叔叔,卫叔叔。”

翟新挨着喊人。

“阿新,给首长的食物有分出来吗?”

赵勇军看着大侄子问道。

他们的老首长还要留守在部队,因为他没家人,过年过节都是他先值班,让其他人回家和家人团聚。

“早就分好了,大伯您给龙首长送去吧!”

翟新把赵想单独装好的菜提出来,木头做的保温盒,最下面一层是金属层,里面放了炭,只要炭不熄,盒子就一直是暖的,里面的菜也不会冷。

“那就谢谢阿新了,我现在就给老首长送去。”

赵勇军接过保温盒,这是赵想从旧货市场挑的,以前大户人家专门做来装菜的。

因为用的都是好料,所以即使过去了很多年,东西还是保存得很完整。

除了有点重外,真没别的缺点。

这点重量,对一个大男人来说真不算什么。

今天赵勇军是自己开车回来的,小刘小王都给他们放假了,让他们和别的战士一起休息。

赵勇军提着饭菜来到部队,有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老头子,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赵勇军还没进门就喳喳呼呼地喊道。

正在招待客人的龙首长闭了闭眼,这浑小子是一天不给他找事就一天不舒服是吧?

“进来。”

龙首长在对方含笑的眼神中,终究还是把人喊了进来。

“我进来了,老……”

赵勇军看着坐在上位的顾老和另一位老人,余下的话都咽了回去。

“首长,顾老。”

赵勇军看着最大的首长和顾老,眼泪差点没被吓出来。

“正好有时间,来部队慰问一下大家。没想到今天还有惊喜。”

大首长看着赵勇军,笑着对顾老说道。

“浑小子,还没你儿子稳重。”

顾老没好气地瞪了赵勇军一眼。

这小子也算是他的直系了,因为龙胜是他带出来的兵,而赵勇军又是龙胜带出来的兵。

再加上赵想的关系,顾老对赵勇军的印象是很好的。

不承想一直在他面前稳重可靠的赵勇军,今天会这么活泼。

听听他叫龙胜什么?

老头子?

龙胜的年纪可是比自己小很多岁,他都是老头子,自己又是什么?顾老不高兴了,没有阿想的食物哄不好的那种。

“对、对不起,我错了。”

赵勇军提着保温盒,低头站在一边认错。

“里面装的是什么?我能看看吗?”

大首长见识不凡,早就认出了赵勇军手里提着的是保温盒,原来那些大户人家专门的饭盒。

“可以。”

赵勇军先是看了看顾老,又看过龙胜后,把饭盒一层层打开,摆在茶几上。

“不错,连鱼都是整条的。龙胜,看来你这个兵很记挂你嘛!”

大首长突然到访,都没有和部队打招呼,绝对是突击检查。

除了赵勇军离开部队外出,其他团长都在部队。

不过了解情况后,大首长不仅没生气,反而很高兴。

晚上不能陪家人吃年夜饭,中午吃饭这段时间回家陪家人吃个团圆饭,这又怎么算错呢?

每年这些军官都要替士兵们站岗,都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大首长也心疼啊!

大多数军官的家人都随军,住在军属大院里,中午只要没排到站岗的都回家吃饭。

赵勇军是晚上轮值,所以中午回家吃饭行为没有任何问题,不在部队也不影响他升迁。

更重要的是,他听说在前一天,赵勇军的团部收到了十几头猪,是赵勇军儿子用来给部队加餐的。

本来赵想是不打算送的,但是他想到今年是赵勇军的团巡逻,其他团的战士都可以玩,就他们团不可以玩。

再问过龙首长后,就在前一天送了十几头猪到赵勇军的团部,让他给自己的在过年期间加个餐。

这是他私人行为,而且是因为心疼父亲和他的兵,就算被人知道了,一次两次也不影响什么。

有龙首长保证,赵想才敢送的。

正好他过年期间赚了一笔,十几头大肥猪还是送得起的。

别说了,哪怕今年轮值巡防,赵勇军手下的兵一个个都很高兴。

大口吃肉的愿望,终于在今年实现了。

每个人都能分到不少肉让他们随便吃,大家有不高兴吗?

巡逻?没关系,有肉吃下一年他们也可以。

这种好事让其他团可羡慕了,大家都想着为什么他们团长没有这样的儿子?

赵想人不在部队,可部队处处都是他的传说,而且全都是一些好话。

大家提起赵想时都会夸他,要是有人敢说一个不好,绝对是全军的敌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

赵想虽然不怎么来部队,但是经过顾生几个的宣传,大家都知道赵团长有一个超级漂亮,而且特别暖心的儿子。

漂亮可以理解,就是长得好看嘛!

这暖心又是从何说起啊?

看看赵团长收到的猪,还有部队一直用的药膏,都是赵团长的儿子送的。

顿时官兵们就明白什么叫暖心了。

部队后勤最喜欢赵想了,因为每年跟赵想拿药膏可以为后勤省大一笔钱,这换成谁都喜欢啊!

其实后勤也知道,赵想没赚他们部队的钱,药膏都是收的成本价。他们自己去买药回来做,成本还高一些,而效果也没赵想做得好。

不是没人想自己做来卖给部队,毕竟部队嘛也是有各种关系的。

可最后他们做出来的不是药效不如赵想做得好,就是成本药价高出赵想的一大截。

在这种情况下,后勤也不是傻子对吧?怎么可能选择其他人,当然是要继续和赵想合作啦!

虽然赵想没对部队提出什么要求,但是他的好意部队收下了,都反馈到了赵勇军的身上。

儿子栽树,父亲收获。

这关系是不是反了?对于这结果,好多人都是哭笑不得。

不过没关系,只要赵家父子不介意就行了。

赵勇军才不介意了,他可得意了,天天在别的团长面前炫耀,差点没把他们气死。

他们没有赵想这样体贴的儿子,更不要说还是一个会赚钱,会给父亲刷好感的儿子了。

当然他们也算是受益人,因此对赵勇军的印象挺不错的。

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对吧!

赵想本来是没想这么多的,只是考虑到部队特殊,所以不赚他们的钱,就当是自己拥军了。

效果却出乎自己的意料,真就应了那句无心插柳了的老话。

对于这样的结果,赵想是喜闻乐见的,毕竟能帮到赵勇军这个父亲,他高兴都来不及呢!

因此在和部队合作时,赵想都没赚钱,还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做过的事。

无名英雄虽然让人称赞,但是他不想做。

做好事当然要让人知道了,不仅能为父亲刷好感,还能让更多的人学习。

现在部队的条件很差,远不是后世能比的,所以他希望战士们的生活能更好一点。

想到后世人全是‘核善派’,对军费的开支一直很不满意。不是嫌多了,而是嫌少了。

毕竟这钱不用来建设国防,难不成要用来当赔款吗?

作为核善派的一员,赵想更是里面的激进派。

他从来都是奉行有伤天和没关系,只要不伤共和就行。

现在不仅部队困难,国民困难,就连国家也很困难。

赵想能赚钱,就想回馈国家,所以他会选择做善事。

不赚部队钱是第一步,偶尔捐赠物资给福利院是第二步。

而且他捐赠的物资,还要派专人跟踪,保证他捐出去的物资,最后都用在了福利院的孩子和老人身上,而不是被那些坏人拿出去换成钱,丰富了自己的腰包。

正直的福利院对于赵想的做法是支持的,可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福利院就恨得不行。

赵想太狠了,一点空子也不让他们钻。偏偏赵想背后靠山很大,让他们不敢动弹。

最后赵想捐赠的物资都到了该得的人手中,而不是让那些坏人动手脚换成钱揣进腰包里。

其实赵想知道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可是他不愿意当冤大头啊!而且说句不好听的,他身后有这么多人,为啥还要让人占便宜?他又不是傻子,只需要多费点心思就能避免的问题,为啥还要让它存在?

所以赵想每次做善事,都能落到实处,而不是钱捐了,最后却没用到需要的人身上。

要问他为啥对这些这么清楚,不得不说后世的网络是个好东西,它让一些东西再也无法隐藏,即使是他这样的咸鱼也能从网上得知不少事情。

当然网上的东西有真有假,怎么分辨就靠自己了。

“我回来了。”

赵勇军垂头丧气地踏进家门。

“爹,你怎么了?”赵想过去扶人。

做好团圆饭,所有人都在待赵勇军,结果他一回来就跟打蔫的青菜似的,要多没精神就多没精神。

“别提了,我去给老首长送团圆饭,结果碰上大首长突袭检查,顾老也在。”

赵勇军可是被他们抓到好一顿盘问,连今天穿的裤衩颜色都被问出来了。

引以为傲的侦察兵能力,在这些人面前根本没用,几句话就把话套走了。

“那你还好吧?”

大家关心地看着他,听到顾老也在还看了顾生。

“看我做啥?老大更重要。”

顾生笑道。

“我没事。”

赵勇军抬头朝大家笑了笑,今天的事对他也是好事,就是自己被盘问得有点惨。

“没事就好。行了,快点坐下,就等你一个人了。”

赵爷爷没好气地对儿子说道。

只要人没事,不影响前程,赵爷爷都不关心。

“哦。”

赵勇军坐在母亲身边,还挨着儿子。

“除夕快乐,春节快乐,恭喜发财……”

所有人的杯子碰在一起,又是一个团圆日,所有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是最幸福的事了。

顾生下午没事,回家换身衣服准备回部队,却看到他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爹?你不是去部队访问了吗?”

顾生大感惊奇。

“我刚回来。”

面对小儿子时顾老的语气还算软和。

也不问他为什么知道自己去部队突袭检查的事,毕竟赵勇军回去了。